《中華本草》編纂課題通過驗收

2020-12-25 科學網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大科研項目「《中華本草》編纂」研究課題於10月7日正式通過了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驗收。

 

據介紹,我國歷史上素有盛世修本草的傳統。如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開寶本草》、《嘉祐本草》等官修本草,都是在政治安定、國家昌盛、學術繁榮的時期編纂的。

 

「《中華本草》編纂」研究課題於1989年立項,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南京中醫藥大學總負責,全國65家醫藥院校和科研單位的507名專家共同參加,研究歷時15年。全書總字數近4000萬,其中有《中華本草》精選本上、下兩冊,包括535味常用中藥,附插圖1383幅;《中華本草》30卷本,共10冊,載藥8980種,插圖8534幅;《中華本草》民族藥4卷本,分別為藏藥卷、蒙藥卷、維吾爾藥卷和傣藥卷,共載民族傳統藥材1641味。

 

參加驗收的專家認為,《中華本草》的編纂是中國歷史上第六次官修本草,也是明代以來最大規模政府組織的對本草學的全面研究。該研究集數千年本草學發展之大成,充分吸納了20世紀本草學的新體系和新科學研究成果,有史以來第一次將藏、蒙、維、傣等民族藥納入漢文本草系統,形成了我國迄今為止篇幅最大、收載藥物品種和插圖最多、醫藥結合最為密切、檢索功能最齊全的本草巨著,顯示本草學的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相關焦點

  • 中國編纂《中華本草》 載藥八千九百餘種
    中國編纂《中華本草》 載藥八千九百餘種 2008年10月12日 01: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已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驗收。《中華本草》全書三十卷,共十冊,載藥八千九百八十種,插圖八千五百三十四幅;其中包括藏藥卷、蒙藥卷、維吾爾藥卷和傣藥卷等民族藥四卷本,共載民族傳統藥材一千六百四十一味。  驗收專家指出,編纂《中華本草》是中國歷史上第六次官修本草,也是明代以來政府組織的最大規模對本草學的全面研究,其篇幅是《本草綱目》的二十倍,載藥數量則超過《本草綱目》五倍半;是中國迄今規模最大的一部中藥著作。
  • 科學網—《中華本草》:現代版《本草綱目》
    歷時17年編纂而成的、被業內譽為現代版《本草綱目》的中藥百科全書——《中華本草》,日前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驗收。 第六次大規模編纂 南京中醫藥大學是《中華本草》課題研究的總編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宋立人研究員作為總編,負責指導總審組及所設的14個專業編委會的編纂工作。
  • 20世紀的本草巨著:《中華本草》
    《中華本草》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南京中醫藥大學總編審,全國60多所高等醫藥院校和科研院所500多名專家協作編纂,歷時10年完成。1999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陸續出版。《中華本草》得學術成就有 三點:1.《中華本草》收載的藥物品種空前,內容豐富翔實,項目設置全面。舊識新知,兼貫博通,充分揭示了本草學發展的軌跡,客觀體現了中藥學術的完整體系。 2.
  • 《中華本草》「藏藥卷」問世
    《中華本草   2002年11月5日01:43  東方網-新聞晨報   晨報訊 《中華本草這是《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的首部巨著,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西藏自治區藏醫院藥物研究所的40餘位專家學者歷時13年編纂,並經南京中醫藥大學總審定而成。《中華本草》「藏藥卷」共100萬字,收載了藏醫臨床上常用、療效確切的藏藥材近400味。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全部出版
    本報訊(通訊員周兆鈞記者餘傳詩)全面總結中華民族2000多年傳統藥學成就,集中反映當代中藥學科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本草巨著《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的4卷本近日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民族醫藥工作者編纂,並經南京中醫藥大學總審定而成,共計567萬字,分為「藏藥卷」、「蒙藥卷」、「維吾爾藥卷」和「傣藥卷」4卷,分別收載臨床上常用、療效確切的民族傳統藥材396味、422味、423味和400味,並配置了相應的插圖。
  • 《中華本草》精選本在京首發
    本報北京2月28日訊反映現代最新研究成果的劃時代的本草巨著——《中華本草》的精選本首發式,今天在京舉行。國務委員彭雲、全國政協副主席何魯麗以及衛生部、新聞出版署、中宣部出版局等部門的領導出席了首發式。
  • 騰訊863雲計算課題通過科技部驗收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科技部最新資訊 > 正文 騰訊863雲計算課題通過科技部驗收
  • 【課題驗收】土右旗蒙古族小學英語市級課題順利通過了旗教研室驗收
    土右旗蒙古族小學英語市級課題順利通過了旗教研室驗收2018年5月25日下午,旗教育局教研室劉詠霞老師一行五人考核組來我校就英語教研組研究的
  • 全新24味本草,《本草中華》第二季明晚播出
    《本草中華》第一季豆瓣評分2016年,《本草中國》改變了紀錄片的播出時段困境,讓一向難受青睞的紀錄片闖入一線衛視920時段,創下紀錄片的一個奇蹟。他們或許對中藥不甚了解,但希望通過這個片子看到本草這樣一個有趣的世界,這樣一個值得探索的世界。」
  • 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開館
    9月24日,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暨健康產業規劃匯報會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鑽石園區舉行。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參加開館儀式的嘉賓參觀博物館。↑在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儀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巡視員巴愛民和蒙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解東共同為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在健康產業規劃匯報會上,中商工信高新技術發展(廣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祥健介紹了健康產業規劃,青島天惠御國際健康產業集團總經理孫懷鬥介紹了產業發展情況。解東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 百味人生,不過一段本草香:《本草中華2》帶你領悟本草處世哲學
    兩年前,原班人馬重磅打造《本草中華》,以走心的製作和獨特視角創下衛視播出紀錄片最高收視率,豆瓣評分突破9.0。今年五月,《本草中華》第二季再度歸來,甫一播出,高顏值的視覺享受和年輕態的藝術表達就瞬間俘獲了大批網友的心,讓觀眾在藥香中感悟著處世哲學和人生真諦。
  • 本草中華——追憶海派中醫王翹楚
    新華網上海6月13日電 題:本草中華——追憶海派中醫王翹楚 新華網 嚴曦夢 一株本草的魅力可以有多大? 為了平平無奇的花生葉,他自掏腰包開始研究,一研究就是近30年,篳路藍縷開創了上海市中醫睡眠疾病優勢專科。
  • 《中華大字典》的編纂
    曹先擢任學術顧問,本人任主編的《中華大字典》於2014年9月由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出版。     目前收字較多的漢語字典主要有《康熙字典》(張玉書等編纂,收字47000多個,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即1716年印行)、《中華大字典》(陸費逵、歐陽溥存等編纂,收字48000多個,中華書局1915年出版,1935年重印,1978年之後又多次重印)和《漢語大字典》(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收字60370個,崇文書局、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
  • 金屬二次資源清潔利用課題通過驗收
    近日,由五礦集團組織實施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含鉻釩鎳錳等有價金屬複雜二次資源清潔利用研究及示範課題在湖南長沙通過驗收。該課題由中科院過程工程所作為承擔單位,葫蘆島虹京實業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車循環有限公司、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參與單位合作完成。
  • "地理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總體設計"課題通過驗收
    在「十一五」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高可信地理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及其重大應用」重點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承擔的「地理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總體設計」課題順利完成研發工作,於近日通過驗收。
  • 舌尖上的《本草中華》味濃情更濃
    近日,一部豆瓣評分8.9分、口碑「炸裂」的紀錄片——《本草中華》顛覆了網友對中藥的傳統印象。「心裡暖暖的」「太美了,每一幀都可以當屏保」「好好吃的樣子」……《本草中華》由首部中藥題材紀錄片《本草中國》的原班人馬打造。
  • 「園藝+的故事」:為有緣人綻放中華本草之美
    杜泓臻在北京世園會百草園做義務講解員,向遊客們推介中華本草植物及藥食同源養生文化純粹是出於她的個人興趣。在杜泓臻看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飲食調養、藥食養生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中國百姓所接受,而在為到訪百草園的遊客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她還能碰到很多對中醫、中草藥均很感興趣的「有緣人」。
  • 我們來看看紀錄片《本草中華》裡面怎麼說
    紀錄片《本草中華》裡面每一集都會有一個主題來介紹幾種本草,這些本草有其相通之處。銀耳至柔,仙人掌至剛,葦根剛中有柔,亳菊柔中有剛。剛柔相濟,這是中華本草延續千年的奧秘。《本草中華》第三集的主題就是「剛柔」,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銀耳,第一次見到那麼雪白的銀耳,正如紀錄片文案所說:「這裡在迎接一個仙女的到來」。銀耳的藥用價值非常高,但是,銀耳真的有潤膚功能嗎?
  • 清鎮市中華茶博園生態循環農業水肥系統示範項目通過縣級驗收
    12月24日,記者從清鎮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清鎮市中華茶博園生態循環農業水肥系統示範項目通過縣級驗收。據了解,由清鎮市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清鎮市中華茶博園生態循環農業水肥系統示範項目,位於清鎮市紅楓湖鎮蘆荻哨村中華茶博園茶園內。
  • 精緻傳承《本草中華》:比燕窩更養人的金燕耳
    「長這麼大第一次知道還有這種銀耳」、「我突然覺得這部紀錄片比綜藝節目好看多了」、「我感覺這個節目真的好漲知識」,這是愛奇藝視頻網站上點播紀錄片《本草中華》之本草銀耳彈幕中的網友評論,附和贊同者不在少數。要知道,彈幕評論是年輕人的專屬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