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本草》「藏藥卷」問世

2020-12-25 搜狐網
  《中華本草》「藏藥卷」問世

  2002年11月5日01:43  東方網-新聞晨報

  晨報訊 《中華本草》「藏藥卷」近日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這是《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的首部巨著,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西藏自治區藏醫院藥物研究所的40餘位專家學者歷時13年編纂,並經南京中醫藥大學總審定而成。《中華本草》「藏藥卷」共100萬字,收載了藏醫臨床上常用、療效確切的藏藥材近400味。為確保全書的科學性、權威性,編纂人員不僅深入考證了《四部醫典》、《晶珠本草》等古代藏醫藥經典專著,並對各個歷史時期的藏醫藥文獻著作進行了分析,使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新穎性。

  (記者徐穎通訊員周兆鈞)

Untitled Document

相關焦點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全部出版
    本報訊(通訊員周兆鈞記者餘傳詩)全面總結中華民族2000多年傳統藥學成就,集中反映當代中藥學科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本草巨著《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的4卷本近日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民族醫藥工作者編纂,並經南京中醫藥大學總審定而成,共計567萬字,分為「藏藥卷」、「蒙藥卷」、「維吾爾藥卷」和「傣藥卷」4卷,分別收載臨床上常用、療效確切的民族傳統藥材396味、422味、423味和400味,並配置了相應的插圖。
  • 20世紀的本草巨著:《中華本草》
    《中華本草》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南京中醫藥大學總編審,全國60多所高等醫藥院校和科研院所500多名專家協作編纂,歷時10年完成。1999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陸續出版。全書34卷,其中前30卷(10個分冊)為中藥,載藥8980種;後4卷為民族藥(藏藥、蒙藥、維藥、傣藥各1卷),共載藥1762種。 《中華本草》得學術成就有 三點:1.《中華本草》收載的藥物品種空前,內容豐富翔實,項目設置全面。舊識新知,兼貫博通,充分揭示了本草學發展的軌跡,客觀體現了中藥學術的完整體系。 2.
  • 《中華本草》編纂課題通過驗收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大科研項目「《中華本草》編纂」研究課題於10月7日正式通過了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驗收。 據介紹,我國歷史上素有盛世修本草的傳統。
  • 中國編纂《中華本草》 載藥八千九百餘種
    中國編纂《中華本草》 載藥八千九百餘種 2008年10月12日 01: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一日電(記者曾利明)歷時十五年、近四千萬字的劃時代本草學巨著《中華本草
  • 《中華本草》精選本在京首發
    本報北京2月28日訊反映現代最新研究成果的劃時代的本草巨著——《中華本草》的精選本首發式,今天在京舉行。國務委員彭雲、全國政協副主席何魯麗以及衛生部、新聞出版署、中宣部出版局等部門的領導出席了首發式。
  • 中藥與方劑【第一節歷代本草著作】題答案與解析
    《本草綱目拾遺》【答案】 B【考點】總結宋代以前的中藥本草的本草書籍。【解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作者:唐慎微成書年代:初稿1082年,定稿於1108年(宋大觀二年)以前。簡稱證類本草。宋代本草學代表作,全書共30卷,載藥1746種,附方3000餘首。
  • 藏藥榜嘎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效果很好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比較多的傳統醫藥是中藥,對於藏藥的接觸還是比較少的,藏藥治療疾病的效果也是很好的,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藏藥榜嘎的功效與作用。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藏藥裡的一味藥材——榜嘎!
  • 高原醫學奇葩——《藏藥古本經典圖鑑四種》
    這套由毛繼祖翻譯,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藏藥古本經典圖鑑四種》採用漢藏對照,圖文並茂的形式。叢書體系完整、邏輯嚴謹、內容準確、通俗易懂、引證規範,有很高的文獻、學術和使用價值,可讀性強,是非常難得的藏醫藥古籍經典圖鑑,也是藏醫藥方面最早最根本的典籍的翻譯叢書,是非常珍貴稀少的經典著作。
  • 《本草歌訣》卷一
    《新修本草》(公元657-659年,唐顯慶2-4年)蘇敬等人所編著,世稱《唐本草》。《海藥本草》晚唐·李珣撰(見《通志·藝文略》),五卷(一說二卷),原書已佚。《日華子諸家本草》,簡稱《日華子本草》、《日華本草》或《大明本草》。著作年代不詳,早已散佚。
  • 校正醫書局與《嘉祐本草》的編修
    太祖年間《開寶重定本草》問世80多年後,正如掌禹錫、林億、蘇頌、張洞在給仁宗的奏章中所說「本草舊本經注中,載注藥物功狀,甚有疏略不備處」,於是,嘉祐二年( 1057 年),仁宗詔令掌禹錫、蘇頌、林億等人,繼《開寶重定本草》後再次修訂。他們「將諸家本草及書史中應系該說藥品功狀者,採拾補註,漸有次第」。
  • 全新24味本草,《本草中華》第二季明晚播出
    《本草中華》第一季豆瓣評分2016年,《本草中國》改變了紀錄片的播出時段困境,讓一向難受青睞的紀錄片闖入一線衛視920時段,創下紀錄片的一個奇蹟。站在人們不甚熟悉的視角,講著接地氣的中國故事,行至第四年的「本草」系列在新一季中關注的是人們身邊「最熟悉的陌生本草」。芝麻、銀耳、大棗、蜂蜜,真的不只是飯後甜點或餐中點綴?仙人掌與蒲公英竟然全身都是寶?藥墨與自然銅到底是「黑暗料理」還是「稀世奇藥」?這些問題都將在《本草中華》第二季中得到解答。
  • 舌尖上的《本草中華》味濃情更濃
    近日,一部豆瓣評分8.9分、口碑「炸裂」的紀錄片——《本草中華》顛覆了網友對中藥的傳統印象。「心裡暖暖的」「太美了,每一幀都可以當屏保」「好好吃的樣子」……《本草中華》由首部中藥題材紀錄片《本草中國》的原班人馬打造。
  • 科學網—《中華本草》:現代版《本草綱目》
    歷時17年編纂而成的、被業內譽為現代版《本草綱目》的中藥百科全書——《中華本草》,日前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驗收。 第六次大規模編纂 南京中醫藥大學是《中華本草》課題研究的總編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宋立人研究員作為總編,負責指導總審組及所設的14個專業編委會的編纂工作。
  • 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開館
    9月24日,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暨健康產業規劃匯報會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鑽石園區舉行。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參加開館儀式的嘉賓參觀博物館。↑在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儀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巡視員巴愛民和蒙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解東共同為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在健康產業規劃匯報會上,中商工信高新技術發展(廣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祥健介紹了健康產業規劃,青島天惠御國際健康產業集團總經理孫懷鬥介紹了產業發展情況。解東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 百味人生,不過一段本草香:《本草中華2》帶你領悟本草處世哲學
    兩年前,原班人馬重磅打造《本草中華》,以走心的製作和獨特視角創下衛視播出紀錄片最高收視率,豆瓣評分突破9.0。今年五月,《本草中華》第二季再度歸來,甫一播出,高顏值的視覺享受和年輕態的藝術表達就瞬間俘獲了大批網友的心,讓觀眾在藥香中感悟著處世哲學和人生真諦。
  • 探秘藏藥No.10—名貴藏藥離不開的藥引子「金屬礦石」
    多種金屬礦石都是藏藥原料說藏藥神秘,就在於它很大程度上採用了金屬礦物作為藥物原料。如把金、銀、銅、鐵、錫、珍珠、瑪瑙、綠松石等都加入了藥物中。當然這並非簡單放入,而是通過藏藥炮製工藝把金屬礦物轉化成元素放入。
  • 韓寶玉中華草藥名二百枚篆刻印章問世 郝小學
    中華草藥百味真 金石篆刻永留存 韓寶玉中華草藥名二百枚篆刻印章問世新媒體聯盟訊(郝小學)中華草藥百味真,金石篆刻永留存。日前由著名書畫家、篆刻家韓寶玉先生,號別古,精心設計,篆刻的《中華草藥名二百枚篆刻》圓滿完成。此作品目前在國內尚屬首創。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結合的古老藝術。興於秦,盛於漢,衰於晉,敗於唐宋,復興於明,中興於清,距今己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中華醫藥更是國粹,享譽世界。
  • 紀錄片《本草中華》論中藥
    近日,一部豆瓣評分8.9分、口碑「炸裂」的紀錄片——《本草中華》顛覆了網友對中藥的傳統印象。「心裡暖暖的」「太美了,每一幀都可以當屏保」「好好吃的樣子」……《本草中華》由首部中藥題材紀錄片《本草中國》的原班人馬打造。
  • 明代蒿萊野人姚可成著《食物本草》
  • 我們來看看紀錄片《本草中華》裡面怎麼說
    紀錄片《本草中華》裡面每一集都會有一個主題來介紹幾種本草,這些本草有其相通之處。銀耳至柔,仙人掌至剛,葦根剛中有柔,亳菊柔中有剛。剛柔相濟,這是中華本草延續千年的奧秘。《本草中華》第三集的主題就是「剛柔」,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銀耳,第一次見到那麼雪白的銀耳,正如紀錄片文案所說:「這裡在迎接一個仙女的到來」。銀耳的藥用價值非常高,但是,銀耳真的有潤膚功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