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焦慮的媽媽和我說,她希望她的女兒在高考這幾年用全部的精力去學習,考一個好的大學之後再去享樂。她還總結說,人生都是這樣先苦後甜的。
很多父母都和這位媽媽一樣的想法,看起來這種想法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實際應用起來卻實施不下去。
如果把人比喻為一輛馬車,孩子就是那匹馬,而馬車就是他的人生目標。顯然,馬車自己並不會跑,前進的動力依靠的是馬,那麼快樂就是這匹「馬」的唯一有營養的草料。生活沒有一丁點快樂的孩子,就像只允許馬兒跑,卻不給馬兒吃草,結果就是有一天馬兒罷工了。
去年九月開學的時候,一位媽媽找到我,說他的孩子一周沒去上學了。這位媽媽是銀行的主管,典型的女強人,穿著職業裝十分幹練。我和她交流時,感覺很憋悶,我說一句,她有十句在那裡等著,教育書看來沒少看,句句有理,就是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據這位女強人介紹,孩子上初中之前,學習很不錯,媽媽管的也嚴。媽媽就一個要求,就是好好學習,凡是和學習無關的都不允許孩子去做。這就是想把馬餓死的節奏。孩子上了初中,只上了兩周,就拒絕去上學了。孩子說:「我什麼玩的都沒有,手機電腦電視都被媽媽監管著,活著太苦了,太孤單了,這樣活著有什麼意義?」
是啊,這樣的生活換做誰都無法忍受。快樂才是活著的意義!
有個富人,在沙灘邊悠然享受著陽光,他發現身邊躺了個乞丐,問:
「這麼好的天氣,你為什麼不去工作?」
「幹嗎要工作?」乞丐不以為然地說。
「不工作怎麼能賺錢?」
「賺錢有什麼用?」乞丐問,
「賺了錢,才有資格像我一樣在這美麗的沙灘上,氣定神閒地曬太陽啊!」富人答道。
「哈哈,大老闆,可是你瞧我現在不也是和你一樣在曬太陽嗎!」乞丐大笑。
活著,不是為了學習和工作,學習和工作是為了快樂地活著。我們不要因為學習和工作,就忽略了生命當中最簡單的快樂。
幫助孩子尋找快樂,讓生命活的有意義。其實學習本身也會給孩子帶來快樂,取得比較好的成績,被欣賞就是一種快樂,被挑剔就將這種快樂埋葬了。昨天,一位媽媽給我發消息說,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寫作業磨磨蹭蹭,快十點也寫不完,非常氣憤,對著女兒大喊大叫,非常無助,不知道怎麼辦。媽媽的做法就是在告訴孩子,學習就是這樣痛苦的事情,你看我,多痛苦。在父母不斷重複之後,這種痛苦的感覺就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了,就此種下了厭學的根。
父母要把心思用在怎樣讓孩子在學習的同時伴隨著快樂的感覺。學習的過程很重要,而不是單純追求快速寫完作業、取得好成績等結果。欣賞孩子,獎勵孩子,讓孩子教父母等等方法,都會讓孩子找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只要大方向不錯,方法永遠比問題多。
除此之外,鼓勵孩子從其他方面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就是孩子快樂的源泉。去年曾聽說有一位初中的男孩子,特別喜歡模型製作。他很享受製作模型的過程,樂此不疲,並且因此獲益,小小年紀就有好幾項發明,並且申請了專利,已經有了幾十萬的收入。
什麼事只要伴隨著快樂的好感覺,就可以堅持。美食很少有人抗拒,那種美妙的香味在口中瀰漫的感覺太好了。我很喜歡打羽毛球,每周都去,因為打球讓我很快樂,尤其是贏球的時候,很興奮。而跑步就不行,沒有快樂,怎麼樣就堅持不下去。希望馬兒快快跑,記得要給馬兒餵好草料。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沉默心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