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國最為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中國老百姓們鄉愁的源頭。小時候,過年意味著可以穿上新新的衣服,仿佛一美就能美一整年;小時候,過年意味著可以吃上甜甜的糖果,為數不多的糖果可以成為來年的追憶;小時候,過年意味著可以燃放刺激的煙花,那絢爛的美景蕩滌著充滿年味的炊煙久久不散。都說年,是孩子們的年,畢竟年對於大人來說可是有點痛苦的。2019年的春節,讓我們攜手遊走在東北的黑土地上,去感受與眾不同的春節習俗。年是東北遊子們最盼望的日子,因為終於可以吃上家鄉的粘豆包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東北人辦年貨聲勢是非常浩大的,畢竟東北人都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所以辦年貨的夥食一定要夠東北人吃到正月十五!年貨對於東北人的意義是不可估量的,因為這其中的每一個物件,都是出門在外的孩子最喜歡吃的。對於農民來說,與其說是圍著土地轉,不如說是圍著孩子轉。這些孩子都是從土地裡面生出來的,可是他們終究要飛向天空,遠離父母的懷抱。孩子忙的時候,過年也回不來,加上東北冬天難捱,很多東北農民只能望著皚皚白雪思念著自己的孩子。當我們到集市上的時候,誰買東西買的瘋狂,就是誰家孩子要回來了。
在過去,東北人買年貨都是都是一些婦女搭上村子裡唯一的一輛馬車,空空的馬車從村口消失,小半天后沉重的馬車從遠方駛來。離老遠就能聽到東北老娘們兒的大嗓門子,馬車所過的車轍四似乎也是剛出鍋的溫暖。如今的東北女人是東北男人手中的寶,買東西的都是女人,付帳搬東西的都是男人。日子過得不錯的,一輛小貨車就輕鬆把一大堆年貨帶回家。不變的是,車上依舊有著東北老娘們兒的大嗓門子。
東北人是非常勤勞的,在過年的這幾天,農村老娘們兒坐在炕頭上,一邊聊著家長裡短,一邊包著粘豆包。粘豆包有白色的和黃色兩種,不過最經典的還屬黃豆包。黃豆包是用黃糯米做成的,這些粘豆包小小的、黃黃的, 就像是一個個小太陽。當製作完成後,婦女們會把粘豆包碼在一片片苞米葉子上,這樣子蒸出來的豆包不會粘在蓋帘子上,又能充分融合苞米的香氣。咬上一口,黏黏的豆包似乎要將整個人都融化了。
在東北,總會有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規矩。那就是正月裡絕對不能剪頭,如果剪頭的話就會死舅舅。這個不成文的規矩嚇得無論大人小孩都不敢在正月裡剪頭。農村的習俗總是很有趣,各位朋友,你們那兒過年有什麼不成文的規定嗎?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