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粘豆包嗎?這是來自東北滿族特色食物。這樣食物的存在是因為和滿族人傳統上喜歡黏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裡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這都是小編上網得知的哦。
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非常的普遍,是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聽著真的很有意思對吧?
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怎麼製作的。但是和傳統上的可能會有出入,大家輕噴哦。
【食材準備】
紅小豆300克、黃米麵250克、糯米粉250克、麵粉60克(總的)、白糖80克、食用油30克、酵母3克、
【粘豆包的製作過程】
1、我們先準備300克紅小豆提前泡,發一晚上,控幹水分到蒸鍋裡。大火開始蒸,水開轉中火蒸一個小時。
2、碗裡準備250克黃米麵,加上30克普通麵粉,口感更加好,攪拌均勻。相當於160毫升左右的剛剛燒開的開水,開水和面,口感更加粘軟,攪拌至沒有乾麵粉晾至常溫。
3、小碗裡三克酵母加上十毫升涼水,攪拌至融化。倒進涼了的粉團兒裡,下手揉成團,多揉會兒,口感更加筋道。密封發酵至兩倍大;
4、250克糯米粉加上30個普通麵粉,攪拌均勻。加上160毫升左右剛剛燒開的開水,攪拌至沒有乾粉,後面的步驟和上一個步驟一樣。
5、現在紅豆煮好了,倒盆裡,一捏就爛就可以了,加上80克白糖,30克熟食用油,這樣做吃起來不會太幹。不喜歡也可以不加用哦。擀麵杖攪勻後按壓成泥,搓成小圓球備用。
6、黃米麵團發酵好了,裂紋是正常的,稍微按壓排氣,取一個搓圓,中間按出一個坑,放入做好的豆沙,用手掌收口,收口捏緊,收口朝下,捏成上細下粗的團,放蒸籠上。
7、糯米粉也發酵好了,按壓排氣取一塊兒搓圓,後面也是和上一個步驟一樣的做法。
8、涼水上鍋蒸,水開轉中火蒸十分鐘,蒸好再燜五分鐘出鍋,我們的家庭版粘豆包就做好了。
10、開始品嘗啦,以下是小編的品嘗感受:先嘗嘗糯米粉的,黏軟香甜,還帶著淡淡的發酵香味,裡面的豆沙特別細膩。黃米麵的吃起來也是特別黏軟,後邊兒帶一點點的苦香,夾著豆沙的香甜,基本是吃不出苦味,吃不慣的,可以蘸著白糖吃。心動了嗎?趕快試試呀。
【小貼士】
黃米麵,也稱糕面,是黍子去皮後成為黃米,再磨成的麵粉,黃米本是北方一種糧食,顏色淡黃,煮熟後很黏,味甘,性寒,無毒,在北方主要用來做一種傳統的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