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405條「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2020-09-07 天津二中院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理解與適用 》

轉自:法務之家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解答】


所謂「抵押不破租賃」,指的是出租人將財產出租並轉移佔有後,又用該財產設定抵押權時,原租賃關係不受抵押權的影響。準確理解該規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承租人須已經佔有租賃物。租賃權性質上儘管屬於債權,但卻具有對抗所有權、抵押權等物權的效力。也就是說,儘管其性質屬於債權,但卻具有優於物權的效力。而之所以要對承租人進行如此強度的保護,主要在於保護其使用狀態的穩定,而使用的前提則是佔有,加之佔有也具有一定的公示功能,為此,不論是本條的「抵押不破租賃」規則還是《民法典》合同編規定的「買賣不破租賃」,都在《物權法》《合同法》相關條文基礎上增加規定了能夠對抗所有權或者抵押權的只能是已經轉移佔有的租賃物。換言之,如籤訂租賃合同尚未佔有租賃物的承租人,僅為一般債權人,不能對抗後設立的抵押權。

第二,在後的抵押權須已設立。「買賣不破租賃」也好,「抵押不破租賃」也罷,本質上均為在後設立的所有權、抵押權等物權不得對抗在先設立的已經轉移佔有的租賃權。故在「買賣不破租賃」場合,要求所有權已經發生變動;在「抵押不破租賃」場合,也要求抵押權已經設立。而《物權法》第190條規定:「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而訂立抵押合同,在動產抵押場合,固然往往意味著抵押權已經設立(但在批准生效場合,抵押合同成立也不意味著就當然生效),但就不動產或不動產權利抵押而言,僅籤訂抵押合同未辦理登記時,抵押權尚未設立,當事人只能依據抵押合同享有債權性質的權利,此種權利效力上要弱於物權,更不用說弱於可以對抗物權的租賃權了。尤其是抵押合同何時訂立難以判斷,在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倒籤抵押合同而法院又缺乏手段認定的情況下,租賃權的保護將會面臨極大挑戰。就此而言,本條將在後的抵押權限於已經設立的抵押權,而非僅僅籤訂抵押合同,不僅邏輯上更為周延,操作上也更為便捷。

第三,如何理解「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所謂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一方面,是指抵押權的設立不影響原租賃關係的存續,承租人仍可基於租賃合同繼續佔有使用租賃物;另一方面,是指抵押權實現時,只要租賃合同還在合同有效期內,租賃合同對抵押物(同時也是租賃物)受讓人繼續有效,受讓人取得的是有租賃權負擔的抵押物。此時,抵押權人或者受讓人能否向抵押人主張損害賠償?對此,存在不同觀點。有一種觀點認為,承租人佔有租賃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示功能,對此,抵押權人在設立抵押權時是明知的,受讓人受讓抵押權時更是明知的,因此,不能向抵押人主張損害賠償。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承租人佔有租賃物不一定就是租賃物變動的公示方法,抵押人在設立抵押時應當將已經設立租賃權的事實告知抵押權人,因抵押人未盡告知義務而導致的抵押物價值貶損的損失,抵押權人可以向抵押人主張。但在抵押物拍賣、變賣時,其上有權利負擔這一事實受讓人往往是明知的,受讓人明知物上有權利瑕疵仍然從事交易,應當自擔風險,不得請求承擔權利瑕疵擔保責任。況且物上存在權利瑕疵也會影響抵押物的價值,受讓人可能會以較低的價格受讓抵押物,因而價格的貶損對其來說不能算是損失,故其不能向抵押人主張損失。我們贊同後一種觀點。

第四,關於「抵押不破租賃」的適用範圍。關於「買賣不破租賃」或者「抵押不破租賃」是僅適用於不動產租賃,還是適用於一切租賃,一直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為,應當將其限於不動產租賃。我們認為,從立法論的角度看,該說確有一定道理。但從《民法典》相關條文的表述看,並未對適用範圍作出限制,故應當理解為該規則適用於包括動產在內的租賃。總之,在先租賃後抵押場合,權利順序為:已轉移佔有的租賃權﹥已設立的抵押權﹥未轉移佔有的租賃權。


【相關法條】


《民法典》第四百零五條 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第405條與《物權法》第190條的變化《民法典》第405條規定,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對比《民法典》第405條修改後的條文,在堅持「抵押不破租賃」原則的基礎上,修改後條文明確了抵押對抗租賃權時,須抵押權已經設立,而並非僅僅「訂立抵押合同」,在《物權法》第190條的意思,對抗租賃權僅需訂立抵押合同,實際上,抵押合同的訂立並不意味著抵押權的設立。
  • 關於《民法典》第405條「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理解與適用 》而之所以要對承租人進行如此強度的保護,主要在於保護其使用狀態的穩定,而使用的前提則是佔有,加之佔有也具有一定的公示功能,為此,不論是本條的「抵押不破租賃」規則還是《民法典》合同編規定的「買賣不破租賃」,都在《物權法》《合同法》相關條文基礎上增加規定了能夠對抗所有權或者抵押權的只能是已經轉移佔有的租賃物
  • 【民法課堂】《民法典》「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一、《民法典》第405條與《物權法》第190條的變化《民法典》第405條規定,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物權法》第190條規定,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
  • 【學習民法典】《民法典》「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第405條與《物權法》第190條的變化《民法典》第405條規定,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對比《民法典》第405條修改後的條文,在堅持「抵押不破租賃」原則的基礎上,修改後條文明確了抵押對抗租賃權時,須抵押權已經設立,而並非僅僅「訂立抵押合同」,在《物權法》第190條的意思,對抗租賃權僅需訂立抵押合同,實際上,抵押合同的訂立並不意味著抵押權的設立。另外,修改後條文將租賃關係限定在已經將標的物轉移佔有的基礎上,未轉移佔有的租賃關係不得對抗後設立的抵押權。
  • 【法律知識】《民法典》「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405條與《物權法》第190條的變化《民法典》第405條規定,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對比《民法典》第405條修改後的條文,在堅持「抵押不破租賃」原則的基礎上,修改後條文明確了抵押對抗租賃權時,須抵押權已經設立,而並非僅僅「訂立抵押合同」,在《物權法》第190條的意思,對抗租賃權僅需訂立抵押合同,實際上,抵押合同的訂立並不意味著抵押權的設立。另外,修改後條文將租賃關係限定在已經將標的物轉移佔有的基礎上,未轉移佔有的租賃關係不得對抗後設立的抵押權。
  • 《民法典》「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 學習民法典之52
    《民法典》第405條與《物權法》第190條的變化《民法典》第405條規定,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對比《民法典》第405條修改後的條文,在堅持「抵押不破租賃」原則的基礎上,修改後條文明確了抵押對抗租賃權時,須抵押權已經設立,而並非僅僅「訂立抵押合同」,在《物權法》第190條的意思,對抗租賃權僅需訂立抵押合同,實際上,抵押合同的訂立並不意味著抵押權的設立。
  • 民法典丨「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一、《民法典》第405條與《物權法》第190條的變化《民法典》第405條規定,抵押權設立前對比《民法典》第405條修改後的條文,在堅持「抵押不破租賃」原則的基礎上,修改後條文明確了抵押對抗租賃權時,須抵押權已經設立,而並非僅僅「訂立抵押合同」,在《物權法》第190條的意思,對抗租賃權僅需訂立抵押合同,實際上,抵押合同的訂立並不意味著抵押權的設立。另外,修改後條文將租賃關係限定在已經將標的物轉移佔有的基礎上,未轉移佔有的租賃關係不得對抗後設立的抵押權。
  • 【民法典學習】「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第405條與《物權法》第190條的變化《民法典》第405條規定,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對比《民法典》第405條修改後的條文,在堅持「抵押不破租賃」原則的基礎上,修改後條文明確了抵押對抗租賃權時,須抵押權已經設立,而並非僅僅「訂立抵押合同」,在《物權法》第190條的意思,對抗租賃權僅需訂立抵押合同,實際上,抵押合同的訂立並不意味著抵押權的設立。另外,修改後條文將租賃關係限定在已經將標的物轉移佔有的基礎上,未轉移佔有的租賃關係不得對抗後設立的抵押權。
  • 民法典理解適用學習答疑系列⑪:司法實踐中應如何理解和適用《民法典》「抵押不破租賃」規則?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司法實踐中應如何理解和適用《民法典》「抵押不破租賃」規則?所謂「抵押不破租賃」,指的是出租人將財產出租並轉移佔有後,又用該財產設定抵押權時,原租賃關係不受抵押權的影響。準確理解該規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承租人須已經佔有租賃物。
  • 《民法典》抵押規則變化及實務應對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第四百零一條規定抵押權人「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不代表抵押權人只要約定了流押條款即設立抵押權,此處的「依法」應理解為,抵押權的設立需依據《民法典》第十七章關於抵押權的相關規定進行,若在動產上約定流押條款,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若在不動產上約定流押條款,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若未登記,抵押權人仍無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
  • 民法典:擴展浮動抵押效力 適用所有動產抵押
    ●●導言物權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二款被稱為「正常經營買受人規則」,指的是在浮動抵押情形中,買受人以合理價款於正常經營活動中取得抵押物時,免受抵押權效力追及。「正常經營買受人規則」在物權法中本來僅適用於動產擔保中的浮動抵押,而民法典第四百零四條將該規則的適用範圍擴大,將原本僅限於浮動抵押的效力擴展到了所有的動產抵押。●●案例王某有一個經營汽車租賃業務的公司,其間把經營的甲車抵押給李某。
  • 淺談《民法典》404條動產浮動抵押規則擴張
    "該法條是原本規定在《物權法》第181條第二款,僅針對於動產浮動抵押的規則。至《民法典》開始,動產浮動抵押制度的這一規則開始適用於全部的動產。對此,筆者認為這種規定較為不妥,具體說明如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的《民法典物權編理解與適用》對於第404條的解釋,已經支付合理價款的正常經營買受人,可以無負擔地取得擔保物的所有權,不問動產抵押權是否進行了登記,也不問買受人是否知曉動產抵押權的存在。也就是說,買受人可以沒有阻礙的取得抵押人的財產,並且使得抵押權人的抵押權不能對買受人行使(即法條中的"不得對抗")。
  • 學習民法典 | 高聖平: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理解適用:第五百二十四條與第七百條需要結合起來進行理解。第七百條指向的是保證人,那麼物上保證人,也就是第三人提供抵押、質押的情形,則其擔保財產被拍賣、變賣之後是否享有債權人的權利?根據第五百二十四條之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第三人對履行該債務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權向債權人代為履行。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㉜:關於抵押權與租賃權關係的...
    《民法典》第405條是抵押權與租賃權關係的規定,系從《物權法》第190條修改而來。一方面,第405條修改了《物權法》第190條第一句的中「抵押不破租賃」的適用要件,將訂立抵押合同修改為抵押權設立,並要求抵押財產在被出租的基礎上還被轉移了佔有。另一方面,第405條刪去了《物權法》第190條的第二句。「抵押不破租賃」規則對於租賃權的保護有重要意義。
  • 【民法典第146條】「通謀虛偽無效」規則的邏輯解析
    」規則的邏輯解析  編輯:伊路芳菲  【小編按語】  《民法典》第146條關於「通謀虛偽」無效的規定,是對《民法總則》第146條的全文照搬。  【理解適用】  一、對「通謀虛偽」的理解  對《民法典》第146條的理解,可從該法律規範的兩個特徵方面展開:一是從概念性規範的角度進行理解;二是從裁判性規範的角度進行理解。  (一)《民法典》第146條是概念性及解釋性規範。
  • 【審判專家解讀民法】白雲良:租房後發現房子被抵押怎麼辦?
    一直以來,我國擔保領域的法律法規較為分散,且不同規範間的規則不統一,實踐中引發各種問題。民法典的頒布,統一了擔保領域的法律適用,回應及完善了法律事件中的諸多難題。在立法體例上,民法典未設立單獨的擔保篇,而是根據不同擔保類型的特點,將其分布在不同的章節。
  • 謝鴻飛:《民法典》實質擔保觀的規則衝突及其化解
    兩種擔保觀對所有權保留和融資租賃的法律構造不同,且法律效果多有差異,但體系化地適用物權編和合同編的規範可縮小兩者的差異。對動產價金債權抵押權、所有權保留和融資租賃的擔保功能和效力應作相同法律評價,債權人的權利和標的物上的其他擔保物權可適用《民法典》第414條確定的擔保物權競存一般優序規則。一般優序規則也適用於同一應收帳款上質押、債權轉讓和保理的競存。
  • 王軼:《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的重點問題
    摘 要:我國《民法典》合同編貫徹保障交易便利的立法宗旨,確認的合同行為效力類型包括生效的合同行為、絕對無效的合同行為、相對特定第三人無效的合同行為、效力待定的合同行為、可撤銷的合同行為、尚未完全生效的合同行為等。在司法實踐中需要準確理解《民法典》中認定合同行為效力規則的含義,以確保裁判的妥當性。
  • 《民法典》抵押權章要點解讀丨融金尚法社
    405條抵押權和租賃權關係《民法典》《物權法》第405條 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第190條 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
  • 【民法典】第146條通謀虛偽無效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理解適用】  一、對「通謀虛偽」的理解  對《民法典》第146條的學習與理解,可從該法律規範的兩個特徵方面展開:一是從概念性規範的角度進行理解;二是從裁判性規範的角度進行理解。  第一,《民法典》第146條是概念性及解釋性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