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模:彭德懷的細妹子,分離九年她改嫁生一女,找彭複合遭婉拒

2020-12-20 小馬耳

1962年,當浦安修迫於形勢,離開彭德懷離開吳家花園掛甲屯時,彭德懷不禁感嘆道:「要是坤模,她絕對不會離開我的,」說到這裡,一定會有人會奇怪坤模是誰?其實彭德懷口中的坤模就是他的結髮妻子——「細妹子」劉坤模。

而劉坤模在年老之後,也出了一本回憶錄,她在《和彭德懷在一起的日子》裡的一書中說道:「婚後他一直像一個老大哥那樣關懷我,照顧我,我在他身邊感到溫暖。」

劉坤模

1922年的春天,因秘密處死惡霸地主歐勝欽而流落他鄉半年的彭德懷,從廣東坐輪船經廈門、上海、武漢、長沙等地,一路輾轉,回到了闊別九年的家鄉烏石寨,對於彭德懷的突然歸來,全家人都十分高興。

尤其是八十多歲的老祖母,她緊緊拉著彭德懷的手說:「鍾伢子,我不是在做夢吧?」彭德懷回答道「是真的,不是夢!」

回到家裡的彭德懷輪流去拜見了幾年不見的親戚朋友和鄰居,他來不及休息一下就同二弟一起下地幹活,這令他多病的父親感到十分欣慰,一天,當彭德懷在幹活時,臥病在床的祖母喊他過去,彭德懷一聽,快步走到了祖母床前,祖母說:「你今年已經24歲了,也老大不小了,該找個堂客成親了。」

彭德懷沒有立即回答,他看著82歲的祖母整天臥床動不了,大小便也要人伺候,父親久病未愈,連咳帶喘,每次都吐一大堆痰,急需要一個人伺候,家裡確實需要人來料理,想到此處,彭德懷點點頭說:「奶奶,我聽你的,但人我要自己挑,」祖母笑著答應。

彭德懷有個好朋友叫做劉玉峰,家住在離彭家圍子半裡路遠的楠木衝,他們從小一起砍柴,賣苦力,湘軍在靖港招兵時,他還派人護送彭德懷到那裡去當兵,兩人的感情很深,有人知曉他們的情意,便把劉玉峰的妹妹細妹子介紹給了彭德懷。

得知此事的彭德懷十分高興的說:「劉玉峰長得好看,人也好,他的妹妹一定像他,我不用看,就認這門親事了,」後來,彭德懷還是借著買紅薯種的機會悄悄去看了細妹子一眼,這一看果然很中意。

可是細妹子的母親卻不同意,她倒不是嫌棄彭家太窮,而是細妹子太小,她前面兩個女兒都是給人家做了童養媳,卻被夫家折磨死了,如今身邊只有這一個女兒,萬一再有個三長兩短,那又該怎麼辦?想到這裡,劉母哭著說:「細妹子才12歲,年紀還小,我就是帶著她去要飯,也得把她養到20歲再出嫁。」

哥哥劉玉峰卻很了解彭德懷,十分贊同這門婚事,他對母親說:「彭德懷忠厚老實,為人很好,又能吃苦,不抽菸不喝酒,在外面掙得錢都寄回來,將來一定有出息。」

劉母聽了這話不再反對,只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不能讓細妹子像童養媳一樣被領走,必須是彭家來明媒正娶,彭家人答應了劉母的條件,按照鄉裡的習俗,1922年農曆三月初七,細妹子在爆竹聲中,坐著花轎嫁到了彭德懷家中,那天,細妹子穿著一套土布衣褲,彭德懷穿著一件藍布長衫和借來的黑馬褂,就這樣,月老的紅線把他們緊緊地拴在了一起。

彭德懷

彭德懷和細妹子都是被苦水泡大的伢子,細妹子的年齡比彭德懷要小很多,正好小一輪,當時的細妹子只有12歲,而彭德懷24歲了,是個地地道道的小夥子,彭德懷既把細妹子當妻子,又把她當妹子照顧。

成婚後的一天晚上,彭德懷突然問起細妹子:「你的大名叫什麼?」細妹子睜大眼睛回話:「我的名字就叫細妹子呀!」彭德懷笑著說:「細妹子是你的小名,你還有一個大名啊,好比我,大家叫我鍾伢子,這是我的小名,我的大名叫彭德懷,」細妹子搖頭說:「我就這一個名字,」彭德懷笑了笑,打算給細妹子取個正經的大名。

他覺得細妹子每天圍著鍋臺轉,兩耳不聞窗外事,實在是太過無聊了,他希望細妹子成為一個女中豪傑,彭德懷想了想後,說道:「男為乾,女為坤,你應該做女子中的模範,我看你就叫劉坤模好了,」細妹子高興的點點頭,以後便一直用劉坤模這個名字。

知道妻子年紀小,彭德懷就搶著幫她幹活,裡裡外外的活都自己包攬了,生怕累著她,一次,見劉坤模裹著小腳,走起路來十分不便,彭德懷搖搖頭說道:「你把腳放了吧,」細妹子卻很為難:「大家都是這麼裹,」彭德懷又說:「不對,我在廣東見到的婦女都不裹腳,耕田種地,砍柴挑糞,推車抬轎,什麼事都能幹,她們多方便啊。」

劉坤模聽了這話,也覺得有理,當下便把裹著的小腳放了,在她的帶動下,村裡許多婦女也解開了裹腳布,當時,由於受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影響,人們普遍不重視女人讀書學文化,彭德懷卻不這樣想,他受了新文化的薰陶,接受了很多新思想,也支持婦女解放,實行男女平等。

婚後不久,彭德懷就問劉坤模:「你讀過書沒有?」劉坤模說:「沒有,女人家讀書有什麼用?」彭德懷說:「男女一樣,誰說女子讀書沒有用?你要做女中模範,就要有知識,你想不想學?」劉坤模笑道:「想,」彭德懷也笑:「好,那我就教你識字。」

第二天一早,彭德懷就走出20裡地來到石潭鎮上,他給劉坤模買回一本小學第一冊語文課本,並鄭重地用毛筆在封面上工工整整地寫上「劉坤模」三個字。雖然彭德懷只讀過兩年私塾,可是在外闖蕩的時候,他抓緊機會學文化,知識水平並不比高中生差,給妻子當老師,彭德懷綽綽有餘,在丈夫的教導下,劉坤模很快就認識了許多字,也能自己讀課文了。

彭德懷

這年的8月,結婚才三個多月的彭德懷去長沙報名考湖南陸軍講武堂,將自己的名字由彭德華正式改名為彭德懷,離家前,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劉坤模的學習,當時村裡沒有私塾,為了不耽誤妻子的學習,彭德懷求姨夫收下劉坤模做學生,臨走前,他還對妻子萬分囑咐說:「我去長沙後,你的學習不要間斷,平時早晚多做些家務,侍奉好奶奶和父親,白天去讀書,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一定不能停下來。」丈夫的叮囑和期望,使劉坤模感到深深的溫暖,也堅定了她學習文化的決心和信心。

很快劉坤模就「頗有文化」,她開始寫信給彭德懷,遇到不會寫的字,就用諧音字代替,彭德懷每每收到妻子的信,都會小心翼翼保存起來,如果劉坤模的文化水平有進步,他就寫信表揚,如果沒有進步就批評或者勸說,還幫她把信中的錯別字和語句不通的句子改了,第二年的8月,彭德懷回鄉探親,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劉坤模的文化水平,檢查一遍後,他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1924年,祖母和父親先後去世,大弟也已經結婚成家,彭德懷便把劉坤模接去了部隊駐防的湘潭縣城,此時的劉坤模是第一次走出小鄉村來到湘潭,她歡喜的不得了,二人也在租來的房子裡度過了第一次春節。

不久後,彭德懷所在的部隊調防,他便託人把妻子送進了湘潭女子職業學校讀書,在這裡,劉坤模上午學習文化,下午學習縫紉,進步極快,半年的時間下來,她不僅成績優異,還學會了縫紉、繡花、刺字等手工藝。

彭德懷(中)和親人以及劉坤模(左二)

彭德懷的部隊駐防時,劉坤模就去部隊與他團聚,部隊開拔時,劉坤模就獨自回烏石寨的老家,提起那段奔波的日子,用劉坤模來說就是:「這是我和他的生活規律,」她先後和彭德懷去過靖港、宜昌、嶽陽、湘潭、華容、南縣等地,每到一處,只要有條件,彭德懷便送她去當地學校讀書。

他曾語重心長的對劉坤模說:「我風裡來雨裡去,平常都是在野地裡睡覺,槍林彈雨中生活,子彈是不長眼的,如果我被打死了,我的兩個弟弟都養活不了你,你要有點本領,能夠自謀生計,否則,你就無法生活下去,」聽著丈夫的話,劉坤模心裡暖洋洋的。

1928年的6月的一個黎明,彭德懷同妻子來到湘江岸邊,他們就要在這裡分別了,時任湘軍獨立五師第一團團長的彭德懷奉命去平江接防,劉坤模則返回故鄉烏石寨,他說:「這次調防要打仗,我就不能把你帶在身邊了,你先回家去,請個教員補習功課,準備下半年報考中學,我打完仗再接你出來,」劉坤模含著眼淚堅定地點點頭。

回烏石寨的船起航後,彭德懷站在岸邊目送妻子離去,一直到船駛去遠方看不清楚的時候,彭德懷才轉身離去,像這樣的換防而暫時的離別,對他們夫妻來說本是尋常事,劉坤模也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一個月後,也就是1928年的7月22日,彭德懷領導發動了平江起義,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他們一分別就是將近十年的時間。

十年光陰,彈指一揮間,但是對於彭德懷夫妻二人來說,等待的艱難和考驗是非比尋常的,這十年的光陰,彭德懷是在戰火和硝煙中度過的,他驍勇善戰,屢建奇功,成了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彭大將軍」,蔣介石曾懸賞十萬銀洋要他的人頭,在九死一生的徵戰中,彭德懷也接觸過出生入死的女戰友,有幾人對他流露出愛慕之情,他曾對一位漂亮的女記者坦率的說:「你很美,也很能幹,但是我不愛你,」在彭德懷心中,任何人都比不上他的細妹子。

劉坤模(右)

這十年,劉坤也同樣不好過,平江起義後,身為彭德懷的妻子,劉坤模被迫離家出走,她曾四處尋找起義的隊伍,但是都沒有成功,為了生存,她曾獨自一人躲在餓狼成群的深山,曾臉上抹灰,同一個60多歲的老奶奶挨家討飯,也曾化名劉飛,去湘潭偏遠的農村小學教書,兩個月就換一所學校,她還曾遠赴上海投友謀生,但都沒有找到棲身之地。

逃難中,劉坤模在從上海到武昌的船上認識了陶鑄的母親,但她當時隱姓埋名,說話行動十分小心,既不敢言明自己叫劉坤模,也不敢說自己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彭德懷,陶鑄母親對她的身世也是絲毫不知。

1935年的12月,白色恐怖中,劉坤模無法在家鄉立足,她又一人去了武昌,此時的劉坤模身無分文,只好流落街頭,走投無路的劉坤模面對滾滾長江,打算一死了之,卻被陶家的朋友徐某所救,她也說不清是為了活下來還是為了感謝徐某的救命之恩,在這萬般無奈的困境中,她與徐某同居組建了家庭,一年後,就生下一個女兒,徐某和這個孩子,也成了彭德懷與劉坤模婚姻悲劇的開端。

1937年的10月,劉坤模在報紙上看到了一條消息,使得她如觸電般一震:平型關大捷,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指揮一一五師在平型關殲日軍坂垣師團一千餘人,取得抗戰以來的第一個大勝利,劉坤模心想:彭德懷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嗎?

這意外的消息,使得劉坤模心情難以平復,她馬上提筆給彭德懷寫了一封信,千言萬語,難以盡說,可是在寫這封信的時候,劉坤又犯了難,她不知道平型關具體地址,也不敢向別人打聽,只能在信封上留下幾個大字:「平型關,彭德懷收」。

劉坤模也不知道彭德懷能不能收到這封信,她沒有去細想,只是在心裡滿懷希望,幸好老天庇佑,彭德懷居然收到了這封信,當這封信到了彭德懷的手裡後,他拿著信封左看右看,嚴肅的臉上也泛起了笑容,十年的思念,思念的期盼,終於有了結果。

彭德懷

彭德懷立即提筆給劉坤模回信說:「坤模妹,在槍林彈雨中收到了你的信件,很興奮,你要來,去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找林伯渠主任。」

當彭德懷把信寄出去後,他也是懷著激動的心情等著妻子前來,一個月後,劉坤模按照彭德懷在信中的囑咐,在組織的幫助下終於去到了延安,此時的彭德懷因參加中央會議,風塵僕僕地從抗日前線回到了延安,久別重逢後,兩個人都有了巨大的變化。

赴延安時,劉坤模曾認真的修飾過自己,她穿了漂亮的旗袍,還燙了頭髮,這在都市中最普通的打扮,卻在延安顯得十分洋氣, 十分扎眼,而彭德懷比起十年前卻更土了,穿著與戰士完全一樣的軍裝,普通得與八路軍戰士沒有任何區別。

見到闊別已久的丈夫,劉坤模失聲痛哭,她向彭德懷哭訴了自己九年來坎坎坷坷的經歷,和對丈夫的想念之情,聽到這一切後,彭德懷也不禁落下淚來,其中,劉坤模還特別強調,自己是打聽不到彭德懷的消息,為了活下來才與徐某同居的,她從來沒有把徐某當做自己的丈夫,只是把他當作救命恩人,她對徐某隻有感恩情,沒有夫妻感情,說這一切時,她相信彭德懷會原諒她的。

可是聽著劉坤模的控訴,彭德懷也心如刀絞,十分難受,他何嘗不知道劉坤模這九年來經歷的苦難,在劉坤模到達延安之前,彭德懷就看過劉坤模的詳細材料,了解了她全部的境況,他覺得劉坤模並沒有錯,他也從心底深深愛著與他共同生活七年的細妹子。

看著痛苦哭泣的妻子,彭德懷深情的安慰說:「這麼多年你為我受苦了,」經過激烈的的思想鬥爭,彭德懷委婉的拒絕了劉坤模,並說道:「孩子不能沒有娘,你應該回到孩子身邊去。」

數日後,彭德懷隻身返回前線,迎接他的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臨行前,他勉勵劉坤模說:「好好學習,努力上進!」後來,彭德懷還託人給劉坤模捎了一支鋼筆,而劉坤模也沒有回武昌,她留在延安參加了革命,193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來與任楚軒結婚成家。

新中國成立後,劉坤模擔任哈爾濱市政協委員。

而這對情投意合的相思鳥,也遺憾的各奔東西了,他們彼此都沒有錯,是那個時代造成的戀愛悲劇,但是,隱藏在彭德懷深處的愛情,卻永遠在回憶最傷心的那一幕,一直到彭德懷晚年,每每回憶起這段往事,都十分遺憾的對侄女說:「這不能怪她,也不能怪我!」

相關焦點

  • 彭德懷的悲劇婚姻:表妹跳崖自殺,原配改嫁他人,浦安修主動離婚
    青梅竹馬周瑞蓮彭德懷,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彭家圍子,原名叫彭得華。8歲的時候只讀過兩年書。《彭德懷自述》中寫道:八歲時母死、父病,家貧如洗,即廢學。據書中講述,在彭德懷10歲的那年大年初一,家裡一點米都沒有了,他就出去討飯吃,回到家一口暈在家門口。那個時候,周瑞蓮就陪在了彭德懷的身邊。
  • 彭德懷元帥電視劇全集1-36集劇情介紹至大結局演員表
    郭德雲回到家中,同彭得華會面。郭德雲的一隻胳膊於當日逃跑時不慎被流彈擊中,就此殘廢。彭得華見此,很是愧疚,郭德雲卻覺自己是求仁得仁。隨後,郭德雲向彭得華介紹了自己的兒子,炳生,而炳生便是當日救彭得華的那位放牛的小兄弟,這讓彭得華很是驚喜。 住在郭德雲家中的期間,彭得華平日無事,便教炳生打拳練體,而炳生自小就一心想要參軍打仗,倒也學得認真。
  • 彭德懷元帥和他的弟弟、侄子、侄女們
    1940年10月4日,正當彭德懷指揮抗擊日寇的百團大戰時,國民黨反動派潭株警備隊在凌晨摸進了烏石村,包圍了彭金華家。 彭金華和妻子周淑身生有一女一子:彭梅魁、彭康白。
  • 鄧萍犧牲22年,彭老總想念戰友,下令找遺骸,顱骨彈孔確認身份
    彭德懷聞訊後十分悲痛,發誓要給老戰友報一箭之仇。 鄧萍,1908年出生,四川富順人,1927年參加革命,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1930年任紅三軍團參謀長,參加了多次反「圍剿」戰役。 鄧萍是彭老總早期的親密戰友。鄧萍參加了彭老總領導的平江起義,起義部隊後來改編成為紅5軍,彭老總任紅5軍軍長。在他的極力推薦下,鄧萍任參謀長。
  • 「神剪」彭粉女的藝術人生
    踏著噼裡啪啦鞭炮作響的節奏,我走進榆林子鎮許家溝圈村彭粉女家油漆一新的大門。她家是「十星級文明戶」,新蓋的上房紅磚白牆,像她的心情敞亮著。寒風吹亂她的銀髮,卻雙目炯炯,精神矍鑠,臉上飽經風霜的皺紋被綻笑淹沒,放射出少見的紅暈。一問才知是剛過完古稀大壽的慶典。
  • 被彭德懷稱作「老哥」的史可全
    根據段德昌的建議,中共南華安特委很快同意吸收彭德懷入黨,並上報湖南省委批准。段德昌破例讓史可全把彭德懷請來,履行入黨介紹人的職責,與彭德懷談話。段德昌的談話重點有二:一是要十分重視黨在軍隊中的工作;二是入黨後要做好受委屈、甚至犧牲的準備。他還送給彭德懷兩本書,一本是《通俗資本論》,一本是《無產階級哲學說》,囑咐彭多讀書,提高理論水平。
  • 劉米蘭:太行山女八路,與特務鬥智鬥勇,護彭德懷人身安全
    或許是因為劉米蘭聰明伶俐的原因,使得當時負責總部婦女工作的浦安修對她稱讚不已。011942年,國民黨特務組織「中統局」派出了一個代號叫「紅玫瑰」的特務小組,潛入到了太行山的抗日根據地。他們的目的,便是尋找機會暗殺八路軍的主要領導人。其中,彭德懷是他們暗殺的第一對象。
  • 彭德懷為何因一根黃瓜「小題大做」
    為了尋找新的戰機,彭德懷與習仲勳商議後,決定北上三邊。時值6月,酷日當空,部隊行進在漫漫無邊的沙漠裡,由於水源奇缺,乾渴難耐,很多戰士都因乾渴而暈倒。年近五十的彭德懷每天不僅和戰士一起徒步行軍,而且經常把分給自己的那壺水,拿去救助暈倒的戰士。警衛員望著彭德懷那裂開血口的嘴唇,有些不樂意。
  • 楊得志沒錢用,「找彭老總!」彭老總:我就是順帶拐個彎來看看你
    十位元帥除了賀將軍和徐將軍,另外的八位中我認識早但是接觸得晚的卻剛好是彭將軍。」01 長徵路上結情誼楊得志和彭德懷是在長徵的途中結識的。紅軍一團編制為一縱隊的第一大隊,楊得志被任命一大隊的大隊長,蕭華同志任一大隊的政委,耿飈同志任一大隊參謀長,馮文彬同志任一大隊的政治部主任。後來有一天彭德懷來一大隊開會,召集了這幾個人,這才是楊得志和彭德懷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見面。
  • 空間異能:她穿越成寡婦,改嫁獵戶漢子,七年連生六胎被寵上天!
    空間異能:她穿越成寡婦,改嫁獵戶漢子,七年連生六胎被寵上天!哈嘍~大家好!小編這個萬年老書蟲又來推書了,這次給大家推薦幾本空間異能:她穿越成寡婦,改嫁獵戶漢子,七年連生六胎被寵上天!口碑爆棚,保質保量,絕對能讓各位放心入坑,那麼一起來看看吧!
  • 細數彭德懷元帥一生所擔任的職務
    筆者現把彭德懷元帥一生中所擔任的職務概述如下,權當紀念之。曾任國民革命軍團長1898年10月24日(農曆九月初十),彭德懷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烏石寨彭家圍子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原名得華。艱難地度過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少年時代後,於1916年3月來到長沙入湘軍第2師3旅6團1營1連當兵,開始了軍旅生涯。
  • 她為外國丈夫生下4子1女,卻慘遭拋棄,改嫁後兒子成香港首富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個國家的交往越來越頻繁,我國很多年輕人都組合成了「中外家庭」,生下可愛的混血寶寶,從小給孩子雙語、甚至多語教育,這些都成了很常見的現象。100多年前,有一個廣東女子,因為自由戀愛和一位荷蘭裔猶太人同居了,並生下4子1女,卻不料對方根本不願意和她結婚,拍拍屁股走人了,其實當時的中國還是挺保守的,對方走後,她受盡了屈辱,幸好她挺了過來,改嫁後兒子成了香港首富。
  • 國王不愛髮妻,卻愛髮妻生的女兒,也許是為了女兒才不準髮妻改嫁
    可是拉瑪十世十分喜歡頌莎瓦麗王妃生的長女帕差拉吉帝雅帕公主,就算離婚再婚後,他還經常帶著帕差拉吉帝雅帕公主出來玩,不像某些父親再婚後只顧自己的新家庭,對前妻所生的女兒不再理睬。
  • 彭德懷深夜給家鄉烏石的鄉親們寫下一封信——燈下話桑麻,字字總關情
    深夜「問糧」,田畔細數禾蔸   1958年,中華大地被「大躍進」的熱潮席捲。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彭德懷決定深入南方各地調查,切實搞清楚一畝田到底產多少斤糧。  「彭老總說,有好多田就有好多谷,肯定是你們秤搞錯了,要趕快盤倉,意思是數字不對。」7月8日,梁成德向記者回憶,「聽了彭老總的話,在場的社員們都笑起來了,紛紛說:『彭老總這麼厲害!』」  彭德懷接著詢問:「上900多斤的生產隊,我們這個地方有不有?」
  •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火了」 看看大家怎麼說
    創作《彭德懷元帥》是一個靈魂洗禮的過程「這幾年在影視劇創作上,有一些人追逐偶像、編造英雄,使歷史虛無。觀眾需要什麼?人民群眾在呼喚什麼樣的偶像?通過《彭德懷元帥》的創作,讓我感到彭德懷元帥與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就是真英雄,仍可以成為現代人的偶像。他們的品格像一面鏡子映照著我們,這就是我們拍攝此劇的目的。」導演宋業明說。
  • 軍嫂文:她不孕被拋棄,重生後改嫁面癱司令,1年生下三胞胎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軍嫂文:她不孕被拋棄,重生後改嫁面癱司令,1年生下三胞胎1《柔情首長,火爆嬌妻不承歡》文案:「葉殤,我恨你。」葉海夢見到這一幕,她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衝到葉悠悠的面前,然後擋住那些男人的侵犯,「是我砸破你們老大的頭,要找麻煩的話就來找我,別找我妹妹!」「好啊,冤有頭債有主,那就找你了!」
  • 動作十分迅速,搶走彭德懷配槍,舉起槍就對準...
    1928年8月,彭德懷正在隊伍前面講話,突然間,隊伍裡竄出了一個人影。動作十分迅速,把彭德懷的配槍給搶走了,舉起槍就對準彭老總射。 在這危險時刻,站在隊伍最前面的李聚奎將其癱倒在地,搶過他手中的槍。此人還不斷的在掙扎,但還是敗給了李聚奎。
  • 爸爸去世三年,媽媽想改嫁!不想讓她改嫁,怎麼辦?
    前幾天他跟我說,他媽媽近來有改嫁的想法,他們幾個孩子都不想讓她改嫁,很糾結,不知道該怎麼辦。爸爸去世不管多少年後母親要改嫁,作為子女的心中肯定會有些小疙瘩的。但是我覺得無論你們心裡怎麼不舒服,都要想辦法說服自己,支持媽媽改嫁。從人性的角度,你們也應該支持你媽媽改嫁。
  • 彭德懷:堅持實事求是 敢於直言
    彭德懷(資料圖)  彭德懷同志,是我軍的傑出將領和出色的國務活動家。在黨內政治生活中,他的敢於直言,敢於講不同意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也是出了名的。  (一)  1928年7月,彭德懷同志發動了著名的平江起義,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並很快就成為紅軍的重要將領。當時的國民黨報紙,常常把他同朱德、毛澤東以及黃公略並提,稱之為「朱毛彭黃」,說明他的名字是令敵人膽顫心驚的。我們在白區工作的同志,也只能從國民黨的報紙上了解他的一些事跡,都知道他是個很會打仗的人。
  • 銘記歷史:彭德懷為何臨終高喊八個字,直言直語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不信教的歷史:彭德懷的鐵骨軟腸。彭德懷有很多書,廬山會議有很多書,我們翻開書八分鐘裡面也講了彭將軍很多書。這本書可以用「軟鐵」來形容。在這裡,我寫了很多關於彭德懷家的柔情,彭德懷家主要有兩個親家,彭德懷和他的妻子。其實他們兩人都是相當悲情的事情,他沒有為畢恭畢敬而毀書,畢恭畢敬當然是彭德懷,彭德懷是彭德懷將軍。他是戰神,一生戰無不勝,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