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楊得志和彭德懷深刻的戰友情,是建立在楊得志從井岡山到長徵的七年間一起徵戰過程中的。在這段時間,他們倆一起經過了槍林彈雨的戰鬥,共同經歷了生死考驗並且一起結下了情同手足的深刻友情。
「宴笑友朋多,患難知交寡」,楊得志和彭德懷兩人就是如此難得的患難之交。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你我雖然難以感同身受,但不妨礙我們對他們的故事感慨萬分。
之前在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同志就受到了不公正的甚至是錯誤的對待,處境一度變得十分艱難。廬山會議結束過後,楊得志絲毫不介意,還和彭德懷一起坐了同一趟飛機離開廬山,和他一起吃飯,還做湖南菜給他吃,安排他的休息等等。在楊得志看來,彭德懷現在遭受了錯誤的對待和批判,但是依舊是委員、依舊是同志!
後來,在北京召開了擴大會議,在會議上有人提出:楊得志和彭德懷曾經一起率領了中國軍事代表團去東歐的八個國家進行了軍事訪問,他們認為彭德懷在訪問活動中有一些反派的言論,楊得志應該對這些話揭發出來。還有人說楊得志和彭德懷之間是之前就聯繫的「老關係」了,對這段關係他們也應該做出解釋。
楊得志隨後回答了這幾個問題,他說:「去國外的訪問我都是全程參加了的,一直和彭德懷同志待在一起,別人老外說了什麼我聽不懂,但是彭德懷同志說的中文我都聽到了,我沒聽到有什麼反派的言論啊,我也不知道這些空穴來風的話是從哪裡傳出來的;關於『老關係』,什麼老關係,之前認識就能說是老關係嗎?那是形上學!說林是老關係還差不多。之前的九一三事件,是周總理給我打了電話我才知道的。十位元帥除了賀將軍和徐將軍,另外的八位中我認識早但是接觸得晚的卻剛好是彭將軍。」
01 長徵路上結情誼
楊得志和彭德懷是在長徵的途中結識的。那個時候楊得志剛剛參軍,一年都沒滿,他還是紅四軍的戰士的時候就聽說了彭德懷的名字,而彭德懷此時已經是平江起義後的紅五軍負責人了,負責率領部隊到井岡山和紅四軍匯合。
1929年的時候,楊得志由於組織安排從閩西地區轉戰回到了贛南地區作戰,當時的瑞金城還不是根據地,但是他在瑞金城外遇到了一支開會的紅軍隊伍,大概有三四百人。
為首的是一個帶著白筒子帽,長相看起來很憨厚老實的首長,他看起來就很像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說話還帶著濃厚的湖南音,在楊得志聽起來卻覺得很是親切,所以他就對這位首長的印象很深。
這便是楊得志第一次見到彭德懷的場景,但是當時的楊得志並不知道這就是彭德懷,還是後來聽到別人說起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彭德懷。再後來有一次,朱德同志和毛主席把在閩西打土豪後得到的銀元,集中了二十筐分送給了紅五軍的同志們,楊得志便是這個小分隊的一員,但是他這次卻沒見到彭德懷。
在長徵期間,中央紅軍到達了甘肅南部的哈達鋪地區,馬上就將進入陝北地區。中央為了讓紅軍適應當時的局勢形式和鬥爭需要,所以對部隊進行了重新整編:中央紅軍對外就宣稱說是陝甘地區的紅軍支隊,彭德懷擔任支隊的司令員,毛主席親自任政委,一共下編三個縱隊小分隊。
紅軍一團編制為一縱隊的第一大隊,楊得志被任命一大隊的大隊長,蕭華同志任一大隊的政委,耿飈同志任一大隊參謀長,馮文彬同志任一大隊的政治部主任。後來有一天彭德懷來一大隊開會,召集了這幾個人,這才是楊得志和彭德懷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見面。
彭德懷仔細詢問了一大隊的各種情況,他說:「我主要是想對我們大隊同志們的思想狀況、裝備配備情況、人員傷亡情況和處理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
會議還講到日本慘無人道的侵略,以及現階段的戰爭形式和蔣介石部隊不進行抵抗的嚴重後果。彭德懷說:「我們雖然馬上要進入到陝北根據地了,但是回頭看看,後面的敵人還是虎視眈眈、窮追不捨的。」
他還開玩笑說:「追著我們的是我和楊隊長還有耿參謀長的老鄉毛炳文。毛炳文這個人你們應該都熟悉的吧,我們之前蘇區面臨的一次和三次『圍剿』他都有份,就算長徵他也一直還是跟在我們後面的,大家也是老熟人了。我們了解他,人家能不了解我們嗎?所以你們一定要告訴你們的部隊,千萬不能鬆懈下來,要時刻繃緊心中那根線,我們後面還面臨著更艱巨的任務呢!」
說罷停頓了一下,又說:「對了,我再補充一點,我們進入甘肅地區之後,面臨的敵人不僅僅只有毛炳文,西北地區的『四匹馬』同樣不能輕視。」楊得志之前聽別人說彭德懷是很嚴厲的,特別是在批評人的時候,很可怕。但是這一次的會面和談話,楊得志覺得彭德懷卻更像一個政委了。
紅軍進入到陝北之後,中央又決定改回之前的編制,隨之一大隊也變回了紅一團。這個時候的楊得志和彭德懷也沒有過多的交流,真正一起作戰是在解放戰爭中的太原戰役之後了。在這之前也只是副師長和總指揮的一點接觸。
太原戰役打響前夕,彭德懷到達了前線,他這次的身份是解放軍副總司令和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在一次會議上彭德懷直接說明了來前線的目的。他說:「我來就只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學習攻堅戰的經驗;第二件事就是來帶兵。」根據當時中央的決定,第十九兵團更改編制為第一野戰軍,打下了太原之後就去西北戰場,參加決戰。
彭德懷單獨對楊得志說:「十九兵團戰鬥力很不錯,不管是運動戰還是攻堅戰都完成得很出色,不過我們的工作該抓還是要抓,在東南戰場的杭州都把問題解決了,我們再慢就不行了。還有西北地區我們長徵走過一些地方,那邊少數民族比較多,民風很不一樣,氣候還有其他各方面的條件也趕不上華北那邊,你們要先做好思想準備,同時也要給下面做好思想工作,讓他們也要有思想準備。不管什麼工作,我們都要抓緊時間、抓細節、抓它的弱點!」
他還跟楊得志說了中央的人員調,:羅瑞卿去北平工作,李志民會來十九兵團當政委。他就給楊得志強調:「你和志民都在晉察冀野戰區一塊工作過的,彼此之間也很熟悉,你們更要一起把這個工作做好!」
楊得志和當時許光達率領的二兵團只用了兩天不到的時間就解放了蘭州城——蔣介石稱它為「攻不破的鐵城」。攻破蘭州之後,楊得志率部隊繼續向北突擊,直接橫掃寧夏也解放了銀川。這是楊得志在彭德懷的直接領導下打的第一個漂亮仗。
02 好兄弟共克時艱
不久後十九兵團受命駐防在西安,當時彭德懷也剛好住在西安,他當時是西北軍政委員會的主任。十九兵團來到西安的主要工作是開荒種地,搞生產建設。
彭德懷對楊得志說:「我們本來就是農民出身,種個地不難,但是要整個部隊都從打仗一下轉化到去種地,思想上是要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雖然現在我們的任務是搞生產,但是部隊該搞的備戰也不能放鬆了,軍隊還是要打仗的,我們要做到有備無患嘛!」
1938年的時候,朱德同志專門來找楊得志,想讓他去擔任四十四旅的代理旅長去冀魯豫三省交界地地區去開闢抗日根據地。楊得志受命來到冀魯豫地區,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就讓根據地擴大了規模——這時的八路軍的冀魯豫支隊就有了一萬七千多人了。
但是部隊的規模擴大了物資需求也擴大了,冀魯豫地區原本就很貧困,日軍的「掃蕩」、偽軍也趁火打劫、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戰略更是造成民間民團橫行霸道,各種惡勢力猖獗霸道,使得這一片地區都雪上加霜。當年碰巧遇上旱災,農民的糧食顆粒無收。
當時的部隊不僅僅要組織反「掃蕩」,還要組織農民生產生活,剛成立的機構都還不健全,抗日戰爭可以說進入到了最艱苦的時期。已經時值冬日了,但是一萬多將士們的冬衣都還沒有著落,大家身穿單薄的衣服,看著都讓人心疼,還面臨口糧不足的問題。
這些情況都影響著很多群眾的情緒,同樣戰隊的戰鬥力也大大下降了。就在這時,楊得志聽到消息,說彭德懷指導員也來到了冀魯豫地區,他當即和當時的支隊委員崔田民商量著去找彭德懷求援。崔田民覺得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就說讓他帶個警衛員去,他們就立馬出發直接騎著馬狂奔三百多公裡到了彭德懷所在的內黃一帶。
彭德懷不知道楊得志過來找他,當時看到他的時候一臉震驚,趕忙從土炕上跳了下來——他是借住在一家農民的茅草屋的。看到楊得志來了,衝上去握上了他的手說:「哎呀,得志同志,你怎麼來我這裡了?我們這都快一年多沒見了吧!本來我說過兩天去你那邊找你的沒想到你還先過來了。你們過得怎麼樣,大家都還好吧?」
楊得志大概簡要的報告了一下自己根據地的情況。彭德懷聽了之後很高興說:「不錯不錯!搞得很不錯嘛!」
楊得志說:「總得形勢看起來是還不錯的,但是也有很多的小問題啊,很傷腦筋。」
彭德懷很關心說:「來,有什麼問題,說出來一起解決了。」
楊得志隨後把根據地一萬多人缺冬衣缺糧食的情況如實給彭德懷匯報了一遍。
彭德懷笑笑說:「我知道了,一萬多人確實傷腦筋,但是你找我我也沒辦法啊,到處都缺錢喃!不過這麼說來你跑這麼遠就是為了找我要錢是吧!」
楊得志也跟著笑了說:「逃不過你的法眼,被你說對了,我就是來找司令員要錢、要糧、要物資的!」
彭德懷聽了他這麼坦率的話後也不笑了,一邊摸著自己腰間的皮帶,過了一會兒,表情嚴肅了起來說:「雖然現在我們各個根據地都很困難,但是我也不能讓你白跑了這一趟不是,你楊支隊長不是為了自己的人,要不是萬不得已你肯定不會來找我的。這樣吧,我給你批個條子,你自己再去找找我們供給部的同志們,想想辦法給你們分一萬塊銀元吧,這些肯定不太夠,但是多的也沒有了啊。你把這些情況都要如實的給支隊其他領導和戰士們說清楚,現在是困難時期啊!延安都一樣,毛主席天天也得吃黑豆,不然沒得吃。我們現在走出去只能靠之前在井岡山的兩個法子:從敵人那裡獲取,再者就是要自力更生。」
彭德懷又突然說起了之前毛主席之前派了人給紅五軍送銀元的事情,他說:「當時紅五軍比現在還要困難,彈盡糧絕,毛主席就讓我們送去了繳獲的二十筐的銀元,這些銀元是四軍的同志們用命換來的!當時在閩南浴血奮戰最後得到這二十筐銀元,但是他們自己都捨不得用,就都送給了五軍的同志們,這二十筐銀元解放了紅五軍的戰士們!」
楊得志突然接話說:「當時給五軍送銀元的是紅四軍二縱隊的戰士,我剛好就在其中。」
彭德懷聽到這裡也很激動,站起來說:「你看看,當時跑腿的小戰士現在都成為一萬多人支隊的大隊長了!這說明我們的革命還是大有進步的嘛!我們革命的隊伍在逐漸壯大起來了嘛!星星之火慢慢燎原起來了嘛!好啊!好啊!」
03 異國老友相見
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爆發了韓戰,不久也波及到了中國。10月4日,在北京召開了緊急會議,彭德懷也從西安飛到了北京。次日十九兵團就收到了毛主席發的一份絕密電報,電報內容命令楊得志等人一起率領部隊在12月5日之前到山東邊境集合待命。
集合不久後,楊得志和李志民同志就一起又到北京接受任務。他們去到中南海,朱德將軍在那邊接見了他們,順帶跟他們聊了聊說:「彭德懷指導員已經去朝鮮指揮部隊作戰兩個多月了,整體情況很不錯,但是異國他鄉,條件也是十分艱苦的。」
他還特別說道:「你們十九兵團是老彭點名要求的,他基本上沒跟組織和中央要求過什麼東西,所以他提了這個要求,毛主席和周總理特意囑咐我讓我找你們談談。『兵者百歲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中國這句老話你們應該很了解吧!」
1951年2月份,楊得志便率領了十九兵團到了朝鮮參加戰鬥,需要路過天津,當時的天津市委書記帶領了市政府的同志們一起到火車站迎接了十九兵團。
要走的時候,市委書記黃敬還送了一大包天津土特產給楊得志,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帶給彭德懷司令去啊!這是我們一點小小的心意。當時送銀子到我們的冀魯豫這邊的時候可是直接救了我們一命啊!」
楊得志說:「這事兒我忘不了!你放心吧!」接著十九兵團又踏上了徵程,就在到達戰地的一周後的上午,楊得志接到了一個通知說彭德懷要來看他們!可是自己這裡都還沒布置好,還是幾個土坑加樹棒和乾草,就這麼大塊地方又是指揮所又是掩蔽部。
楊得志自嘲地說:「咱們這兒『窩』都還沒修理好,彭總就要來看我們了。」聽說這個消息的將士們也都很興奮,畢竟從之前西安一別,兩人又是半年多未見了。
楊得志忙得很,一邊要作戰部準備好匯報的材料,一邊還記著天津市委書記給彭總帶的寶貝。他問作戰科的副科長餘震:「黃敬同志說要給彭指揮的禮物你們保存得怎麼樣?看了是些什麼東西沒有?」
餘震隨即回覆說:「都是些大蝦和海裡面的東西,還幸虧現在朝鮮這邊天氣冷,不然這些東西早就得壞了!黃書記交代我們這個任務指定是完不成的。」
鄭維山參謀長又接話說:「都拿出來趕緊做好拿來招待彭總!我們共他的產就是嘛!」
二月的朝鮮寒風刺骨、妖風陣陣,剛搭好的「窩」上面的乾草四處飄,滿天都是。楊得志、李志民、參謀長鄭維山還有政治部的主任陳先瑞早早地就在路邊等著了。八點多的時候遠處一輛吉普車奔馳過來,彭德懷隨後從吉普車下來,一邊跟大家挨個握手嘴裡還說道:「你們久等了,久等了啊!」
另一邊的指揮部裡面餘震早就布置得像模像樣了——炮彈箱子壘砌成了一張桌子,還點了蠟燭,桌子上擺了花生等小零嘴。彭德懷來到指揮部四處看了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這個指揮部冷得很啊!」楊得志解釋說:「沒辦法剛搭成的,太潮溼了。」
彭德懷看到炮彈箱上面鋪著一塊軍用的毛毯知道是給自己準備的,但是他拿起來扔到一邊說:「我不要這個,大家一起坐。」隨即一屁股就坐下去了,大家見狀都哈哈大笑。
楊得志對他說:「我們這才剛到這邊你就專門過來了,怕不是有什麼任務要交給我們的吧。」
彭德懷笑了笑說:「誰說我是『專門過來』看你們的,我可不是,是毛主席要我回國匯報情況,我順道拐了個彎過來,也代表一下志願軍黨委歡迎你們的。」
一邊的參謀楊鳳安插話說:「是啊,我們彭總拐的這個彎拐了四五個小時,翻了幾座山啊。」
楊得志又問彭德懷:「你就坐吉普車回國去嗎?」
彭德懷說:「那不然有什麼辦法?我們又沒有飛機,鐵路線被炸的亂七八糟的,坐不了啊,不過這樣也有好處不是,不然我可還見不著你們呢!」
隨後他們聊了聊部隊的情況,楊得志匯報說:「整體情況不錯,但是由於天氣原因,冬天太冷了,又出國來,路程這麼遠,消耗有點大,有些戰士一下子適應不了。」
彭德懷說:「對啊,過去我們和蔣介石打仗,他只是個武裝起來的,現在是直接和美國軍隊開打咯!我們只有兩個肩膀兩條腿,還都是肉做的,人家的武器都是最新型的機械化的。」
彭德懷還給十九兵團的領導們說,「現在進行的是第四次戰役了,我們現在面臨的敵人不同於之前的蔣介石部隊,也不同於日本鬼子,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做好打惡戰的心理準備!棉衣都暖和吧?」
「暖和得很,山東人民趕製出來的,就是布鞋不太保暖。」
彭德懷接著說:「朝鮮地方不錯,就是太冷了點,我們之前的九兵團來得太急了沒做好準備,吃了不小的虧啊!你們有什麼問題馬上提!要講實話對每個戰士都要負起責任知道嗎?我之前就說過的,要是有部隊因為防寒工作沒做好凍壞了我們的戰士,從後勤部隊開始到上面的領導我是一個都不會放過的!我都要嚴懲!你們的棉鞋的問題也要馬上解決了,自己解決有困難的話就請上面幫幫忙,總之一定要儘快解決了!」
又說到打仗的問題,彭德懷對他們說,你們剛來這邊,還沒理清楚,第四次戰役可以不上,但是第五次你們是一定要上的了。
正在這時,餘震給楊得志說飯做好了,還沒等楊得志同志呢,彭德懷耳朵靈聽見了直接站起來說:「飯好了啊,那吃飯,吃飯去,我還真是有點餓了!吃完還得趕回國呢!」
飯菜並不豐盛,一點大米粥,炒了幾個乾菜,還有山東帶過來的大白菜,這也是唯一一個新鮮菜了,楊得志隨後跟他說:「黃敬給你帶了禮物,千叮嚀萬囑咐要我給你帶到,說你之前救了他們的命!」
「黃敬啊!好久沒見了,他可是我們的知識分子,人家參加過一二九的,知識分子就是心細啊,帶了些什麼?」
「就是大蝦和一些海裡面的東西。」
「那大家一起吃,拿出來拿出來,一起吃!」
但是剛吃了一口他就放下了筷子說:「朝鮮海鮮也不少的,現在這樣,別說海鮮了,人都要沒幾個了!朝鮮現在做抵抗就是支援了我們,我們一定要支援他們一起打敗美帝野心狼!」
彭德懷離開十九兵團的時候夜已經深了,楊得志送他上車的時候,彭德懷對他說:「這次時間太緊了,就沒辦法把下面的同志們挨個問候到了,你替我問候他們,等我回來了,咱們下次一起去打第五戰!」
結語
楊得志從朝鮮楊得志和彭德懷的感情是在一槍一炮中建立起來的,是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韓戰的一次次的出生入死建立起來的,也是在一次次家長裡短的閒聊中建立起來的。
的第一場戰鬥就是接受的彭德懷的指揮,後來調到總部做了副司令員就是彭德懷的助手,再後來接任了彭德懷的職位。
參考資料:《楊得志回憶錄》《楊得志一生》《彭德懷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