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指坑道被炸塌,師長被埋,彭老總下令:不論死活,一定要挖出來

2020-12-24 燃燒的狼煙

1952年4月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啟程回國,他在一年的多的時間內將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及其所糾集的十六國聯軍從鴨綠江邊一直打退到三八線,並將戰線徹底穩住,彭老總在離開朝鮮戰場時對朝鮮戰局已無半點擔憂了,因為此時讓美軍束手無策的志願軍前沿坑道防禦工事已經接近完成了。

志願軍正在修建坑道

在坑道工事沒有修築之前,美國軍隊平均發射四十至六十發炮彈即可殺傷志願軍一人,而隨著志願軍坑道工事的日趨完善,美軍需要發射六百六十發炮彈才可以殺傷中國軍隊一人。

日本人曾對志願軍坑道陣地做過深入研究:「中國軍隊在二十公裡至三十公裡的縱深挖掘了塹壕,用圓木和石料構築了掩體,在反斜面上挖掘了長長的橫洞,另外,炮兵好像也增多了,很多具有新的大炮發射口的橫洞在這裡那裡的山腰裡露出了令人恐怖的影子。若從空中看,從西海岸到東海岸好像出現了一個長二百二十公裡、寬二十公裡至三十公裡的巨大蜂巢,中國軍隊充分地發揮了先天的土工作業能力。」

志願軍排列在坑道口準備出擊

美國人開始恐懼地將志願軍坑道防線視為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淵,日本人也稱:「中朝軍隊的陣地堅固到連猛將也不敢貿然下手的程度了。」整個前線美軍的士氣已經降低到極點,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範弗裡特決心改變這一現狀。他要進行一項實驗——破壞槍眼的實驗。

中朝軍隊陣地的強度用普通槍彈是奈何不了的,範弗裡特將彈道較為平直的火炮集中在一起,目標對準志願軍的坑道口和槍眼,同時再動用重磅炸彈炸塌中國軍隊的坑道,然而範弗裡特的這項實驗僅僅給志願軍造成了輕微損失。然而美軍卻瞎貓碰到死耗子,一枚重磅炸彈不偏不倚的正好落在了位於梨樹洞的志願軍第39軍115師指揮部的坑道上方,劇烈的爆炸將坑道炸塌,師長王扶之瞬間被埋在了洞內。師政委沈鐵軍僥倖逃過一劫,他掀掉頭上的泥土後迅速組織搶救,但看到眼前的慘烈情景後他心裡明白,師長生還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於是他指示部下為王扶之準備一口棺材,並通知王扶之的愛人。

王扶之將軍

得知115師指揮部遇襲,師長王扶之被埋的消息後,彭老總立刻發來急電:「不論死活,一定要挖出來!」彭老總對王扶之印象非常深刻,入朝作戰初期,當王扶之還是115師343團團長時,就曾在雲山城外將美軍王牌部隊騎一師阻擊的寸步難行。其下轄的第一營主動出擊,其中第一連全殲了美軍一個成建制連,創造了志願軍以一個連殲滅美軍一個連的模範戰例,彭老總聞訊後大喜,專門下令嘉獎這個一百人的連隊。能夠受到彭老總如此嘉獎,在朝鮮戰場上可不多見。

志願軍救援部隊不分晝夜地進行挖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救援人員也都慢慢開始絕望了,這時指揮救援的工兵連長忽然發現在炸塌的洞體縫隙內飛出了兩隻蒼蠅。政委沈鐵軍大喜說道:「既然蒼蠅能活,人也就可能存活,挖,快挖。」

志願軍師指揮所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連續36個小時的奮戰,奇蹟出現了,王扶之和作戰科副科長王盛軾在不足1.5立方米的狹小空間內被挖了出來,並且他們都還活著,只不過他們身體都已經極度虛弱了。

正是彭德懷的那封急電才挽救了王扶之的生命命,也挽救了一名20世紀60年代中國最年輕將軍的生命。俗話說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王扶之在後來曾擔任中國軍隊總參作戰部部長、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

志願軍戰士在坑道口向敵人射擊

有了115師指揮部被炸塌的教訓,志願軍立刻對現有坑道進行了完善,坑道口厚度普遍厚達十至十五米。到後期有的坑道頂部厚度由先前的30米達到50米,這厚度就是原子彈也無可奈何。甚至有的坑道還達到了防空、防化、防彈、防毒等七防要求,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相關焦點

  • 志願軍師長被埋,軍長下令營救,沉痛交待:要有送花圈的準備
    這次,王扶之又被埋在了廢墟中,看上去兇多吉少。 在坍塌的坑道之外,115師工兵連冒著敵機轟炸實施救援作業。師高炮連對敵機奮起還擊,擊落敵機1架。在敵人掌握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大白天展開挖掘作業,其危險性不言而喻。 坑道很長,作戰室在坑道深部,只有一個洞口,炸崩的山石填滿了洞口的小河溝,這給搶救帶來了極大困難。 工兵連組織一個班接一個班輪流挖,每20分鐘輪換一次。終於有4個人被挖了出來,但都沒有了生命體徵。
  • 被譽為萬歲軍的志願軍38軍,初入朝鮮卻接連失利,被彭老總痛罵
    志願軍首長根據目前戰場最新態勢決定集中38軍和40軍兩個師,再加上42軍一個師,共六個師的兵力全殲熙川之敵。同時派39軍至雲山西北地區阻擊南朝鮮第一師的支援,命志願軍66軍阻擊美英軍隊的支援。彭老總要用其最為器重的38軍做拳頭,一舉捶垮敵人右翼,打開缺口後將西線敵軍消滅在清川江以北,這場戰役的成敗關鍵就要看38軍的了。
  • 志願軍180師作戰失利,彭老總大發雷霆,他一句話替大家解了圍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的時候,志願軍第60軍第180師因為通信落後、指揮不當,導致傷亡慘重。此戰過後,彭老總在志願軍司令部召開了一個會議,志願軍各個軍長、政委都按照要求參加。在那個時候,大家都了解彭老總的脾氣,估摸著彭老總要大發雷霆,追究責任,就像之前批評第38軍軍長梁興初(江西吉安人,後來被授予中將軍銜)一樣。當時,志願軍第60軍隸屬於第三兵團,第三兵團的實際負責人是副司令員兼第12軍軍長王近山(湖北紅安人,後來被授予中將軍銜)。
  • 180師失利後,他臨危受命接任師長,巧妙指揮重塑新形象
    彭老總雖然被史達林讚譽為:世界天才軍事家,但是雙方實力差距巨大,再加上從第五次戰役開始,由於入朝部隊眾多,志願軍總部只指揮到兵團一級,所以最終60軍180師在撤退階段遭受巨大損失,只有4000多人突出美軍重圍,被俘3000多人,成為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遭受的最大的一次損失。
  • 鄧萍犧牲22年,彭老總想念戰友,下令找遺骸,顱骨彈孔確認身份
    彭德懷聞訊後十分悲痛,發誓要給老戰友報一箭之仇。 鄧萍,1908年出生,四川富順人,1927年參加革命,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1930年任紅三軍團參謀長,參加了多次反「圍剿」戰役。 鄧萍是彭老總早期的親密戰友。鄧萍參加了彭老總領導的平江起義,起義部隊後來改編成為紅5軍,彭老總任紅5軍軍長。在他的極力推薦下,鄧萍任參謀長。
  • 敵軍飛機撒傳單懸賞彭德懷,彭下令收集,背面印紅軍紀律
    馬鴻逵隨後,彭德懷下令紅1軍團從吳起鎮出發,向元城鎮挺進,30日,紅1軍團達到元城鎮,3天後,紅2師抵達慶陽通往寧夏的要地曲子鎮。當時紅2師的師長是楊得志,他在獲知馬鴻賓的第105旅的300多名騎兵進入曲子鎮後,立即下令紅2團發起攻擊,紅5團為助攻。紅2團團長為梁興初,他選擇曲子鎮東南角為突破口,接著,在輕重機槍掩護下,紅2團順利拿下東南角的小碉堡,並佔領了這一帶的街道,馬繼軍被迫在曲子鎮西北角的一些民房裡困獸猶鬥,雙方展開白刃戰。
  • 180師差點全軍覆沒,軍長被彭總點名起立,罵到會議結束沒敢坐
    而李奇微卻在後方集結兵力,準備反攻,彭總果斷下令部隊全線後撤,但是明顯有點晚了,李奇微命令坦克群和摩託化步兵組成「特遣隊」在大批飛機掩護下沿公路向志願軍的縱深迅速穿插,搶佔橋梁和渡口,後續部隊則跟進實施包圍,同時命令空降部隊搶佔志願軍後退的一些重要隘口,給志願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其中損失最大的就是60軍180師。
  • 開國將帥:元帥之首是彭老總,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加強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於是軍銜制的問題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實行軍銜制,共設6等19級: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有十人,大將軍銜的有十人,上將軍銜的有57人,中將軍銜的有177人,少將軍銜的有1360人;其中元帥之首是彭老總,那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又分別是誰?
  • 彭老總病重期間,妻子沒在身邊,有一位將軍卻拄著拐杖來看他
    說到忠心為民的將軍,很難不想到彭老總,彭老總將軍一生徵戰沙場,為革命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晚年的他則因為身患重病只能在醫院生活。 彭老總是在1928年加入黨的,入黨之後的彭老總一直懷著一腔熱血,他看透了國民黨軍閥的黑暗和帝國主義毫無人性的侵略,年幼時期的他就已經暗自下定決心要將一切的反動派推翻,要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十二位師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紅一軍團由林帥擔任軍團長,聶帥擔任政治委員,共下轄1、2、15三個師。紅一師師長李聚奎,是跟隨彭老總參加平江起義的革命元勳。在創建贛南閩西蘇區的過程中,李聚奎表現不俗,短短幾年功夫就從平江起義時的班長做到了師長的位置。五五授銜時,李聚奎已經不再擔任軍職,到了1958年,李聚奎重回軍隊,被補授上將軍銜。
  • 志願軍老兵回憶上甘嶺:在陣地上築起一座「坑道城」
    2013年9月27日,四十五師宣傳科長李明天告訴筆者,秦基偉怕張佔華有閃失,親自掛通了張佔華的電話:「張佔華呀,不要衝了。我命令你下來!」張佔華剛說了聲「軍長」,便突然痛哭起來,大喊:「軍長,我一定要把陣地奪回來!」不久,秦基偉接到消息,張佔華已指揮「雜牌軍」向敵人衝去,硬是把丟失的597.9高地奪回來了。
  • 抗美援朝時期,出現「三個麻子」,彭老總感謝了他們,分別是誰
    去朝鮮的6個兵團的總指揮就是彭老總,這6個兵團,每一個兵團都有3到6個軍團,每個軍團都有三個師,他們去朝鮮之後跟朝鮮人民一起吃一起睡,奠定了深厚的友誼。彭老總是這次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總指揮官,最後成為了我國的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1898年出生在湖南,他剛開始是一個國民黨人,後來在北伐戰爭的戰場上認識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他認為共產黨的思想很先進,便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 上級下令死守陣地,蔡長元命部隊原地解散化整為零,打出戰場奇蹟
    1950年,囂張不可一世的敵軍,罔顧我國強烈抗議,從仁川登陸後,強勢越過三八線,攻佔平壤,並派出飛機侵擾我東北邊境,為了捍衛國家尊嚴和領土安全,我軍抽調百萬志願軍,在彭老總的指揮下兵出東北,跨過鴨綠江出國參戰。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師長猶疑不決錯失戰機,42軍放走美7團,吳瑞林心中滿懷遺憾
    1950年10月作為首批入朝參戰的部隊,39軍在雲山一戰開了一個好頭,美騎兵第一師第8團全軍覆沒,軍長吳信泉後來也受到了表彰,不過同行的38軍待遇就要差不少,因為「黑人團」一事,38軍動作遲緩未能全殲敵人,戰後彭老總怒罵38軍是「鼠軍鼠將」,知恥後勇的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113師大膽穿插三所裡與龍源裡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踏上長徵之路,作為中央紅軍的主力,當時的紅三軍團一共有17000多人,軍團長當然是彭老總了,下轄有三個師,共計九個團。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
  • 陝西榆林古城牆三天兩崩塌 民房被推倒群眾被埋
    12月13日晚7時30分左右,40多米高、30多米寬的城牆突然崩塌,幾百方牆土倒塌將他們兩家5間房推出四五米遠,張蘭蘭的小女兒——15歲的高小豔,張力明和他的兩個孩子及來串門的兩個親戚被埋在倒塌的房內。  獲救後的張力明告訴記者,當時他正和來此串門的親戚聊天,只聽轟的一聲房子就被推到幾米外,連一點反應都沒有,人就被埋在了塌下來的土裡。
  • 賀老總說我是師長你是軍長你來指揮,軍長推脫,結果由旅長指揮
    1938年,賀老總率領的120師戰鬥在山西戰場。當時的山西戰場,因為閻錫山的消極避戰和國民黨將領的畏敵怕死,一潰千裡,山河淪陷,日軍居然一口氣佔領了山西七座縣城。 再這樣打下去,山西就保不住了,更糟糕的是,這讓陝甘寧根據地直接暴露出來了,威脅著陝北大後方的安全。必須反擊日軍。
  • 志願軍第五次戰役部署完畢,彭老總:如果打勝,一半功勞算後勤
    1951年4月21日,在發現中國大批援軍入朝後,李奇微也終於下令聯合國軍停止向北推進,雙方在三八線附近陷入對峙僵持。志願軍三個兵團的新銳部隊入朝,徹底改變了彭德懷用兵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首批入朝的38、39、40、42軍得以退至朝鮮北部後方休整,50、66軍則回國休整。為了一舉打垮李奇微的美軍,志願軍統帥部正在積極醞釀並發起第五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