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遲就是割肉?程序複雜精密,高水平儈子手是怎麼行刑的?

2021-01-15 張文平銳評

凌遲是一種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殘酷刑罰,起源於五代,法定於遼國,1905年被慈禧廢除。大家都知道該刑罰是用小刀將人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在割肉的過程中不讓犯人死去。但其實,凌遲在行刑過程中也是有比較精確的操作程序的,其完美,堪比汽車製造商寶馬流水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一個高水平的儈子手是怎麼執行這項刑罰的。

首先,儈子手要在犯人的心窩猛擊一掌,為的是使心臟緊縮,減慢血液循環,防止行刑過程中犯人流血過多而在刑罰沒有執行完畢時就死去。然後,用小刀旋掉犯人右胸脯的乳頭。之後,儈子手要用小刀把肉片戳著舉起,向看客們展示。

他的徒弟或助手要在一旁報數。接著,儈子手要將這片肉甩上天。這一片肉是謝天。第二刀是旋掉犯人左胸的乳頭,然後將這片肉摔在地上,這是謝地。第三片肉依然是胸脯上的肉,大小與第一第二片肉一樣是銅錢般大小。儈子手要把第三片肉甩向空中,這片肉是謝鬼神。接下去,儈子手要用五十刀割盡胸肌。

割盡胸肌後,儈子手要換上一把新刀。如果是男犯,接下來就是應該旋去襠中之物。之後,是割去犯人的舌頭。這個時候,儈子手一般是用死力捏住犯人的喉嚨,好讓犯人的舌頭自然吐出唇外,然後乾脆利落地割下舌頭。這是第五十四刀。

之後,行刑的速度必須加快,切割的肉片必須縮小,血管密集的部位必須迴避。這時,行刑的部位都是身體表層的肌肉,不傷及器官——用二百刀割完大腿上的肌肉,用五十刀割完雙臂上的肌肉,用五十刀割完腹肌,左右屁股各割七十五刀。

割完肌肉後,接下來是先割掉左耳,再割掉右耳。之後,儈子手有兩種選擇,一是剜掉犯人的雙眼,二是割掉犯人的雙唇。由於行刑的過程中太痛苦,一般犯人的嘴唇都已被自己咬爛。所以,這時儈子手會選擇剜去犯人的雙眼。接下去,到了倒數第二刀,是割去犯人的鼻子。最後一刀,戳進犯人的心臟,結束這殘酷的刑罰。

這凌遲實在是太殘酷了,小白坐在電腦前寫這篇小文時都覺得恐怖又噁心。幸好小白生活在現代社會,雖然是個窮人,但至少自己和身邊的親友都不用生活在這種變態刑罰的籠罩之下。

(有趣有料有八卦,就在歷史老師張文平,歡迎關注。)

本期作者:小白(本號專欄作家)

相關焦點

  • 為信仰慷慨赴死,斬首前卻受到儈子手跪拜,只因說了這八個字
    我國的明朝時期就是典型的例子,當國家將要滅亡的生死關頭,崇禎皇帝不願屈服,雖然他在位的時候為國家帶來的貢獻並不太突出,但在危難的時候他選擇為了心中的理想而結束自己的生命,他的結局不得不說令人痛惜。與之相反的是見風使舵的人,這些人還是佔大多數,可以說比比皆是。
  • 英國一說唱歌手被推斷是處決美國記者儈子手
    英國情報部門認為,來自西倫敦、23歲的阿卜杜勒-馬吉德·阿卜杜勒·巴裡是殺害美國記者的儈子手。中國日報網8月24日電(小唐) 據澳大利亞媒體24日報導,多家英國媒體報導,英國軍情五處(MI5)和軍情六處(MI6 )經過調查找到了斬首美國記者的儈子手,認為這個人很可能是來自西倫敦、23歲的阿卜杜勒-馬吉德·阿卜杜勒·巴裡。巴裡之前是說唱歌手,去年前往敘利亞。今年8月初,他通過推特發布了一張拿提頭顱的照片,照片中的他穿著軍事偽裝服,頭戴黑色面罩。
  • 劉德華「儈子手」讀音被糾錯 盤點讀錯字的藝人們
    昨日,編劇史航發微博吐槽明星讀錯字音,他舉例說:「劉德華《冰雨》「劊gu子手」唱成「kui子手」;鄧麗君《明月幾時有》「低綺qǐ戶」唱成「低yǐ戶」;周迅《看海》「貝殼k」唱成「貝qiao」;李小璐將修葺(qi)讀成修(rong);楊冪將腳踝(huái)念成腳(luǒ)。」一時間關於明星讀錯字的討論在微博上展開。
  • 史上最神秘的五種職業:儈子手無子嗣
    儈子手這是古代與死人打交道最多的職業。儈子手生平殺人無數,根據古代時人們對鬼神的畏懼,普通人是不敢做這一行的。而且據說想當儈子手,必須先要當十五年的屠夫,儈子手一生積了太多陰德,只能孤獨一生,周圍人也不敢靠近。
  • 凌遲到底多嚇人?古代誰被凌遲過?
    凌遲號稱酷刑之最!你說有多恐怖!一、凌遲概述在古代酷刑很多,比如「醢」,什麼叫做醢,醢就是說人死後剁成肉醬。又比如呂后將戚夫人砍掉雙手雙腳,挖去雙眼,把雙耳弄聾,用藥把她毒啞,然後讓她自生自滅,這就是人彘。到了北魏開創了車裂之刑。
  • 吳三桂麾下第一猛將馬寶:被處以凌遲極刑,全程卻若無其事
    其中有一種叫凌遲,一開始只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據史書記載,受過這種死刑的有子路,還有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後來發展得更加精細,其目的就是要讓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時候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員必須承受具體的刀剮次數以後才死。發展到後來,每次臨刑,受刑犯人如果是沒有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執行人也要受刑,發展成「死刑的藝術」。
  • 清朝最剛強的叛將:被凌遲處死,受刑時一語不發,驚倒眾人
    凌遲俗稱千刀萬剮,是中國古代最殘酷的刑罰。根據記載,行刑時將犯人綁到木樁上,然後由專業的劊子手,用刀一片一片地剔取受刑人的肉,最多可達3600刀。在這個過程中,受刑人不會立即死去,要受盡折磨,直到最後一刀才能結果他的性命。即使鐵打的漢子,也難以承受這樣的刑罰,然而有一個人卻是例外!
  • 歷史上最後一位被凌遲的人,一句話激怒慈禧太后
    說起凌遲這種酷刑,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殘忍,當然,也會有人想到被凌遲處死的名人——明末大將袁崇煥...... 那麼作為我國封建社會最殘忍最殘酷的刑罰,凌遲到底可怕在哪裡?
  • 歷史上慘遭凌遲而死的幾個人,最後那位最慘了被剮了3天才死
    凌遲處死是古時候一種殘忍異常的刑罰,就是要把人活生生的千刀萬剮掉,這種刑罰是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真是慘不忍睹。古代很多人都被凌遲處死了,他們一般都是一些叛國或者謀反的政治犯或者十惡不赦之徒,當然也有忠臣被冤枉而被凌遲的,總之凌遲這個詞想想就讓人恐怖。
  • 歷史上唯一從斷頭臺上逃走的武將,殺死儈子手,於是瘋狂復仇
    那麼像楊展這樣能夠從法場上逃脫的武將,楊展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不過這都是後話了。在明末崇禎帝時期,楊展是武進士第三名。到了崇禎十七年,也就是明朝滅亡的一年。大西軍開始進攻京城,也就是張獻忠的軍隊。根據傳言來說,張獻忠竟然下令屠川,這一點是有很多傳言的。不過傳言是傳言,絕不可以當作正史。張獻忠打敗了楊展的軍隊,此後楊展被俘虜。那麼張獻忠對待楊展可沒什麼好果子。張獻忠毫不留情地下令處死所有抓到的俘虜。楊展上法場時,仍然穿著盔甲。由此來說,張獻忠對待俘虜肯定是不好的。
  • 凌遲是一種什麼樣的刑罰?看完之後起一身雞皮疙瘩!
    凌遲是一種什麼樣的刑罰?看完之後起一身雞皮疙瘩!凌遲,是古代的一種刑罰手段,最早出現在秦漢時期,到了五代時期的遼代,才被正式定為法定刑罰。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千刀萬剮。在古代凡是被處以凌遲的犯人絕不是一般犯人,所以每到凌遲處死犯人的這一天,刑場上就會聚集很多老百姓過來看熱鬧。老百姓的口碑是傳的最快的,自然也就有了千刀萬剮這個說法。凌遲是一種及其殘忍的刑罰,被列為古代十大酷刑之首。因為它不是讓你一刀斃命,也不是分分鐘就能搞定的處決方式。
  • 凌遲是誰發明的,第一個被凌遲的是誰,歷史上哪些人受此酷刑?
    封建社會的統治者是很殘暴的,有各種各樣的殘酷刑罰,比如斬首、炮烙、腰斬、車裂、凌遲等等。其中最可怕的恐怕就是凌遲了,對於那些所謂的「謀反」、「大逆不道」等危及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就凌遲處死。那麼凌遲是誰發明的,歷史有哪些名人受此酷刑?
  • 太平天國失敗後,慈禧對一個15歲的少年怒道:凌遲處死
    幼天王洪天貴福的歷史結局:被凌遲處死。該犯系洪秀全之子,麼魔小丑,漏網餘蟲,不值檻送京師。著在江西省城凌遲處死,以快人心。這個時候洪秀全已經去世,他的兒子洪天貴福登基也就是幼天王。在忠王李秀成、尊王劉慶漢等人的拼死保護下,洪天貴福逃出天京。洪天貴福狼狽出逃後,得到了幹王洪仁等人的擁護,但是這支殘餘的太平軍力量很弱,面對清軍的圍追堵截,太平軍傷亡慘重,四散潰逃。洪天貴福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亂撞,還是被清軍抓獲。洪天貴福各種求饒,還是被凌遲處死。
  • 中國歷史上幾次最著名的凌遲之刑
    魯迅曾說,中國人是「最能研究人體」的族群,俺認為,這是義憤之語,其實任何一個民族在蒙昧時期都喜歡在肉體上做些殘酷文章。實際上,凌遲這種刑罰,希臘時代已有,不僅割肉,而且還要剔骨,說不定這種駭人酷刑正是從雅典經由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的。  在中國,關於凌遲的文字記錄,最早出現在唐朝。在房玄齡、魏徵、長孫無忌總撰的《五代史志·刑法志》中,有「輕刀臠割」一句,說的就是凌遲。
  • 誰是最後一個被凌遲處死的人?天津的一個忘恩負義的土匪
    最終卻落得了個凌遲處死的下場,當真是可悲可泣。等到了乾隆年間,乾隆才為袁崇煥平的反。至於中國最後一個被凌遲處死的人,並不是太平天國的將領。根據史料記載,最後一個被凌遲處死的人,是個天津人,名字喚作康小八。
  • 清朝對太平軍一律凌遲,那麼太平軍怎麼對待清軍俘虜呢?有一個原則!
    到清末也是如此,清末曾國藩等平定太平天國,抓住太平軍的俘虜,基本上都是凌遲處死!那麼太平軍是如何對待清軍的俘虜呢?有個大原則!我們知道清軍抓到太平軍那是狠毒非常啊,史書基本上記載都是凌遲,那都是一塊一塊割肉啊!如太平天國北伐軍將領李開芳,林鳳祥等,失敗被抓後,那都是被凌遲處死的。
  • 此人被處凌遲之刑,剮了上千刀後依然活著,當晚還喝了一碗粥
    歷史上曾經為了讓犯人招供,酷吏們發明了很多酷刑,其中最殘酷的莫過於凌遲之刑,而所謂的凌遲之刑,就是用刀片將人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直到最後只剩下一副骨架,十分殘忍冷血。傳說在我國歷史上,行刑的人技術高超的話,即使將人身上所有的肉全都割下來,這個人也不會死,直到最後血流乾淨了才能咽下最後一口氣。所以就算有這,如果不是大奸大惡之人,皇帝也不願意判處這種嚴苛的刑罰。此人被判凌,剮了上千刀後依然活著,當晚還喝了一碗粥。
  • 大太監劉瑾的悲慘結局:遭到凌遲酷刑,身上挨了3357刀
    明正德五年,也就是1510年的一天,北京城裡人頭攢動、喧鬧不已,成千上萬的老百姓聚集到刑場,觀看朝廷對一名犯人的「處決過程」。罪犯被綁在一根柱子上,劊子手拿著一把鋒利無比的小刀,輕輕地劃在他的身上,悽厲的慘叫聲和老百姓們拍手稱快的叫好聲形成了鮮明對比。
  • 凌遲是什麼意思?有哪些歷史故事?
    「凌遲」,又稱 「千刀萬剮」,古代酷刑,始於五代十國,遼朝定名為「凌遲」,又稱「寸磔」。清朝將凌遲發展為一門「藝術」,從胸口開始,再是下體、大腿,手臂、小腿,體內各處臟器……無論男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赤裸著忍受錐心之痛,活生生看著自己被一點點肢解,不僅是肉體折磨,更是精神摧殘,最後刺破心臟,梟去首級。若提前一命歸西,就是劊子手的大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