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文/許木
無人咖啡機、無人便利店、無人餐廳以及無人酒店等,AI人工智慧將引領人們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如無數電影描繪的那般,機器人將成為人們未來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和勞動替代品,在各個領域全面地服務於社會。
據悉,碧桂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系,旗下Foodom機器人中餐廳旗艦店,1月12日在廣州珠江新城核心商區花城匯廣場開業,實現了從中央廚房到冷鏈運輸,再到店面餐飲機器人的全系統搭建與運營,這在國內尚屬首家。
碧桂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到目前為止已組建約750人的研發運營團隊,創造了中餐、火鍋、快餐、煲仔飯和粉麵店等5個不同餐廳業態的產品線,涉及70多個設備從無到有的開發。」
無人行業的千億風口
隨著5G、AI、邊緣計算的快速發展,全球範圍內正掀起一場對工業網際網路加速布局的浪潮。
人工智慧推動科技創新的大環境下,無人技術正在滲透進各行各業,如今輪到了餐飲。
根據路線圖,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到15萬臺,保有量達到80萬臺,將較「十二五」末新增40萬臺:到2025年,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26萬臺,保有量達180萬臺,較「十二五」末增加140萬臺。多個權威機構預測,到「十三五」末,中國機器人產業集群產值預計突破1000億元。
一個趨勢是,碧桂園等行業巨頭正在布局機器人餐廳,試圖讓吃飯這件事情的效率最大化。
中國餐飲行業歷史悠久,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市場空間巨大。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超過4.2萬億元。截至2019年10月份,餐飲收入累計達36930億元,同比增長9.4%。
然而,快速增長的餐飲市場也面臨著許多困境。例如,在餐飲市場快速擴張的同時,從業人員增速卻難以匹配市場的規模化增長,緊缺的勞動力和菜品的安全、衛生等問題讓餐飲業受到嚴峻的挑戰。
近年來,智能科技變成了餐飲企業的重要驅動力,帶動餐飲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以碧桂園為例,旗下千璽機器人餐飲依託碧桂園集團資源,享有打造上下遊全產業鏈閉環的先天優勢:前端可有效整合碧桂園在現代農業方面積累的優勢,為機器人餐飲的食材開源奠定了堅實基礎,後端基於碧桂園自有社區及酒店、教育板塊資源,為機器人餐飲提供足夠的市場空間。
國際著名機器人專家劉洪海教授說:「此前已經推出的一些智慧餐廳、機器人餐廳,基本上是在部分環節的點上實現機器人技術,碧桂園這次推出的機器人中餐廳系統實現了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據我了解,應該是目前全世界最先進最完整的系統化機器人餐廳。」
全流程機器人餐廳落地
據了解,千璽機器人餐飲公司目前研發投入已超2億元,預計兩年之內門店突破千家。
Foodom機器人中餐廳旗艦店截至目前已投入46種機器人作為餐廳運營的核心設備,構成整套餐飲機器人體系,包括迎賓機器人、煎炸機器人、甜品機器人、漢堡機器人、調酒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炒鍋機器人、雲軌系統以及地面送餐機器人等,這套設備在核心技術上均實現自主研發,並且能實現持續升級迭代。
位於廣州花城匯新開業的碧桂園機器人中餐廳
在生產鏈條上,首先機器人中餐廳自建的中央廚房對食材進行標準化處理(包括切配、過油、飛水、醃製等工序)。
接著,處理後的食材以冷鏈運輸的方式配送至門店,門店接收後將食材放置冷庫,機器烹飪設備根據顧客訂單需求從冷庫自動調取用料,自動精準烹飪製作。
菜品製作完成後由送餐機器人或雲軌系統將菜品直接送達顧客所在桌位。顧客用餐完畢後可用千璽自有支付系統進行手機買單。千璽集團已初步形成機器人餐廳的全鏈條系統運營模式。
中國烹飪名師麥顯勤指出,通過多次交流進行標準細化以後,機器人中餐廳做菜的刀工、賣相和搭配基本滿足了人們的要求。
將機器人看作「徒弟」的順德廚師協會會長林潮帶指出:「現在研發出來的菜品在我心目中能達到80分,但希望以後能達到更高的分數。」他進一步指出:「中華美食幾千年來,很多傳統的烹飪工藝失傳了,作為廚師,我們特別希望把自己的手藝最好地傳承下去。」
如今,圍繞持續做強的地產主業,博智林機器人、現代農業、碧優選以及機器人餐廳所組成的碧桂園高科技產業版圖初具雛形。
「這是一個科技繁榮的偉大時代。機器人正在積蓄澎湃的力量,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想像。」碧桂園集團主席楊國強在2020年集團工作會議上說,科技的進步正不斷衝擊著各行各業,並給人類社會生活帶來深刻的變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卻也千難萬險。機器人事業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大家都在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