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認為,脾胃虛弱是孩子最大的生理特點,還有一句術語是「臟腑嬌嫩」,就是說孩子脾胃沒有發育成熟,生理功能也不完善。脾胃是孩子的後天之本,脾胃不足的孩子的身體會出現不適,影響自身的發育。
但物質生活的富足,使得絕大多數當今的孩子們在飲食方面沒有什麼不能滿足的,而出於疼愛孩子的目的,吃的是要多豐盛就多豐盛,特別是過年前後的這段時間,更是「胡吃海塞」的時候,也就難怪10個孩子裡有8個是脾胃虛弱的。
來看看孩子的脾胃虛不虛弱
如果你家的寶寶有下面的症狀,那麼他肯定也是脾胃虛弱這個問題:
1、孩子消瘦或過胖、臉色發青或黃、易流口水或口水過多
2、舌苔白厚或黃厚(黃表示有熱)
3、口唇乾或裂(多為脾虛有熱)
4、易出現溼疹(溼疹的病根在於脾胃虛弱、生溼化熱)
5、厭食或飲食過多(無節制)
6、腹部脹大或腹脹有氣、排氣多或放屁有味
7、腹瀉(包括大便次數多,大便質地不好如蛋花樣便或便水或水便分離)
8、便秘(包括大便幹如球狀、大便幾天一次、大便頭幹後正常、排便困難,多為有熱,也有單純脾虛的)
9、尿床頻繁或小便偏多等。以及孩子主訴的腹痛等
脾胃虛弱可艾灸的5大穴位
脾胃虛弱艾灸的穴位1: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的位置上。
灸法:對準穴位點燃,灸3~5分鐘,每日一次。
作用:每天艾灸10-15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的症狀,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
脾胃虛弱艾灸的穴位2:解溪穴
位置: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
灸法:對準穴位點燃,灸3~5分鐘,每日一次。
作用: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溼的穴位。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鐘,堅持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溼效果。
脾胃虛弱艾灸的穴位3:關元穴
位置: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屬於養生保健的穴位。
灸法:對準穴位點燃,灸3~5分鐘,每日一次。
作用: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於調理氣血、補腎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鐘,能夠幫助緩解小兒尿床頻繁或小便偏多等。
脾胃虛弱艾灸的穴位4:足三裡穴
位置:足三裡穴位於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的位置。
灸法:對準穴位點燃,艾灸10-15分鐘,每日一次。
作用:調理脾胃、調理氣血、助消化、補虛弱。
脾胃虛弱艾灸的穴位5:豐隆穴
位置: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
灸法:對準穴位點燃,灸3~5分鐘,每日一次。
作用:針對這個穴位咳嗽痰多,效果較佳,可以有效健脾祛痰。
寶寶冬季調養脾胃「四多一少」
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尤其是在冬天這個乾燥的季節,孩子很容易缺少水分。水分過少,不僅會干擾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還會影響到脾臟的運化,所以,冬天多喝水是很重要的。
多運動:冬天天氣冷,媽媽也不捨得讓孩子出門活動一下,怕凍著孩子,很多孩子也是吃完飯後就坐在沙發上,看著手機,一晚上就過去了,孩子飯後沒有活動量,胃的蠕動也很因為孩子的不活動減慢,不僅會造成消化不良,還容易讓孩子生病,所以,飯後半小時後還是帶孩子運動一下的好。
多一菌:一菌指聚糖多桿菌,能夠促進孩子腸胃的蠕動,提高孩子對食物的消化能力,還能提升脾臟的運化,孩子不僅消化好,吸收好。
多溫熱:脾胃喜溫熱,尤其是冬天,在冬天多喝些熱粥、熱湯,有輔助健脾的作用,溫熱的湯、粥,在腸胃中也是很好消化的,不會給孩子的脾胃增加額外的負擔。
少油膩:現在的孩子很多都喜歡炸雞漢堡,但是鑑於孩子脾胃虛弱這一特點,這些油膩的食物就要少給孩子吃,孩子對這一類食物不易消化,吃進去就是徒增孩子的脾胃負擔,得不償失。
本平臺旨在傳播養生文化知識,文章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