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吃播悄悄流行,有個火爆全網的「超級大胃王」木下優香,是一個身材嬌小的可愛女生,卻能在3分鐘內吃下8斤炒麵,7分鐘內吃下62個漢堡包,5分鐘內吃下3斤牛排,甚至在8分鐘內吃下200個壽司。
當然了,生活中像木下優香這樣的大胃王並不多,但相信大家身邊都有那種天天喊著「我是吃貨,卻怎麼也長不胖」的人,這些人是「喝涼水都長肉」的人羨慕的對象。
不過,別急著羨慕,中醫上認為,這些人之所以吃多少也不胖,是因為他們的脾胃出了問題。
脾胃不好,為什麼會「幹吃不胖」?
李東恆算得上是研究脾胃最有名的名醫之一,他的著作《脾胃論》即使到了今天,也非常「吃香」。在這本書中,李東恆就談到了脾胃的問題:「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洩瀉;脾既病,則其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
這段話簡單來說,就是飲食沒有規律,容易導致胃部出現問題。胃不好的人,常常會出現精神萎靡、氣短等現象。胃一旦生病,進而導致脾也會出問題,脾出問題的人,常常嗜睡、四肢無力、大便溏洩。
中醫認為脾胃之間互相影響,有些人雖然吃的很多,但由於脾胃虛弱對食物的轉化能力差,營養素在攝入方面受到脾胃功能限制,久而久之營養素吸收不足,就會出現「幹吃不胖」的現象。
中醫認為,脾胃負責將食物化作精華、氣血,是「後天之本」,更是「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功能強健,則體內營養充足,人則神採奕奕;但若脾胃功能失調,消化吸收自然異常,則會出現消瘦、幹吃不胖的情況。
脾胃不好是現代人的「通病」,那麼,脾胃虛弱的人,還有哪些表現呢?
脾胃虛弱,分3種情況看待
脾胃虛弱有三種情況,分別為脾胃氣虛、脾陽虛和胃陰虛。這三種情況引起的具體情況也不相同。
脾胃氣虛時,常會出現氣短、四肢無力、頭暈、胃脹胃痛的症狀,患者還常常因脾胃氣虛出現食欲不振、面色發黃的表現,不僅吃得少,在飯後還會出現脹滿的情況。
脾陽虛的主要表現是出現胃酸、大便稀,在吃了生冷或油膩的食物之後,還會出現腹脹腹痛、甚至腹瀉的情況。
胃陰虛的人主要是陰火引起,主要會出現口乾、口舌生瘡的問題,此外,還會出現容易餓、胃部常出現隱隱發痛的不適。
脾胃不好人遭罪,要想調理好虛弱的脾胃,應該怎麼做呢?
脾胃虛弱的人,在飲食上一定要遵循2條原則
首先是吃飯一定要有規律,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也不能缺少任何一餐,很多脾胃不好的人都有不吃早餐、很晚才吃午餐或晚餐的習慣,要調理脾胃,一定要改變飲食規律。
其次是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燒烤、火鍋等,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稀飯等。當然,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尤其是冰凍食物要少碰。
為了調理好脾胃,平時也要多吃健脾胃的食物,比如以下這幾種。
調理脾胃,多吃4類健脾胃的食物
白扁豆,能夠補脾胃。《本草綱目》提及白扁豆是「脾之谷也」,它具有很好的暖脾胃、止洩瀉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尤其適合多吃白扁豆。
脾胃不好的人,也可以多吃大棗。名醫李時珍說:「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大棗性溫,具有補脾胃的功效,脾虛胃弱的人最適合食用。
粳米也適合調理脾胃問題,《食鑑本草》中提及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在平時煮飯的時候,可以多使用粳米烹飪。
此外,薏苡仁也擅長調理脾胃虛弱,《本草經疏》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言論,李時珍也認為薏苡仁「能健脾益胃」。
當然,除了這四類食材之外,脾胃虛弱的人也同樣適合這兩種藥膳。
第一種是芡實茯苓粥,只需要芡實、茯苓和大米熬煮成粥之後,加少量鹽即可食用,能夠健脾除溼。
第二種則是胡蘿蔔大米粥,在大米煮熟之後加入胡蘿蔔,繼續熬煮十分鐘左右,即可享用,胡蘿蔔大米粥也能夠健脾溫胃。
脾胃虛弱需要慢慢調理,切勿心急,從飲食上進行調理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參考資料:[1]脾胃虛弱都有哪些表現[J].脾胃.2017-03-27[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醫治療進展[N].中醫學報.2020-02-19[3]脾胃虛弱如何進行飲食調理[J].師道,2016:6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