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抑鬱症撞上更年期,賢妻良母成了「定時炸彈」,淺談更年期的心理...

2020-12-20 騰訊網

前言:有人說更年期是多事之秋,秋風秋雨愁煞人;也有人說更年期只要保持心理健康,就意味著迎來了黃金人生的第二階段。更年期是生命周期中的一個階段,但在很多人眼裡,更年期就是一個「麻煩製造者」,為他們帶來了諸多煩惱和不適。尤其是處於更年期的女性,相比男性,更加容易患上抑鬱症。

今天我們就邀請到鄭州安信中醫朱秀羅醫生做客演播室,請她和大家聊一聊更年期抑鬱症的相關知識。

主持人:朱醫生,歡迎您,先和觀眾朋友們打聲招呼吧。

朱醫生: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問題一:朱醫生,更年期在生活中很常見,但說到更年期抑鬱症,大家都不太了解相關概念,您能和大家講一講什麼是更年期抑鬱症嗎?

朱醫生:更年期抑鬱症是指發生在更年期(男性50-60歲,女性在自然絕經前後,約45-55歲)的抑鬱症狀群,臨床表現以焦慮為主,患者多表現為激越,如焦慮不安,搓手頓足,整日提心弔膽。典型的更年期抑鬱障礙患者整日緊張不安,慌慌張張,表情痛苦,甚至有大禍臨來之感。在緊張焦慮的內心深處是抑鬱的心情,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失落感,絕望感都比較強烈。此外患者多有自主神經紊亂症狀,如口乾,便秘,胃腸功能紊亂,尿頻,尿急,手抖,全身忽冷忽熱等。

問題二:更年期和青春期一樣都是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近半數的人會出現更年期症候群,而更年期症候群中的抑鬱症主要有哪些表現?又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呢?

朱醫生:抑鬱症的臨床表現:

1、心境低落: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生了鏽的機器」,「腦子像塗了一層糨糊」。臨床表現為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的抑制,臨床表現為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與人交流,常常獨處,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嚴重時連飲食、衛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鬱性木僵」,但仔細檢查,患者似有痛苦抑鬱情緒,伴有焦慮的患者,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頓足或踱來踱去等症狀,嚴重的患者,伴有消極絕望的觀念或行為,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餘的人」,並會使自殺企圖發展成自殺行為,這是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

4、認知功能損害:抑鬱症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力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差,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

5、軀體症狀:主要有睡眠障礙,出現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疼痛,性慾減退,陽痿,閉經等。軀體不適的主述可涉及個臟器,如噁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睡眠多為早醒或多眠,體重減輕或增加。

問題三:當「更年期」碰上「抑鬱症」,對於其自身及家庭來說都是不小的困擾,那更年期抑鬱症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朱醫生: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抑鬱症的確切病因還在深入探討,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均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

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與抑鬱症關係密切的心理學易患素質是病前性格特徵,如抑鬱氣質。

生理方面:更年期時期機體趨向衰老,精力逐漸減退,內分泌失調,卵巢性腺功能逐漸衰退,分泌激素減少,同時,丘腦下部,垂體和卵巢之間的平衡協調也發生了變化,出現垂體功能一時性亢進,導致整個內分泌功能的失調,進而引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更年期抑鬱症的產生。

成年期遭遇應激性生活事件,是導致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鬱發作的重要觸發事件。然而,以上這些因素並不是單獨起作用的,目前強調遺傳與環境或應激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這種交互作用的出現點在抑鬱症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問題四:我們了解到,在更年期階段,大多數女性都會具有抑鬱傾向,為什么女性相比男性來說,更容易在更年期患上抑鬱症?

朱醫生:有研究證明更年期階段,女性抑鬱症的患病率是男性抑鬱症患病率的1.5-3.0倍,這主要跟女性在更年期階段的生理改變有密切關係。更年期階段也是女性絕經的過程,在這一階段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驟然下降,內分泌功能失調,會導致女性情感障礙更趨於惡化,精神壓力增加,再加上面對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很容易患上抑鬱症。

問題五:我們都知道,女性中常常會出現更年期抑鬱障礙,那什麼樣的人更有可能患上抑鬱症呢?性格開朗的人會得嗎?

朱醫生:1、平時就是情緒多變,易激動,長時間很壓抑、傷心、心情沮喪的人,又逢更年期體內內分泌失調更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2、心理脆弱、性格內向、敏感者往往不能適應更年期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易引起心理、情緒上的障礙,嚴重者甚至有自殺、自傷傾向,成為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3、遭遇家庭重大變故一時無法接受的,如離婚,喪偶,破產等。

4、生活環境改變,難以適應的人,如退休或下崗後跟隨子女一起生活,並幫忙帶孩子的。

5、工作時是領導,退休後一下子閒了,感覺無事可做,長期不能適應的很可能患更年期抑鬱症。

更年期是人生一個特殊但又平常的階段,是人生經歷的一個過度階段。除了上訴的一些易感人群,其實大部分人由於不了解這一時期,又道聽途說,心理上不能正視再加上生理的變化都會出現一些焦慮抑鬱的情緒,當然也包括性格開朗的人,更年期抑鬱症的產生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決定的,所以當處於更年期是應正視身體會出現一些變化,保持平常心,如果出現抑鬱的症狀及時就醫,積極主動治療,相信一定都會安度更年期的。

問題六:如果出現了更年期抑鬱症,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在出現什麼症狀時需要去醫院進行治療?

朱醫生:1、首先要了解更年期時正常的生理階段,所出現的某些症狀是暫時的,功能性的,不會持續很久,對以後的身心健康不易形成影響。因此,不要過於緊張,要力求鎮定,解除思想顧慮。

2、根據更年期的身心特點去進行生活與工作,量力而行,既不要老態龍鍾,暮氣沉沉,愁緒滿懷,或大有生不如死之感,或無所事事,或謹小慎微,顧慮重重;也不要不顧身心變化,好勝逞強,勉強行事。

3、對更年期出現心情低落,無法做事,自感痛苦的症狀時,要及時就醫,求得指導,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調整。

4、儘量保持精神樂觀心情開朗,情緒穩定是順利度過更年期的重要心理條件,是防止或克服衰老的重要武器;情緒悲觀,恐懼失望則可能造成未老先衰。

5、迎接生命的第二個青春。此時,大多數孩子已長大,少有牽累,如果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精神愉快地度過,就會迎來生命的第二個青春,使人重新充滿活力,熱愛生活,增添工作的熱情。

問題七:中醫在治療更年期抑鬱症方面有很大的優勢,除了保持好心情,您能從專業的角度談一下傳統中醫如何進行辨證論治的嗎?

朱醫生:中醫辯證論治還是從本質出發,中醫認為腎虛,腎氣衰退為本病之本,肝氣鬱結,氣機不暢為本病之標,治療上以滋腎寧心,疏肝解鬱為總則。臨床上常將此病分為以下幾個證型:

1、肝氣鬱結證:症見精神抑鬱,煩躁易怒,焦慮,心慌心悸,頭痛,胸脅脹滿,耳鳴,咽乾咽痛,口苦口乾,大便不調,小便短赤,失眠多夢。

2、血行鬱滯證:精神抑鬱,性情急躁,頭痛,失眠健忘,或胸脅疼痛,或身體某部位有發冷或熱感,舌質紫暗,或有疲點,癖斑,脈沉或弦。

3、肝鬱脾虛證:症見精神抑鬱,疲倦乏力,脅肋脹滿,思慮過度,多疑善憂,善太息,食慾下降,口乾,納呆,便溏,失眠多夢,面色萎黃。

4、肝鬱血虛證:症見情緒低落,煩躁易怒,疲乏,面色蒼白,失眠多夢。

5、腎虛肝鬱證:症見情緒低落,鬱悶煩躁,精神萎靡,胸脅脹滿,倦怠乏力,不思飲食,失眠健忘,面色晦暗,手足不溫,夜尿多,潮熱汗出,盜汗,腰膝酸軟。

在臨床用藥中以補虛藥、安神藥、理氣藥、活血藥為主,兼以清熱。補虛藥:熟地、當歸、山藥等;安神藥:酸棗仁、遠志等;理氣藥:柴胡、香附等;活血藥:丹參、川芎等;清熱藥:黃芩、黃連等。

問題八:除了以上的療法,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自己採用簡單的方法進行身體調理嗎?可以給大家推薦幾種嗎?

朱醫生:臨床上治療更年期抑鬱症除了中醫辨證治療,還有採取針灸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心理治療,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心理治療。嘗試著去傾訴內心的痛苦和煩惱,不要一味地隱忍;積極適當地自我減壓,學會放鬆;加強與親人、朋友之間的溝通,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加強體育訓練,積極培養興趣愛好;學會寬容與包容,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參加社會活動。

除了這些再推薦一些食療的方法:

1、紅棗10枚,小麥50克,甘草6克(包煎),粳米適量,煮粥長期食用。

2、百合30克,紅棗6枚,梔子6克,泡水作茶飲。

3、茯苓30克,桂圓肉30克,桑葉10克,龍骨15克,泡水作茶飲。

問題九:對於中年女性來說,更年期抑鬱障礙不光是心情不好這麼簡單,其實已經上升至疾病範疇。對於處於在更年期的女性來說,應該怎麼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有抑鬱的傾向呢?

朱醫生:1、首先要正視更年期,這是人生的一個必然階段,以一個平常心對待,不要過分關注。

2、嘗試傾訴,學習如何積極減壓,保持輕鬆狀態。

3、適當體育鍛鍊以增強體質。

4、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保持良好社交。

5、移情易性,培養興趣愛好,以避免無所事事而生憂鬱。

6、三餐有時,保證營養,不能因情緒不寧而影響正常飲食;並多食蔬果,通暢大便,以免氣滯胃腸,加重症狀。

7、起居有時,儘量保證睡眠。

問題十:如果有正處於更年期階段的家人,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他們產生更年期抑鬱症呢?

朱醫生:對待處於更年期階段的家人,我們要有耐心,更多的包容,不能厭煩,更不能冷嘲熱諷,以免加重其心理負擔。此時我們要更多地關注她的情緒,多溝通交流,不要讓她把煩悶情緒憋在心裡,讓她多傾訴;儘量讓她從繁瑣的家務活動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本期受訪嘉賓:

朱秀羅:鄭州安信中醫院教授,著名中醫腦病專家、主任醫師,副主任藥師,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內科主任委員,國家二級心理師,國家四大藥王之一楊毓書先生嫡傳得意弟子。(TEL:13007503492 微信同號)

相關焦點

  • 更年期抑鬱,賢妻良母的終結者
    更年期抑鬱與之有關嗎?如不能及時的調整心態對症治療會導致情緒問題被壓抑下來,加上一些外界環境的刺激如工作、家庭的矛盾,身體疾病,感情上的孤獨,缺乏溝通等,最終形成抑鬱症。第六,培養興趣愛好,尋找精神寄託,多出去走一走,接近大自然,去尋找詩和遠方;第七,必要的時候要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 什麼是更年期抑鬱症?
    【什麼是更年期抑鬱症?】更年期抑鬱症是指初次發病在更年期,早期多有神經症表現,逐漸發展成情緒抑鬱,焦慮緊張,疑病和猜疑為主要症狀,並伴有植物神經紊亂和內分泌功能障礙。2.心理異常:表現為敏感,多疑,煩躁,易怒,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等。隨著病程的延長,病情逐漸加重。表現為情緒憂鬱,坐立不安,搓手頓足,惶惶不安,有大禍臨頭感覺。對細小事過於計較,對自身變化過於敏感,可出現消極厭世觀念和自傷行為。
  • 更年期的我心裡很壓抑,如何避免患上更年期抑鬱症?
    打電話給心靈密友的心理諮詢師,是因為她整天沒事做,空閒時間很孤單寂寞,老公上班,女兒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她感覺到她現在的生活很無趣。每天說的話都是有限的,她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是不是得了眼下熱門的抑鬱症,想來諮詢一下,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 抑鬱症與更年期症候群的區別
    更年期症候群多見於更年期女性,臨床多表現為激越、焦慮,同時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抑鬱情緒等症狀。雖有情緒抑鬱的表現,但主要是焦慮、緊張、情緒不穩、易激惹等症狀。主要表現為坐立不安、來回踱步、搓手頓足、扯頭髮、抓皮膚、咬手指等激越症狀。
  • 更年期婦女 心理諮詢案例
    核心提示:<P>更年期婦女不僅要承受月經紊亂、盜汗嚴重、頭暈心悸等諸多身體不適,並且還要面對下崗、退休、子女教育、夫妻矛盾以及其他方面的壓力,這些負面因素都使得更年期婦女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影響,下面這則更年期婦女心理諮詢案例,就講述了一位更年期抑鬱症婦女的心路歷程。
  • 感恩母親、關愛「更年期」
    小桃的媽媽上個月絕經了,就在媽媽絕經的半年,小桃明顯感覺到媽媽變得易燥易怒、嘮叨煩悶,有一個更年期的媽媽又是種什麼體驗???有理是你錯,沒理還是你錯就像移動的定時炸彈,隨時隨地都會爆炸,犯一點小錯都能罵個喋喋不休。
  • 更年期抑鬱症如何治療?
    【更年期抑鬱症如何治療?】1)心理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對疾病的好轉與康復十分重要。首先要讓患者了解疾病的性質,使患者認識到更年期是一個人從成熟到衰老的轉折時期,是一種自然規律。
  • 女人到了一定年紀,誰都跑不了的更年期,更年期經歷分享與對策
    隨著人類壽命的增加,處於更年期的女性越來越多,現代生存壓力和社會壓力的加大,也導致更年期女性發生抑鬱症的風險大大提高,採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提前預防和緩解抑鬱症狀能夠幫助女性平穩渡過這一階段,有利於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
  • 《大丈夫》引發更年期話題 男性比女性心理更疲憊
    他一出場就自稱處於更年期,掀桌子,罵女兒,打未來女婿,絮絮叨叨……這些現象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稱自己家也有這樣的「活寶」老爸。  資料顯示,我國更年期婦女超過2億,60%以上受到更年期的困擾。而我國大眾,包括男性自身對於男性更年期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還很低。
  • 更年期吃什麼中藥最好?
    核心提示:中醫中藥對於婦女更年期的治療,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療效獨到。那麼,一般更年期吃什麼中藥比較好呢?專家表示,更年期屬中醫「髒燥」範疇,主要是由於腎氣衰竭引起,需要辨證施治。
  • 更年期女性心理保健講座
    ■健康簡訊    更年期女性  心理保健講座  8月26日10:00,省中醫院病房住院部一樓舉辦「女性更年期的心理保健」講座。(王真 王家鈴)    抑鬱症情緒管理講座  9月1日15:00,浙醫二院精神科在腦科中心三樓示教室舉辦「抑鬱症的情緒管理」講座。(王真 方序)    浙江醫院推出  老年病多學科團隊門診  浙江醫院針對推出全新診療模式——老年病多學科團隊門診,每周一、四上午開診,掛號費首診300元/人次。
  • 抑鬱並不是更年期特有的病症
    核心提示: 女性在50歲左右,隨著卵巢功能的逐漸退化和體內女性激素的日趨減少,會出現一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症狀,主要的表現有:潮熱、出汗、疲乏、骨質疏鬆、焦慮緊張、失眠多夢、情緒波動、注意力差、憂愁抑鬱等,臨床上稱之為「更年期症候群」。
  • 男人更年期症狀 這些症狀是更年期的預警
    更年期,相信大家對它並不陌生吧,更年期是男性女性都會有的一種現狀,那你知道男人更年期症狀有哪些嗎?治療男人更年期食療方又有哪些呢,平時導致男人更年期的病因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脾氣大,易悲觀處於更年期的男性會出現記憶力、思考力和注意力減退的現象;易患上抑鬱症,多有感情淡漠,情緒低落,悲觀失望,對生活失去熱情的情況;甚至還會出現精神緊張,性情急躁,多疑猜忌等。
  • 女性絕經後應警惕更年期抑鬱症 專家提醒:儘早發現和治療十分重要
    很多更年期的女性,會出現的一些心理症狀,影響情緒和心理狀態。據統計,進入更年期後,約有1/3的女性無明顯症狀安然度過這段時間,另外有2/3的女性會表現出更年期症候群,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段。更年期症狀一般持續到絕經後2—3年,少數人持續到絕經後5—10年。
  • 女性更年期,通常從多少歲開始?更年期大約持續多久?
    合理度過「更年期」的一些小建議1、音樂放鬆法:建議大家聽一些輕音樂,幫助全身肌肉進行逐步放鬆,以便更好的調節其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每天至少訓練2次,且每次約20-30min;2、想像放鬆法:取舒適體位躺在床上,然後耐心指導其閉目
  • 談談更年期與情緒障礙
    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學習的題目是更年期與情緒障礙的相關問題。由於社會和經濟的迅速發展,給人們帶來工作和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很大壓力。女性相比於男性來說,在就業、社會地位、子女教育、照顧老人等各方面壓力均高於男性,女性一生要經受各種特殊生理時期(妊娠、哺乳、絕經等)。更年期情緒障礙是女性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在絕經過渡期,面臨生理、心理等非常大的變化。
  • 有一種崩潰,叫我媽更年期
    有人形容,更年期的女性是一顆「定時炸彈」。/ originoo上周,劉澤和朋友在外面玩完後,打算一起再聚個餐,他便發微信告訴媽媽晚上不回家吃飯了。晚上9點,聚餐結束後,劉澤回到了家門口,用鑰匙打開門看到屋內漆黑一片,以為媽媽已經睡覺了。
  • 男性更年期症狀 男人有這症狀表示更年期來臨
    更年期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更年期人的身體素質下降,往往會出現多種疾病,男性更年期更是如此,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男性更年期症狀有哪些, 男性更年期怎麼調理身體,男性更年期飲食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 女人更年期與心理健康以及如何通過生活方式調整改善焦慮和抑鬱情緒!
    更年期前的幾年以及更年期本身都會給你的身體帶來變化。但它們也會影響你的大腦,特別是你的心理健康。在此期間,抑鬱症的發病率加倍。過去曾因抑鬱或焦慮而掙扎過的女性,症狀也可能會重新出現。
  •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化解衝突一定為孩子做這3件事!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腦補一下,劇情一定狗血。《小歡喜》嬉笑不屑的方一凡、反叛不羈的季楊楊和懂事學霸英子,代表著不同類型的青春期備考娃,都有著焦慮程度不一的媽媽,當然,生活比劇情更現實。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慘烈的不止是現實的成績、生活,還有焦灼的關係與內心。人到中年,迎來即將成年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