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已成為人們健康的頭號殺手,已經成為繼癌症和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威脅人類健康的另一重大疾病。抑鬱症的發病對大家是一視同仁的,不管你的身份是高貴還是低微,也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足,都是一樣的。同時,抑鬱症的發病遍及每個年齡段和任何職業的人群。今天我想和大家專門探討一個特殊年齡層次,特定身份的一個人群。之所以有這個想法,還是來源於我接到的一個案列,結合案列以及自己抑鬱症方面的探索,希望能夠引起大家有一些思考吧。
來訪者今年47歲,家庭主婦,老公有一份穩定的足以支撐整個家裡開銷的工作;有一個女兒,結婚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嫁到離家裡五百公裡外的城市,自從結婚後回家的次數明顯少很多。現在的她每天沒太多的事情可做,可以說她現在是典型的「空巢老人」一族。打電話給心靈密友的心理諮詢師,是因為她整天沒事做,空閒時間很孤單寂寞,老公上班,女兒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她感覺到她現在的生活很無趣。每天說的話都是有限的,她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是不是得了眼下熱門的抑鬱症,想來諮詢一下,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女性在四十多歲時有她們特定的問題;這個時候家裡的孩子們一般都已經離開家了,或者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或者是上學等。當家裡最後一個年輕人離開家裡,或者說很少回家之後,作為母親就需要面臨一個很困難的適應期。除非她開始參與幫助別人的一系列工作,比如幫助子女帶孩子。這個時候她會認識到自己仍然是有價值的,有生產力的,仍然是被別人需要的,否則她就會和案例中的這名女士一樣,感覺生活很無趣,進而等待她的可能就是抑鬱症。
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出現抑鬱的狀況,首先是可能是身體方面的原因。我們都知道女性在40~60歲,大多數婦女可出現輕重不等更年期症候群,在精神方面的症狀表現為憂慮抑鬱,易激動,失眠,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女性朋友要理解,更年期是一個正常的生理變化過程,出現一些症狀是不可避免的,不必過分焦慮,要解除思想負擔,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可以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以增加生活樂趣。比如說可以去做做義工,主要是享受這樣的一個過程。案例中的女士可以去參加社區組織的一些活動啊,多結識一些同齡人,與人交流溝通,心裡就會暢快很多。
另外一方面就是心理層次的關懷。我個人覺得這是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很多中老人由於隨著年紀的漸長,都容易患上抑鬱症,而現今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忙著工作,沒有多少時間能陪伴照顧自己父母,造成這些中老年人成了「空巢老人」。這是對她們心理打擊最大的。本來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存在著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覺得自己年齡大了,沒什麼用了,又不能想男人一樣賺錢養家,兒女也忽視她們,這讓她們感覺自己被這個世界淡忘了,就會慢慢意志消沉,情緒越來越低落,最終會導致抑鬱症。
通過心靈密友A//P\\P的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處於中老年女性心身保健、心理健康確實是不能忽略的一個事情,雖然這個群體的人可能在社會和家庭中已經不是核心的位置,但她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依然是是全社會的任務,對這個時期的女性進行心理幹預,幫助其有意識地控制自我情緒,同時加強社會的支持,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減輕對她們的不良刺激,將有效減少抑鬱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