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新舊勢力之間的那個支付江湖

2020-12-18 行動支付網

接下來你將讀到:

1.印尼老牌巨頭們終於坐不住了

2.打通支付,強強聯合就真的有用嗎?

3.改革需要魄力

1.印尼五大巨頭集結入場

印尼將在4月17日舉行總統和國會選舉,選民人數達到1.9億左右。上周日晚(2月17日),兩位候選人佐科和普拉博沃進行了第二場政見辯論。表面上風平浪靜(期間的所謂「炸彈」是虛驚一場),但實則是以佐科代表的「全球化+開放」跟普拉博沃代表的「反全球化+自給自足」的較量。

印尼大選預熱:政見辯論

政界不太平,商界新舊實力之間的競爭也已經浮出了水面。

隨著Go-Jek等超級獨角獸的出現,印尼成了一個「時空交錯」的市場。國有大企業依然把控著國家經濟動脈,但是當這些巨頭在大街上看到Go-Jek和Grab對整個市場(無論是物理上還是用戶習慣上)的影響時,估計也沒辦法繼續淡定下去了。特別是當國家金融內核的「國民支付工具」頭銜眼看要被這些民營企業甚至是外資企業拿下時,就更加忍無可忍了。

於是,印尼五大國有公司決定聯合起來,將旗下的支付工具統一,共同對抗Go-Jek旗下的支付工具Gopay和力寶集團旗下支付公司OVO。這五家公司包括了:

Telekomunikasi Indonesia(Telkom)

Bank Mandiri

Bank Rakyat Indonesia

Bank Negara Indonesia

Bank Tabungan Negara

除了第一家Telkom是印尼最大的電信公司之一,其他四家都是當地的大銀行。這五家國有巨頭聯合之後推出的支付工具將會命名為LinkAja,預計會在今年3月份推出,其中電信巨頭Telkom將會佔股25%,Mandiri、Rakyat Indonesia和Negara Indonesia三家銀行分別佔股20%,而Tabungan Negara銀行則佔股7%。剩下那8%是誰的,目前還是個迷,據說是印尼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甚至有傳聞是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不過這個可能性不是太大。

2.後發制人?

言歸正傳,大如Telkom和Bank Mandiri這樣的國有公司,在準備「發兵」攻打行動支付市場之前也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首先是合規,牌照對於它們哥幾個根本就不在話下,說拿就拿,目前是基本人手一張,Telkom更是手持兩張,而且都是由印尼央行BI(Bank Indonesia)在2009年7月3日頒發的第一批e-money牌照。

而這一次聯合推出的LinkAja將會沿用Telkom旗下T-cash的牌照。這比後來者Go-Jek和OVO那到牌照的時間要早很多。

Telekom手中的牌照是第16號

Go-Jek拿到的第19號牌照

OVO手上的第26號牌照

牌照問題解決了,還要解決執行力和靈活性的問題。跟Go-Jek和OVO這樣的狠角色打交道,要是按照傳統企業的反應速度,可以說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於是Telkom在今年1月21日宣布成立了一家子公司PT Fintech Karya Nusantara(簡稱:Finarya)來負責對LinkAja的全權運營。Finarya由Telkom控股,持股比例達到99.9%。

完成了牌照合規和加強執行力的部署,剩下的就是資金方面的問題。不過在Telkom發話將會拿出10萬億印尼盾(約合7億美元)來發展行動支付後,錢的問題也不再是問題了。而且目前這只是Telkom一家的投入,再算上其他4家銀行和傳言也會加入就LinkAja陣營的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恐怕要擔心的是LinkAja不知道該怎麼把錢燒完了。

幾大國有公司齊出手,聲勢果然浩大。但面對現在的GoPay和OVO,巨頭依舊式微。

3.實力雄厚的弱者

在上面三個方面做好了準備也不代表能打敗GoPay和OVO一類的支付工具,甚至還有被吊打的危險。究其原因還是跟支付密切相關的四個字:使用場景。

對於印尼這類還在過渡到無現金支付的國家來說,現有的用戶數量並不是最重要的,用戶怎麼使用和為什麼使用反而更重要,因為目前支付的「蛋糕」還如此小的情況下,分到多少並不重要,怎麼把蛋糕做大並且能留給自己吃更重要。

仔細觀察GoPay和OVO,會發現他們手上有一個使用頻率最高且已經形成絕對寡頭的產品——打車APP。OVO雖然自己不做出行,但是可憐的Grab在印尼還沒有拿到支付牌照,所以暫時只能依附於OVO來進行充值業務。

反觀LinkAja,背後是幾家銀行和一家電信公司。銀行有較為合理的使用場景,也就是對傳統實體銀行卡或者信用卡的替代,但是銀行業在印尼本來就是一個分眾且小眾的行業,有超過60%的人沒有銀行卡(相對小眾),銀行樂意服務的基本上也是收入較高的人群(分眾)。

以手機支付替代實體卡的方向,早就有Apple和Visa等企業採用NFC技術在做,但這些對於吸引新的用戶並沒有太大的促進作用,何況印尼的用戶增量來自於大量Unbanked人口。

而像Telkom這樣的電信公司,可以說比銀行業覆蓋的用戶更多,更大眾一些,但是在使用場景方面多數靠日常充話費,能繼續開拓的方向包括電商和線下零售場景,出行就比較困難,OVO的好運氣不會發生在所有支付工具身上。

那麼線上線下零售的機會,LinkAja應該如何把握?可能可以參考一下越南的支付企業MoMo的發展歷史,以To B的方式先激勵商家,再通過商家反哺新用戶。這裡面明顯的缺陷就是地推獲客成本高,但如果LinkAja背靠大佬不差錢的話,未必會遇到當年Kudo的瓶頸(Kudo最後賣身給Grab)。

說實話,儘管LinkAja全權由子公司Finarya運營,但是銀行和電信商一直以保守聞名,畢竟機構太大,內部系統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操作比比皆是。LinkAja是曇花一現還是一鳴驚人且鳴鳴驚人,還要看五巨頭能不能舉重若輕,將權力真的下放到一線了。

改革需要莫大的決心和魄力,本來躺著收錢的國有企業,肯拿出誠意出來跟Go-Jek和Grab折騰的,絕對不會太多。

畢竟現狀越好看,改革到處浪。

相關焦點

  • 劉俊老師學習筆記:Grab,一統印尼行動支付江湖?
    劉俊老師學習筆記,劉俊老師學習筆記發現就在上個月Tokopedia悄然聲氣地成為OVO大股東引起人們關於印尼電子錢包生態未來走向時,Grab在周二的一份聲明中表明領投印尼央企支撐的電子錢包LinkAja的一億美元B輪融資。
  • 印尼市場下,電商支付中心的演進
    在講印尼支付之前,想先聊聊印尼市場總觀。印尼人口約2.65億人,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網際網路用戶多達1.5億人,佔總人數的60%。智慧型手機普及率90%以上,但是網購用戶佔比約10%。因為我們是分期電商平臺,會比較關注電商和支付兩個領域。2018年印尼電商市場規模為130億美元,在過去兩年裡以每年50%的幅度增長。由此表明,印尼電商市場很可能會遵循與中國相似的增長軌跡,在未來五年內實現每年至少32%的增幅並在2023年發展至52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 獨家探訪:中國行動支付爭霸印尼市場
    來源:支付百科作者: 支付百科 1月1日,印尼銀行CIMB Niaga,正式獲印尼央行(BI: Bank Indonesia)許可在印尼境內運營微信支付,成為首家合規進行微信支付收單的銀行。由此,微信支付已可在印尼合法使用。2.64億人口,平均年齡30.5歲,71億移動電子商務規模的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印尼市場網際網路發展潛力巨大,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在內的各大境內外電子錢包都把印尼作為錢包出海的東南亞主戰場。
  • 看準行動支付賽道,印尼最大商業集團與愛貝雲計費達成合作
    近日,愛貝雲計費已與印尼最大商業集團Djarum(針記)集團旗下控股銀行——中亞銀行(BCA)合作,共同推廣行動支付項目。基於愛貝雲計費在印尼初期行動支付項目的落地與推廣的亮眼表現,以及對行動支付前景的看好,BCA正式入股愛貝雲計費在印尼的合資企業AHDI,並佔有25%的股份,攜手為印尼數以百萬計的中國遊客及當地商戶帶來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務。
  • 印尼央行:對不使用印尼標準二維碼進行支付的實施制裁
    印度尼西亞銀行(央行/BI)行長貝利(Perry Warjiyo)聲稱,在印尼的所有買賣交易都必須使用盾幣,包括目前通過數字平臺進行付款。貝利說,除了使用盾幣外,通過數字平臺付款必須使用印尼標準二維碼(QRIS)。「現在有通過手機的電子貨幣。因此,從一開始就最容易使用印尼標準二維碼。」他說,央行將對不使用印尼標準二維碼在印尼進行交易的國內或國外金融科技業者實施制裁。「金融科技業者必須使用印尼標準二維碼。如果還沒有的話,則我們禁止並關閉其系統。務必使用印尼標準二維碼,包括外國供應商必須使用印尼標準二維碼。」
  • 印尼數字支付平臺Ayopop完成1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4月6日報導 (編譯:Yilia)Ayopop是印尼的一家數字支付平臺,能讓用戶在線上支付電話帳單、電費單、網費單等。相關數據表明,這款安卓應用目前的下載量在5萬到10萬之間,並在印尼的App商店生活類應用排行榜上位列第41名。Ayopop提供的產品以及服務非常廣,除了上述移動信用積分,還有按需視頻等數字服務。某些產品還有返現優惠,也就是說用戶在進行支付後能獲得一定的積分。
  • 以江湖事,說兒女情,我們都是江湖中人
    《江湖兒女》是2018年上映,由著名導演賈樟柯執導,趙濤、廖凡領銜主演的犯罪愛情片,這部電影一上映便收穫了無數好評。這部電影講述了男主角斌斌和女主角巧巧之間長達17年的感情「糾葛」。賈樟柯導演在電影中加入了2001年拍攝的素材,突出了幾年間,世事變遷、人非物也非的「遺憾」。
  • GoPay連續7個季度領跑印尼數字支付平臺
    根據iPrice和App Annie最近公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Go-jek旗下的金融子公司GoPay是印尼活躍用戶最多的數字支付平臺。報告稱,從月活用戶和下載量來看,GoPay都是印尼最領先的數字支付平臺,自2017年第四季度以來,沒有其它數字支付平臺能夠撼動。
  • 印尼頭部支付企業OVO、DANA合併 將與GoPay進行競爭
    OVO電子錢包由印尼力寶集團(Lippo Group)和新加坡共享出行公司Grab支持,一直與GoPay競爭激烈。各種報告顯示,在用戶數量方面,這兩家平臺在印尼數字支付市場佔據領先地位,而DANA和印尼國有數字支付平臺LinkAja通常排在第三、四位。因此在合併完成後,OVO很可能將成為當地第一大電子錢包。
  • 印尼版「滴滴」GO-JEK:從20輛摩的起步到掀起電子支付革命
    導讀:Go-JeK,一個從20輛電摩的起步的約車平臺發展至今,不僅僅成為印尼版的「滴滴」,更迅速拓展了本地生活服務的其他業務,正在成為印尼市場的超級應用,其業務邊界的擴展速度令人驚嘆,甚至掀起了電子支付的革命。
  • 《江湖兒女》用臉盆喝酒,那個記憶中曾經的江湖
    如果沒有聽說過,電影《江湖兒女》帶你走進江湖,讓你知道豪橫不只是在電視劇《新世界》裡有,出生在六七十年代人的心目中,也有。年輕的時候,喝酒不是為了娛樂,也不是因為有朋友才在一起才喝酒,而是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多少年前,喜歡喝「摔酒」,不是因為多好喝,就是覺得豪爽。
  • 三星與Dana、GoPay合作 為Samsung Pay打通印尼行動支付新渠道
    10月10日,三星電子印尼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Indonesia)與電子錢包公司Dana和Gojek的數字支付平臺GoPay正式宣布合作,將給印尼的三星智慧型手機用戶帶來更便利的數字支付體驗,用戶可以在使用Samsung Pay時便捷地訪問Dana和GoPay這兩大數字支付平臺。
  • 服務2.6億人口市場,愛貝雲計費獲印尼行動支付市場「通行證」
    作為擁有2.62億人口的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家,印尼被認為是未來擁有巨大潛力的網際網路用戶大國。2017年,印尼網際網路用戶已達到1.327億,使其成為全球網際網路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急速上升的電子化交易需求,為行動支付這個「舶來品」的生根發芽創造了極大的生長空間。
  • 美鈔——新舊之間有玄機
    富蘭克林(BenFranklin)的頭像,但舊鈔始終都是合法的支付憑證。不過,在海外,這樣的保證就不那麼實打實了。在許多國家,從俄羅斯到新加坡,美元的價值不僅僅取決於影響國際外匯市場的全球經濟因素,而且還取決於美鈔自身的發行年份、使用狀況以及面值大小。一些貨幣兌換商和銀行擔心大額美鈔是假鈔。一些地方乾脆就不處理小額美鈔。有些人不想承擔無法將舊鈔或受損美鈔花出去的風險。
  • 中西新舊之間的歷史思辨
    《新陳代謝》論中西新舊,是在一個思辨的、變動不居的邏輯下展開的。他講的「變」不是簡單的歷史變化——後來對先前的替代,而將「變」與「常」聯繫在一起;他講的新舊,亦非界線分明,還包括了新與新之間的代謝。
  • 印尼帳單支付App「Ayopop」宣布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就在不久前Go...
    據外媒消息,印尼數字支付App「Ayopop」於今日宣布完成A輪融資,由 Finch Capital 領投,具體金額未對外披露。據悉,今年4月,Ayopop曾獲GREE Ventures 1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 Grab收購印尼在線支付公司Kudo:正確的收購,但失敗的整合?
    Grab 去年收購了印尼在線支付公司 Kudo,此舉被視為對 Go-Jek 使出的一記妙招:Grab 得以利用 Kudo 的幾十萬名代理,擴大其在支付領域的影響力。在印尼,電子錢包業務難以成功,主要是由於大多數印尼人更願意使用現金。而 Go-Jek 之所以能夠領先,靠的是它龐大的司機網絡。
  • 畫江湖之不良人:江湖教派林立,李星雲要如何面對這些勢力?
    如今江湖上各方勢力林立,他們或多或少都與李星雲產生了關係,在此亂世之中,李星雲想要過上閒雲野鶴般的生活,非常不現實,他與哪些勢力扯上關係了呢 不良人 不良人是不良帥組織起來為大唐效命的組織,唐朝滅亡後,不良人組織解散隱藏,默默潛伏在各處,一天是不良人,一輩子都是不良人。
  • 印尼是電子錢包的新戰場嗎?
    提綱:印尼國內現金使用量巨大,持卡人數少,而且網絡開始普及,數字支付正在興起,政府也鼓勵無現金社會提出QR標準。這些就導致印尼電子錢包處於風口地位,天時地利人和。國內電子錢包和國外入局者一起攪動印尼的電子支付領域,融資,合併非常火熱。這些對於老百姓來說,這些入局這導致市場分成分散,而且各種促銷帶來的收益很難支持企業長期運營。
  • 印尼:被荷蘭殖民300多年,印尼為什麼卻不說荷蘭語?
    於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迅速採用了和地方勢力進行聯盟的做法,但地方統治者也並不具備完全控制自己臣民的影響力,因此起義叛亂仍然此起彼伏。地方土著勢力在被荷蘭人挑起的內鬥中消耗了大量國力,再加上當時印尼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落後,很多地方還處於原始社會狀態,所以當時印尼人對荷蘭的入侵和殖民根本無力阻擋。雖然荷蘭在印尼的統治持續了三百多年,但是印尼的西方化程度卻並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