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心理學》: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可以改變

2021-12-29 愛家心理


一個孩子的疑問

朋友跟我抱怨,說外向的自己不知道為什麼養出了一個內向的孩子,很是為孩子在一些事情上不敢出頭感到著急。

孩子現在被人欺負了,都不敢站出來大聲的反抗,以後到社會上可怎麼辦?

老話不是說會幹的不如會說的,幹的再好,不會說還不照樣沒戲!

加上她本身就是因為性格外向獲益的人,所以就更加看不上自己內向的兒子!

孩子不開心了,問我:「張麗阿姨,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性格是怎麼形成的,可以改變嗎?」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更多的,幾乎佔全部人一半的內向性格的人。咱們今天就來談談性格的問題。


性格無好壞

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是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方便,給性格傾向的一個大致的分類而已。

我們不能說內向性格就不好,外向性格就好。

歷史上有很多偉人就是內向性格。

榮格就是一位典型的內向性格的人,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在心理學上的成就,恰因為他的內向性格的優勢,才讓他對自己的學說得以堅持和深入研究。

作為生活在同一個時期的後輩學者榮格最初很崇拜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也很欣賞榮格。在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弗洛伊德和榮格相見恨晚,他們兩個連續談話13個小時。從此弗洛伊德經常暗示榮格是自己學派的繼承人。

內向性格的榮格對精神分析卻有一些懷疑,他對自己的學說更加自信。

內向的他不善與人爭辯,但卻給他專注研究的習慣,所以後來榮格和弗洛伊德分道揚鑣,成為了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

順便說一句弗洛伊德是典型的外向性格的人,他經常是聚會的中心人物,並且滔滔不絕,這是榮格從來不會做的事情。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於心理學的熱愛和研究。


                                                                            

每個人都具備內向和外向的特質

在德國有一位內向的企業培訓師,她在德國學術交流諮詢中心從事過多年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獨特的工作經歷,讓她對性格這領域產生濃厚的興趣從2003年開始她開始專為性格內向者這一特定人群做諮詢工作。

多年來,她陪伴周圍的內向者,一步步邁向成功,她認為內向和外向是一個高度多元的話題,領導者可以利用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差異,提高合作與深化關係,她就是西爾維亞.洛肯《內向心理學》的作者。

在《內向心理學》中洛肯寫道「內向與外向是一條曲線上的兩極,每個人在這條曲線上都有自己的舒適區。最好大多數時間都處在這個區域裡,否則健康會受到影響。由於在內向與外向之間是正常的人的性格傾向,會因為文化情境扮演的角色,年齡甚至心情變化而有所變動。」


我是一個內向性格的人,記得上學的時候寒假我和同學一起去打工。

當時應聘酒類推銷員。應聘的時候同學侃侃而談,而我不怎麼說話,主管很擔心我是否做的下去。

最終結算的時候,我成了那個銷售最多的人。這是因為我在工作的時候和應聘的時候不是同一個狀態,我會跟每一個路過的人打招呼並且介紹我們的品牌。

到現在我依然還是一個內向的人,我喜歡安靜的讀書,而不是聚會,很多時候言簡意賅,但是這不妨礙我工作的時候口若懸河。

很多初次見面的人都覺得我太能說了,一定是個外向的人,其實我並非外向,只是工作需要而已。


影響性格的四大因素

人格

總體來說性格存在一定的可變性,不變的是人格。

一個人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主要取決於人格,我們天生帶有內向或者外向的傾向,其中包含相應的特性與需求,成長過程又進一步塑造了我們。

在《內向心理學》中,洛肯博士建議我們把內向和外向當做一條曲線的兩個極點。

本身一個人身上可能兼具內向和外向,而人格讓這個人身上某一方面的特徵多一些,所以我們就會說他是外向或者內向的人。

這是因為我們出生的時候,人格決定了那些孩子外向,那些孩子內向。我們會發現有些嬰兒躺在床上很安靜,有些則很容易哭鬧,有些嬰兒見人就笑,有些嬰兒則誰都不帶搭理的。我們會對這些孩子評價和貼標籤。這個孩子外向愛笑,那個孩子內向害羞。


情景

當我們給孩子貼上了標籤的時候,很多孩子開始按照標籤生活。

小孫是一個看起來特別內向的孩子,說話輕聲細語,行動唯唯諾諾,第一次見她的人很容易把她當成一個內向的人。小孫媽媽經常說她是:「小悶葫蘆!」

可小孫在同學的眼裡可不是這個樣子。她是同學心中的知心大姐、娛樂達人。校慶,班裡的晚會她總是有出色的表演。老師和同學對她的評價是開朗,大方,活潑,熱情!

為什麼會有兩個小孫呢?

這是因為小孫的媽媽本身性格內向,對小孫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小孫在媽媽面前很少表達什麼,加上媽媽老說她是小悶葫蘆久而久之她就真變成了媽媽口中的小悶葫蘆。

同時在有些情況之下,內向的人會外向,比如我工作的時候,無論是學生時期我去做推銷員,還是現在做心理諮詢師,性格並沒有多大改變,但是我的工作需要我開口說話,所以那樣的情景下我可能更偏向於外向。


文化背景

我們身處的文化背景也或多或少的影響我們的性格。

我們可以看整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東方文化講究含蓄的美,所以我們很多人都不善表達,愛裝正人君子。而西方人則比較外顯,往往我們說他們就是敢愛敢恨,熱情奔放!

而當一個東方人到西方之後,想要儘快融入環境,就需要比在自己國家更加的外向一些,而西方人到東方國家之後,往往也會收著點。


人生閱歷

洛肯博士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人都會越來越靠近曲線的中間部分,內向或外向性格都會趨於緩和。

作為一個內向的企業培訓師,洛肯博士很多年前第一次上臺演講的時候,幾乎緊張的說不出話來,但是隨著培訓經驗越來越多,這樣的場合她已經可以從容應對,但是當她自己創業面對選擇的時候,她會傾向於去選擇網絡諮詢,這樣就可以避免見面時最初的尷尬。

隨著給更多像她一樣的內向的人帶來幫助,看著他們成長,內向的洛肯開始演講、寫書來幫助更多的內向的人。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用內向或者外向來定義一個人,更不要給孩子貼上內向和外向的標籤,畢竟性格無所謂好壞。每個性格都有其獨特性和優勢,找到自己性格的舒適區就可以了。


性格如何改變

性格並非一成不變,往往會隨著時間,閱歷,逐漸改變。

很多外向達人可能到了人生的下半場,他們不但更容易接受自己的內向特質,甚至開始重視內向性格優勢帶來的便利,比如注重自我反省,思索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如果實在是覺得自己當下的性格和社會,工作,學習環境格格不入,這很可能是我們沒有找到自己的性格舒適區。我們需要的可能不是改變,而是方法的刻意練習。


還記得《國王的演講》中的國王喬治六世嗎?喬治六世他不但內向而且口吃,但是他需要鼓舞處於二戰中的英國民眾,需要發表演講。最終他在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的訓練之下發表了著名的聖誕講話。

洛肯博士的《內向心理學》,可以作為內向性格人的人生指導書來看,它並非針對性格的改變,而是給內向性格的人提供了很多具體環境下的找到自己性格舒適區的方法。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不敢勇於追求自己應得的利益,我們可以培養他果敢;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們可以鍛鍊他的辯論能力。他需要的是在自己當下性格中適應環境的方法,而不是對自己性格的鄙視。

最後把洛肯博士的一句話送給內向的朋友和我自己:

認識自己的優勢與障礙,將他們當做一輩子的朋友。從此你便能將逆境轉化為順境,安靜的發揮自身的影響力。

相關焦點

  • 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搭建「恢復壁龕」,培養「內向性格競爭力」
    導語:一直以來,在我們的印象裡,內向似乎一直都是個貶義詞。生活中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太內向,進而各種擔憂。這個社會給外向的人賦予了太多光環,而內向的人卻被貼上膽小、自卑、社交能力差等標籤,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對「內向」這種性格避之不及,家長不願孩子內向,老闆不願招內向的員工,內向的人難道真的不具備優勢嗎?
  • 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
    其實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潛意識裡就在承認內向好像是一種疾病似的,自己還外帶一點尷尬。其實,如果你性格內向,大可不必為此感到尷尬。相反你要理解性格內向並不是一種疾病。你要有自信心,你需要學會判斷你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嘈雜、忙碌、外向的世界。
  • 自我心理學:內向性格如何改變命運
    一、內向性格的優缺點分析1.內向性格的優點內向性格的人他們重感情、敬業、有正義感、對工作認真負責、做人做事都有一定的追求、一旦決定要做就很難輕易改變,有撞破南牆,不回頭的優點等。總之,內向性格的人他們沉著冷靜,給人一种放心可靠的感覺,而且心態溫和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如果這一類人能夠堅持利用自身的性格特點的話,在某些領域可以獲取極大的成就。2.內向性格的缺點內向的人他們常常自我封閉。
  • 性格內向又懦弱的人要如何去改變?
    雖然大家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性格還是可以改變的,那麼如何才能改變內向懦弱的性格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長期堅持下去,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定會收到效果的。在改變內向懦弱的性格之前,我們要認識到內向懦弱的根源是什麼呢?根據我的學習和體會,我認為,內向懦弱的背後是我們對自我的不信任,也就是不夠自信。
  • 內向的性格可以改變嗎?
    一直是個很內向的人。小時候甚至不敢跟小夥伴們一塊玩。甚至因此而自卑,覺得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性格,對自己產生過懷疑和否定。但是,我又是一個不服輸的人。我不能允許自己庸庸碌碌過一輩子。所以,我想盡一切辦法改變自己的性格,想盡辦法去融入他人,這個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要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我不斷按照自己很厭惡的方式生活,太痛苦了。所幸的是,這麼多年下來,我的努力還是有所收穫。可以真誠大方的跟人交朋友,大方得體的進行社交活動。比之前要好太多了。
  • 內向性格的孩子就一定要改變嗎?
    內向就一定不好嗎?許多孩子被「判定」為內向的孩子的家長認為這個性格對孩子以後將來的發展是不好的,都想著怎麼去改變孩子的這種性格,怎麼能夠讓孩子從不愛說話變得愛說話,怎麼讓孩子從不愛打招呼到愛打招呼,於是不斷的去和家人、老師去溝通和交流,去詢問該怎辦?我相信得到的答案應該類似如下:鼓勵孩子多說話,讓孩子多跟愛說話的小朋友一起玩。
  • 內向性格描述有哪些介紹改變內向性格的方法
    ,而白白地浪費時間,他們較為重視考試成績,一次重要的考試沒有考好,他們會十分難過,許多天情緒都振作不起來;內向型性格的人能夠長時間、安靜地進行學習,很有毅力和恆心,堅忍不拔,但有時思維不夠靈活,比較刻板,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也比較慢。
  • 心理學:性格老實內向的人,其實根本不需要改變
    她不知道如何去與別人聊天,只會一個人默默的坐在一邊聽別人講話。 有一次她想要追求一個男生,但是因為性格特別內向,所以她遲遲沒有表達出來,但是這件事卻讓她苦惱了半年。
  • 性格內向怎麼了?內向的人厲害著呢!不要總認為孩子內向就丟人
    1、內向者,真的不如外向者嗎?比如:萬有引力、相對論、Google、 iPhone、《哈利波特》、查理.布朗、《辛德勒的名單》、蕭邦的《夜曲》……這些名詞應該都耳熟能詳,那你知道這些名詞都是由內向的人發現或創造出來的嗎?大家是否知道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屬於內向的人?正如美國的一項心理學調查發現的那樣,全球最成功的100個人中,有40%都是內向型人格。
  • 孩子性格很內向怎麼辦?
    俗話說,性格決定人生!做父母的都非常關心自己孩子的性格。孩子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其實,性格內向外向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特點各有不同。外向型的特點是熱情、活潑、開朗,善於交際,適應環境能力強等。內向型的特點是安靜,喜歡思考,內心細緻,做事有計劃,喜歡有規律的生活等。父母要注意的不是如何去改變孩子內心的性格,而是如何去培養性格內向的孩子。那麼,我們家長該如何做呢?
  • 心理學:內傾型性格將會成為主流,性格內向的人並不需要社交
    所以外界往往會主動去定義他們,比如說:內向的人不容易交往、內向的人不好就業、內向的人往往有心理疾病等等。其實這些看法都是典型的刻板印象,是一種外人對內向的人的誤解。心理學領域認為,性格內向的個體是一類喜歡僻靜、樂意獨處並且不喜歡與人交往的人。
  • 性格內向,優柔寡斷,經常心情不好的人該怎麼改變
    但卻涉及三方面的人格特質或者說是性格特徵,我們來分別具體說一說。性格內向要如何改變?性格內向的人,其實也是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的。性格內向的人,做事謹慎,為人謙虛低調,不愛招搖,也不太會惹麻煩。我認為,如果性格內向沒有影響到生活和工作,是不必強求做出改變的。但是,如果性格內向已經給你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響。那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去改善內向的性格特點。
  • 被低估的內向性格優勢:性格內向的孩子,這4方面會更優秀
    導讀:被低估的內向性格優勢:性格內向的孩子,這4方面會更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被低估的內向性格優勢:性格內向的孩子,這4方面會更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性格內向需要改變麼?看了你就明白了
    我們一旦覺得自己孩子是內向的人,我們便開始懷疑:內向是一種病嗎?我該怎樣讓孩子外向一點?我是不是應該把他們多帶出去主動跟別人打招呼?是不是應該多做一些「外向的孩子」才會做的事?我們似乎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內向。甚至覺得內向很不好,認為這是一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 我內向了30年,面對孩子的性格內向,你是否也倍感焦慮呢
    每次自我介紹不得超過50個字; 即使已經演練了100種開場白,但我仍然不知道該如何向新同事打招呼在年會上,我永遠是透明的人,不上臺講話也不會中獎的人。我想去廁所走到門口,看看老闆進去了,那我寧願回到我的座位上,再等五分鐘。你是否也深受「性格內向的缺陷」的困擾呢?
  •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但內向孩子就錯了嗎?
    以至於當發現孩子的性格有點內向時,就拼命想要糾正。前段時間,浙江金華一位「虎爸」為了改變孩子內向不合群的性格,就將孩子獨自一人丟在了火車站自己辦法回家。ken爹覺得相比起孩子,這位父親的心理問題要更大一些,他和很多家長一樣,患上了一種「內向性格恐懼症」,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有個內向的性格。但什麼時候內向的性格成為了一種不好,甚至要治療的東西了呢?
  • 警惕抹黑「性格內向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媒體在報導某些惡性事件時,對當事人的性格傾向特別有興趣,尤其是發現當事人的性格比較內向時,對此一定會大加渲染。我今天想指出的是,這種做法如果不改變,將很快會傷害到「性格內向」人群,使他們刻板印象化。
  • 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內向的人不善言辭,常煩惱於如何交際內向的人喜歡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不向別人誇耀內向的人容易自卑,很容易忽視了自己的優點,而太在乎自己的缺點……長期以來,善於表達和勇於競爭等外向性格者的優勢,仿佛都更為社會所認可。外向者的種種行為、語言、情緒、判斷都更能讓人感受到前進的激情,從而廣受歡迎。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突破心理阻礙
    而和性格內向的人接觸機會很少,深入交流就更少了。最近看了一本書:《性格拼圖: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適圈》,改變了我原有的一些想法。《性格拼圖》的作者西爾維亞•洛肯是德國著名的性格諮詢專家、語言學家,她曾著有《內向心理學》、《內向高敏者》等暢銷圖書。西爾維亞•洛肯認為,性格可以塑造一個人,但是不會鎖定他,每個人的性格就像錯綜複雜的拼圖,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的性格,學會利用它發揮最大的力量,幫助我們實現個人目標。
  • 心理學:性格內向而又軟弱,你可以嘗試這幾種方法去改變
    給您提供幾種改變鍛鍊自己的方法是:01,重新塑造你內向軟弱的性格性格特徵絕大部分是後天養成的,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培養成有堅強性格的人,不過性格內向而又軟弱的人,基礎上大多有內向的氣質和修養,不願與別人產生任何爭執,喜歡過安逸的生活,但這樣經常受到不公正的指責而受氣,在工作中也缺少一種頑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