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中文網「每日一詞」欄目微信平臺上線,我們從《紐約時報》的報導中挑選有意思的詞彙,配以相應的解讀、闡釋,與讀者和英語愛好者交流、討論。
關鍵詞:Smear the pig with lipstick 給豬抹口紅
寒冬凜冽,中國經濟陷入困頓。一片蕭索中,東北帶來了好消息——遼寧省的男士四角內褲和三角內褲銷量激增。
《環球時報》抓住這一數據,從面料、顏色、品牌等方面著手,進行了多維度分析,試圖以此說明:遼寧經濟呈回暖趨勢,中國經濟正在不斷提振,未來前景仍然一片光明。
但經濟研究公司佳富龍洲(Gavekal Dragonomics)的常務董事葛藝豪(Arthur R. Kroeber)在接受時報採訪時認為,這是中國「官媒被勒令給豬抹口紅(official media have been ordered to smear the pig with lipstick)」。
Smear the pig with lipstick(給豬抹口紅)是一種修辭手法,用來傳達這樣一種信息,即企圖掩蓋真實本質的表面改變是徒勞的。這是一句美國民間俚語,類似的表達還有「母豬耳朵做不成綢子錢包(You can’t make a silk purse from a sow’s ear)」,形容將某些東西從醜陋轉變為漂亮的虛榮嘗試,最終仍是無用功。
2008年總統大選期間,這一短語經歐巴馬使用,煥發了新的生機。一次競選集會中,在抨擊對手麥凱恩所謂的「變革」換湯不換藥時,歐巴馬說:You can put lipstick on a pig. It's still a pig.(你可以給豬塗上口紅,但它仍然是一頭豬。)這一言論曾在選民中引發爭議,共和黨還將此表述上升為「性別歧視」。
此外,這一俚語與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經典表達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形容兩位年輕人的愛戀本質上與家族姓氏無關時,莎翁寫道,「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t other word would smell as sweet.(玫瑰花即使換一個名字,還是一樣芬芳。)」
在消極的經濟數據中找到一項顯示繁榮的指標,中國的動機或許可以理解。但經濟學家們在面對這一結論時,表現得慎之又慎。中國的經濟到底怎麼樣,恐怕要抹掉「口紅」才能見真容。
你怎麼看待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歡迎來信與我們分享你的觀點,也歡迎對「每日一詞」這個欄目提出你的意見和建議。
如果你在《紐約時報》的報導中看到感興趣的詞彙,歡迎來信為我們提供參考。也歡迎對「每日一詞」這個欄目提出你的意見和建議。我們的讀者信箱地址是:cn.letters@nytimes.com。
此外,也歡迎關注時報中文網的公眾號NYT教育頻道(nytedu),在那裡我們會每天搬運時報中文網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