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特刊:英語話屈原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公元前277年,屈平66歲,他已不再是那個會寫出全世界最美麗的愛情詩的青年,而成了一個面容憔悴、臉色灰暗的老人。一位漁父問他何至落魄至此,他回答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後人提起他時,通常以字敬稱,稱他為屈原。實際上他字原,名平。

1.屈平的姓名檔案

姓(Ancestral name):羋(Mǐ)
氏(Clan name):屈(Qū)
名(Given name): 平(Píng)
字(Courtesy name ):原(Yuán)
自名(Alias Given name):正則(Zhengze)
號/別字(Pseudonym):靈均(Lingjun)

 

2.屈平生平簡介

如果你想向外國朋友介紹文青屈平,小編現在就教你一些實用的英文表達!

屈平是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的一位楚國(State of Chu)官員,也是古代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of ancient China)。他是楚國王室宗親(a member of the Chu royal clan),曾是備受楚懷王信任的「左徒」(可以譯為minister,也可以再解釋一下:He was a trusted, favored counselor of the ruler of Chu)。他的詩歌充滿原創性和瑰麗的想像(His verse is highly original and imaginative)。

 

3.《離騷》選段英譯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Long did I sigh and wipe away my tears,
To see my people bowed by griefs and fears.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Since my heart did love such purity,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deaths to die.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The fallen flowers lay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The dusk might fall before my dream was found.

 

4.屈平詩歌賞析

《九歌·山鬼》
The Mountain Spirit (A Verse in "Nine Songs")

「山鬼」,即山中之神。通常被認為是一位女神。有研究者認為,本詩講述了一場「人神戀愛」,即山鬼愛上了人間的公子的故事。也有研究者認為,按先秦祭祀禮俗,巫者降神必須先將自己裝扮得與神靈相貌、服飾相似,神靈才肯「附身」受祭。本詩以裝扮成山鬼模樣的女巫,入山接迎神靈(公子)而不遇的情狀,來表現世人虔誠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戀之情。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There seem to be a lady in the deep mountain,
Clad in creeping vine and girded with ivy,
With a charming look and a becoming smile.
"Do you admire me for my lovely form?"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She rides a red leopard - striped lynxes follwing behind -
Her chariot of magnolia arrayed with banners of cassia,
Her cloak made of orchids and her girdle of azalea,
Calling sweet flowers for those dear in her heart.
"I live in a bamboo grove, the sky unseen
The road hither is steep and dangerous; I arrive alone and late."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Alone I stand on the mountain top
While the clouds gather beneath me.
All gloomy and dark is the day;
The east wind drifts and god sends down rain.
Waiting for the divine one, I forget to go home.
The year is late. Who will now bedeck me?"

採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I pluck the larkspur on the mountain side,
The rocks are craggy; and the vines tangled.
Complaining of the young lord, sadly I forget to go home.
You, my lord, must be thinking of me; but you are too busy to come,"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The lady in the mountain, fragrant with sweet herb,
Drinks from the rocky spring, shaded by pines and firs.
"You, my lord, are thinking of me, but then you hesitate."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鳴。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The thunder rumbles and the rain darkens;
The gibbons mourn, howling all the night;
The wind whistles and the trees are bare.
"I am thinking of the young lord; I sorrow in vain."

相關焦點

  • 端午節英語作文:屈原的故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端午節英語作文:屈原的故事 2012-06-20 16:24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
    關於『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又是一年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啊!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歷史書上可從沒說過,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啊。02 端午節的靠譜來源端午節其實不是紀念屈原的,它的來源更早一些。最初,端午節是從夏至演變而來的。
  • 「閱讀隨筆」端午節-粽子-屈原
    2005年,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的事情,國內鬧的沸沸揚揚。當時我在想,端午節不是紀念屈原的嗎?屈原啥時候成韓國人了。2009年中國的端午節也申遺成功,後來就也沒有深入思考探究此事。最近看《歷史很有趣》,其中一節講《屈原抱石投江》,來搜索端午節背後的事情,才發現對端午節,以及當年中韓「端午節申遺」之事有很多誤解。說到端午節,你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祭祀,而是屈原。端午節不就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嗎?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還和祭祀有關。我之前也這樣的偏差認識,這端午節為何要賽龍舟,和屈原有什麼關係。
  • 維舟:端午節為何祭拜屈原?
    劉曉峰則在《東亞的時間》中提出「夏至節是端午節最重要的起源之一」,「與夏至的陰陽變化觀念結合,形成了端午節俗的基礎」。在關於端午節俗起源的說法中,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解釋,是說龍舟、粽子都是為了紀念國破之後悲憤投江的詩人屈原。
  • 湖北省舉行2016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新聞發布會
    經國家清理和規範節慶活動領導小組批准保留的、唯一的全國性端午節文化節慶活動—「2016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將於6月在湖北宜昌舉辦。今天,省政府新聞辦在這裡舉行新聞發布會,主要是向各位記者朋友通報2016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的有關情況。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嘉賓。
  •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為什麼與屈原有關?
    端午節為什麼與戰國時的屈原有關係呢?在五月初五即將來臨之際,我為大家說說,也可以說是共同學習吧?端午也稱端五,「端」和「初」意義相同,「五」與「午」讀音相通。按地支順序五月正是「午」月。端午節起源肯定比紀念屈原故事要早,為什麼現在過端午節都說是為了紀念屈原呢?屈原,生於公元前340年,卒於公元前277年,戰國時代楚國人。
  • 端午節吊屈原,讀陸丹墀先生詩
    今天是端午節,我將陸丹墀先生給我的他的舊作《端午節吊屈原》詩3首獻出來,通過《僰俗》與讀者朋友們分享。詩用韻有突破,未避重字,但瑕不掩瑜。希望大家喜歡!陸丹墀先生詩如下:七言律詩·端午節吊屈原陸丹墀(一)蒲鞭九節掛門旁,香粽年年墜大江。
  • 屈原:我是如何站上端午節C位的?
    其實一開始,端午和屈原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大。 端午節的起源歷來有許多說法,一說是端午與時令節氣有關。《太平御覽》引晉人《風土記》:「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此日與夏至同。先節一日,以菰葉裹黏米,以棗慄灰汁煮令熟,節日啖。」
  • 屈原:我自己也過端午節,我也吃粽子
    答案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屈原自己也要過端午節,他也吃粽子。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節就已經存在了。當地的百姓,不想河裡面的魚把屈原給吃掉,就往河裡面扔粽子。他們想,河裡面的魚,有了粽子吃就不會吃屈原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了端午節。
  • 這是一篇端午節與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由來……
    一、端午節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被人們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我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在有的地方還要喝雄黃酒,賽龍舟。傳說端午節跟我國古代一位名人有關——屈原,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裡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二、屈原與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 端午節,生活傳統習俗,屈原愛國精神,原創七律:端午節
    端午節2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生活的傳統習俗,端午佳節雨水充沛,人們祭奠忠臣良將報效國家的愛國精神。在端午節,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食品,味道香糯甘爽可口,是難得的美味,村裡的粽子是用蘆葦葉子包裹的;村民們自己製作龍舟,在水中又穩又快,好像風一樣暢遊灑脫。
  • 「雲帆·端午節特刊」浴蘭燻艾過端陽
    五 月初 五端午安康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人物紀念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節已經存在。
  • 科技圈的「屈原」 | 端午節特刊
    屈原不只是存在於歷史中,僅當代科技界,我們也能看見許多「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精彩,也是悲涼的。變法改革、成立齊楚聯盟……這些都是屈原的功勞,然而,等待他的只有變法的失敗、奸人的讒言、帝王的疏遠以及楚國的亡國。心灰意冷、不願另事他主的屈原選擇了投江,從而結束了自己跌宕的一生。
  • 原創排律:端午節悼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華夏族、秭歸人(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或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之子莫敖(屈瑕、屈氏始祖) 後代,其人博聞強識,壯志沈宏。受懷王信任,提倡「美政」明法,遭貴族排擠,流放漢湘等地;秦軍破郢城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 端午節不能說的秘密:端午節起源其實跟屈原沒啥關係!
    我們相信的「真相」接受過N年義務教育的我們,一提起端午節,下意識的都認為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畢竟小學課文裡都曾經這麼介紹過:屈原作為楚國忠臣,經常給他的王提出諸多治國安民良策,但是楚王卻偏偏不聽,還在奸人的挑唆下故意疏遠他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只是為了紀念屈原?其實在他去世之前就存在
    臨近端午,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由一些典故而來,當然端午節的由來最廣泛的一種說法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與端午有關的一些活動賽龍舟、吃粽子也都是因為這樣。但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對的嗎,其實早在屈原投江去世之前就已經有了端午節的存在,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景致記錄:到屈原故裡,過一個加長版的端午節
    端午節法定假日只得一天,加上雙休,也只有三天。可是,在屈原故裡秭歸,端午節卻有整整一個月可以過,簡直是加長版的節日。屈原曾經位居左徒,主管楚國內政外交。楚頃襄王一行人倉皇出逃,仍然在流放中的屈原,憤怒地寫下《衰郢》、《懷沙》等詩後,於5月初5端午節這天,他懷抱石頭,跳汨羅江自盡。端午節,原本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由於屈原的堅貞愛國,才逐漸發展成紀念屈原的節日!
  • 端午嘆屈原(雜文)
    #端午節閒說#原創 賓澤文(大碧頭)2297年前的端午節這天,戰國時期楚國的大政治家、大詩人屈原,往湖南汨羅江縱身一跳,自殺了。總在端午節這天,以吃粽子、賽龍舟等形式緬懷他,紀念他,年復一年,樂此不疲。但我有時卻生出一些遺憾來:如果屈公更堅強一些,不來那個尋死的一跳,豈不更好?屈原曾在他的《離騷》中寫道一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其意思是,人生之路漫長久遠,我要不斷求索真理,探索道路,以求得成功。既然如此,在國破民亡之際,為什麼不選擇學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以求復國救民呢?
  • 你不知道的端午節:紀念屈原嗎,端午到底什麼意思,端陽、正陽?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著名詩人。忠君愛國 、憂國憂民,一生勵志使國家變強。但屢遭小人讒言陷害,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致使屈原被流放。最終屈原滿懷悲憤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南朝吳均《續齊諧記五花絲粽》:「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