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央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被迫進行了萬裡長徵,期間,紅軍經歷了多次戰鬥,付出了慘烈的代價。而這些戰鬥中,要數湘江戰役最慘、損失最大。那湘江戰役傷亡有多大呢?當時這一戰過後,我軍從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人,無數的革命戰士犧牲在國民黨的槍炮之下,當時對我黨我軍的影響可謂是傷筋動骨。
這樣的戰鬥結果我們就已經不能接受,但當時的情況其實更加危急,如果不是開國中將李壽軒的急中生智,那當時的紅軍情況肯定更加危難,中國今後的歷史甚至就因此而改變也講不準。
當時的正面戰場外,還有桂系的兩個師趕來,這兩個師可是桂系中的精銳,其戰鬥力之強,絕對能對正面戰場產生巨大的影響。
可為什麼這兩個師沒有趕到正面戰場呢?這就要歸功於李壽軒中將了。
李壽軒1906年4月22日出生於湖南省邵東市,雖然家境貧苦,但家中還是讓他上了幾年私塾,但之後因為家裡付不起私塾的學費,李壽軒被迫輟學。輟學後的李壽軒放過牛,當過學徒,參加過國民革命軍北伐。
最終在1928年,參加了平江起義,進入到紅軍的隊伍中,並於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至此開啟他的革命事業。
湘江戰役時,李壽軒擔任紅3軍團6師16團團長,接到上級命令,李壽軒帶領的團負責在灌陽城阻擊敵軍,為紅軍渡過湘江爭取寶貴的時間。
根據偵察兵的探查,桂系的兩個師已經接近,距離這裡很近。
以一團的兵力阻擋兩個師,這無疑是蚍蜉撼樹,僅僅依靠兩個師的火炮,就能把這一個團轟炸一遍,勝算幾乎沒有。
李壽軒卻告訴身邊人,不要慌張,他有辦法應對。
他學三國張飛當陽橋巧布疑兵之計,讓戰士們在戰壕裡製造滾滾濃煙,又讓戰士們大聲喊叫。
就這樣,桂系的兩個師看見紅軍陣營裡的煙塵飛天,又有殺聲震天,以為紅軍的兵力很多,不敢冒然發起攻擊。
就這樣,李壽軒用巧計嚇跑了兩個師,為在湘江的大部隊贏得了時間。
相似的事情還發生過一次,那是在1936年4月,時任紅81師參謀長的李壽軒,奉命帶小股隊伍進入閻錫山的地盤山西臨汾,在那裡李壽軒的部隊負責掩護在山西的紅軍主力渡過黃河。
李壽軒在完成任務後,看著閻錫山修建的鐵路動了心思,他帶著戰士們把閻錫山修建的鐵路竟然給扒了上百公裡。知道鐵路被扒,氣的閻錫山派出去一千多人追殺李壽軒。
當李壽軒被包圍後,他雖然也怕,但戰爭卻不會因為害怕而對人寬容,他從容的面對著包圍他和他隊伍的一千多舉著槍的晉軍戰士,開始了他慷慨激揚的演講,聽到演講的晉軍,感到無地自容,因為在他們內鬥時,無數的人民依然在苦苦等待中國士兵拯救華夏大地,無數的日本鬼子在中國的土地上作惡,而晉軍卻在這裡圍殺同胞。
演講過後,晉軍的士兵們都沉默了下來,就這樣,李壽軒得以脫離險境。
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李壽軒被授予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