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稱:「中國糧食不夠吃,農民不種地就麻煩。」農村有很多荒地...

2020-12-11 騰訊網

針對於袁隆平的這句話,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因為糧食安全,直接關乎一個國家的命脈!

袁隆平認為,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不能全靠進口,必須要自力更生。他說「糧食安全問題不解決,中國的國家安全就很難得到保障,在與外國出現糾紛時,很容易被卡住脖子。」

特別是現在世界糧食短缺危機日益嚴重,轉基因、進口糧食日益增長等等問題。都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糧食的安全。袁隆平認為要想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必須擴大我國的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以及播種耕種面積。但是現在隨著我國糧食價格的持續低迷,農民一年種地收益不如去打工半年,所以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不再種地,這就導致我國大量的糧食需要進口,所以說糧食安全岌岌可危!

大部分農民都湧入打工行業,不願在自家耕耘農作物產品,弄得糧食不夠吃,而且靠進口。這應該引起政府部門注意,可以用一些方式來提高農民的經濟提升,讓他們知道種地也能發家致富!

農民為什麼不願種地原因:1.現在外面掙錢方式很廣,薪資比較高,年齡方面放寬,甚至60多歲一個月還能掙到3一6千元,2.說實話,種地還得靠天氣,如果風調雨順,那收入還可觀。3.如果天氣出現幹或雨水成災,也許弄得顆粒無收。

為了不想農村的土地荒廢,做到國產的糧食供應充足,我覺得應該從多方面去考慮。1.再提高糧食收購價格,2.要對農產品暢銷渠道廣,3.可以限制勞動力外出輸入,儘量讓他們在家耕作把荒廢的土地利用起來,產出高糧食。4.對農村的公路要修大而寬,特別是產糧地區更要重視!

人:民以食為天,如果真的像題主說的那樣,糧食不夠吃,土地又荒廢,這樣我覺得浪費了土地。

那麼以什麼方式來把荒廢的土地利用起來呢?種出更多更好的糧食出來呢,我建議幾種方式,1.可用承包製,以較低的價格轉包給種糧大戶,讓他們既能種出糧食,又讓他們嘗到種糧的甜頭。2.可以在荒廢過多土地的地方,搞一個種糧農場。這樣既可增加糧食產收和不荒廢土地。

也許象袁隆平專家說的那樣:「中國糧食不夠吃」農民不種地就麻煩了,所以儘量給種糧戶扶持政策,讓他們真正知道種糧也能掙大錢,也能走富裕之路!

相關焦點

  • 央視專訪袁隆平: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 農民不種糧食就麻煩
    劃重點 1中國差不多14億人口,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要進口的,要進口一部分。
  • 袁隆平:中國糧食不夠吃,需要進口一部分,人家一卡你就麻煩了
    在如今的社會,充斥著大量浪費糧食的現象。而在很多年前,我國曾經有過糧食不夠吃的情況。前段時間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需要進口一部分,如果人家一卡你,那就麻煩了,要餓肚子了!"。這句話讓我們振聾發聵。
  • 農民不種地,糧食不夠吃的,土地撂荒,你怎麼看這件事?
    袁隆平對於人類的吃飯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被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確名不虛傳。因為袁隆平的水稻研究成果使得全球幾十十億人有了糧食吃,至少解決了一部分人的飢餓問題。這些年袁老的研究成果不斷的推陳出新,使得水稻的產量逐年的上漲,可是水稻的價格卻是非常的低。
  • 袁隆平接受央視專訪:最擔憂的是農民不種糧食就麻煩,問題很大
    據了解,日前,袁隆平先生接受了央視王牌欄目《面對面》的專訪,其中有兩個表態備受筆者關注: 第一個就是對於當下中國糧食價格較低的問題。 第二個就是中國的轉基因大豆進口問題。
  • 年輕人不知道,沒飯吃真難受啊!糧食有多珍貴,聽聽袁隆平怎麼說
    我們能有如此底氣,也正是因為有以袁隆平為首的一批優秀農業科學家在努力攻關,精益求精,不斷提高糧食產量的結果。「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多次講過,自己對於雜交水稻的夢想,正源於他對飢餓的記憶。對此,從近些年的一些報導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來這份難以忘懷的印記。
  • 中國農民最敬佩的人是袁隆平,沒有袁隆平就沒有我們
    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發明協會會士,湖南農業大學譽名校長。
  • 農村「糧食補貼」不合理,袁老為農民發聲!
    不過在農村,還是有一部人仍然堅守著土地的。袁隆平院士就說到:「國家所實行的糧食補貼真的很好,但仍存在不足之處,這些需要去改進,應該按農田的荒蕪以及產量來發放糧食補貼,給予那些正在每天在農田裡勞作的人更高的補貼,這樣也可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下面我會根據這份名單點名。  唰!  虎座才抬上來。會讓其內心的美好和期待值降低。半箱油的重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 農民不種糧食,會不會沒糧食吃?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糧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農民不種糧食,會不會沒糧食吃? 這個問題是關係到,中國十四億人口吃飯的大問題,國家國土資源部,早就提出,要守住全國耕地面積18億畝不能少這條紅線,實際上是要保證這十四億人口的口糧問題,題主提到農民不種糧食,會不會沒糧食吃?
  • 袁隆平爺爺說:不必囤米,中國的糧食夠娃兒們放開了肚皮吃
    近日,網上多處有聲音號召網友「空下來去超市買點米,囤三個月的量」。所謂原因是,多個產糧國開始限制糧食出口,因此傳聞疫情可能引發全球的糧食危機。為此,多個部委回應稱,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 有記者問:外國糧食便宜,我們為何要自己種,袁隆平答這樣一句話
    中國歷來是農業大國,農耕文明十分發達,可如今面對著進口糧食比國內糧食批發價還低的現象,有人曾提出疑問,我國農民為何要辛辛苦苦種糧食,而不是去國外採購呢?對於這個問題,袁隆平只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袁老究竟說了什麼?
  • 張玉璽:中國若有經濟危機 美國不會賣給我們糧食
    4月8日,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在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表示,糧食安全要重視耕地因素,保證18億畝耕地紅線。再就是人口因素,中國的人口政策計劃生育不管有多大困難都要執行,否則面臨人滿為患的困難,再有幾個袁隆平都解決不了,因為畝產是有極限的。「現在美國賣給中國糧食,以後中國有經濟危機絕對不會賣給糧食。」
  • 記者採訪袁隆平,而袁隆平連說兩個不可能,這究竟是為什麼?
    無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糧食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提到「糧食」時,很多讀者都會想到一個人,他就是「中國神農」袁隆平。在近期的採訪中,為何袁隆平面對記者,連說兩個不可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難道他遇到什麼難題了嗎?(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論對世界糧食的貢獻,袁隆平排第三?
    這些新增的人口,大部分來自發展中國家,而這也意味著,以後的30年,世界糧食的總產量必須在今天的基礎上至少再增加50%,這個挑戰的難度可想而知,因為我們回頭看看,當今世界能夠出產「基本」餵飽全球人口的糧食已經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了。當然,這都離不世界各地像我國的袁隆平這樣的「糧食英雄」。人類的昨天離不開他們,人類的今天和明天更需要他們。
  • 袁隆平連說兩句「不可能了」長舒了口氣,這一幕讓無數網友動容
    袁隆平: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是糧食的重要性。大家都沒有飯吃,叫花子過去討飯,飯都沒有,你討誰?記者:您是不是特別害怕這樣的場景再次出現?袁隆平:不可能了,不可能了。除了番茄和辣椒,中國還是世界最大的葡萄產國,產量佔全球19.1%,最好的葡萄來自新疆吐魯番。看完這些,是不是特別「燃」?但袁隆平卻憂患:「中國的糧食是不夠吃的」這是什麼意思?
  • 即將90歲的袁隆平有了新身份!每天依然堅持「坐班」
    「中國的糧食是不夠吃的這是個大問題」袁隆平多次講過,對於雜交水稻的夢想,源於他對飢餓的記憶。袁隆平: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是糧食的重要性。記者:可是好多人都說咱們中國不缺糧食,糧食夠吃了。
  • 中國糧食總產8億噸才滿足未來需求?袁隆平稱能達到
    來源:新浪財經在11月29日舉行的「世界糧食安全與中國對策高峰論壇」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視頻發言中指出,「黨中央明確要求保糧食安全,雜交水稻近50年已經跨越8個畝產100公斤的臺階,為養活14億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 10月16號是世界糧食日,疫情當下,別嘲笑農民囤糧,更應愛惜糧食
    我們國家雖然因為袁隆平爺爺實現連續十年增產,農民們也從以往的飢餓裡掙脫出來,農民漸漸能吃飽了,甚至有多餘的糧食拿來換錢,真的都要感謝袁隆平爺爺。 但農村這方面就做得相對好,農民們平時做飯做多了吃不完的,也不會立馬倒掉,而是放在冰箱裡,下一頓接著吃。
  • 傳媒人陳安慶是如何採訪中國當代最著名科學家——袁隆平院士的?
    袁隆平:我只是個精神首富,有那麼多錢也沒有用。我有吃有穿有用就夠了。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要那麼多錢做什麼? 《瞭望東方周刊》:美國前國務卿曾表示,「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 農民給袁隆平送禮,袁隆平說:你們的禮物我收,但有一個小小要求
    袁隆平是我國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他培育的雜交水稻,讓我國人民擺脫飢餓,獲得溫飽,最後進入了小康狀態。很多稻農都曾受到過袁隆平雜交水稻的「恩惠」,紛紛為其送來「厚禮」,可是袁隆平卻說:你們的禮物我收,但有一個小小要求:那就是按價付款,卻惹得農民有些不高興了。
  • 農村大量耕地被拋荒,作為農民的朋友們,不覺得可惜嘛
    農田變成垃圾站沒有學過經濟,本身算文盲,就會有很多事看不通透,但我還是想說,看到那些被垃圾堆滿的農田,樹木林立,大片荒地,在心理會有種莫名地心痛,都是吃糧食長大的,我也是一個農民,我猜想那些拋棄土地的一定已經不是農民了,你可以追求城市的高樓大廈,追求高標準,只是你家的耕地難道就不能被利用起來,給那些需要的人!國家始終保持的耕地紅線與你無關嘛,還是你不需要吃糧食?搞不懂你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