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不種糧食,會不會沒糧食吃?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2020-12-11 騰訊網

糧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農民不種糧食,會不會沒糧食吃?

這個問題是關係到,中國十四億人口吃飯的大問題,國家國土資源部,早就提出,要守住全國耕地面積18億畝不能少這條紅線,實際上是要保證這十四億人口的口糧問題,題主提到農民不種糧食,會不會沒糧食吃?

這是肯定的,不種糧食,就面臨大家要餓肚子。全世界76億人口,中國佔了14億,按中國平均每人每天消費一斤糧食計算,一天需要14億斤,一個月需要420億斤糧食,和平年代,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也沒有這個能力,養活中國,遇上戰爭年代,外國禁止糧食出口,中國人的糧食唯一來源主要靠自己供給。

提到農民不種糧食,這是不現實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央從2004年~2020年,連續十七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一再強調「三農」問題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擺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正如袁隆平教授所說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充分顯示了糧食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央視專訪袁隆平: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 農民不種糧食就麻煩
    2農民不種糧食就麻煩,問題很大,我總是很擔憂的。 3我們的農民現在青壯年很少去搞農業,都是老年人、婦女,叫作「婦老農業」,婦女和老年人,年輕人都不搞農業去了。
  • 穀賤傷農,讓糧食減產?不會
    全民財經每日話題:今天跟大家嘮嘮穀賤傷農的事兒有一個現象,不知道細心的朋友有沒有發現。就是當糧食大豐收的時候,反而讓農民收入更低。按照我們正常思維來說,農民應該是渴望豐收的。這裡引入一個彈性的概念,彈性是兩個變量變化程度的比較,可以分為缺乏彈性和富有彈性,缺乏彈性指的是彈性比1小,比如有一種商品需求的價格彈性小於1,表示這個商品價格的變化對這個商品需求變化的影響不大。大伙兒的飯量是有限的,不會因為糧食價格下降了,飯量會突然暴漲,就算趁著白菜便宜,一頓多吃了很多,也不能提高一個國家整體的飯量。
  • 浪費糧食會有什麼報應?浪費糧食的危害
    每粒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育苗、插秧、澆水、施肥等勞動汗水換來的。現在人大多數對房子非常珍惜,對車子很珍惜,但對糧食不珍惜,浪費糧食和水,這些浪費的果報比我們想得要嚴重。一個人是怎麼享受完福報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就是糧食和水。如果命裡的糧食吃完了,人就會死;人活著,最基本也最必須的,就是糧食。
  • 10月16號是世界糧食日,疫情當下,別嘲笑農民囤糧,更應愛惜糧食
    但只有真正餓過肚子的人才知道,只有糧食囤積在自己的糧倉裡,才是安全感,才保險。 而10月16號是世界糧食日,下文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充滿意義的日子,以及農民如何科學高效的儲存糧食。
  • 今年的糧食補貼沒有了嗎?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這是項扶持三農的大利惠政策,決不會取消!不過,補貼的方式方法,各地可能有所調整,如補貼給流轉承包者等,但這項補貼應該還有。這次十三屆人大會,也沒有聽說要取消糧食補貼的說法或意向。
  • 農民不種地,糧食不夠吃的,土地撂荒,你怎麼看這件事?
    因為袁隆平的水稻研究成果使得全球幾十十億人有了糧食吃,至少解決了一部分人的飢餓問題。這些年袁老的研究成果不斷的推陳出新,使得水稻的產量逐年的上漲,可是水稻的價格卻是非常的低。因此他要在一些地方呼籲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抬高水稻的價格來保障農民的種地積極性,畢竟糧食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一旦農民不種地,糧食出現不夠吃的現象,那就麻煩了。
  • 袁隆平接受央視專訪:最擔憂的是農民不種糧食就麻煩,問題很大
    袁隆平:中國每年需要大量進口國外大豆 記者:可是好多人都說咱們中國不缺糧食,糧食夠吃了。 袁隆平:沒有,中國差不多14億人口,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要進口的,要進口一部分。我舉個例子:大豆也是不夠吃,我們中國人吃豆腐,每年進口大豆七八千萬噸。
  • 現在農民們都沒有糧食了,為什麼還要去商店裡買糧食呢?
    總之,在我們的印象中,農民基本都是靠種地掙錢,加上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有利於發展傳統糧食作物種植的政策,按理說農民應該更有生產積極性,但實際上,沒有想到種地的農民越來越少。實際上,農民也有苦說不出,雖然糧食補貼政策已經在各地落實,但由於糧食收購價格並不高,糧食種植還會受到氣候條件等非人為因素的幹擾,所以產量並不穩定,一年的收入確實有限。
  • 年輕人不知道,沒飯吃真難受啊!糧食有多珍貴,聽聽袁隆平怎麼說
    2017年,當時有人在網上製作了一個關於袁隆平的表情包,並配文:「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之後,也有人就這件事情詢問過袁隆平的看法。在紀錄片《時代 我》裡,袁老認真地回應了這件事,他語重心長地說道:還是吃得太飽了,你們年輕人不知道啊,饑荒時代的時候,沒飯吃真難受啊,會餓死人的!
  • 糧食進口「大國」菲律賓:明明有大片耕地,就是不去種糧食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命脈,這一點我們一直做的不錯,但要是糧食不安全會發生什麼?今天咚咚跟大家分享一個完美的負面典型——菲律賓,順帶聊聊它的農業歷史和現狀,看它是怎麼一步步把自己玩死的。菲律賓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在農業發展和工業化進程中,基本和咱們中國是反著來的,相同的問題,咱們搞定了,他們沒解決;而他們出的大招,咱們一直在極力避免,兩相對比,你會發現,一路走來,咱們躲了多少坑,排了多少雷,走到今天是多麼偉大,要不然很多人覺得現在取得的成績是天經地義的,一點感覺都沒有。糧食「危機」,來了!
  • 袁隆平稱:「中國糧食不夠吃,農民不種地就麻煩。」農村有很多荒地...
    他說「糧食安全問題不解決,中國的國家安全就很難得到保障,在與外國出現糾紛時,很容易被卡住脖子。」 袁隆平認為要想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必須擴大我國的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以及播種耕種面積。但是現在隨著我國糧食價格的持續低迷,農民一年種地收益不如去打工半年,所以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不再種地,這就導致我國大量的糧食需要進口,所以說糧食安全岌岌可危!
  • 糧食到底什麼價格,才能讓農民種地掙錢、工人吃糧不貴?說出來你別...
    但現在糧食價格非常的低迷,讓農民種地不賺錢,農民失去了種糧的積極性,甚至出現了土地撂荒的現象。「穀賤傷農」,就是這個道理,因為農民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有時甚至出現了虧損的現象。
  • 世界糧食日|如果你不知道浪費糧食有多殘酷,請讀這篇文章
    "什麼,現在還有人吃不上飯,是不是飯不好吃,不想吃?"和一朋友聊天,說到全球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時,她這樣說到。的確,現在的生活環境讓我們覺得吃不上飯,挨餓是不可能的,因為糧食那麼多,隨便也能吃飽,怎麼可能沒飯吃。還記得魯豫在一起節目中的話嗎?
  • 糧食漲價對農民來說真的是好消息嗎?你怎麼看?
    可能會遭到有的農民朋友們的不愉快,甚至還會罵幾聲,說我不是農民,給農民不一心。關於糧食漲價,確實是對農民是天大的好消息,也是農民盼望已久的希望。可以使農民幾十年以來種地無有勞動付出報酬,甚至還會造成賠錢,可以從中得到緩解。還可以充分調動起來農民種地生產糧食的積極性。
  • 糧食是從哪裡來的?
    一個老爺爺跟孫子說,小時候他們飯都吃不飽,孫子不解的問:怎麼不再盛一碗?爺爺說鍋裡沒有飯了。孫子責怪爺爺:那怎麼這麼笨,鍋裡沒有了,不知道叫美團啊。這個不是虛構的故事,如果你到學生(不僅是學生)中去問:你知道糧食是從哪裡來的嗎?
  • 農民土地打的糧食,究竟有什麼價值呢?看透說透讓有些人明白透
    就是說,工人所付出的勞動,是被折算成價格的,是給了這個勞動報酬,所以工人並不存在承擔勞動價值的成果。而農民的勞動過程是沒有報酬的,直到這個勞動成果才有價值。這個價值又不能以糧食價格去反映。所以如果農民哪一天覺得這個勞動成果不能滿足自己的時候,就不要土地了。農民不要土地了,後果會怎麼樣?不堪設想。
  • 節約糧食作文700字(精選五篇)
    我們更不能浪費糧食。」  這時他注視著地板心有所悟,不聲不響地把飯吃完了。「哦,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心裡馬上欣慰了許多。「下一個目標他!」我現在信心倍增。我看了看他的飯盒,哇,幾乎沒動過筷子,太浪費了,如果一粒米飯等於是一滴農民的汗水,那麼多飯,農民要付出多少勞動啊!我趕緊勸說:「再吃一點吧,這樣太浪費了,吃不飽,哪有精力上課,也浪費了糧食呀。這樣不吃飯,長久以後,對身體不好啊!」
  • 大量的進口糧食充斥著國內市場,而農民卻打工去了,正常嗎?
    我原來就在家種地的,也是我們村一個種地大戶,現在在外打工了,原因就是種地賠錢,在我們這裡種地的沒幾家是不拉饑荒的,如果糧食價漲了,地租,化肥農藥,總之一切都會隨著糧食價格漲價而漲價,農民也就是在外打工才能過上好日子。
  • 秸稈禁燒了,乾旱澆田限制了,就連路上曬點糧食也被灑水車衝洗了
    公路上攤曬糧食,就兩天時間,就等不了。糧食這麼便宜還這麼不招人待見,種啥糧食,都喝西北風去吧! 我覺得灑水車是誠心的!!難道看不到糧食嗎?
  • 世界糧食日,給孩子講和糧食有關的故事
    知道了什麼是糧食,那麼,世界糧食日就是指和這些糧食有關的一天。現在,Danney每天在幼兒園都能吃到各種各樣的食物,小肚子也吃的飽飽的。可你知道嗎?還有很多很多別的地方的小朋友還有大人,他們吃不飽,他們沒有很多的糧食。Danney經常說的非洲,缺少糧食,吃不飽的情況是最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