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衝著孩子發脾氣以後,孩子雖然哭鬧,可是卻反而緊緊地抱著你。
這件事讓我感觸特別深,前陣子孩子發燒住院了,打吊瓶的期間,他頻繁地把手上的滯留針拔掉。因為住院期間每天都得輸液,拔掉以後就得重新打。小孩子血管細不好打,每次打的時候都要好幾個人按著他。然後哭得撕心裂肺,作為一個母親看著這樣折騰心都快碎了。可是他偏偏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一不留神就拔掉了。住個院被扎了八九針,自己心力交瘁。
終於有一次忍不住大聲吼了他,我也知道孩子還小,才十個月,我們說的話他可能還一知半解懵懵懂懂。可是當時就是快崩潰了,一時沒忍住。我以為吼完他以後,他應該會哭,然後看到我會害怕,覺得我是個壞媽媽。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看到我兇他之後,寶寶的奶奶趕緊來抱走,想要安慰他。他竟然不要別人抱,越是兇他反而越是緊緊地抓著我,然後安靜地趴在我肩膀上,仿佛怕我離開他一樣。
看到他的這種舉動,自己當時真的滿心愧疚,怎麼能對一個還不到十個月的孩子發火呢?而且他當時還在生著病!自己的情緒雖然宣洩出來了,一時解氣了,殊不知卻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怎樣的傷害。
所以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兇孩子或者怒吼式的教育方式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僅孩子會受到驚嚇,還容易給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領路人,我們應該冷靜思考問題的所在,找出關鍵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耐心加以引導。
1、知道媽媽生氣了。孩子雖然小,不過已經可以大致從大人的語氣和表情讀懂媽媽要表達的意思了。他知道自己惹媽媽生氣了,所以默默地抱著媽媽安慰媽媽。
2、母親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媽媽是陪伴孩子最多的那個人,從懷胎十月到出生,成長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是跟媽媽在一起。所以母親和孩子之間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聯繫。孩子雖然還小,但是他心裡也明白,媽媽是他最親近的人,所以他會無條件地愛媽媽依賴媽媽。即使剛剛被打被罵,下一秒也還是會義無反顧地投入媽媽的懷抱。
3、沒有安全感,怕被拋棄。小孩子一般都是比較缺乏安全感的,需要父母用心呵護。被最親近的人大吼大叫以後,容易受到驚嚇,怕媽媽不要他,所以會哭泣,會求抱抱,越是推開他抱得越緊。如果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吼叫,那麼這個孩子的性格有可能會比別的孩子更加敏感。所以父母即使再生氣,也要控制自己少做這樣的舉動。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記錄生活,分享育兒點滴。
育兒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我是一名90後寶媽,提倡科學育兒。
原創不易,如果喜歡請 點讚 +關注 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