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腰痛的緣故,不敢久坐,也不敢爬格子了。去年春天,受張學青校長的邀請,在蘇州大學實驗學校上了一節寫字課,並和老師們交流低年級寫字起步教學的話題。這篇就是那次活動的講稿,希望這篇講稿,能給指導孩子們寫字的家長或老師們,帶來一點點啟發……
慢一點 再慢一點
——淺談低年級寫字起步教學
一年級孩子在學寫漢字之前,會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學習拼音。在這個階段,如果忽視對孩子們書寫拼音的指導,往往會對日後書寫漢字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學寫拼音時,要對孩子們的握筆姿勢和坐姿等進行指導。不正確的握筆姿勢,會影響書寫。
在學寫拼音的階段,如果對孩子們的書寫要求不高,他們往往會把這種隨意性帶入到漢字書寫之中。指導孩子們練字時,用好手頭的教材。習字冊,補充習題,有書寫的指導,做題時提筆即練字。
我們現在練字,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描紅,二是臨帖。描紅時要寫得慢一些,描紅講究的是蓋紅不出紅,關於描紅,不需要細講,今天主要講臨帖。
一 寫好基本筆畫
要想把漢字寫得規範寫得好看,首先要指導孩子們寫好基本筆畫。
結合課件,講解八個基本筆畫的書寫要領。
指導書寫筆畫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看教師範寫
二孩子們練習書寫,教師要梳理出學生書寫中出現的問題,共性問題集中糾正,個別問題當面指導;
三孩子們再次練習,並且與原來的書寫情況作比較,看看存在的問題有沒有解決,看看進步了沒有。
指導孩子們書寫筆畫時,要注意筆畫的輕重變化。沒有輕重變化的筆畫,是呆板的,沒有生命的。而有生命的筆畫,必定是講究輕重提按,富有節奏的。
習慣上,我們的寫字教學總是從「點橫豎撇捺……」依次開始。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從「點」畫開始教學,效果並不理想,這是什麼原因呢?剛入學的孩子,手指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無法完成精細筆畫的書寫,而「點」是最為細小的筆畫。
「點」,看似簡單,實質需要書寫者具備極強的線條控制能力。它形體小,書寫時,筆輕輕落下,旋即收筆,動作無法展開。在這針尖大的空間裡,順利完成這一系列細微動作,實屬不易。
所以,不妨改變基本筆畫的學習序列,讓學生先學寫提與撇兩個基本筆畫。「提」、「 撇」,經歷由重到輕、由慢到快、由按到提兩個節奏的變化,不難掌握。接著,在此基礎上,再學習橫、豎(垂露豎),有了重(按、慢)-輕(行、稍快)-重(按、慢)三個節奏的變化。再學習捺畫,它具有四個節奏的變化:輕起筆;邊行邊加力向右下;至最重處稍停;改變方向,向右邊行邊提筆輕送,筆尖離開紙面。這樣,學生初步掌握了這幾個基本筆畫的輕重變化,循序漸進,再學習「點」畫,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當然,基本筆畫的正確書寫,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斷強化,反覆練習。
基本筆畫是構建漢字大廈的磚瓦,如果基本筆畫的質量不合格,結構再美,也無濟於事。學生只有體會並掌握了運筆輕重快慢變化,形成紮實的基本筆畫書寫的技能,才能感受到漢字書寫的靈動之美。
二 擺好間架結構
關於字的間架結構,清末書法家黃自元總結了《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現從中摘取幾則與大家分享(邊講解邊板書示範)
天覆者凡畫皆帽於其下,如:宇、寶
地載者有畫皆託於其上,如:蓋、至
左撇右直,須左縮而右垂,如:井、川
點復者,宜偃仰向背以求變,如:心、點
左邊小者宜齊上,如:吸、峻
右邊小者齊其下,如:知、細
斜勒者,不宜平平則失勢,如:七、也
平勒者,不宜倚倚則無儀,如:雲、且
橫戈不厭曲,如:心、志
伸勾貴抱持,如旭、勉
還有很多常用的書寫規則,如:橫畫之間要均勻,有數橫畫的字,各橫長短要不同,使其不顯得呆板……不一一列舉。
總之,這些規則都離不開一個總的原則:漢字書寫講究平衡之美。
漢字中的平衡,往往在不正中求正,構成平衡。如「勿」字由三撇和橫折鉤組成,若將橫折鉤中的豎畫拉直,此字左右就會失調,左部支持不住,有趴下之勢。這類字的鉤只有對準上橫的中心,才能斜中求正,筆畫均勻。再如,「手」這個字,學生常常將最後一筆寫成「豎鉤」,這樣的字看似平正,其實呆板,這最後一筆並沒有與其他筆畫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此處一筆應為「彎鉤」。
三 突破難寫偏旁
三點水的寫法,下點的提鋒應與上點的結尾相對應。如:治、洪、流、海
心字底的寫法:臥鉤不宜平直,出勾向左上方。
走之兒的寫法:「辶」是最為難寫的偏旁之一。它由點、橫折折撇、平捺三筆構成,學生錯誤字例中90%的問題出在橫折折撇上。傳統書法有「轉以成圓,折以成方」之說,學生將「三折」均折成方角,字形僵硬、呆板,或者將「三折」均轉成圓角,字形圓滑無骨力。教學中,要提醒學生第一折寫成後,自然圓轉,順勢帶出短撇,像個單薄的「s」,可以突破這個重要而難寫的部首,大大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
最後,我想談的是「以兒童的方式教寫字」,畢竟,我們的學生是初入學的兒童,過高的要求,枯燥的講解,都會對孩子們學習寫字的興趣產生不良影響。
每次練字,學生總習慣性地左手握橡皮,右手拿鉛筆,好像他們隨時做好準備,將那些醜的字一一消滅。其實應該把把寫得不好的字留著,在找出問題後,再次書寫,對照先前寫過的字,有進步了,學生自然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就像課上所做的那樣:一看、二寫、三比較。在比較中,孩子們會漸漸樹立寫好字的信心。
學生練習寫字時,應要求他們收起橡皮,留下練字的痕跡。練完三五遍後,可以再讓他們在其中挑一個自己認為最好的字,打上五角星。這樣,學生在認真觀察、用心對比的過程,既鍛鍊了他們的審美的眼光,又燃起了他們習字的信心,可謂一舉兩得。
對於基礎不同的孩子,評價時也可以用不同的標準。寫字基礎較差的孩子,尤其需要來自於老師的肯定與鼓勵。
我們的教學對象畢竟是兒童,他們注意力不夠集中,他們的認知水平水平尚處於初級階段。所以,枯燥地提示書寫要點,孩子們不會感興趣,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效果。在今天的課堂上,在指導書寫「走」字的時候,我用「歪脖子」「跨大步」等動作的演示,孩子們不僅易於理解,而且會牢記。在指導書寫「心」字時,我用了兩幅圖片,圖片的展示,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心」字的書寫要點。
孩子們具有豐富的想像力,我常常會啟發他們想像,某個筆畫像什麼,比如在指導寫走之兒時,孩子們有的說捺畫像波浪,有的說像滑梯,最有趣的答案是,捺畫像抬起頭的蚯蚓。我們要想辦法,將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讓孩子以他們擅長的方式、喜歡的方式來理解、消化、吸納。這時,比喻便顯得非常重要。
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慢一點 再慢一點》,我相信只要我們在寫字教學時有足夠的耐心,一定可以感受到孩子們一天一天在進步,那是一種幸福的滋味……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詩。2012年9月,我第一次教一年級,第一次教孩子們從一橫一豎開始練字;二年級時,我們班的霄曉在寫字課上送給我一首詩:
花
興化市實驗小學 劉霄曉
我們字寫得好看
老師要來看一看
花開得好看
蜜蜂蝴蝶都來看一看
老師獎的小紅花
和蜜一樣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