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雞血已成往事 一個上海小學畢業生家長的小結

2020-08-09 後來居上dioyan

最近,兒子完成了小升初和分班,即將迎接中學生活。上海的小學是五年制,五年時間匆匆而過又無比漫長,回溯頗有感觸,做一個階段性的記錄。在普遍雞血的上海中小學教育氛圍中,我們家所經歷的比較個人化,但或許也並不少見,不妨發出來和大家分享,歡迎參考和討論。

用投資術語來歸納,五年經歷了一個墜入深淵觸底反彈然後價值回歸的坎坷過程。

每一個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都被寄予了極高的期望,因為對一個小孩來說,他充滿了各種可能,那段時期,在一個家庭中,無論對孩子還是父母,都是最美好的時光。希望,就是最美妙的。

而希望的逐步湮滅,通常都是從小學開始。

記得五年前的暑假,也就是小學一年級入學前,班主任第一次來家訪,就給了下馬威,印象深刻以至於至今都還記得原話。她直接就問你們提前學了多少,現在一個蘿蔔一根坑,想要考好大學必須要進好高中,想考到好高中肯定要進民辦初中,按照比例一個班的前幾名才有把握進民辦,一步落後就會步步落後,有心的家長要早點定位。我說現在都這麼誇張了嗎,我們那時候好像考大學沒那麼難啊,現在大學錄取率明明比我們那時候要高,怎麼反而難了呢。老師直接告訴了我正確答案:你們那時候看誰努力,大部分人都不努力,誰努力誰進大學,現在不一樣,每個孩子都努力,看誰更努力,比誰有更好的規劃,更好的方法,更好的路徑。

事實果然就是這樣,孩子之間的競爭從小學就已白熱化,已然是一個兇殘的真實世界。一切都是比較出來的,有好就有壞,有學霸就有學渣。很不幸的是,我兒子就屬於進了小學就開始顯露學渣本色的典範。各種美好的可能性在接觸到殘酷的事實後一點點變為不可能,像極了價值毀滅的過程。

我很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是東晉的謝安,生於望族王謝之家,執政期間,對外淝水之戰擊退北方胡人百萬大軍,捍衛東晉江山,對內理順了士族和皇族的利益,穩固郭嘉格局。其為人淡泊,喜愛山水風雅,詩詞書法。書法師從書聖王羲之,據說王羲之寫的公認天下第一的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是一篇噴謝安崇尚無為處事不夠積極的帖子。東山再起也是謝安留下的佳話,不喜權力,卻被時代推上權力之巔。因為他從四歲時候,就已經被名士桓彝鑑定為罕見奇才未來不可限量,然後還得到了當時的政壇第一人王導的背書。謝安的人生成就和境界之高令人折服,但唯獨這一段我不太信,在很長時間裡都以為是四大家族的商業互吹,哪有4歲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一生行不行的,未免太草率了吧。不過現在我相信了。經歷過帶大一個孩子的,應該都會同意,確實是能看出來的。


認清現實

價值毀滅如期而至。很快,我就很痛苦的告訴自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北大清華已經不能指望了。這句話看上去很荒誕,考不上清北有啥不正常嗎,你在痛苦個啥?但我相信有孩子的朋友會有共鳴,承認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甚至不那麼聰明,並不容易。承認了也沒啥,不過在承認的那一刻,還是會失落的,絕大部分父母都會經歷那樣一個時刻,你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天花板。然後過了一段時間,我又發現他的表現離老師說的進民辦初中的標準也越來越遠,甚至我開始懷疑他這樣下去能不能考上本科,再然後,我感覺以後能不能考上高中似乎都是個問題了。我們都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必須要有所變化,和當時的班主任溝通,她給的建議是:小孩子還小,不懂事,要靠父母引導,培養好的學習習慣,進入好的學習狀態,父母一定要多花時間和精力投入。金玉良言,非常有道理!於是他媽媽放棄了職業生涯,換了一個離家近下班早的工作,只為了能早點到家隨時照看他,隨後的收緊與控制,最後的結果卻是進一步的奔潰。那個時候,真的,一切都很糟,真要回憶出來,寫個幾十萬字都不夠,這裡略過,總之往事不堪回首六個字可以完美概括當時的情況,我甚至還帶他去醫院檢測了智商,結果是:智商很高,注意力有問題,壓力太大,家長要有耐心。在經過真正的反省之後,我決定相信科學,我選擇相信有經驗的主任醫生,在專業性上是可以降維打擊有經驗的班主任的。有一點我十分贊同班主任,教育要靠父母的付出。但父母的付出並不等同於靠父母去拉動孩子雞血學習,父母的付出遠遠不止這一點。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特點,每個孩子的發育階段也不一樣,真正最重要的事情,是去甄別究竟怎樣的方式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不是花足夠多的時間陪他做作業,也不是花足夠多的錢帶他去上培訓班,而是花時間和精力去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這件事上,再有經驗的老師,再有經驗的教育專家或者醫生都幫不了你,只能靠父母自己。不是向現實低頭,而是抬起頭,好好看清楚。


改變

首先就是降低預期,降低要求,讓孩子回到正常的心態和狀態中,英語課,鋼琴課,繪畫課全部停掉,那個我們一直期望中的有一門外語傍身,又會樂器,又有藝術修養的完美兒子的翩翩身影,不會再有了。事後證明做出這個決定是十分正確的。談不上果敢英明,因為當時是必須這樣做了。每天疲於奔命出去上課,在家練琴,卻毫無進步,真的是沒必要繼續了。最後只留了一個機器人的課,是他自己喜歡的,繼續上,上課形式基本接近玩的那種。這樣就空出來很多時間,人一下子輕鬆很多,不再布置額外的作業,只要學校裡的作業完成,想看電視看電視,想玩遊戲玩遊戲。不過還好他很喜歡看書,很多時間都在看書。事實證明家長的示範遠比說教重要,我喜歡看書,他經常看到我在看書,也很自然的開始看書。而我也花了很多時間把他看過的書都看一遍,哈利波特納尼亞楊紅櫻沈石溪還有各種成系列的童書,一是為了增加可以交流的話題,二是為了偵測有些書中會不會出現可能影響他思想的內容,因為他的有些想法變化很可能來自某本書,後來大一點開始翻我書櫃裡的科幻小說,劉慈欣,銀河搭車客什麼的,我也同步重新看一遍。同步看他看的書這件事花了我大量的時間,不過感覺還是值得的。就這樣堅持了兩三年,直到他的看書速度越來越快,我才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堅持。在這個事情上,我覺得很欣慰,在其他家長打著雞血帶孩子上各種課的時候,我在陪兒子看書,或許短時間內在學習成績上結果會很不相同。但是拉長時間看,並不會有很大不同。降低預期的散養之後,效果慢慢呈現,從三年級開始,他的學習成績開始觸底反彈,很快從學渣的坑裡爬了出來,在很多方面都開始出現了讓人驚喜的變化。

事後發現,很多事情都有非常清晰的因果,雖然幾乎不做閱讀練習,但因為看的書多,他的閱讀理解單項成績在班裡幾乎是最好的。因為在學樂高機器人,而其他學的孩子不多,他有機會代表學校去參加校際的比賽,得獎之後就開始獲得自信。然後他開始喜歡參加各種奇奇怪怪的比賽,鳥類知識,環境保護,科技創新,冷不丁的還能得幾個獎為學校爭個光。這樣類型的孩子很少,大部分都在學習做作業,課外補習,所以到後來學校裡負責這方面的老師也記住了他,有什麼活動都主動找他參加。我慢慢發現他原來是一個很有表現欲很愛出風頭的孩子,自尊心和好勝心都很強,可能在學習上不夠好,特別希望在別的方面證明自己,結果還不錯,他做到了。有了自信心之後,他開始表現出超過我預期的韌勁。我也是後來和老師的交流中才知道,原來他每年都會參加班幹部的競選,每次都落選,下次還會繼續參加,直到五年級時終於成功了。這裡順便說一下,咱們的教育體系一直在說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說了幾十年感覺似乎也就這樣,但是我作為親身體驗到的家長,想說其實是有很大變化的,至少在上海,這方面的活動非常多,比如我兒子這種就屬於典型的應試教育不行,只能走素質教育路線的受益者。。。。。。不過上海的小孩總體素質好像不是很行。為什麼這麼說呢?之前看到個新聞說有些省份的小學生要靠研究抗癌才能在當地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得獎,湊巧我兒子也參加了上海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我看他自己倒騰了一個小創意,看著感覺是很草率的,結果竟然也得了獎,這樣一比較,或許是上海小學生的素質偏低競爭不夠激烈?

總之,改變的結果是不錯的。孩子能不能變好,家長真的很重要(有點像自誇,不過道理就是這樣),老師也很重要,他的觸底反彈和三年級時換了一個班主任也有莫大的關係。新的老師對我兒子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非常善於鼓勵孩子。很多時候,孩子只是差一點點鼓勵就能堅持下去更進一步,而大人往往沒有足夠的耐心。很感激遇到這位老師,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每個老師也有不同風格,從概率上來說,適合孩子的老師可遇不可求。

除了家長和老師很重要,孩子自己的天賦特性也很重要。在別的階段不敢下結論,但小學的教育,孩子本身的天賦有可能是更重要的。


關於天賦

這個話題比較傷人,但天賦真的很重要。他們班有一個學霸,也是學校裡的著名學霸,就是經典的別人家的孩子,三年級的時候鋼琴已經過了六級,圍棋有了業餘段位,成績穩居第一不說了,還有時間博覽群書,甚至還能說出很多哲學思考(完全是看了很多書後自己想出來,百度都百度不到的那種)。基本上每一個單項都能秒殺其他主攻這一項的同學。家長會上經常有家長問學霸的家長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學霸媽媽說她其實也沒做什麼,就是他喜歡啥就讓他去學,適當監督,主要靠自覺。或許有些家長覺得她是不願意分享,說的場面話,不過我知道,她說的很真誠,就是大實話。這個就是天賦,和家長的教育理念,用心引導啥的關係真的不大。學得快就是學得快,學得好就是學得好。我自己總結下來,孩子在學習上的天賦說到底就兩方面:智商+專注力。拿機器來比喻的話,智商相當於峰值功率,專注力則是穩定運轉的時間。很顯然學霸的這兩項都是頂尖的。而我兒子在智商上可能接近學霸,但在專注力上達不到平均水平。我們這一代人從小接受的理念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九九汗水加一靈感,但我成年之後再次關注這個事情,重新觀察到的事實卻推翻既有認知:學習成績這個事情也是完全看天賦的,結果都是符合科學依據的。至少在我兒子身上觀察到的,結果和檢測報告非常匹配。在言語理解和加工速度兩項上分數非常高,所以他的語文閱讀理解和數學成績很好,工作記憶這一項分數偏低,所以他在記默生字單詞上就非常費勁。天道酬勤這個詞他費再多時間都記不住,因為和他的切身感受完全不符。幾乎所有的複習時間都是在背英語,結果每次英語都考得很差,數學從來沒花過時間(確切的說是沒時間,因為所有時間都在複習英語。。。),但數學成績一直是前三的,最後的畢業考試,班裡只有兩個數學滿分,一個是學霸,一個就是他,但是學霸的英語也是第一,我兒子的英語卻是倒數的。所以我也沒什麼可說的,因為英語他確是努力了,沒有盡全力但是盡力了,就是學不好,所謂的學習方法在天賦面前真的幾乎不值一提。從另一個角度來反推天賦也成立,有天賦的,學習起來會很輕鬆,孩子也會更願意學,畢竟承受挫折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痛苦的。學樂器也好,各種技能也好,如果你的天賦匹配,就能不斷學下去。如果天賦不匹配,就會在一個符合你天賦的程度止步。絕大部分學鋼琴的都中途放棄了,是孩子懶還是家長沒管好,都不是,基本就是天賦只能學到這裡,天賦如此,繼續學會舉步維艱,越來越痛苦,堅持不下去的。在放棄鋼琴一段時間後,我有一兩次看到過我兒子自己坐回鋼琴前,試著想撿起來,後來還是放棄了。我感覺他心裡其實挺想學,但對他來說真的太難了。對他來說,可能他的鋼琴天賦就是三級。。。。。還有一個關鍵詞:努力。我發現其實努力也是一種天賦。不談在天賦不夠的領域拼命努力是否理智和划算,就單說努力這件事本身,也是人的體質和內分泌等因素綜合決定的,有的人可以連續努力幾個小時完全不累,有的人努力一兩個小時就很累,有的人可以連續幾個小時高效的努力,有的人連續幾個小時低效的努力也做不到,有的人天生只需要每天睡五個小時甚至更少都能保持足夠的精力,而有的人要睡滿八個小時才能有精神。味道很像毒雞湯了,不繼續說了。只能說,天賦真的很重要。

去羅馬的路

我們這一屆上海小學畢業生的家長,有種過山車的感覺,誰能想到雞血了五年,最後關頭會政策大轉彎,只能靠搖號進民辦初中了。(上海這些年,最差的民辦初中都比最好的公辦初中強,不過新政之後肯定要逐步改變了)這意味著五年的雞血對最後進哪所中學幾乎沒有影響,你運氣夠好就搖號進民辦,絕大部分都是就近入學。像我們這樣早早放棄默默自卑了很多年的家長,竟有種撥開雲霧見天明的舒適感。從最後的結果看,搖號真的是隨機的,至少從我觀察到的樣本是這樣,班裡成績最好的,家裡最有錢的,都沒有進民辦。不過,五年雞血的孩子們雖然沒有在小升初展現出價值,但對初中的學習肯定會產生優勢。雖然不能再像之前那樣提前鎖定勝局,但辛苦終究是不會白費的,雞血的大概率還是會在中考高考中勝出,這毫無疑問。

教育部強行壓下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層級,強調公平,不要過早分流。這確實很有必要,甚至從很多角度都是非常正確的。但這改變不了最終人和人之間要分出高下的事實。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就是互相競爭,無法每個人都居上位,也不可能大家都永遠一樣。小升初被抹平了,但未來有高考,有中考,這是無論如何都逃不掉的。

根據不同天賦和水平的學生來給予適合他們的教育體系,是更有效率更科學的一件事情。在招生上,學校被收走了自主權,但他們還可以分不同層級的班,安排不同資歷和水平的老師,實驗班可以加快進度,普通班則正常進度。這樣客觀上對大家都好,但從情理上大部分人接受不了(畢竟誰都不願自己的孩子被分到普通班從此失去力爭上遊的機會,即使孩子確實沒有這方面的能力),也不符合教育公平的精神。公平和效率從來都是不可兼得。

所以,分班存在,但不公開,不過再不公開也不妨礙其成為公開的秘密,從我們那一代念書時就已經是這樣,現在依然是這樣。

民辦招生實行搖號之後,無形中公辦初中的生源質量得到了提高,因為必然有很多學區內本來可以憑實力流向民辦的優質生源被運氣刷下來進入了公辦初中,於是分班大戰變得更有看點。官方的通知和說法分班必然是不存在的。家長們紛紛猜測究竟會如何分,有的說不會分了,有的說一定會分,比較有共識的是報導那天會有通知,大概率第二天就要考甚至當天下午都有可能,因為拖得久保不準就有個別心態有問題的家長跑去舉報了,這年頭心態不好的舉報型家長是在增長的,不能給他們這個時間窗口。。。結果比大家預想的更誇張,報導當天直接就考了,而且也不是正式的考,連正式的卷子都談不上,就是簡單的測試。確實算是考了,但想舉報都無從舉報,因為考試太不正式了。沒有任何官方解釋,幾天之後,已經分完班了,陸續開始有學生家長收到對應班主任的聯繫。

各個家長群立刻就炸鍋了,紛紛打聽各種推理。每個班通知的時間還不一樣,所以有的已經收到通知了有的還沒有。根據各種謠言和已經收到通知的學生的班級分布,家長們開始推測哪些班是實驗班,哪些班是普通班,疊加不知從何而來的小道消息,基本可以得到共識,但又不是很明顯,因為還是有一些成績不錯的學生進了被認為是普通班的班級。而被推測認為是實驗班的,也混入了一些成績並不是特別好的學生。沒有官方說法,一切都是推測,甚至到底幾個實驗班也沒人能確定,但家長們依然很願意相信自己的推理,好班有差學生可以用條子生來解釋嘛,好學生進了普通班可以用發揮失常來解釋嘛。

相比別的家長的緊張萬分,我們應該算是心態最平靜的了,最好是別分好壞班,分到好班固然好,但如果在好班落後,可能還不如在普通班領先,所以都能接受。最後的結果,兒子和學霸分在了一個班,同年級的另一個學霸也在這個班級,聽說其他幾個小學的第一名都在這個班級。沒有官方的說法,但在雞血家長們眼中,已經認定這是最好的班級了。我也挺納悶的,如果這是最好的班級,我兒子應該是輪不上啊,或許就真的沒有差異分班,也或許分班測試的重點不是學得怎麼樣而是學習的潛力怎麼樣,也或許是其他一些原因。總之,結果還不錯。如果僅以結果來看的話,我們得到了現實情況下最優的結果。全程散養卻進了實驗班,從純正學渣逆襲成了讓好些家長羨慕的實驗班的一員,當真是很魔幻。

雞血的父母們經常會為自己對孩子過於嚴苛開脫:如果真的可以素質教育,誰願意應試教育呢?而我的真心話正好是相反的:如果可以應試教育,誰願意素質教育呢。所謂的應試教育,實際上就是形式上很嚴格且高標準的基礎教育,是需要學習能力匹配的,就算不是為了考試,一定量的刷題也非常必要,可以幫助你把基本功學紮實。把基本功學紮實了,在未來的高維度學習中才能遊刃有餘。但每個孩子確實不一樣。所以對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如何監督管束激勵創造良好環境什麼的,而是認識他,找到真正合適他的方法。合適的教育,才會得到對孩子來說最好的結果。即使達不到自己的期望,但要盡全力確保這個結果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也或許,並沒什麼是最好的。。。。。。

這篇小結,未必成熟,過幾年自己會再拿出來看,看看當初的想法是不是有問題。

相關焦點

  • 絕對「雞血」!上海10所學校「硬核」學校,實力強勁!
    作者 | 藍企鵝 來源 | 家有升學娃 (ID | youshengxiaoruxue) 在為孩子選擇小學時,是不是雞血是很多家長考量的因素,有的家長喜歡素雞,有的家長喜歡猛雞。各有所愛。知道這裡的「雞」啥意思嗎?
  • 傲夢資訊:魔都10大「雞血」小學到底有多厲害
    平時談起名校,總會浮現出"教得多+作業多+管得嚴"等一系列詞彙(不就是雞血的意思嗎?直說唄~),那今天小編就和家長們一起來盤一盤,上海灘名校的「雞血程度」吧。愛菊小學頭一個要說的是愛菊,作為徐匯民辦小學四朵金花之一,愛菊的熱門毋庸置疑,錄取率在8%左右。畢業生少數能進華育/上外,多數能進西南模和西南位育。
  • 2020年上海30組小學+初中雙學區大盤點!一路好學校,家長省心了!
    民辦搖號之後,很多家長們為了求穩,轉而把目光投向了」雙學區」,從而實現好小學+好初中的完美升學搭配!今天指導君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上海公辦小學+初中的雙優路線。浦東新區浦東新區是戶籍對口,雙學區也比較多。
  • 搖號」新政下,公辦成熱門?上海這30所優質公辦小學值得關注
    ,閘北實驗小學卻依靠著強勁的教學實力和升學成績傲視群雄,在雞血漫天的老閘北一枝獨秀。向陽小學在施行快樂教育的同時,還有強大的師資力量支撐,優秀畢業生受到華育、世外等區內外名初的親睞。作為全市聞名的科技特色學校,控二每年都會出一位「小院士」,至今已培養出16位全國、上海科學院小院士。不僅如此,近兩年學校還聘請了大學老師入校帶隊,快速提升了科技社團的品質,例如控二的機器人團隊就在上海各類機器人大賽中所向睥睨。
  • 「浦東新區」明珠小學——這所上海公辦牛校
    只要提及上海公辦小學,就不得不提及這麼一所學校。它創立時立志打造成為浦東教育的明珠,它是家長群裡的「雞血戰鬥機」,它是公辦學校中升學情況耀眼的一顆星,這所傳說中的學校就是——上海市浦東明珠小學。對於想報公辦的家長來說,明珠小學絕對是不二之選,綜合實力強,性價比還高!
  • 十四姐:「雞血」家長的三重境界,你修到了第幾層?
    」的話題繼續聊,文字內容比電話中的交談更完整和系統) N媽:是不是孩子上了小學後,課外補習不可避免? 十四姐:我直接用時下流行詞「雞血」來代替課外「加餐」吧。其實,「雞」或「不雞」這道選擇題,跟結婚後到底生還是不生這個問題,答案一樣。
  • 2018幼升小 上海top10熱門小學介紹
    2018幼升小招生工作已經正式展開,家長們肯定為孩子的擇校忙的焦頭爛額。為了幫助各位父母能更好的了解各個小學的師資力量和招生情況,思源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上海10家最為優質的小學,期中包含了3所公辦7所民辦,排名不分先後,。
  • 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登陸江城
    湖北日報訊 (記者農新瑜、通訊員周媛媛、實習生彭潔茹)12月7日,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劇組宣布,將於8日在漢舉辦觀眾見面會,知名歌手王錚亮、王箏、鞠紅川、嚴中傑等主要演員,將與百名武漢觀眾面對面交流。
  • 校園往事 | 馮建華:我的母校——太原三好小學
    報社人事科副科長石琢玉兼任校長,劉方燦 老師成了教導主任。宿舍的西一排是老師們的辦公室和集體宿舍,在教室前面的那片空地,就是我們的操場,還用磚壘建了個2尺多高的講臺,三好小學最初就是這麼個樣子。我們的班主任是邱喜光老師,語文、算術課都是她帶。還有了音樂課,我學唱的第一首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是霍希玲老師教的,此事已過去60多年了,但至今我印象都很深。
  • 浦東最全 上海名校 公辦全市第一 上海浦東新區199所小學全盤點!
    浦外附小每年有40%畢業生能考進浦外附中(已取消直升),使學生的外語學習得到有效、有序地銜接,使外語特長更為豐滿。浦外附中則是家長口中的另一所「神仙學校」,每年有向全國重點大學外語專業保送20%高三畢業生的資格,也就是有30多個名額。
  • 中國焦慮家長vs美國雞血爹媽——私立面試篇
    上一篇中國焦慮家長vs美國雞血爹媽大比拼中,,師太聊了一下美國頂尖學區的學區房大戰,可以說上東區貴婦在買學區房這件事上付出的心血和焦慮絕對不輸中國家長,甚至是穩贏。不服?不服的話可以留言,講講你的學區房經歷為何可以和紐約上東區媲美。上一篇結束的時候說到,薇妮買完學區房後,以為兒子的學位大戰終於告一段落,卻沒想到這只是這趟雞血旅程的開始。
  • 盤點上海10所抓得緊、管得嚴的公辦小學
    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們的態度各不相同,有些喜歡快樂教育,有些喜歡雞血教育。在為孩子選擇小學的時候要提前想清楚,到底想要走一條什麼樣的路,該匹配什麼樣的小學。,四大杯賽榜首常客,錄取率7%左右,之前小升初要考試面試的時候,不少優秀畢業生會進入華育、上外等頂尖初中。
  • 上海國際學校家長必讀|上海美高AP學校7大金剛大調查
    在目前的形勢下,AP可以成為家長和學生很好的選擇:一方面AP的考試費用不高(幾十美元),另一方面AP成績(4分以上)可以折算大學學分(一般美國大學裡一個學分1000美元)。可謂是頗具含金量又極具性價比的高中課程。
  • 為什麼在上海不能讀菜場小學?
    在上海擇校,家長們無一例外地都會避開「菜場小學」,江湖傳說的菜小到底是什麼學校?是什麼讓家長們對菜小避之不及呢?在談菜小之前,哈小童先給家長們分享一個故事:一位家長帶了相關手續到其對口小學報名,該小學正是傳說中的菜場小學。
  • 上海招生排序最嚴格的區 59所小學資源全盤點
    作為復旦大學的所在地,楊浦區是整個「復旦系」的發源地,尤其是復旦附中的存在,給楊浦增添許多「復旦」的氣氛,各中小學都在一個很高的高度上。楊浦區目前小學共計54所。其中,公辦小學48所,民辦小學6所。
  • 搖號時代上海16區好小學+好初中組合匯總!(上)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上海30組最優的公辦升學路徑(前半部分)各位家長拿起小本本做好筆記!徐教院附中是徐匯一線公辦初中,大部分選擇上海小學的家長都是看中徐教院近幾年穩定且優秀的中考成績。師資、學風等各方面口碑都很好,每年都有上中、交付的預錄名額,升學不比民辦差!
  • 2020年上海幼升小10所超熱門民辦小學大盤點!
    導語上海各區的民辦小學區別於公辦小學,在教育理念和教學特色方面都有各自的亮點,同時對於想要報名民辦小學的家長來說——選擇適合自己孩子和家庭教育的,才是最好的。今天,指導君結合上海10所熱門民辦小學,幫家長們盤點一下這些學校究竟適合哪些家庭報名!
  • Angelababy自稱「雞血媽媽」:論教育規劃的重要性
    所謂的雞血媽媽,就是指那些帶著孩子趕赴各種培訓輔導班,樂此不疲地執行著「學霸養成計劃」的媽媽們。Angelababy最近就在節目裡稱自己是「雞血媽媽」,畫畫課、滑輪課、滑雪課、英語課、中文課,一個沒落下!關鍵她的孩子小海綿才3歲,為了讓兒子全面發展,也是很拼。
  • 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武漢感動上演
    12月9日晚22點40,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武漢站首演落下了帷幕,王錚亮作為演員代表在臺上動情分享了演出後的第一感受。雖然12月初的武漢已經入冬,寒風微涼,但琴臺大劇院裡人心溫暖,大家都徜徉在一片愛意中。2020年這一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特別的,對於武漢,更是如此。這座城市在經歷了短暫休眠後,再度重啟。
  • 海澱不缺雞血家長,雞娃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後來我逐漸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家長,大家都把雞娃掛在嘴邊,成了一個行話和術語趙薇跟佟大為演的那個《虎媽貓爸》的電視劇,真是扯到不行 ,真正的雞血家長才不是那樣的,編劇一看就是教育外行。2真正的雞血家長就跟認真創業的小老闆差不多,都是敢作敢當,有策略有思考又有行動力的。人們刻板印象中那種只關心成績的雞血家長,只能算是低段位選手,高段位選手沒有一個目光短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