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猝死,保險公司卻只肯賠30%,我該如何維權?

2021-01-08 三木話險

23歲拼多多員工加班期間猝死,牽動了億萬網民的心,其中有這樣一條信息在各大平臺瘋傳。

後來拼多多也出來闢謠,作為保險經紀人,我是比較理性看待這個問題,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為了生活,加班熬夜很常態。

加班猝死是工傷,我想拼多多該擔的賠償責任肯定少不了,即使沒有網民的監督,拼多多也會承擔該有的責任,又可能還會額外給些補償。

但有更多的人是在中小私人企業上班,可能加班更兇,發生類似的事件沒有得到關注而已。

元旦前,我也接到了一個有關猝死的意外險理賠爭議諮詢。

諮詢人是被保險人的兒子,我們暫且稱為李先生,他說,理賠材料交到保險公司29天一直沒有反饋,直到第30天,終於接到了理賠員的電話,說只能按照30%的保額賠償。

保險公司的理由是被保人猝死屬於免責條款範圍。

01

爭議焦點

保險公司只願意按照30%賠償的依據是下面這條。

免責第4條:「在本附加險合同生效前已經存在任何疾病和症狀。」

根據這條免責好像也挺有道理,如果被保人不是存在潛在的疾病怎麼可能猝死呢?

但保險公司為啥又不直接拒賠呢?且是打電話給李先生講這件事,並沒有按照30%保額直接粗暴地支付賠款,好像帶有協商的意思通知一聲。

我的觀點是,保險公司不敢貿然拒賠而是按照30%保額賠償也是覺得自己的理由不充分或者說不夠有說服力。

我認為,如果要按照這條拒絕賠償,至少要滿足兩點:

1、造成猝死的疾病被保人之前就知道,簡單講就是被保人有醫院治療或體檢的相應記錄。2、法醫認定猝死的直接原因就是已知並患有的既往病造成的。如果不能滿足這兩點,保險公司的拒賠就不成立。

舉個例子:

被保人患有高血壓並有服藥史,根據常識,高血壓是造成猝死的高發誘因之一,但如果法醫沒有認定高血壓是猝死的直接原因,那麼以患有高血壓為由而拒賠或少賠都是不合理的。

綜上,我認為這起爭議案件受益人可以據理力爭,不排除採用訴訟的形式,因為保險公司拒賠的理由並無足夠說服力。

02

帶猝死責任的意外險如何選?

當前,年紀輕輕猝死案例常發,可能跟經常加班和過強工作壓力正相關。

因此,聰明的保險公司看到了市場,越來越多的意外險附加猝死責任成為趨勢,且價格也不貴,非常受投保人的歡迎。

選好一款帶猝死責任的意外險變成了技術活。除了對比保障、保費,還應該了解有哪些坑。

三木認為,首先應從猝死定義開始了解,我挑選了3款意外險的猝死定義供大家參考。

1、指由潛在疾病、身體機能障礙或其他非外來性原因所導致的、在出現急性症狀後發生的突然死亡,以醫院的診斷或公安、司法機關的鑑定為準。

2、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於潛在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礙所引起的突然的出乎意料的死亡,且醫療機構出具的被保險人死亡診斷為猝死。

3、一個貌似健康的人,由於患有潛在的疾病或機能障礙,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發生突然的、出人意外的非暴力死亡(即自然死亡)。

從三款產品的定義看,文字描述雖有不同,但本質上是相同的,突發疾病短時間內死亡,且必須要有醫院或相關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方能按猝死正常理賠。

其次,還要重點看下產品的免責條款,雖然總體上大家相差不大,但在幾個關鍵點上還是有較大差異。

1、被保人喝酒的免責

除了過勞,喝酒也是猝死的另一原因,免責條款對喝酒進行了相關規定。

差的:被保險人在酒精或毒品、管制藥物的影響期間免責;

好的:被保險人受醉酒或毒品、管制藥物影響期間免責;

可見,咋一看都差不多,但飲酒比醉酒的免責範圍要寬得多。

2、猝死時間的約定

差的:猝死指身體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六小時(含)以內發生的死亡。

好的:指身體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二十四小時內發生的死亡。

3、等待期的規定

好的:猝死責任等待期為30天。

差的:猝死責任等待期90天,續保無等待期。

意外險保險期限一般都是1年,如果等待期90天,相當於只保障了9個月,確實有些坑。

4、全部免責條款對比:

好的條款:

一般的條款:

從兩份免責條款看,確實還相差較大,但大多數的免責類似於第二份,像第一份這樣的產品實屬不多。

當然,猝死責任僅意外險的附加責任,買意外險除了看猝死責任還要結合主險(意外險)綜合比較。

03

哪些群體更容易發生猝死?

在意外險理賠實務中,沒有猝死責任,有一種情況經常會發生糾紛。

舉個例子:

一位高血壓患者突然摔倒造成腦出血搶救不及時死亡,而摔倒原因可能有兩種,一種是高血壓造成腦出血後摔倒,另一種是腳底打滑摔倒與高血壓無關。

假如是前者,按照近因原則,死亡直接原因是疾病,就無法獲得意外險理賠,而往往事故現場沒有旁人,也沒有監控視頻,真正的死因就有了很大的爭議,如果意外險有猝死責任,爭議就可以避免。

因此,購買意外險時,附加猝死責任我還是比較推薦的,特別是以下人群:

1、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過於勞累的人

IT從業者、演藝人員、企業高管猝死的案例,近年來屢見不鮮,這與他們長期超負荷工作,飲食不規律、身心疲憊、過於勞累有關。

2、暴飲暴食、情緒易激動者

據研究,人體在攝入大量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時,糖尿病、腸癌、高血脂症、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風險大大提升,要知道,這些疾病都可能導致猝死!而劇烈的情緒波動,更是會加重猝死風險。

3、抽菸、喝酒的人

煙霧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毒性物質,是導致冠心病高發,進而猝死的危險因素,它們能刺激血管可導致血管收縮,此時血塊隨血液流動形成急性血栓,阻塞血管,最終突發心梗、猝死。

4、超負荷運動,有運動壞習慣的人

運動本來是好事,但不合適的運動可能引發生命危險!本來就有感冒症狀的患者、高血壓或心律不齊的人、糖尿病人、肥胖者、兒童和老人等體質較差的人群,面對突然的超負荷運動量,會加重心臟負擔,極易引發意外。

5、冠心病患者

美國統計材料顯示,心源性猝死病例,80%左右由冠心病引發。冠心病是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臨床上可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

當然,在免責條款中,既往症這條就把這部分人群排除在外了,並不推薦去購買。

相關焦點

  • 老父親身亡兒子索賠,保險公司:只能賠1萬,法院:再賠10萬元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保險公司的口碑日漸下滑,這也是緣由的,人們不會無緣無故的對保險產生厭噁心理,究其原因還是保險本身做的不夠好,保險的本質是為消費者提供一份保障,幫助其抵禦風險,但是人們購買了保險,有時候不但沒有得到保障
  • 公司旅遊,泡溫泉「突然死亡」,保險公司:意外險不賠「猝死」!
    無意中搜索網絡作家新聞的時候,看到了一條8月23日的一條「訃告」某知名網文作者在家猝死。點開該新聞後,發現給新聞還總結了最近多起猝死:2019年6月28日河南某醫院48歲醫生心梗猝死;7月4日中科院某博士因心源性疾病猝死;7月11日上海某院30多歲的博士醫生在衛生間猝死。
  • 條款裡面改一個字,保險公司少賠幾十萬!
    出院後,馬先生帶著各項相關資料,到太平洋保險公司的臺兒莊營業廳去申請理賠。沒想到竟然被拒賠了。保險公司認為,他們之間存在保險合同關係不假,馬先生的事故認定書的真實性他也承認。保險公司只保身故和全殘,不符合正常人的理解,是不合理的。產品條款規定只保身故和全殘,實際上是保險公司在故意減少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限制和剝奪了被保險人獲得賠償的權利。但是因為馬先生的傷殘,沒有達到全殘的標準。
  • 女子患重病理賠被拒,保險公司:一分也不會賠,法院:賠30萬元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消費者想要購買保險的原因有很多,儘管原因不一樣,但是其都希望在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的時候能得到賠償,保險公司有時候會拒賠消費者,消費者打官司可能就會反轉局勢,最終能得到賠償金,為什麼保險公司不直接賠付
  • 父親身故,女兒理賠被拒,保險公司:復效期間不賠,法院:必須賠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保險公司售賣的是保險產品,他們售賣的保險產品只有滿足了客戶的需求,消費者才願意掏腰包進行購買,這是一項交易,實際上也是抓住消費者的一種博弈心理,消費者買保險是有一定拒賠風險的,是有可能白白花錢的,
  • 丈夫身亡,妻子理賠被拒,保險公司:不賠,死因不明,法院:得賠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曾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任何關係走到最後,都只不過是相識一場,即使是夫妻,也逃脫不過這樣的境遇,夫妻應該珍惜當下的日子,因為相扶到老並不容易,在一個家庭中,配置一份好的保險,就會少一分經濟煩惱,因為保險就是用來抵禦保險消費者經濟上的風險
  • 案例說保險:意外致10級傷殘,保險只賠2000元,法院:賠2萬!
    案例說保險:意外導致10級傷殘,保險公司只賠2000元,法院:賠2萬!昨天海哥寫了意外險的官司,今天就再寫一個同類的官司吧。準確的說,這兩個官司的相似度高達95%。保險公司輸官司都是因為沒有證據表明盡到了說明條款的義務,而被法院判條款無效。
  • 只買了交強險和三者險,開車撞死人司機全責,保險公司該怎麼賠?
    只買了交強險和三者險,開車撞死人司機全責,保險公司該怎麼賠?那要看撞了什麼人,如果是老年人,那就麻煩了,不管你投保了100萬或二百萬,六十歲以上就賠了很少,一般就是十幾萬到三四十萬,但是死者家屬不幹呀,那就要自己在貼錢給死者家屬,才可以獲得諒解,注意是按年齡賠的。
  • 男子投保後患癌理賠被拒,保險公司:只能退3000元,法院:賠40萬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保險從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保障人們的風險,因為生活中的風險我們無法預測,比如無法預測意外會何時發生、無法預測身體會何時生病等,一切的風險我們都無法掌控,於是購買保險就好比一顆「定心丸
  • 壽險哪家保險公司最好?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性價比高的定期壽險,這裡深藍君選擇了幾款,來做對比:直接說結論:對比可以看到,擎天柱5號相比其它定壽多了全殘後身故多賠20%及猝死多賠30%的保障,價格也不算貴,性價比還可以。如果追求保障全面:可以考慮擎天柱5號,全殘後身故可額外賠付20%,而猝死可多賠30%,保障全面,價格也不算貴。如果追求性價比:可以考慮鼎誠定海柱2號和擎天柱2020,價格比同類產品都便宜很多,鼎誠定海柱2號價格最便宜。
  • 如何選一家「靠譜」的保險公司?
    該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保險公司呢? 1何為「靠譜」? 很多人眼裡,並沒有對保險公司「靠譜」的評判標準,一味傾向於品牌效應。 品牌效應只能代表一方面,並不全面,我們還是應該從綜合的角度考量。
  • 保險,我看清了你的套路
    於是足足花了3個月零21天研究保險條款+理賠案例,皇天不負苦心人,總算讓我看清了一些門道。好多朋友向我諮詢,無非就是這幾個問題:如何買保險?如何避開保險的「坑」?如何看保險條款?如何理賠?索性直接寫一篇文章,至少能解決大家80%的問題,也算是功德一件,請往下看。
  • 男子身亡,家屬理賠被拒,保險公司:酒駕賠不了,法院:駁回訴求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現在雖然很多人都很牴觸保險,但是我們不可否認保險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了,保險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的時候,是對保險信任的,可是當他們經歷過保險公司的拒賠之後,心裡就會覺得買保險就是最大的錯誤
  • 【爭議說說看】主掛車互碰,保險公司到底賠不賠?
    其實,關於主掛車互碰能不能賠的問題,早在2014年2月15日,A6工作室就組織過一次討論,這是當事大家的意見匯集:@  車頭和掛車的問題:他們可以在各自的車損險中賠付,不能互為三者@  關於主掛車相撞,如何賠償我認為:主掛車為同一被保險人的,不能互為三者,各車在交強險及車損險內賠償
  • 上海一員工在公司健身房外猝死,公司回應積極配合警方調查!
    近日,網傳上海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一名47歲員工上班時不幸猝死。據了解,該員工從健身房出來後,暈倒在門外的沙發椅上。約半個小時後,才被同事發現。120人員到場查看後宣布該員工已離世,享年47歲。對此,12月19日,商湯科技回應稱,發現員工暈倒後立刻安排急救。同時積極配合警方調查。
  • 女子患癌理賠被拒,保險公司:不在賠付範圍,法院:立馬賠15萬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消費者購買保險之後,最害怕的就是出險的時候,保險公司不賠付保險金,如果消費者了解保險知識,那麼當保險公司找理由拒賠的時候,自然不能聽之任之;一旦消費者不了解保險知識,有時候就會被保險公司蒙蔽,最後拿不到理賠金
  • 女子患癌理賠被拒,保險公司:不符合理賠要求,法院:賠10萬元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人們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對於作息時間不好、飲食無規律、外賣燒烤等不好的生活習慣,大都不會在意,只是想自己還年輕,稍微揮霍一下身體的本錢也是可以的,殊不知這正在為自己的身體埋下隱患,現在人們為了抵禦未來的風險
  • 男子被強制買保險退保被拒,保險公司:已盡義務,法院:賠15萬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現在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了,但是也存在一些隱性的「貧困戶」,他們能住得起上百萬的房子,開得起豪車,卻沒錢吃得起一頓像樣的飯菜,這是因為他們的背後都有著房貸、車貸,上有老下有小,作為家裡的頂梁柱,
  • 兒子患病,父親理賠被拒,保險公司:先天性疾病不賠,法院:得賠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逐漸便利了起來,吃飯可以點外賣,購物可以在網上下單,保險行業自然也不能落伍,現在網上有很多保險公司的APP,保險消費者可以自願在網絡上下單,保險公司線上產品和線下產品都是一樣的
  • 司機卸貨摔下 保險公司是否該賠?
    2019年8月1日,王師傅與荊門一保險公司籤訂保險合同,為其所有的一輛貨車投保了不計免賠保險責任限額為10萬元的車上人員責任險(司機)、商業三者險等險種。2019年11月12日晚,王師傅駕駛該車送貨到我省洪湖市一工地卸貨,解篷布時不慎從車上摔下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