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拼多多員工加班期間猝死,牽動了億萬網民的心,其中有這樣一條信息在各大平臺瘋傳。
後來拼多多也出來闢謠,作為保險經紀人,我是比較理性看待這個問題,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為了生活,加班熬夜很常態。
加班猝死是工傷,我想拼多多該擔的賠償責任肯定少不了,即使沒有網民的監督,拼多多也會承擔該有的責任,又可能還會額外給些補償。
但有更多的人是在中小私人企業上班,可能加班更兇,發生類似的事件沒有得到關注而已。
元旦前,我也接到了一個有關猝死的意外險理賠爭議諮詢。
諮詢人是被保險人的兒子,我們暫且稱為李先生,他說,理賠材料交到保險公司29天一直沒有反饋,直到第30天,終於接到了理賠員的電話,說只能按照30%的保額賠償。
保險公司的理由是被保人猝死屬於免責條款範圍。
01
爭議焦點
保險公司只願意按照30%賠償的依據是下面這條。
免責第4條:「在本附加險合同生效前已經存在任何疾病和症狀。」
根據這條免責好像也挺有道理,如果被保人不是存在潛在的疾病怎麼可能猝死呢?
但保險公司為啥又不直接拒賠呢?且是打電話給李先生講這件事,並沒有按照30%保額直接粗暴地支付賠款,好像帶有協商的意思通知一聲。
我的觀點是,保險公司不敢貿然拒賠而是按照30%保額賠償也是覺得自己的理由不充分或者說不夠有說服力。
我認為,如果要按照這條拒絕賠償,至少要滿足兩點:
1、造成猝死的疾病被保人之前就知道,簡單講就是被保人有醫院治療或體檢的相應記錄。2、法醫認定猝死的直接原因就是已知並患有的既往病造成的。如果不能滿足這兩點,保險公司的拒賠就不成立。
舉個例子:
被保人患有高血壓並有服藥史,根據常識,高血壓是造成猝死的高發誘因之一,但如果法醫沒有認定高血壓是猝死的直接原因,那麼以患有高血壓為由而拒賠或少賠都是不合理的。
綜上,我認為這起爭議案件受益人可以據理力爭,不排除採用訴訟的形式,因為保險公司拒賠的理由並無足夠說服力。
02
帶猝死責任的意外險如何選?
當前,年紀輕輕猝死案例常發,可能跟經常加班和過強工作壓力正相關。
因此,聰明的保險公司看到了市場,越來越多的意外險附加猝死責任成為趨勢,且價格也不貴,非常受投保人的歡迎。
選好一款帶猝死責任的意外險變成了技術活。除了對比保障、保費,還應該了解有哪些坑。
三木認為,首先應從猝死定義開始了解,我挑選了3款意外險的猝死定義供大家參考。
1、指由潛在疾病、身體機能障礙或其他非外來性原因所導致的、在出現急性症狀後發生的突然死亡,以醫院的診斷或公安、司法機關的鑑定為準。
2、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於潛在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礙所引起的突然的出乎意料的死亡,且醫療機構出具的被保險人死亡診斷為猝死。
3、一個貌似健康的人,由於患有潛在的疾病或機能障礙,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發生突然的、出人意外的非暴力死亡(即自然死亡)。
從三款產品的定義看,文字描述雖有不同,但本質上是相同的,突發疾病短時間內死亡,且必須要有醫院或相關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方能按猝死正常理賠。
其次,還要重點看下產品的免責條款,雖然總體上大家相差不大,但在幾個關鍵點上還是有較大差異。
1、被保人喝酒的免責
除了過勞,喝酒也是猝死的另一原因,免責條款對喝酒進行了相關規定。
差的:被保險人在酒精或毒品、管制藥物的影響期間免責;
好的:被保險人受醉酒或毒品、管制藥物影響期間免責;
可見,咋一看都差不多,但飲酒比醉酒的免責範圍要寬得多。
2、猝死時間的約定
差的:猝死指身體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六小時(含)以內發生的死亡。
好的:指身體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二十四小時內發生的死亡。
3、等待期的規定
好的:猝死責任等待期為30天。
差的:猝死責任等待期90天,續保無等待期。
意外險保險期限一般都是1年,如果等待期90天,相當於只保障了9個月,確實有些坑。
4、全部免責條款對比:
好的條款:
一般的條款:
從兩份免責條款看,確實還相差較大,但大多數的免責類似於第二份,像第一份這樣的產品實屬不多。
當然,猝死責任僅意外險的附加責任,買意外險除了看猝死責任還要結合主險(意外險)綜合比較。
03
哪些群體更容易發生猝死?
在意外險理賠實務中,沒有猝死責任,有一種情況經常會發生糾紛。
舉個例子:
一位高血壓患者突然摔倒造成腦出血搶救不及時死亡,而摔倒原因可能有兩種,一種是高血壓造成腦出血後摔倒,另一種是腳底打滑摔倒與高血壓無關。
假如是前者,按照近因原則,死亡直接原因是疾病,就無法獲得意外險理賠,而往往事故現場沒有旁人,也沒有監控視頻,真正的死因就有了很大的爭議,如果意外險有猝死責任,爭議就可以避免。
因此,購買意外險時,附加猝死責任我還是比較推薦的,特別是以下人群:
1、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過於勞累的人
IT從業者、演藝人員、企業高管猝死的案例,近年來屢見不鮮,這與他們長期超負荷工作,飲食不規律、身心疲憊、過於勞累有關。
2、暴飲暴食、情緒易激動者
據研究,人體在攝入大量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時,糖尿病、腸癌、高血脂症、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風險大大提升,要知道,這些疾病都可能導致猝死!而劇烈的情緒波動,更是會加重猝死風險。
3、抽菸、喝酒的人
煙霧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毒性物質,是導致冠心病高發,進而猝死的危險因素,它們能刺激血管可導致血管收縮,此時血塊隨血液流動形成急性血栓,阻塞血管,最終突發心梗、猝死。
4、超負荷運動,有運動壞習慣的人
運動本來是好事,但不合適的運動可能引發生命危險!本來就有感冒症狀的患者、高血壓或心律不齊的人、糖尿病人、肥胖者、兒童和老人等體質較差的人群,面對突然的超負荷運動量,會加重心臟負擔,極易引發意外。
5、冠心病患者
美國統計材料顯示,心源性猝死病例,80%左右由冠心病引發。冠心病是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臨床上可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
當然,在免責條款中,既往症這條就把這部分人群排除在外了,並不推薦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