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文言文有訣竅,「三類五字」法則解決學生古文閱讀障礙

2020-12-18 小藝老師早自習

很多學生一碰到古文翻譯就會不知所措,完全沒有方向,因為不知道何從下手,的確文言文的用詞、語氣語調與現代文的表達風格迥異。特別是孩子在剛接觸文言文時,會產生很強的認知障礙,因為還沒有儲備的古文知識和古文學習技巧,學習興趣就會降低,內心難免會排斥,古文就學不好,那如何解決這種不良循環呢?家長一定要在孩子接觸文言文早期,就給孩子培養好學習古文的方法,那樣翻譯古文就信手拈來了!

解讀文言文

對文言文的理解,是一定要遵守忠於原作、逐字逐句敲定、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翻譯規則的,這和現代文的理解就差別很大,不用太專注於文章內容的外在與內裡是否存在不同,只要讓孩子翻譯的時候使用「三類五字」法則,古文翻譯就不是障礙。

「三類五字」第一類: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填充起來

荀子《勸學》

古文的句子通常言簡意賅,特別是原文中省略的部分,主謂賓語需要給補充上,這樣便於理解。比如荀子《勸學》中「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中後面一句就缺少了主語「木」,這樣顯得文章特別簡潔!

「三類五字」第二類:對一些句子調整語序

因為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裝句,與現代漢語的語序方式是不同的,會出現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定語後綴等等的表述方式,這個時候就要先調整過來。

「三類五字」第三類:對文中的內容適當增減

《左傳·襄公三年》

古文的句子通常言簡意賅,比如《左傳·襄公三年》中「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的「請老」2字其實表達的是請求退休回去養老的意思,所以一些簡易的詞語需要給它補充含義,這樣才能在翻譯的時候貼切的表達出來。

知道了古文翻譯時需要注意的三類「補充句子、調整語序、內容增減」,那具體用什麼方法模式來實現這三類呢?這就要掌握五個字:

「三類五字」第一個字:「留」

所謂「留」就是保留的含義,這是針對常用的君王的稱號、字號、封號、年號,以及古今意義相同的地名、度量單位等等字,這可以直接直譯下來。

「三類五字」第二個字:「補」

補就是補充古代漢語中單音詞,把它們翻譯成現代文中的雙音詞,比如《鴻門宴》中「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最後的劍舞后面就缺少了謂語,含義是指「軍營中沒有什麼可以用來作為娛樂的事情,請讓我來舞劍作為娛樂吧」,所以要理解句子得補充上謂語。

「三類五字」第三個字:「換」

孟子

換就是文言文中有些詞雖然在現代文中還用著,但是含義已經不是一個意思了,就需要我們翻譯的時候替換掉,比如孟子寫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池非不深也」中的「池」不是我們現在認知的池塘的意思,而是指護城河。

「三類五字」第四個字:「刪」

刪就是直接刪掉文言文中的一些虛詞,只是表示語氣的感嘆詞,可以直接不翻譯,刪去處理。比如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當中的「矣」只是語氣詞,就可以直接刪除不翻譯,只要翻譯「有志」即可!

「三類五字」第五個字:「調」

這個就是我們需要把古文的表述方式翻譯成現代文,一些句式就要做調整,比如《刻舟求劍》中寫到的「楚人有涉江者」就是定語後置的表述,如果按現代文表達應該是「楚國有個渡江的人」,這就要翻譯的時候把定語放到中心詞前面去。

學習語文有方法,選用方法很重要,求加關注哦!如果喜歡此篇,記得要轉發分享給他人哦!

相關焦點

  • 學習文言文從背誦古文下手
    李老師常常教給我們,文言文從哪裡學?要從背古文下手。他教我們要熟背五十篇古文,從《古文觀止》裡面選擇,能夠熟背五十篇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能夠熟背一百篇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所以他教我們要背誦。現在要是真正肯用功努力,比從前實在是方便太多,臺灣的國語日報編的《古今文選》,一直印到現在印了不少,《古文觀止》三百篇可能都收進去了。
  • [基礎知識]高考文言文翻譯指津
    (二)掌握文言文翻譯的五字要訣:文言文翻譯要能做到信、達、雅,應該掌握五字訣:留、刪、增、調、變。 1.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詞和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國名、官職、年號、某些典章制度名稱以及物品名稱等,這些不必翻譯。硬要翻譯,反而會弄巧成拙。
  • 初中語文文言文看不懂怎麼辦?文言文閱讀理解有訣竅!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12節,主要學習以下5個內容:1、詞語解釋題解題方法2、翻譯文言語句的方法及思維導圖3、內容理解題解題策略4、文言文閱讀答題四步走5、關於翻譯文言語句翻譯順口溜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近40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技巧,將專欄加入書架,就可以閱讀其餘章節
  • 初中文言文學習不容易,學生大多讀不懂課文,學會翻譯有三點技巧
    1、回歸教材,鞏固書本知識學生要首要明白,提高對文言文的理解,回歸教材是最直接的方法。因為在教材中所選定的內容都是一些難度適中、篇幅適中且適合中學生,所以回歸教材對於提高孩子的古文基礎水平有很好的幫助。
  • 初高中生考試文言文翻譯老失分?試試這幾種訣竅!
    文言文是初高中生頭疼的難題。而由於學生閱讀文言文量不夠,語感不好,掌握的文言詞彙量不足,在翻譯技術上又缺少一定的翻譯方法,造成文言文翻譯較大的失分。那麼,文言文翻譯技術上有什麼訣竅呢?這裡的「一」和「二」指的是,由文言詞的一個字,變為兩個字或多個字。由於文言詞彙以單音節為主,而現代漢語則以雙音節或多音節字為主。那麼在翻譯時,需要把一些單音節的文言詞變成雙音節或多音節的詞。
  • 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大匯總,「吃透」輕鬆突破古文閱讀難關
    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大匯總,「吃透」輕鬆突破古文閱讀難關!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精髓。在初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文言文學習佔據著很大的分量,而且再初中語文考試文言文是必考題型,佔分更是不可小覷。對於很多初中生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習有一定難度是很正常的,學生既沒有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又沒有對古代文化生活的了解,而且文言文生僻字又很多,學生讀起來都會很困難,所以說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急於求成,學習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打好基礎才是關鍵。
  • 掌握「6字訣」翻譯,古文學習不再難
    很多同學平時古文翻譯總是採用「背誦」譯文的方法強行記憶,這樣不僅增加了不必要的學習負擔,還「費力不討好」。其實,只要掌握了「6字訣」翻譯,就能輕鬆應對古文學習了。這「6字訣」就是:留,換,調,刪,補,變。①留:保留文言文中的某些基本詞彙和專有名詞。
  • 文言文很難學好嗎?學好文言文、古文的秘笈
    龍爪手和同學們來一起來研究一下文言文的特點,通過學習掌握這些文言文的特點,用對應的學習方法來掌握文言文。注意,這裡所說的文言文的特點,都是相對現代文、現代人來說的,同學們感到文言文難學,恰恰是因為文言文與現代文有很多的不同造成的。
  • 如何讀懂語文課本中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五個斷句方式讓你秒會
    那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點:理解古文篇章中關鍵字詞、詞語與詞語之間的含義這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知識,需要了解一些固定字詞的含義,如常出現的「是」翻譯為「這樣」,「子」對應「你」,「走」對應「逃跑」,「豈」對應「難道」,「乃」對應「竟然」,「孰」對應「哪個」等等,這些常用文言文字詞表網上都有總結歸納,可以默背牢記!
  • 文言文閱讀部分中考命題有什麼特點
    文言文閱讀部分中考命題有什麼特點呢?   1.加大了對古詩文考查的分量。2001年不少地區,如廈門、廣西等地,已將文言文閱讀語段由傳統的一大段上升到兩大段。考查背誦或默寫有此項要求的文言課文的段、篇或名言、警名等的比重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雖然出現不少新題型,傳統的解釋、翻譯仍佔不少比例。
  • 文言文翻譯法之一: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
    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
  • 中學生文言文功底好,家長:從小學開始小古文學習,全靠打基礎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重難點,是很多同學非常頭疼的知識內容,那就是文言文學習。到了中學,文言文的段落、選材都開始加長變難,很多同學讀不懂,認為比小學還難學。漸漸地也對語文失去了興趣。
  • 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能力
    從短期來看,如果能在課前預習中把握文章大意,教師在課堂上只需要花較少的時間點撥個別難點,而完全不必領著學生逐字逐句地翻譯,節約下來的時間和精力都可以放在課文的誦讀和疑難問題的研討上。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解決很多教師抱怨的課時不足的問題。從長遠來看,藉助注釋和工具書自主閱讀文言文,是培養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基礎性的工作之一。
  • 學習文言文訣竅
    語文不好,尤其是文言文不好,會成為很多孩子未來獲取比較好的成績的障礙。而文言文的學習的問題又在於不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突擊能提高的,而是如同英語學習一樣,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日常積累來實現的。對於孩子學習文言文而言,建議從小學開始,就從如下的角度去要求:一、精讀:學文言文如同學英語一樣,要掌握古文和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就需要去記憶常見古文的字,詞和語法,課本裡選用的文章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學習課本裡的文章關鍵在於能掌握,就是記憶,背誦,默寫直到熟練為止。
  • 文言文閱讀題歷來讓學生感到頭疼,容易丟分,其實讀懂有技巧
    文言文的閱讀理解歷來讓學生感到很頭疼,也是在中考語文考試中容易丟分的一項題目。現在是很多學生說在做文言文練習題時,丟分往往丟在不注意身題上面,或者說自己看不懂文言文理解題題目的具體意思,不清楚題目需要考核的是哪一個內容,所以在作答時往往答非所問,不知所云。
  • 微信居然能翻譯文言文,我們還要學古文嗎
    一 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徵戰沙場,今有吳木蘭以翻譯軟體斬獲情郎。人工智慧AI 時代,機器翻譯有了飛速發展。很多翻譯機,翻譯軟體,翻譯APP,甚至微信公眾號都能替人翻譯,方便了人們交往,旅遊,貿易等各項往來。
  • 2011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四大應對訣竅
    中考文言文四大應對訣竅:注重課內字詞的積累、翻譯需把握特殊句式、通過閱讀來理解、記憶、靈活多練,鞏固積累。  在中考的語文考試中,文言文的考查是很重要的一個知識板塊。在知識點方面,考查內容主要有:解釋字詞,翻譯句子,對文章整體內容或對人物的把握等。
  • 2020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技巧七訣竅
    中考文言文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準確翻譯文言文,必須注意三點。     文言翻譯「七訣竅」     一是「留」,即專用名詞,如國號、年號、人名、地名、物名、職稱、器具、特殊稱謂、特殊學術用語及專業術語等,照錄不譯。     (1)、保留國號、帝號、年號、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等專有名詞。如: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
  • 怎麼快速提高高考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根據近三年高考對考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考查試題來看,考查內容為四個方面:斷句、文化常識、選文理解、翻譯。只有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快速提高高考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高考全國卷文言文閱讀試題的選文,多選自史書,如《後漢書》、《晉書》、《舊唐書》、《宋史》、《明史》等,都是某個歷史人物的傳記,記人敘事述言。都是簡單的敘事文體,其實並不難。難就難在語言句意的疏通上。弄懂語言是快速提高高考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基礎與關鍵。
  • 寫網紅文言文日記12歲女孩:四五歲就浸潤在古文中
    寫網紅文言文日記12歲女孩:四五歲就浸潤在古文中 原標題:   12歲的小學女生,能完整背下5000字的《道德經》,看書的速度如今連教師爸爸也跟不上,文言文寫作信手拈來……  這個女孩名叫鍾魚,目前就讀於寧波市鄞州區鍾公廟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