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出生缺陷率連續兩年上升 孕期篩查該怎麼選?

2020-12-22 騰訊大浙網

9月12日是我國的「預防出生缺陷日」。記者昨天從寧波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了解到,去年,寧波市本地戶口孕產婦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7.5%。,比前年上升了2.08%。。這與環境因素以及全面二孩放開後高齡孕婦增加有一定的關係。

很多準媽媽在懷孕以後最糾結的是,面對各種胎兒染色體異常的篩查方法,到底該選無創的還是有創的?無創DNA、唐氏篩查、羊水穿刺究竟選哪個好?

出生缺陷率逐年增高

一年增長了2個千分點

前天上午,2016「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專題公益活動在市婦兒醫院舉行,吸引了不少準媽媽參加,她們最關心的是,怎樣生一個健康的寶寶。

「我國是出生缺陷的高發國家,每年出生先天殘疾兒童約達90萬人,出生缺陷已經成為中國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據相關資料顯示,包括浙江、北京、廣東、湖南等在內的多地出生缺陷的總發生率在12年間增長了近一倍。

記者從寧波市衛計委了解到,去年,寧波市本地戶口孕產婦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7.5%。,出生缺陷發生最多的是先天性心臟病,其他還包括肢體畸形、唇(顎)裂、腎臟畸形、其他消化道畸形等。從近幾年公布的數據看,近年來我市的出生缺陷發生人數呈上升趨勢,2014年,寧波市本地戶口孕產婦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5.42%。,2013年為12.67%。。

為什麼醫學科學發展了,出生缺陷發生率卻在上升?「發生出生缺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環境因素、藥物因素、遺傳因素等等。」寧波市婦兒醫院產科主任醫師張百蕾介紹,出生缺陷率增高一方面是因為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對疾病的診斷和篩查更加精確,以往不易發現的病患被檢測出來,出生缺陷檢出率也就隨之增高;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高齡孕產婦的增多,使得高危妊娠增加、出生缺陷可能性增大。

懷孕前12周特別關鍵

不盲目保胎能有效減少出生缺陷

「從卵子、精子的形成發育,到兩者結合在母親的子宮裡『紮根發芽』,再到發育成一個『完整成型』的寶寶,這10個月的過程中多種因素都可能導致出生缺陷。」寧波市婦兒醫院產科主任醫師趙羽玲介紹,在懷孕第4周到第8周最容易出現嚴重結構畸形,包括中樞神經、眼、心臟畸形等。而懷孕8周至12周最容易出現生理功能缺陷或微小畸形,因此懷孕的前12周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特別關鍵。此外,胎兒的神經系統及生殖系統,在整個孕期都可能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出生缺陷與遺傳有很大關係,周邊環境的影響也是一個原因。」張百蕾介紹,準媽媽年齡在35歲以上;孕早期受過病毒感染,特別是風疹病毒感染的;孕早期部分微量元素缺乏,特別是碘與葉酸缺乏的;孕早期接觸過苯、鉛、汞等有害物質的;孕婦患有糖尿病的、肥胖的;孕婦有不良嗜好(吸菸、飲酒、大量飲用咖啡)……都容易導致有缺陷的胎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妊娠風險的統計:所有臨床診斷的妊娠中有15%以自發流產告終,其中約有50%-60%的自發流產胎兒有染色體異常。所以我們提醒準媽媽,不要盲目保胎。」趙羽玲說,現在有一些孕婦,特別是高齡的,好不容易懷孕成功,出現了流產症狀,醫生已經不建議繼續保胎,也非要讓醫生用藥。

「自然界本身就有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本來要淘汰掉的孩子,就算強行保下來,後期發生畸形和發育異常的概率也會增加。特別是查出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情況下,不要強行保胎。」趙羽玲說。

不是所有藥都對胎兒有影響

一次X線攝片對胎兒沒有損害

出生缺陷雖然可怕,但準媽媽們也不用過於擔心。趙羽玲介紹,出生缺陷的幾大因素中,除了遺傳因素不可控、染色體基因突變無法幹預外,營養因素、藥物致畸、生物理化因素是可幹預的,環境因素是可控的。「有的遺傳疾病可通過篩查提前得知而不讓缺陷兒降生。神經管畸形高發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攝入葉酸不足,孕前三個月至孕後三個月補充葉酸,就能減少神經管畸形的發生。」

有些孕婦是意外懷孕,孕前可能服用了藥物,她們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吃藥物會對胎兒有影響。趙羽玲說,在排卵期後到下次月經期開始前服藥,如果藥物影響到胚胎,胚胎就會死亡流產,假如胚胎存活下來就認為沒有受到影響。如果這以後服藥,就很可能影響到胎兒,但並不是所有的藥物都對胎兒有影響,和用藥的劑量也有關係。在醫師的指導下,有些藥物在孕期還是可以用的。

「在臨床上常常遇到有孕婦問,做超聲檢查對孩子有影響嗎?X線是不是一定不能做?其實,沒有證據能證明超聲檢查對胎兒有影響,孕期接觸X線也不是流產的指徵。」趙羽玲介紹,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的研究顯示,一次攝片不對胎兒造成損害,只有達到胸部CT(10層)50次、腹部X片(多面)平片20次,乳房X片250次,才會造成胎兒畸形和流產的發生。

如今很多備孕媽媽和準媽媽們在孕前和孕期都十分小心,比如備孕夫妻在孕前都嚴格戒菸戒酒,吸菸和喝酒與出生缺陷的發生是不是有關係?「大量菸酒後胎兒發生畸形的危險確實很大,特別是吸入二手菸,對孕婦的影響也很大。」張百蕾介紹,大量菸酒後胎兒可能發育遲緩、小頭畸形、多發性小樣畸形等,吸菸可引起流產、早產、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低體重等。

孕期篩查到底怎麼選?

40歲以上孕婦推薦直接做羊水穿刺

對於很多孕媽來說,最糾結的是,篩查染色體異常,究竟選哪一種方法好?

「想選羊水穿刺,又怕有傷害,想選無創的,又怕萬一有問題查不出來。」周女士今年42歲,好容易懷上了寶寶,小心翼翼地度過了頭三個月,到了該做產前篩查的時候,又開始糾結怎麼選。

「出生缺陷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準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用心把好孕前、孕期和新生兒疾病篩查這三關。」張百蕾介紹,對於高齡產婦來說,產前篩查和診斷特別重要。

「選擇哪種產前篩查方法,最好聽聽醫生的建議。」張百蕾說,唐氏篩查經濟實惠且無創,但缺點是檢出率及準確性低,可篩查60%-70%的唐氏症候群患兒,假陽性率也比較高。而無創DNA檢測的優點是檢出準確率高,對於唐氏症候群的檢出率高達98%,費用相對高,但檢測面窄,主要針對21、18、13三體症候群,其他染色體準確性有限。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產婦,最好做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優點是能一次檢測46條染色體,不但能檢測數目異常,微小的染色體結構異常也能檢出,是目前準確性最高的產前診斷技術之一。」張百蕾說,有的準媽媽認為「羊水穿刺」會導致孕婦感染甚至流產,於是心生恐懼。實際上羊水穿刺並不像她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它是用一支很細的穿刺針進入羊膜腔,在無菌條件下抽取羊水進行相關檢查。其過程其實就像肌肉注射一樣,幾分鐘就能完成。只要選擇正規的大醫院做羊水穿刺,準確性和安全性都很高,流產率在0.06%-1%。

「如果孕婦在40周歲之前,建議先做無創DNA篩查,如果發現是高風險再做羊水穿刺。」張百蕾介紹,需要注意的是,羊水穿刺的原理是通過檢測羊水中胎兒脫落的皮膚細胞來發現問題,一般要在孕23周-26周之前進行,超過這個時間羊水中脫落胎兒細胞已經很少,羊水穿刺很可能發生細胞培養失敗。而無創DNA檢查等結果的時間要14個工作日,建議孕媽媽早做檢查計劃,否則一旦無創檢查發現有問題再做羊水穿刺,很可能錯過最佳時間。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口出生缺陷率上升 唇顎裂肢體殘疾較常見
    作者:魏銘言   為減少先天性病殘發生,今年,國家人口計生委將採取向專業醫療機構、科研院所「購買服務」等方式,組建覆蓋全國的幹預網絡,從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開始,最大限度降低出生人口缺陷
  • 唐氏篩查和無創DNA,該怎麼選呢?這些小知識,早知早受益
    「唐氏篩查和無創DNA到底是哪個比較好?」看到孕媽媽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小編也能夠體會這位媽媽的心情,因為自己在孕期產檢的時候也糾結過這個問題。對於孕期的孕媽媽來說都非常重視產檢,而一些產檢的項目真的是五花八門。
  • 8月25日|婚前醫學檢查|產前檢查|出生缺陷|新生兒疾病篩查|市...
    由於新生兒期很多疾病缺乏特異性症狀,多數家長對疾病篩查了解重視不夠,未能及時進行就診早期幹預,導致患兒出現不可逆損傷。為此專家呼籲,一定要重視孕前、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以降低出生缺陷率;要第一時間進行幹預,減少因缺陷致殘致命的危險。
  • 孕期優生健康檢查需慎選篩查單位
    「濟寧市有五個縣市區被選為國家第二批『免費孕期優生健康檢查』試點,至2012年8月已經在各縣市區展開,短短幾個月目標人群覆蓋率已經超過60%。」濟寧市政協委員、兗州市人民醫院功能科主任江開文從事超聲診斷31年,在去年的濟寧「兩會」上,她提交了「建立免費孕期優生健康檢查制度」的提案,結果該建議與政府即將開展的「免費孕期優生健康檢查」試點工作「不謀而合」。1月5日,江開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回她就完善「免費孕期優生健康檢查制度」提出了建議。  憑藉多年的工作經歷,江開文對濟寧各地醫院的孕期超聲檢查項目有一定了解。
  • 我省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13年 3000餘患兒得到治療
    昨天,楊主任介紹了過去13年我省新生兒遺傳代謝類疾病篩查情況,13年來累計篩查512萬名新生兒,確診遺傳代謝類疾病患兒3000餘人,及時採取了有效幹預和治療,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口殘疾率。  目前,我省已經能夠通過足底三滴血篩查出27種代謝類疾病,位於全國前列。
  • 寶貝出生時,這項重要篩查你做了嗎?
    《寶貝駕到》特邀宜昌婦幼保健院兒科主治醫師胡奕宇和您聊聊新生兒篩查的重要性!新生兒多種遺傳代謝病怎麼篩查?可用足底血的幹濾紙片通過串聯質譜分析檢查,完成新生兒多種遺傳代謝病的篩查,通過幹濾紙片進行串聯質譜檢測,篩查包含約40種胺基酸、有機酸及脂肪酸代謝疾病(或細分型為50餘種),具有很高的時效性,通過一滴血同一時間,在很短的時間裡,同時完成40餘種疾病的篩查。 什麼是遺傳代謝病?
  • 孕期唐氏篩查重要嗎?怎樣才不會讓孩子成為「唐寶寶」?
    對於很多孕媽來說,孕期經常要去做各種產檢項目,雖然過程不易,但是每個孕媽都是非常積極配合的,當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自己的寶寶健康!愛子心切,這是所有媽媽們的共性啊!既然如此,寶寶的出生缺陷問題,就更是孕媽們的最關注的問題了。
  • 揚州免費實施產前、新生兒疾病篩查基本項目!
    【方案出臺背景】現狀:高齡孕婦明顯增多隨著全面兩孩政策實施,高齡孕婦明顯增多,出生缺陷發生率有上升趨勢。據悉,2017年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前三位分別是先天性心臟病、多指和唇顎裂。有數據顯示,像唐氏症候群出生缺陷,在35歲孕婦中的發生率為1/270, 在40歲孕婦中為1%,而在30歲以下孕婦中發生率為 1‰;先天性心臟病出生缺陷,35歲以上孕婦中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近年來,我市出生缺陷率控制在5‰以內,在全省處於較低水平。
  • 孕期發現胎兒有缺陷,要流掉還是留下?
    作者:寶寶知道 自由飛翔77我國是世界人口出生缺陷率高發國家之一,全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為11‰-14‰,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據專家估計,我國每年約有20-30萬肉眼可見先天畸形兒出生。怎樣才能預防出生缺陷的發生?如果孕期發現胎兒有缺陷,該流掉還是該繼續妊娠?
  • 孕期唐氏篩查方案知多少?看完就知道該怎麼選了!
    唐氏篩查,是孕媽媽在懷孕期間必做的一項檢查,也是排除寶寶畸形非常重要的檢查。孕早期的唐氏篩查1、驗血。3、聯合篩查,綜合1和2的方式,測量結果正確率高達90%。優點:經濟實惠,安全方便,孕期必查項目。缺點:NT結果準確度容易受到醫生水平的影響,準確率不是特別高,有誤診的機率。
  • 孕期產檢一切正常,為什麼寶寶出生以後「聽力篩查」沒有通過
    相信很多準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孕期產檢一切都是正常的。好不容易盼到了寶寶出生了,結果醫生一句「聽力篩查沒有通過,42天帶寶寶複查聽力」。乍一聽可能會嚇到寶媽,但是不要心急,聽小編給大家慢慢講解一下就明白了。
  • 孕期做唐氏篩查一定要注意這幾個時間點
    如果忽略產檢,不進行孕期管理,很有可能導致嚴重不良的妊娠結局,並且,產前檢查可以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出生缺陷。還有,妊娠內外合併症以及胎兒異常並不能一開始就表現出來,只能通過一步步、一個個階段去檢查和排除。所以,一定要重視產前檢查。產前檢查有許多項目,其中包括必做的唐氏篩查。
  • ...海口新生兒出生缺陷逐年上升先天性心臟病、多指、唇顎裂排前三位
    海口新生兒出生缺陷逐年上升  先天性心臟病、多指、唇顎裂排前三位醫生提醒孕期婦女要重視產前診斷
  • 南寧成功幹預1810例地貧胎兒出生,符合條件的夫婦可享免費篩查
    2010~2018年,南寧市為190萬對夫婦進行了地中海貧血篩查,避免了1810例中重型地貧兒出生。保健專家介紹,地中海貧血防控,預防是第一位,夫妻雙方按要求做好地貧篩查尤為重要。篩查丨近幾年成功幹預中重型地貧胎兒1810例潘女士和丈夫都是土生土長的廣西人,家住南寧市西鄉塘區。
  • 為減少出生缺陷恢復強制性婚檢?很可能沒有用
    曾擔任廣東省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的鄭立新醫生就認為,出生缺陷發生率與婚檢無直接關係,他的論據是,廣東省1996年以來出生缺陷的發生一直呈上升趨勢,即使在實行強制婚檢的1996—2003年,人口出生缺陷也由9.6‰上升到了20.8‰。
  • 預防出生缺陷日|懷孕了,產前篩查、產前診斷,傻傻分不清?
    大多數出生缺陷主要由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發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包括:準媽媽高齡、有出生缺陷相關疾病遺傳家族史、生育過有出生缺陷的孩子、孕前和孕期接觸過有毒有害物質等。 當前,我們提倡進行出生缺陷篩查(產前篩查)的範圍是「全人群」,即所有孕媽媽。因為出生缺陷的發生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晰,除了高危人群,任何一個正常孕婦也都有可能生出有出生缺陷的孩子。
  • 預防出生缺陷長春將開展免費產前篩查
    央廣網長春6月14日消息(記者於中濤)在孕婦妊娠15~21周時,實施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是降低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重要措施。記者獲悉,13日長春市衛生計生委、長春市財政局召開了全市免費開展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工作啟動大會,長春市將免費開展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工作。
  • 孕期怎麼檢測胎兒智力
    孕期檢查胎兒智力主要通過唐氏篩查,及時發現21三體等染色體疾病引起的智力低下,對於其他原因造成的智力低下的胎兒一般無有效的檢查手段。唐氏篩查如果發現是高危人群,應及時再進一步進行羊水穿刺檢查或者無創DNA檢查。 每個孕婦都希望自己肚子中的胎兒出生以後是一個智力健全的孩子。
  • 嬰兒眼病篩查至關重要 出生7天內就該查眼
    不少新生兒由於環境和遺傳的原因,嚴重影響到眼球和眼內組織的發育,出生後就會出現眼部疾病,先天性眼病是兒童眼盲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視網膜母細胞瘤、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等眼病,一般不容易被發現,當發生異常時可能已經錯過最佳的矯治時間,造成視覺功能發育異常,或形成視力殘疾,另外如視網膜母細胞瘤,如果不能早期發現,一旦擴散甚至會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