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這個字是罵人最難聽的話,在小說中多次出現,諸侯都愛用!

2020-12-11 似水流年一念一塵緣

三國故事影響著中國很多朝代的人,他們都對諸侯們熱血的故事很感興趣。但你知道嗎,當天下開始展開爭奪戰的時侯,「仇人見面就要臉紅」,一些金句就被他們隨口說了出來,小編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中發現,諸侯們最喜歡飈金句罵人的時侯,都會帶上這樣一個字,而這個字成為了普遍的名詞,在小說中多次出現,也是罵人最難聽的常用字。

這個字是什麼了?其實只是很簡單的一個字,這個字叫做「賊」。

在影視劇中可以了解到,「賊」這個字在三國世界裡出現的最多次,比如曹操「囚禁天子發號施令」,命令天下諸侯,諸侯們明明知道所發的聖旨是假的,完全是由曹操所寫的,因此他們罵曹操是賊,有曹賊或者國賊的叫法,對他的行為很不恥,劉備對這種叫法最多,因為他要「行正統討伐國賊」,所以他罵曹操是「曹賊」漢賊,時間長了,他的罵名也就被天下諸侯給引用的。

除了曹操,劉備,張飛也同樣被人罵為「賊」,比如呂布被俘虜以後曾經求著劉備能幫忙說些好話讓他保命,但是劉備卻落井下石不但不幫還害了他,呂布在被處死之前,對劉備說了這樣一句話「大耳賊最無信義」,大耳賊就是說的劉備,相傳劉備耳垂很大,很多會看相的人覺得他以後會很有福氣,必定不是一個凡人。張飛因為和呂布兩個人也玩不到一塊兒去,就互相攻擊,張飛罵呂布是家奴,呂布罵張飛是環眼賊,算是址平了。

除了戰將們對罵,和某些身體特徵被用做對罵以外,諸侯們對敵人也會對罵為「賊」,比如「袁賊,孫賊」等等,所以說「賊」這個字在三國中是罵人最難聽最狠毒的一個字了,也是諸侯們為了貶低對方,攻擊對方形象最常用的一個字。

其實這個賊字就只是諸侯們用來表示自己是正義一方的門面,說別人是賊那麼自己就更有正統性,這個對罵對方為賊的叫法自古就有,而每個朝代用的字眼也有不同,比如清朝末期,民國與清朝共罵對方為「匪」,都認為自己的政權才具備合法性,「匪徒」字一詞也被引用下來,用來比做作惡,比較邪惡的一方。

所以說,無論是賊或者是匪也好,都只是諸侯們對外使用的「官方字眼」,來代表自己的清白和合法性,雖然罵對方難聽,但宣傳方式達到了也就可以了,對自己在民間的影響力是有很大作用的,在小說中多次出現,也難怪諸侯和戰將們都愛用這個字眼了。

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了?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中日韓三國怎麼罵人,很多人覺得韓國最難聽,那麼中國呢?
    秦國太監趙高比較得寵,所以周圍人都比較畏懼他,有一次他指著一頭鹿說,這是馬,周圍人為了巴結他,連聲符合,這就是馬,只會「鹿馬」這個詞就是愚蠢的代表了!而「野郎」則代表鄉野村夫的意思!這四個字翻譯成中國話就是愚不可及,非常笨、痴呆的意思,最需要記住的是,這句話的應用場合一般是上級對下級,或者主任對僕從、奴隸!在平級的交流中幾乎不會使用到!
  • 重讀三國,漫談三國中最胸無大志的諸侯——袁紹
    重讀三國,漫談三國中最胸無大志的諸侯——袁紹。有一個人,擁有卓越的身份地位、強大的軍事實力,更擁有一個智囊團。但是,這個人卻絲毫沒有進取之心,他可以稱得上三國中最胸無大志的諸侯了,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是袁紹。袁家是東漢末年有名的軍閥世家。
  • 三國最著名的十句罵人名言,句句不帶髒字,噎死人不償命
    古典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小說,它以漢末至三國歸晉為時間軸,刻畫了上百位鮮明的歷史人物形象,記載了龐大的歷史內容。故事情節曲折動人,戰爭場面激烈壯觀,以此「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特點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 美語中罵人最狠的一句,原來是這個!
    很多學英語的小夥伴兒們發現,即便自己英語說的很溜,但在面對跟老外吵架的時候,還是不知道怎麼張嘴,下面小編就總結一些老美在吵架時候最常出現的罵人髒話,但是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去試驗哦!以免招來不必要的麻煩1、Fk-ing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我們華人知道的,老外罵人最常用的字眼兒了,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場合,只要你覺得不爽就可以說這個詞,比如別人碰了你卻不說抱歉。比如別人無理地謾罵了你等等,你都可以用FK you來回嘴。但是這個單詞說的多了,是不是覺得自己很遜很low?那麼老外最常罵人的字真的是這個麼?
  • 同樣是諸侯紛爭的春秋戰國為什麼沒有三國那麼受歡迎?
    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開始,基本上講述了各路諸侯響應中央號召平定這場內亂。在其中各路英雄紛紛登場隨後就是宮廷內鬥而導致西涼軍閥董卓入京掌握政權。隨後董卓的一系列行為激起了中央各官員的反擊。進而形成了18路諸侯討董卓的歷史典故。在這以後中原大亂,各路諸侯都想稱雄稱霸。而這一時期,河北袁紹以及曹操兩大勢力擴張最為迅速,進而引發了官渡之戰。這是三國前期的一個關節點。
  • 三國裡幾句罵人不帶髒字的話,網友表示:蜀國有點強
    每當說道這首詩,我們都會想起三國那段熱血的歷史,三國時期群雄割據,英雄輩出,也是最令人嚮往的一段歷史,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出現了很多有名的人,也出現了很多出名的話。要知道古代可是文人很多的,有時候罵人都不帶一句髒話,而且不重複一句,句句暴擊。今天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三國中那些罵人不帶髒字的話。
  • 狗是人類忠誠的動物,為什麼在漢語中卻充斥著大量用狗罵人的話?
    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一直都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可是在漢語中卻充斥著大量用狗罵人的話,這又是為什麼呢?商周時期社會等級制度森嚴,天子在祭祀的時候可以殺牛、羊、豬,諸侯可以殺羊和豬,士大夫只能殺豬,而平民百姓除了可以殺雞之外就只能殺狗了,可見狗是低下的象徵,狗的忠誠以及溫順的性格等特點,讓它們成為了人類最好的朋友,但同時它們也有許多缺點,狗男女說的就是狗的濫交,狗仗人勢說的就是狗的奴性,這些行為都是人類不能忍受的,而狗又是大眾所熟知的動物,於是就把狗身上的缺點,映射到對方身上攻擊對方,說到與狗有關罵人的話首先會想到狗官
  • 張馨予遭遇網絡暴力,難聽的話不堪入耳,罵人者被扒
    昨天(8月8日)張馨予遭遇驚險一幕,日常開一下抽屜整個柜子倒下來,媽媽幫她用身體擋住,而且還受傷了。心有餘悸的張馨予在事後及時在微博跟大家分享了這個事情,本意是想要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無論是什麼牌子的抽屜櫃都要認真檢查是否牢固。
  • 《三國》中的呂布真的無人能敵嗎?歷史上呂布真是文武全才嗎?
    《三國》中的呂布真的無人能敵嗎?歷史上呂布真是文武全才嗎?一個【三國】包含了《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就這兩本說來說其實有很大的區別。那我該是說接近正史的,還是小說的嘞?不過既然問了那兩本書就不該混淆的說。就像很多人喜歡把《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混在一起談。其實那就是兩本書。
  • 在烽火戲諸侯的小說《雪中悍刀行》中,您怎樣看待姜泥這個人物?
    在烽火戲諸侯的網絡小說《雪中悍刀行》中,小泥人姜泥是一個大家都很喜歡的人物,她本是西楚公主,來到北涼王府後,跟在世子殿下徐鳳年身邊,嬉笑怒罵,往往令讀者捧腹。那麼,您怎樣看待姜泥這個人物呢?咱們一起來分析分析吧!
  • 這才是最難聽的一句罵人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某某是個好人」,這麼一句由衷感嘆之言,其餘味漸漸變得越來越模稜兩可,甚至在一些人眼裡,簡直就是一句最難聽的罵人。比如說,電視劇裡女主角說:「某某,其實你在我心裡一直都是一個好人,可是……」,接下來的故事、不言而喻,這個男人被拋棄了。如果路邊、單位大門口、辦公室,有人扎堆兒議論:「某某是多麼好的人啊,……」意味著什麼呢?被議論的人可能不在了,或是攤上天災人禍等等。
  • 這些三國殺武將罵人不吐髒字
    最近玩《三國殺》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很多武將的技能臺詞都會有意無意的提到其他武將,要麼是問候結誼的,要麼就是罵對方的。但是這些臺詞又不是直接開罵,而是轉個彎來罵,或者直接用古語罵,一般人還聽不出來。
  • 自從玩了三國殺,和人爭吵不僅文氣十足,罵人還不帶髒
    不過據說學習一門語言最快的方法,是從罵人開始的,就像很多人不會說英語但會說f**k,在深淵看來罵人其實也是一門藝術,肚子裡有墨水和沒墨水的說的話是不一樣的。普通人罵別人目光短淺可能只會說「SB」,孔子則會罵他「三季人」。
  • 素質教育的漏網之魚:三國著名3大「噴子」,讓罵人成為一種文化
    下面這3個古人將吐槽做到極致,讓罵人成為一種流傳千古的「藝術文化」。 今天就來看看,三國時期的「噴子」是怎麼罵人的。 在活捉陳琳後,愛才的曹丞相表現出大度,不計前嫌招其為自己效力。 能讓罵人治好頑疾的,恐怕也只有陳琳了。 (三) 如果說陳琳罵人僅憑一張嘴或者一根筆,那麼這位就比較牛了,還用上了形體。
  • 他改變一個字的讀音,讓已婚女性罵了三年,如今這個字人人都在用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經有了六千多年的歷史。發展到現在,有些字可能是同一個字但是卻有好幾個讀音,比如說尾、了等字,也有一個讀音但是意思卻不相同的,比如說他、她、它,這三個字現在分別是第三人稱用來表示男性、女性以及人以外的事物。
  • 日文最傷人心的髒話是什麼?感覺和國人罵人比就是過家家啊
    很多人覺得,感覺國內一些罵人的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髒?美劇裡感覺也能聽到很多粗魯的俚語,髒話,但看了日本的動畫片,看日劇學日語,應該發現,日本人罵人的話,不多,也很少能聽到特別難聽的髒話,有一位UP主,就對日本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大都採訪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男女皆有,問他們認為日語裡最難聽的罵人的話,大致有這麼幾個結果。
  • 三國中他明明被人稱為愚蠢的代名詞,為何自己卻敢自稱第一諸侯?
    在這些諸侯之中,最後實力崛起的當數曹操和袁紹了,其他人就是曇花一現,不足掛齒;可是,在初期的時候,這十八路諸侯之中,勢力最為強大的,既不是曹操也不是袁紹,而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袁術和袁紹同出一門,袁術卻比袁紹多一些優勢,所以說當時實力最強勁應該是袁術,可是袁術為什麼一直被別人稱為愚蠢呢?最奇葩的是,都被人說愚蠢了,袁術還敢自稱自己是當時的第一諸侯,這又是誰給了他勇氣呢?
  • 日文最傷人心的「髒話」是什麼?感覺和國人罵人比就是過家家啊
    很多人覺得,感覺國內一些罵人的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髒?美劇裡感覺也能聽到很多粗魯的俚語,髒話,但看了日本的動畫片,看日劇學日語,應該發現,日本人罵人的話,不多,也很少能聽到特別難聽的髒話,有一位UP主,就對日本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大都採訪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男女皆有,問他們認為日語裡最難聽的罵人的話,大致有這麼幾個結果。
  • 中國有一特殊姓氏,起任何名字都在罵人,至今這個姓氏已有12萬人
    中國有一特殊姓氏,起任何名字都在罵人,至今這個姓氏已有12萬人文/真真說史姓氏在我國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 北京話罵人不帶髒字,如果不懂挨罵了你都不知道!
    著名學者粱實秋先生是老北京人,他曾在一篇講北京話罵人的文章裡說:「罵人要罵得微妙含蓄,你罵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覺得是罵,等到想過一遍,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著的面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這才是罵人的上乘。」北京人拿話損人,大概就能起到這種臉色三變的作用,北京土話裡的「損人」,也叫「糟改人」。糟改人的話,用北京土話說叫「片兒湯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