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首發 《還原民國教育》:從「栩栩如生的逝去」裡抬起頭來

2021-02-09 新校長傳媒

為什麼要「還原民國教育」?

文/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庫總裁,《新校長》雜誌主編)

歌德曾在《浮士德》裡詠嘆人性:當下存在的,仿佛從眼前遠遁;已經逝去的,又變得栩栩如生。此刻,我從「栩栩如生的逝去」裡抬起頭來,試圖思考這種貼近真實的還原,對當下中國教育的價值。

「文以化真方載道,詩非朦朧不流芳」——因為人性,我們每一個人描述歷史的態度總是如此。遠遠地望見,大致地勾勒,所以發光的部分便最容易浮現出來。可以看到,那些流傳的「發光的民國教育」故事,除了讓人高山仰止並試圖尋蹤效法以外,不可避免也會帶來另一重影響,即講故事和聽故事的人,容易一起失去面對當下複雜教育情境的清晰判斷和足夠信心。

而《新校長》真實再現歷史的研究,客觀上有效彌補了這個維度上的缺陷。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還原民國教育」的首要目標,是期待今天的中國教育人,以先賢為鑑,發現這兩個時代巨大的相似性:

我們其實都呈現出傳統斷裂,價值崩塌,沒有一個「主義」能完整解決複雜中國問題的狀況;所以一切都需要變革重建,一大堆的「元問題」,都急迫地呼喚著「大師級革命者」。第二,民國的前夜是閉關鎖國的晚清羸弱,中國改革開放的前夜則是人性禁錮的「文革」浩劫,所以教育界一部分人轉向熱烈地擁抱世界,一部分人轉向熱烈地回望傳統;他們中很多的人爭吵不休,但更多的人則殊途同歸。民國剛剛走出「學而優則仕」的科舉教育體系,今天的我們剛剛從「考分高於一切」的應試教育中甦醒。兩個時代的教育人,都在方向清晰、方法多樣地竭力構建現代與傳統相融合、精英與平民相伴生、遠方與未來都適應的教育體系……

當然,「還原民國教育」的另一層意義,還在於幫助我們看見這兩個時代的根本不同點:

——民國教育面對的,是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時期,長期目標是大規模批量化培養適應工業文明的知識型人才;那個歲月還有一個壓倒一切的主題——「救亡圖存」,所以培養「苟利國家生死以」的學子才是最強音;民國教育有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大師引領輿論與實踐,所以學校教育的方向清晰而有效,儘管規模有限。

——當下中國教育面對的,是工業文明向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轉型,長期目標是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終生學習者和創新型人才;在人類文明深度交融的今天,我們面臨的壓倒性主題已經更加複雜:「認識與接納世界,發現並超越自我,個性發展與多元共存」,並以此,託起國家的未來;我們的時代缺乏「人人都認可的英雄」引領,但一定會並正在湧現一大批普通的實踐與創造者,跌跌撞撞碰壁拐彎,像民國的大師一樣,深度改變中國教育。

本期雜誌以年度人物—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為線索,追溯他的成長曆程和辦學歷程,解讀他的中學教育思想,到先生的中學教育實踐,從一個比較立體的角度,真實呈現出張伯苓先生「知」和「服務」的一生。

雜誌還從「課程與教材」、「經費與經濟」、「宏觀管理」、「區域特寫」和「名人與名校」五個維度對當時的民國教育現狀作了一個全景式的梳理。

隨著民國的建立,很多課程開始出現在中國的教育史上,教材也經歷了從無到有、逐步完善的過程。加之民國時代正式頒布過兩次學制,即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學制》和1922年的《壬戌學制》,因此課程與教材的發展演變就更顯得不那麼一目了然了。

本板塊中,我們對民國時期各門課程、教材及其教育效果進行了回顧與梳理。

中國近代的學制流變

那些中學語文的經典名篇

民國的語文教科書,愛選哪些文章、誰的文章?又透露出怎樣的時代主旋律?"民國中學十佳散文課文"、「十佳詩詞課文」和「民國語文十佳作家」各有哪些?我們能從這裡找到答案。

中學數學難度大    

大部分數學教科書都是以單元組織內容,以條目呈現知識,幾何教科書偏重推證,即證法;代數教科書偏重計算,即算法。

有意思的是,在內容編排中,民國數學教科書很尊重中華傳統:「不少教科書選取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注意在教科書中貫穿愛國主義精神。」

英語教育好得反常  

綜觀「中華民國」時期的教育,從整體上來看,其發展是緩慢的。但英語教育在這種反常的國內外氣候中,卻得到了畸形的發展。英語教育一直處於壓倒一切的地位。這一時期的英語教學質量也相當不錯,為中國的英語教育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音樂課數易其名,走向成熟  

很少人知道,我國的音樂教育的發展,和康有為、梁啓超的極力提倡大有關係。我國民國時期的音樂教育不僅為國民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為後來的音樂教育積累了大量有益的實踐經驗。

提起民國教育,很多人都會想起收入豐厚的大學教授,並進而認為整個教育都因為政府重視而「不差錢」。這無疑是陷入了以偏概全的誤區。事實上,民國教育一直經費短缺,尤其是抗戰爆發後。也正是這種戴著鐐銬跳舞依然不舍不棄的堅持,更能贏得人們的敬意。

由於一直把歐美等先進國家作為學習對象,客觀地講,民國當局在教育上表現出了很高的宏觀管理水平。具體表現在,不僅在教育行政制度、教育立法、學前教育、女子教育、私塾改造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不小成績,而且出現了諸如蔡元培、蔣夢麟、嚴修、範源濂等令人敬佩的教育官員。

這一模塊從教育行政制度、政校關係制度和學校管理制度的變遷,反觀此時期教育管理制度的變遷,其中所折射出的民主、多元和開放的精神是其不可磨滅的價值。

民國時期,由於政府的權威性遠遠不如今天,因此各個區域的教育差異也比今天更大。通過此模塊,我們可以走進各個區域,對民國教育做更深入的了解。

眾所周知,民國是個教育家與名校長輩出的時代,我們對他們也比較熟悉。雖然如此,本板塊還是選擇把他們收集在這裡,因為少了他們,民國教育便失去了很多鮮活和精彩。儘管一些學校因太過前衛,終究沒能逃脫曇花一現的命運,但仍然無法掩蓋他們的價值。

春暉中學一景

其中有近代著名教育家經亨頤的春暉中學,有汪懋祖的「學術化中學」蘇州中學,有廖世承力踐全人教育的光華附中,也有林礪儒時代的北師大附中,還有熊育鍚的心遠中學。這些名人與名校為當時的民國教育提供了某種參照。

民國教育持續長達38年,其豐富遠遠不是以上幾個板塊的角度所能體現的,同樣也不是本期一本薄薄的雜誌能夠涵蓋的。延伸的文章不再預設統一的主題,但求能更多元地反映民國教育。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一鍵訂閱! 

相關焦點

  • 【教師節專稿】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抬起頭來走路
    抬起頭來走路在我讀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句是: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抬起頭來走路。命令式的教育,懲罰式的手段,在我們班級管理中,會取得最直接的效果。伴隨著這樣的教育,我們的臉是黑的,我們的聲音是冷的,甚至是吼的。試問,我們的德又在何處?我常常看孩子們的眼睛,孩子們的臉。我深深地感到嘆息,現在孩子的眼睛已經很少有明亮的了,現在孩子的臉也很少有那種燦爛的了。孩子,本來就應該是哭著哭著,轉眼就笑了。笑容應該是孩子最真實的名片。
  • 教師節專稿 | 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抬起頭來走路
    抬起頭來走路"在我讀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句是: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抬起頭來走路。命令式的教育,懲罰式的手段,在我們班級管理中,會取得最直接的效果。伴隨著這樣的教育,我們的臉是黑的,我們的聲音是冷的,甚至是吼的。試問,我們的德又在何處?我常常看孩子們的眼睛,孩子們的臉。我深深地感到嘆息,現在孩子的眼睛已經很少有明亮的了,現在孩子的臉也很少有那種燦爛的了。孩子,本來就應該是哭著哭著,轉眼就笑了。笑容應該是孩子最真實的名片。
  • 讓「低頭族」從虛擬世界中抬起頭來
    (原標題:讓「低頭族」從虛擬世界中抬起頭來) 大眾生活過分依賴手機
  • 精美散文:抬起頭來 希望就在眼前
    精美散文:抬起頭來 希望就在眼前  If you put a buzzard in a pen six to eight feet square and entirely open at the top, the bird, in spite of its ability to fly, will be an absolute
  • 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
    幼兒園裡總有一些這樣的孩子,他們性格內向、孤僻、懦弱,往往缺乏自信心。他們不愛說、不愛玩、不愛交往,只是靜靜地坐在角落裡,默默地看著別人遊戲、玩耍。儘管他們的智力並不比別人差,有時也躊躇滿志、躍躍欲試地想做一些事,但常常因自我感覺較差,害怕失敗,怕被人取笑而情緒低落。有時,自己明明會的問題,看著別人搶著回答而不敢舉手。他們常常是被人遺忘的一個角落。  我班的佳佳就是這樣的孩子。她性格內向,很少說話,做什麼事總愛鑽「牛角尖」。
  • 請關掉屏幕,抬起頭
    在這個題為《抬起頭》的短片中,英國作家兼導演的加裡-特克建議看視頻的人們:「將目光從手機移開,抬起頭,關掉屏幕,看看你的周圍,好好珍惜今天。」'Look Up' was posted to YouTube on April 25, and just 10 days later already has over 14 million views.
  • 抬起腳來走路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在鞋櫃裡找一雙鞋。往往這個時候,預約的車已經停在了家門口,如果司機等了太久,他會依靠在車門上,纏繞手臂,交叉雙腿,故作悠閒。我從玻璃門望出去,那股悠閒更是一道催命符,不得不趕緊為孤獨依舊的腳後跟,提上一雙合適的鞋。
  • 《許你浮生若夢》匠心獨運 還原民國風土人情
    由高寒執導,朱一龍、安悅溪領銜主演,程硯萩、朱鑑然、方逸倫、李德龍、帝娜、李感聯合主演的民國青春勵志劇《許你浮生若夢》正在熱播。醫院裡,天嬰得知血型與羅浮生一致,便自願為救命恩人輸血,經過手術,兩人幸好沒有大礙,但天嬰因為身體過於虛弱,昏迷過去。醒來後面對病床邊許星程的訴說衷腸,天嬰更加確定了自己的內心,眼前人即心上人,早已把羅浮生這個人拋之腦後。三個人的情感糾葛仍在繼續,不過愛情的天平似乎倒向了撩妹攻勢更勝一籌的許星程,羅浮生只能繼續扮演守護騎士的角色。天嬰最終會選擇誰,讓我們拭目以待。
  • 低頭族,請抬起你的頭吧!
    低頭族,請將你的頭抬起智能化產品給我們帶來生活及工作的方便之外,同時衍生其他行為的產生:「低頭族」。社會上對「低頭族」評價褒貶不一,想必但大多數還是持抵制意見的,那就讓我們來看看究竟為什麼需要去抵制這種行為的:首先,在生活中,下班回家除了做些必須要做的事情之外,最常見的事情就是毛面笑容抱著手機或者平板,除了正常通話發信息或者視頻對話之外,更多的時間還是花費在看新聞、看段子、看電子小說、看視頻、打遊戲。
  • 'Heads-up'可不是「抬起頭」
    🙇今日核心詞彙Heads-up字面意思看好像是在說讓你抬起頭可是嚴格意義上講Heads up!提醒一下你,明天會下雨好想在雨天裡盡情地睡一下午你呢?
  • 「永昌就那麼一次機會」,何塞:抬起頭「向前看」
    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卓爾主帥何塞表示,在足球比賽中勝負都很正常,他希望隊員們能夠抬起頭,去勇敢地迎接下一場較量。何塞認為這是一場對雙方都很重要的比賽,全場比賽裡武漢卓爾只有那麼一次小失誤,而其他方面做得都不錯。「但足球就是這麼一項運動,需要把球踢到對方門裡,我們沒有做到。從聯賽開始到現在,除了首次對陣國安和這場比賽之外,我們都取得了進球。
  • 中職生,抬起你的頭,做一個自信的「準職業人」
    人生中,要有面對挫折的樂觀態度,挫折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睛,挺起自己的胸脯,抬起頭來堅毅地注視著遠方,經過努力,自卑人的人生也會一樣璀璨。 商業學校的陳志斌校長說,職校很多學生剛入校時是低著頭進來的,好像做錯事了,甚至帶著負罪感來的,存在明顯的自卑心理;有一部分是吊兒郎當,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清楚的認識,揮霍著不負責任的青春。 陳校長停頓了一會,又接著說,有些職校學生家庭教育缺失,學習成績不好,入校時衣冠不整、儀容不潔,甚至染髮、文身等,精神面貌給人感覺有點頹廢。
  • 百年傳承,還原重慶江湖菜初心 楊記隆府新光裡開新店
    楊記隆府1942年創立,注重渝味的傳承,處處體現重慶的特色口味;注重菜品的美學,將視覺與味覺融合,在品美食的過程中依舊賞心悅目,將粗狂的川菜吃法引向視覺美感,透過菜品的展示欣賞百年前的民國文化;注重消費者的空間體驗,還原民國風情
  • 鄭巨欣團隊首發《詩經的絲巾》 還原2500年前《詩經》裡的傳統顏色
    鄭巨欣團隊首發《詩經的絲巾》 還原2500年前《詩經》裡的傳統顏色
  • 暖心文案|在芸芸的眾生蟻穴中,抬起頭來
    在芸芸的眾生蟻穴中抬起頭來,世人皆醉我獨醒亦或沉淪,何妨去應許那些淡雅的心簡又有何妨?
  • 不管未來怎樣,你都要抬起頭向前走
    不管未來怎樣,你都要抬起頭向前走選擇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好像都很喜歡選擇做自己很有把握的事情,也就是自己能夠預料到的事情,而沒有把握、不能夠預料到的事情我們常常就會選擇停留在原地,即靜觀其變或者視若罔聞,不敢去冒險,不敢去嘗試,導致慢慢地最好的機會已經流失
  • 每日一說 :有奮鬥方向,抬起頭,都能看到希望
    每日一說 :有奮鬥方向,抬起頭,都能看到希望>每個人都該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具有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千萬別擁有別人的夢想,因為別人的夢想一旦加諸於你身上時就成了期待;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奮鬥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希望;當我們不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
  • 民國時期粵菜酒家老菜單上的名菜復原
    10月23日晚,鎮海樓之夜——「留住鄉愁」金秋詩會暨「消失的名菜」首發儀式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舉行。「江南百花雞」、「金銀雞蛋糕」、「菠蘿浴日」……活動中公布的一批覆原粵式名菜,是挖掘於民國時期粵菜酒家的老菜單,讓人們重溫上世紀繁華的廣州市民生活和飲食文化。
  • 華山「二十四孝」全景雕塑郵票首發
    華山「二十四孝」全景雕塑郵票首發     10月31日,在華山「二十四孝」雕塑群景區前工作人員展示當日首發的24孝全景雕塑郵票。
  • 抬起頭許下心願吧一起趣冒險跟著我衝鴨衝鴨是什麼歌
    抬起頭許下心願吧一起趣冒險跟著我衝鴨衝鴨是什麼歌  歌詞 「抬起頭許下心願吧一起趣冒險跟著我衝鴨衝鴨」是什麼歌?據悉,這是由楊超越演唱的《衝鴨衝鴨》。  衝鴨衝鴨 - 火箭少女101楊超越  詞:頭牌音樂-壹壹  曲:頭牌音樂-鄒梓驊  編曲:頭牌音樂-鄒梓驊/Tosa  抬起頭 許下心願吧  一起趣冒險  跟著我 衝鴨衝鴨  擺擺手 和煩惱再見吧  幸運無極限  跟著我 衝鴨衝鴨  Woo 漫步這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