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農鎮鳳凰寨村:政策兜底保民生 產業扶貧促增收

2020-12-13 秀山發布

秀山網訊 在深化脫貧攻堅工作中,宋農鎮鳳凰寨村立足當地實際,用黨的精準扶貧政策為貧困群眾撐起保障傘;以合作社為牽引,全力以赴抓實產業發展,通過產業扶貧帶領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向世友(右一)與村民一起打包三紅蜜柚。

當下正是宋農鎮鳳凰寨村三紅蜜柚成熟的時節,在該村產業倉庫內,建卡貧困戶向世友正和其他村民一起,對採摘好的三紅蜜柚進行打包裝袋。得益於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向世友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從此打開了幸福生活的大門。

「我以前患了甲亢病,妻子患有腎衰竭,差不多10年了,兒子又得了尿毒症,現在也有5、6年了,家庭情況十分困難。」向世友告訴記者。

受疾病的困擾,此前,向世友家裡的生活十分拮据。如何增加家庭收入,為一家人提供生活保障,成為他必須解決的大難題。

已包裝好的三紅蜜柚。

「向世友這戶家庭,我們通過入戶走訪,對該戶情況進行了信息比對,然後通過村民小組會、村民代表大會,把該戶納入了建卡貧困戶,通過政策性的幫扶解決了該戶的勞動力就業及其低保兜底。」鳳凰寨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張江華介紹。

2017年,鳳凰寨村結合實情,經過評審為向世友一家4人申請落實了低保。每月2000多元低保金猶如雪中送炭般,為這個困難的家庭帶來了生活的希望。

為進一步增加向世友的家庭收入,幫助他早日走出貧困,2017年12月,鳳凰寨村支兩委又為向世友爭取到公益性崗位,主要負責宋農鎮鳳凰寨村垃圾中轉站管理和全村日常清潔打掃,雖然收入不算多,但卻穩定,這也愈加堅定了向世友奔向美好生活的信心。

「有了這個低保後,我又到垃圾中轉站管理和打掃清潔衛生,一個月有2000多收入。」向世友說,生活改善了,日子也逐步好轉,感謝黨和政府的幫扶。

已包裝好的三紅蜜柚。

鳳凰寨村作為全縣深度貧困村之一,長期以來,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以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為徹底打破這一局面,2018年2月,經過多方考察後,鳳凰寨村決定因地制宜發展三紅蜜柚產業。

張江華介紹,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鳳凰寨村成立了土王廟農業專業合作社,建成了500餘畝的三紅蜜柚基地。

建立合作社,村民以「土地+資金」的方式入股,同時,為確保均衡發展,防止產業發展中出現「一家獨大」的現象,合作社還設定了「一萬元」入股上限,這得到鳳凰寨村民的大力支持。說幹就幹,鳳凰寨村的三紅蜜柚產業快速落地。蜜柚基地所在的土王廟組和塘口組共有140戶601人加入了合作社,入社率達95.2%,向世友也是其中之一。

在村支兩委的指導下,向世友與妻子一合計,便將自家的3畝多地全部入股到了合作社,同年,縣上大力推廣扶貧小額信貸,他又把申請到的扶貧小額信貸資金以300元一股的價格投進了合作社。經過近三年的精心培育,今年,鳳凰寨村的三紅蜜柚實現了試掛果。

三紅蜜柚基地。

「今年柚子已經銷售了1萬多斤,現在還有7、8萬斤,我們的柚子外觀好、口感好,拿去放一段時間,越放越好吃,歡迎大家來鳳凰寨購買。」土王廟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田明輝說。

農民土地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據統計,今年鳳凰寨村三紅蜜柚總產量達10萬餘斤,按當前市價3元一斤算,今年三紅蜜柚總產值可達30餘萬元。對於這筆資金,鳳凰寨村計劃作為2021年三紅蜜柚產業管護成本進行統一管理,預計到2021年全面掛果的話,鳳凰寨村三紅蜜柚產量可達100萬斤,屆時,向世友等入股社員將享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全媒體記者 吳國超 楊瑜)

相關焦點

  • 【政策解讀】參保不出門,奔康不掉隊!江門社保扶貧兜底基本民生
    據江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社保局局長黃銳樓介紹,近年來,按照江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精準扶貧工作部署要求,江門社保局落實促進社保扶貧,推進貧困人員社會保險應保盡保,對精準扶貧幫扶對象實施醫療保障託底工程等,實現了全市社會保障兜底扶貧工作的四個100%:符合政府代繳費條件且願意享受政府代繳費的貧困人員100%落實政府代繳費政策
  • 衡水故城縣「五金」扶貧產業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 河青新聞網...
    」扶貧產業模式。強化資金支持,創新模式促增收。他們依託「五金」扶貧產業,探索了「黨建引領、龍頭帶動、農戶入股、合作經營、金融保險兜底」的「五金」產業扶貧模式,為貧困群眾開闢了多元增收渠道。一是「金雞」模式。貧困村集體以扶貧資金入股,建設泰國正大肉雞全產業鏈的養殖環節生產設施,交給正大集團租賃經營;累計發放扶貧收益3119萬元,每村年均增收3.21萬元、貧困戶年均增收800元。
  • 我市農業產業扶貧促農增收
    本報訊 記者萬明報導:日前,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6年以來,上饒市農業農村局切實履行部門工作職責,紮實推進農業產業扶貧和各項巡視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實現高質量、確保可持續」工作原則,圍繞貧困人口持續穩定增收,強化產業扶貧提質增效,持續推進產業扶貧精準到戶,為全市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 廣西龍州縣:推進鄉村旅遊扶貧保就業 促消費 穩增收
    原標題:廣西龍州縣:推進鄉村旅遊扶貧保就業 促消費 穩增收   「入股櫻花谷鄉村旅遊區以來第三次分紅,我的
  • 明通:產業驗收嚴把關 政策獎補促增收
    明通鎮產業驗收志願服務小分隊與養殖戶現場核對驗收信息。通訊員 郭凡 攝    近日,明通鎮以《城口縣2020年產業到戶扶持實施細則》為驗收標準,以分村實施、逐戶清點為驗收模式,組建「村社幹部+機關職工+義務監督員」為主的志願服務小分隊6組,對全鎮6個行政村含非貧困戶在內的2000餘戶家庭進行了為期7天的逐戶產業驗收。
  • 信義街道:因地制宜謀出路 產業扶貧促增收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信義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結合轄區實際,因地制宜謀出路 ,產業扶貧促增收,走出了具有信義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今天的「鄉村振興這一年」特別節目,我們就來看看信義街道的脫貧攻堅之路。渭南經開區信義街道下轄11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43個自然村,共有6659戶279950口人,耕地面積5.12萬畝,屬於典型的城鄉結合鎮辦。
  • 丹寨:社保兜底守底線 解決就業扶持產業促脫貧
    網絡媒體「走轉改」 脫貧攻堅看貴州丹寨:社保兜底守底線解決就業扶持產業促脫貧社會保障兜底扶貧到村到戶老有所依 少有所養對特困供養人員實行「兜底」,是社會保障「安全網」。在丹寨縣,過去一年裡,五保戶的保障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
  • 望江:紮實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
    今年以來,望江縣太慈鎮加大政策支持和宣傳力度,多措並舉,全力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促進貧困戶穩定脫貧,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開展宣傳引導。為進一步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促進「換血式」脫貧向「造血式」脫貧轉變,切實提高扶貧政策知曉率,鎮農辦、扶貧辦、村扶貧專幹以及幫扶責任人通過入戶走訪,挨家挨戶發放政策明白紙,向群眾講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政策,讓群眾更直觀地了解民生工程項目,引導貧困人口轉變思想觀念,主動創業。組織技能培訓。
  • 強化產業支撐和保險兜底 堅決按時限標準全面脫貧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聚焦精準,因地制宜,強化產業支撐和保險兜底,做到真脫貧、不返貧、可持續,堅決按時限標準全面脫貧。邊昭村是景俊海扶貧包保的貧困村。他走進貧困戶竭長生家中,看到老兩口都已年過古稀、行動不便,景俊海囑咐當地幹部照顧好老人生活。
  • 臨澤板橋鎮:就業扶貧促增收 幸福生活有底氣
    通訊員 宋璐婷「感謝黨的扶貧政策,幫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讓我家渡過了難關!」12月11日,臨澤縣板橋鎮西灣村建檔立卡脫貧戶吳成才對前來看望他的幫扶幹部高興地說。為使其家庭有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和就業渠道,今年年初鎮村幹部主動上門向他宣傳就業扶貧政策,推送就業崗位。妻子楊潤花積極參加了鎮上組織的中國結編織技能培訓,4月又被聘用到公益性崗位在家門口「上崗」就業,遠在烏魯木齊打工的兩個兒子,也都享受到了外出務工獎補資金合計7800元,一家年收入近7萬元。
  • 民生銀行福州分行:為「六穩」「六保」注入「民生動力」
    民生銀行福州分行充分運用金融之力服務穩就業、促發展。該行積極推出「戰疫貸」產品,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給予貸款定價優惠政策,幫扶企業渡過難關,目前,「戰疫貸」已審批金額達19.16億元。  「資金到位了,我的計劃也得以開展,非常感謝民生銀行福州分行的支持和幫助。」拿到貸款的創業者楊先生,立即採購了一批貨品,並不斷尋找線下合作實體店。
  • 「我的扶貧故事」「五個要點」助扶貧|羅甸縣茂井鎮桃園新村工作隊...
    民生要點:醫療惠民,政策兜底,千方百計保民生   落實民生保障,確保脫貧攻堅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合作醫療,惠民政策保健康。近三年來,我們村注重民生保障和政策兜底,確保做到應扶盡扶,能扶盡扶,目前全村殘疾人40人,五保11人已全部穩定達到「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標準。
  • 政策發「紅包」 市場添活力丨貴州千方百計促消費保民生
    ,全省各級共支持促消費資金3.6億元,舉辦促消費活動465場,直接拉動消費52億元。  密集的活動,優惠的政策,一系列精準措施正有效激發消費者的消費熱情,推動市場持續回暖。「2020年貴州省黔菜美食消費季」啟動儀式現場促消費 政策頻發「大紅包」  上半年,為抗擊疫情保經濟,省政府先後出臺《多彩貴州促消費百日專項行動方案》《貴州省促進夜間商業消費實施方案
  •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城鄉居保兜底項目紮實推進
    1月14日,區人社局召開全區城鄉居保工作會議,部署各鎮(街道、經濟區)全面啟動2020年春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徵繳突擊活動,要求面向低收入人口的城鄉居保參保登記、代繳保費、待遇享受「三個100%」政策全面落實到位。  精準定位擴面對象。
  • 新疆阿克蘇:產業扶貧拓寬農民增收路
    近年來,廣大南疆地區依託產業扶貧,實現了以產業促就業,以就業促脫貧。阿克蘇地區的特色扶貧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農牧民就業熱情越來越高,就業門路越走越寬。  作為棉花主產區,阿克蘇近年來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建立了自治區級開發區——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
  • 扶貧故事 | 無線電集團:改善農田水利設施促增產增收
    扶貧故事 | 無線電集團:改善農田水利設施促增產增收 2020-12-01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增收有項目 致富有門路(一線探民生)
    作為遼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5年來,朝陽市累計實施扶貧農場、光伏發電、特色種植、畜牧養殖、扶貧果園等產業項目2063個,直接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每個縣區都形成了2—3個特色鮮明的產業扶貧模式,每個貧困戶都有兩個以上項目覆蓋,確保貧困戶有增收項目,貧困人口有脫貧致富門路。
  • 撒拉溪鎮:多元布局產業發展 調整結構助農增收
    撒拉溪鎮黨委副書記樊貴章介紹,近年來,在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撒拉溪鎮將黨支部「建在村民小組上、建在產業鏈上、建在生產基地上」,通過黨支部引領,帶動黨員協調土地、化解矛盾、參與建設發展,幫助群眾轉變觀念。各黨支部黨員「比實績、比奉獻」,通過示範引領、政策講習、技術講習等,帶動群眾共同發展。
  • 神木市大保當鎮:黨建引領聚合力,脫貧攻堅強振興
    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實現小康路上不丟一人,神木市大保當鎮堅持「黨建促脫貧」工作思路,多措並舉、精準施策、狠抓落實,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紅色路徑」,切實將黨建優勢轉化為助推群眾脫貧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