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基金業管理養老金資產超3萬億,持續推進...

2020-12-17 騰訊網

「截至2019年末,約有5.3萬億元的養老金已經開啟了投資運作,其中基金行業管理了2.4萬億元。我們看到最新的數據,目前基金業已經管理了超過3萬億的養老金資產。」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2020峰會」上表示。

就養老FOF來說,鍾蓉薩表示,經過兩年的投資運作,養老FOF已初具規模。目前,全市場共成立100隻養老FOF,在沒有稅收優惠政策的情況下,規模超過516億元,總客戶數超過170萬戶,幾乎全部為個人投資者。

基金業服務養老金管理

事實上,如今正值我國十三五收官與十四五開局之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新時代的國家發展戰略,養老金工作者們的長期呼籲和工作進展得到了國家的認可。

而如何「積極應對」養老這件事呢?

結合基金業服務養老金的經驗,鍾蓉薩認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一是實現「有所養」,要充分發揮投資管理的作用。為此,需要轉變投資理念、完善投資運營模式。二是實現「有所依」,要全面推進個人養老金體系的建設。具體而言,需要從做好投資者教育、做好專業投資、做好全流程客戶服務等方面做好投資。三是「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中國夢的共築,需要養老金體系化的持續推進。制度的推進要在實踐中完善,需要養老金工作者們的持續長期努力。

「目前基金行業已經管理了超過3萬億的養老金資產,管了這麼多的錢,如何能夠充分發揮投資管理的作用,我覺得關鍵在於要加強研究,完善投資運營模式。」鍾蓉薩表示。

具體來看,投資理念方面,一是要打破以「既要保本又要高收益」為投資目標的錯誤觀念;二是根植長期理念,養老金投資要重點關注長期的保值增值;三是要支持管理人開展專業化投資。

投資運營方面,一是要建立養老金投資的個人選擇權,其實有一些企業(例如銀河證券、華夏基金)已經在企業年金的個人選擇權方面開展嘗試,取得了良好成效;二是要構建成熟的資產配置體系,受託人和管理人各司其職,合理拓寬投資範圍,讓資產配置能夠發揮實效;三是要建立市場化機制,吸納境內外更多優秀的投資管理人為我國養老金投資服務,由市場優勝劣汰。

鍾蓉薩表示,「協會過去5年的努力,雖然遭遇過許多困難,但值得肯定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達成了三點最重要的共識,並且是基於專業而非行業利益形成的共識:一是堅持帳戶制,讓稅收遞延的政策不是給某一類產品,而是真正惠及每個人;二是將公募基金這一標準化且適合百姓理財的金融工具納入第三支柱投資範圍,給老百姓提供優質的產品;三是堅持入口開放,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需要,到各類基金銷售機構參與個人養老金的投資。」

「在這裡,我們再次呼籲政策儘快推出,讓大家都能夠在一個對的大環境裡,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挑選適合自己的管理人或者平臺,做好養老財務儲備和規劃。」鍾蓉薩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 面對不會自己挑選產品和服務的小白投資者,行業還推出了養老FOF,即養老目標基金。

「當初推出的初衷是希望基金業能夠有一類承接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的產品。時至今日,我們可以很有底氣的說,養老FOF不僅僅是一類產品,而是開啟了基金業服務個人養老金的大時代。」鍾蓉薩表示。

基於個人養老金的投資屬性,養老FOF具有4個核心特徵:一是長期性,鼓勵長期持有、長期投資、長期考核;二是以資產配置為核心,通過資產配置和風險控制,降低組合波動;三是重視發揮權益投資對資產增值的作用;四是充分考慮投資者的年齡、預期壽命、風險承受能力等適當性因素,將合適的產品設計給適合的投資者。正是這4個核心特徵,決定了它能夠精準匹配老百姓的養老需求,是適合大眾的養老理財工具。

「經過兩年的投資運作,養老FOF已初具規模。目前,全市場共成立100隻養老FOF,在沒有稅收優惠政策的情況下,規模超過516億元,總客戶數超過170萬戶,幾乎全部為個人投資者。」鍾蓉薩表示,「同時,養老FOF初步實現了保值增值效果。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市場已經開展投資運作1年以上的62隻養老FOF,多達54隻跑贏基準,佔比87%,近1年平均收益率約為22%。」

此外,鍾蓉薩指出,養老FOF在實現可觀收益的同時,很好地控制了回撤。投資運作滿1年的養老FOF,近一年平均最大回撤在-7.9%,相較全市場混合型基金平均最大回撤的-14.29%,表現相對穩健。

「養老FOF能夠在獲得長期收益的情況下,有效控制組合波動,降低回撤,提升投資體驗。在此,我們希望管理人能夠繼續做好投資,母基金層面要注重資產配置結構的穩定、投資紀律的執行和風險管理的控制水平,子基金層面要保證底層資產的優質和穩定性。銷售機構也要不斷積累經驗,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鍾蓉薩表示。

具體來說,一是要持續做投資者教育,幫助個人正確認識養老金,儘早開始做準備;二是做好專業投資,幫助個人做好資金規劃、資產配置和權益投資;三是持續做好繳費、投資、領取環節的全流程客戶服務,堅持長期投資。

持續推進位度建設

鍾蓉薩表示,「全力推進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已成為各界共識。制度的建立難以一蹴而就,如何紮實推進、取得實效,需要大家持之以恆的去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正確的事;二是制度的推進要在實踐中完善;三是需要養老金工作者們的長期持續努力。」

「要避免不同養老金制度發揮一樣的作用(比如不能都需要國家來承擔兜底保障),造成制度成本的增加和浪費。各個支柱應該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缺失,這樣綜合起來才是對老百姓最充足的一個保障。」鍾蓉薩表示,「養老金制度是涉及國計民生的大制度,牽涉面廣,部際協調難度大,難以一步到位。我國的企業年金制度,雖然前期發展比較緩慢,但是十年來也形成了1.8萬億元的積累,近兩年受益於年金繳費比例提高與資本市場持續向好,年金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同時,也為我國推出職業年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所以說沒有一出來就完美的政策,要在核心問題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儘快推出,在實踐中去完善。」

據其介紹,有些地區在養老金制度建立上探索很多新的模式。例如,海南省將全省納入養老金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先期實施範圍,並且在靈活就業人群參加失業保險新模式、建立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制度、企業養老保險補助資金支持力度方面都進行了探索,另外,還探索建立企業年金自動加入機制。

「這五年間,我在很多場合都說,我有一個夢想,養老金就是我的夢想。5年來,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我們做的工作得到了很多同路人的認可,漸漸變為現實。」鍾蓉薩說道。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中基協副會長鍾蓉薩詳解基金業「養老金帳本」:年內養老金資產大增...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時隔一個多月,中基協副會長鍾蓉薩再次向外界披露了基金業的「養老金帳本」——最新數據顯示,基金業已經管理了超過3萬億的養老金資產。這一數據,相比2019年末時的2.4萬億元,足足增長了6000億元!
  • 中基協副會長鍾蓉薩再談養老金體系三思考
    12月13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背景下的養老金融展望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立五周年年會上表示,在「積極應對」養老上,既要「有所養」,即讓老百姓有足夠的養老金;也要實現「有所依」,即依靠養老金體系的建立。「說起20年來基金業服務養老金的經驗,一定離不開社保基金。
  • 國民財富大講堂嘉賓鍾蓉薩:養老目標下,投資者如何與基金共贏?
    &nbsp&nbsp&nbsp&nbsp新華網北京7月26日電(王蓓蓓)7月25日晚上七點半,新華網與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聯合推出的投資者教育公益節目《國民財富大講堂》第三十期播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圍繞「養老目標下,投資者如何與基金共贏?」這個主題進行了精彩解讀。
  • 基金業協會:從三個方面擁抱新變革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8月21日,由中國證券報社主辦,主題為「新機 新局 新使命」的「2020金牛資產管理論壇」在上海舉行。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基金業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黃麗萍在論壇上發表致辭表示,資本市場變革為基金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天弘基金:打造底層資產投研能力 加強養老金產品研發創新
    包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樹強、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中國銀行副行長胡曉義、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養老金管理部主任陳向京、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熊軍等業界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
  • 鍾蓉薩:秉承長期之心 共同服務個人養老普惠發展(全文)
    來源:新浪財經12月3日,新浪財經主辦的養老與基金研討會舉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出席會議並做「秉承長期之心,共同服務個人養老普惠發展」主旨發言。近期,大家也都關注到了,不論是人社部提出「將海南全省納入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先期實施範圍」,銀保監會「兩條腿走路」推進養老金融改革,還是證監會基金募集申請核准的「簡易程序」中多了養老目標基金,政策制定部門在不斷地推動第三支柱落地和發展。可以說,無論從宏觀監管還是從專業監管上,對養老金制度設計的思考更加深入、更加精細了。
  • 美國基金業年鑑2020版速覽
    今天望京博格就帶大家速覽一下美國基金業年檢2020版吧。(1)全球公募基金合計規模為54.9萬億美元截至2019年底,全球公募基金規模為54.9萬億美元,美國佔比一半為25.7萬億美元,然後是歐洲、亞太地區。
  • 工銀瑞信連續四年獲社保基金A檔評價 養老金管理優勝
    日前,備受矚目的全國社保基金2017年度境內委託投資管理人考評結果出爐,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獲得管理人基本面考評A檔最高評價,管理的兩個社保委託組合同時獲A檔綜合考評。根據社保基金理事會此前發布的數據,2017年社保基金權益投資收益額1846.14億元,投資收益率9.68%。全國社保基金自2000年8月成立以來,年均投資收益率8.44%,累計投資收益額突破1萬億元。目前,社保基金18家投資管理人中,有16家為公募基金公司,作為社保基金最主要的外部管理人,公募基金展現出優秀的專業投資能力。
  • 基金業協會副會長:希望ETF基金管理人杜絕跟風和概念炒作
    證券時報e公司訊,11月29日,在上交所ETF十五周年峰會上,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鄭富仕對ETF市場提出了三大建議和要求:一是以正確的價值觀為支撐,尊重資本市場規律,深入研究市場及投資者需求,努力挖掘核心競爭能力,堅持差異化發展戰略,根據自身功能定位和投資優勢,開展ETF產品研發和布局
  • 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哪家強...
    原創 方麗 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基金業協會剛剛公布了一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模20
  • 2017年企業ABS備案逾9000億 基金業協會關注五大類風險事件
    圖片來源:攝圖網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謝欣3月5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基金業協會)披露了2017年度資產證券化業務備案情況綜述。券商備案規模佔比近85%基金業協會在3月5日晚間披露的2017年度資產證券化備案情況綜述顯示,自2014年底備案制啟動以來,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累計共有118家機構備案確認了1125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總發行規模約1.61萬億元,較2016年底累計規模增長了133.56%
  • 美國養老金體系及公募基金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養老金資產的最大組成部分是IRAs和DC計劃,資產規模分別為7.9萬億美元和7.0萬億美元。在DB計劃中,私營部門、州和地方政府及聯邦政府發起的DB計劃資產規模分別為2.9萬億美元、3.9萬億美元、1.6萬億美元。
  • 公募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規模20強來了
    與此同時,中基協同日也公布了16家公募基金公司今年二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排名情況。截至今年二季末,工銀瑞信、易方達、南方名列前三,成為管理養老金規模靠前的三家公司。而從這兩年的情況來看,券商資管發力主動管理並非是一句空話,並且已經著有成效。  從中國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來看,今年二季度,主動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券商資管共有10家,數量和一季度持平。
  • 第十六屆中國基金業金牛獎之十大金牛基金管理公司獲獎感言
    興全基金總經理 莊園芳感謝金牛獎評委的認可,也感謝廣大客戶長期以來的支持與信任。這是興全基金第十次榮獲「金牛基金管理公司」獎項,旗下3隻產品亦再度獲得金牛獎殊榮,對此,我們倍感榮幸,也深感肩上的責任與使命。
  • 2021年基金從業考試報名入口官網: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職上網小編發布「2021年基金從業資格預約式考試報名入口官網: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供考生參考。(http://baoming.amac.org.cn:10080),考生可通過協會官網(http://www.amac.org.cn)「從業人員管理」欄目的「從業資格考試報名」直接登錄官方報名網站。
  • 世界三大資產管理公司「前輩」對我國公募基金的啟示
    來源:中國基金業協會第一章 世界三大資產管理公司簡介伴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資管行業淨值化管理的發展趨勢,去年以來,公募基金行業著力發展權益類基金,不斷提高研究能力、豐富產品類型、提升投顧水平、優化投資結構、強化長期業績導向,努力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長期專業投資者
  • 基金業對外開放再增新舉措 從業資格考試將設英文場
    中國基金業協會近日宣布,將在5月份推出英語語種的基金從業資格預約式考試。「確實有一些外籍投資專家很想到中國來從業,但由於語言上的障礙難以通過基金從業資格考試,不得不遺憾離開中國。」總部位於英國,管理資產達 5697億英鎊的安本標準投資中國區主管王一文向記者表示,這對中國的金融行業來說可能也是一個損失。
  • 中國基金業金牛獎評選規則(2019)
    二是考慮到中國基金業仍處於成長期,一定的資產管理規模是基金公司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事前法是指依據基金契約或基金合同來確定基金的類別。由於這類方法基本不考慮基金正式運作之後的投資組合特徵,而在基金正式運作之前就確定了基金類別,故稱為事前法。事前法體現了資產管理行業的誠信準則。事後法是指以基金投資組合實際狀況為依據對基金進行類別劃分,注重的是當前基金的資產配置狀況。《中國基金業金牛獎基金分類體系》採用的是事前法,並與我國基金法律、法規和行政規定相一致。
  • 公募基金新發份額突破3萬億,爆款基金持續「刷榜」 衝刺規模大決戰
    臨近年末,公募基金新產品發行依舊持續發力。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10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8.31萬億,這也是公募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超過1330隻,合計發行總份額突破3萬億份,刷新往年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