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半月餘的骨髓肉芽腫,病原會是什麼呢 ?

2020-12-24 丁香園

病情介紹

患者,女,68 歲,江西省上饒市人,因「反覆發熱半月餘」於 2015-11-16 入院。

患者入院前半月餘出現發熱,最高體溫 39℃,伴有畏寒寒顫,夜間出汗明顯,無咳嗽咳痰,無腹痛腹瀉,無尿頻尿急尿痛,無周身疼痛等其他不適,至鄱陽縣人民醫院就診,查血常規:白細胞正常,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 0.0%,血紅蛋白 96 g/L,血小板 35*109/L,尿常規正常;血吸蟲抗體陰性,肺部 CT 平掃示慢性支氣管炎改變,腹部 B 超示脾臟腫大,予以頭孢噻肟針抗感染治療,仍持續發熱,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診,門診擬「發熱待查」收住入院。

查體:脈搏 78 次/分,呼吸 19 次/分,血壓 100/60 mmHg (1 mmHg = 0.133 kPa),體溫 37.9℃。神志清,精神偏軟,急性病容。皮膚鞏膜無黃染,未見皮疹出血點,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心肺無殊。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 徵 (-),肝區及雙腎區無叩痛,移動性濁音 (-),雙下肢無水腫,神經系統查體無殊。

入院後予抽取血培養,經驗性予左氧氟沙星針 0.5 g 1 次/d 抗感染,並完善相關檢查,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1,3-β-D 葡聚糖試驗、腫瘤標誌物、肥達試驗、EBV-IgM 均陰性,血常規:白細胞 2.14*109/L,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 0.0%,血紅蛋白 83.0 g/L,血小板 66*109/L;C 反應蛋白 8.3 mg/L,降鈣素原 0.11ng/ml,內毒素 22.0pg/mL,鐵蛋白 953.5 μg/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26 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48 U/L,乳酸脫氫酶 477 U/L,腺苷脫氨酶 93 U/L,抗核抗體陽性(+1:100)。

患者老年女性,亞急性病程,發熱伴盜汗,脾臟腫大,血三系下降,腺苷脫氨酶明顯升高,抗核抗體陽性,嗜酸性粒細胞減少,需考慮結核感染、沙門菌感染、慢病毒感染、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11-17 行骨髓穿刺,骨髓常規:1. 塗片淋巴細胞比例偏高,部分胞漿偏多,形態不規則,淋巴瘤骨髓侵犯不能除外。2. 粒系成熟障礙伴中毒性變,個別部位單核細胞易見,可見噬血細胞。

患者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因經濟原因拒絕行 PET-CT 檢查,考慮鼻咽部為淋巴瘤易侵犯部位,予完善鼻咽部 CT 示鼻咽左側壁增厚,請耳鼻喉科會診行鼻內鏡檢查示鼻咽部黏膜光滑,未見明顯新生物形成。患者外周血常規及骨髓塗片均有問題,血液系統疾病首先考慮,11-19 予複查骨穿+骨髓活檢,骨髓常規:1. 塗片淋巴細胞比例稍偏高,部分細胞胞漿偏多,有顆粒。2. 粒系成熟障礙伴中毒性變,伴有慢性病貧血可能。骨髓流式細胞檢測未見明顯異常。綜合上述檢查患者淋巴瘤依據不足,但仍持續發熱。

11-22 血培養回報:羊布魯桿菌,加用多西環針 0.1 g 2 次/d 治療,11-25 患者體溫恢復正常,送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布魯桿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回報陽性。

12-03 骨髓活檢病理回報:鏡示骨髓增生輕度增生(約 50-60%),粒/紅系比值大致正常,粒系各階段細胞均可見,以中晚幼以下階段細胞增生為主,紅系各階段細胞均可見,以中晚幼紅細胞增生為主,巨核細胞不少,以分葉核為主,少量淋巴細胞散在分布,可見類上皮樣細胞增多,上皮樣結節形成,網染(-),提示肉芽腫形成(圖 1)。免疫組化染色結果:MPO(粒+)、CD20(個別+)、CD3(-)、CD68(部分+)、CD61(巨核+)。

考慮布魯桿菌感染引起,予帶藥出院,囑繼續多西環素膠囊 0.1 g 2 次/d 聯合左氧氟沙星片 0.5 g 1 次/d 抗感染治療滿 6 周。

討論

肉芽腫性炎為慢性炎症的一種,它是網狀內皮系統對持續抗原刺激的非特異性反應。骨髓活檢發現肉芽腫的機率約為 0.3%-3%[1-5],臨床上並不常見,目前已報導的可引起骨髓肉芽腫的最常見原因有以下 3 類:

(1) 感染性疾病,首位原因,約佔 35%-50%,其中分枝桿菌、布魯桿菌、傷寒、莢膜組織胞漿菌及 EBV 感染最為常見 [5-9],有文獻報導高達 25%-68.8% 的布魯菌病患者骨髓活檢有肉芽腫形成 [8,9];

(2) 惡性腫瘤 [2,3];

(3) 結節病 [2,3,10]。

因此,儘管骨髓肉芽腫對某種疾病並不具特異性,但這一發現大大縮小了所需鑑別的疾病範圍,特別是在非流行地區能為布魯菌病的診斷提供線索 [11]。

布魯菌病,也稱「波狀熱」,是布魯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屬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人以及牛、羊、豬、犬等動物。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多汗、關節痛和肝、脾、淋巴結腫大等。但在非流行地區往往因為認識不足而出現漏診、誤診的情況。

人可通過皮膚破損處直接接種、吸入感染性氣溶膠、攝入汙染食物感染布魯桿菌。布魯菌病可影響任何器官系統,並且 90% 的患者具有周期性發熱,肌肉骨骼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是最常受累的部位,高達 20% 的病例可能有泌尿生殖器受累,其中睪丸炎和附睪炎是最常見的,1%-2% 的患者會發生神經型布魯菌病、心內膜炎及肝膿腫。

本例患者除了發熱、多汗,其他臨床症狀不典型,追問病史,患者否認明確牛羊接觸史,根據 2017 年《布魯菌病診療專家共識》,血標本分離得到布魯桿菌可作為確診試驗,患者布魯菌病診斷明確,提示臨床上碰到發熱伴常見原因難以解釋的多汗需考慮布魯桿菌感染可能,而血培養對發熱待查的診斷是至關重要的檢查。

治療原則為早期、聯合、足量、足療程用藥,必要時延長療程,以防止復發及慢性化。治療過程中注意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等。無合併症的非複雜性感染 (成人以及 8 歲以上兒童) 者首選多西環素 (6 周)+慶大黴素 (1 周)、多西環素 (6 周)+鏈黴素 (2~3 周) 或多西環素 (6 周)+利福平 (6 周)。若不能耐受,亦可採取二線方案。慢性期感染可治療 2~3 個療程 [12]。

蟲爸 浙江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

參考文獻

[1] 馮俊, 張弘, 鍾定榮. 骨髓肉芽腫病 20 例臨床分析 [J]. 中華內科雜誌,2009, 48(6):485-487.

[2] Crispin P, Holmes 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 of bone marrow granulomas: A modern Australian series[J]. Int J Lab Hematol,2018,40(2):123-127.

[3] Brackers de Hugo L, Ffrench M, Broussolle C, et al. Granulomatous lesions in bone marrow: clinicopathologic findings and significance in a study of 48 cases[J]. Eur J Intern Med,2013,24(5):468-473.

[4] Vilalta-Castel E, Valdés-Sanchez MD, Guerra-Vales JM, et al. Significance of granulomas in bone marrow: a study of 40 cases[J]. Eur J Haematol,1988,41(1):12-16.

[5] Wang Y, Tang XY, Yuan J, et al. Bone marrow granulomas in a high tuberculosis prevalence setting: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110 cases[J]. Medicine (Baltimore),2018,97(4):e9726.

[6] Mori N, Ohya H, Oba K, et al. Epithelioid cell granuloma in the bone marrow secondary to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 Lancet Infect Dis,2017,17(4):460.

[7] Muniraj K, Padhi S, Phansalkar M, et al. Bone marrow granuloma in typhoid Fever: a morphological approach and literature review[J]. Case Rep Infect Dis, 2015;2015:628028.

[8] Demir C, Karahocagil MK, Esen R, et al. Bone marrow biopsy findings in brucellosis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abnormalities[J]. Chin Med J (Engl),2012,125(11):1871-1876.

[9] al-Eissa YA, Assuhaimi SA, al-Fawaz IM, et al. Pancytopenia in children with brucello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bone marrow findings[J]. Acta Haematol,1993;89(3):132-136.

[10] Mehta AK, Krishnan S, Changarath Vijayan AK. A Woman in Her 80s With Weakness, Hypoxia, and Bone Marrow Granulomas[J]. Chest,2016,149(4):e119-122.

[11] Suthar R, Bansal D, Suri D, et al. Bone marrow granuloma in a child with pyrexia of unknown origin: A clue for diagnosis of brucellosis[J]. 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 2019,62(3):493-494.

[12]《中華傳染病雜誌》編輯委員會. 布魯菌病診療專家共識 [J]. 中華傳染病雜誌,2017,35(12):705-710.


相關焦點

  • 孩子發熱,什麼時候需要上醫院?
    那孩子發熱,什麼時候才需要上醫院呢?月齡、年齡不同,孩子發熱的原因既有不同,也有一定的重疊。對一個剛發熱24小時之內的孩子,目前的醫學技術水平,還沒有辦法全部一下子準確的判斷出導致發熱的原因。所以,即使資深的醫生,也是根據多年的經驗積累,作出相對科學正確的初步判斷而已。
  • ...集體性發熱,病原體初步判斷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FX168財經網
    2020-05-18 18:25:03來源:FX168 【北京西城通報33人集中發熱情況:已排除新冠肺炎】據央視新聞,今天,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33人集中發熱的情況:17日,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
  • 發熱半月,病情進行性加重——這個病例太難了!
    2歲半的女嬰(稱,小C),因「發熱半月餘,嘔吐10天,精神差4天」入院。 起病高熱,體溫最高39.3℃,少許咳嗽,沒有其他不適,當地醫院對症治療。發熱反覆,再次就診時發現口腔皰疹,考慮「皰疹性口腔炎」,給予「利巴韋林、奧司他韋、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和地塞米松」治療3天,發熱無好轉。
  • 家長課堂:孩子反覆發熱,需要做什麼檢查?
    那麼小孩發熱應該檢查什麼呢?什麼原因引起寶寶發熱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孩發熱應該檢查什麼吧!實驗室檢查對於小兒高熱的診斷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檢查結果發現,外周血中白細胞降低,多應考慮是病毒感染。白細胞增高,多應考慮為細菌感染。 炎症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過敏等多種因素。千萬不要認為,咽紅、流涕、咳嗽就一定是細菌感染。
  • 康健園·戰「疫」|疫情期間腫瘤患者出現發熱怎麼辦
    其實發熱是惡性腫瘤本身和治療中比較常見的情況,發熱原因是多方面的,應該進行綜合分析,及時接受常規的抗腫瘤治療。腫瘤患者發熱主要有癌性發熱和感染性發熱:癌性發熱癌性發熱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較常見,是指癌症患者出現的直接與癌症有關的非感染性發熱和患者在腫瘤發展過程中因治療而引起的發熱。
  • 寶寶出現發熱的原因及怎樣治療?
    寶寶發熱的症狀是很常見的,每當寶寶出現發熱時,好多媽媽就會猶豫不決,到底是用退燒藥呢,還是不用退燒藥?首先先了解一下什麼叫發熱,主要是指病原菌(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支原體感染等等)侵襲機體,從而使致熱源對體溫調節中樞造成紊亂出現的發熱反應。
  • 廣州25歲女白領咳嗽發熱,反覆發作有帶狀皰疹,原因太意外!
    女白領反覆咳嗽發熱,還出現帶狀皰疹廣州25歲女白領小張今年1月份有發熱、咳嗽症狀,無明顯咳痰,當時以為是感冒,沒有去醫院治療。但是過了幾天,又有發熱咳嗽,而且有少許痰中帶血,乏力、活動後胸悶氣促。於是小張來到市區大醫院再次看病,這次呼吸內科醫生給她檢查肺部CT,結果報告:兩肺多髮結節、團塊樣病變。兩側支氣管病變伴感染;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抗體陰性。予強力抗生素抗感染治療,還是反覆發熱,最高溫39℃。
  • 骨髓發炎是怎麼形成的呢?
    骨髓是人體重要的造血組織,形狀似海綿,骨髓有黃骨髓和紅骨髓之分。骨髓炎是細菌入侵機體而導致的一種化膿性感染病,病變部位累及整個骨組織,包括骨膜、骨皮質、骨髓等。那麼骨髓發炎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預防呢?一起來看一下。1、骨髓發炎是怎麼回事?
  • 關於寶寶臍肉芽腫怎麼能癒合
    臍肉芽腫是斷臍後未癒合的傷口受異物的刺激或經常摩擦而形成的息肉樣、櫻紅色小肉芽腫,呈米粒至黃豆大小,有膿血性分泌物,不易痊癒。去了醫院醫生說保持乾燥自己會掉。但是每天早晚都幫寶寶把肚臍眼弄乾燥還是沒癒合。自己再次搜索了去掉了臍肉芽腫的方法,發現可以用結紮的方法。拿一個小鑷子,最好是寶寶的鼻屎夾,這樣沒有尖頭不容易傷到寶寶。我的寶寶肚臍眼很深。我是一個人照燈,一個人夾起來,一個人用一根長頭髮來扎。
  • 自發熱面料為什麼會發熱?是什麼原理?自發熱面料好穿嗎?
    自發熱面料為什麼會發熱?是什麼原理?自發熱面料好穿嗎? 2019-06-17 11:08:08 來源:全球紡織網 自發熱面料為什麼會發熱?是什麼原理?
  •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真題練習題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真題練習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孩子腹瀉,怎麼判斷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其實大家只要記住,在秋冬寒冷季節,病毒常見,夏季時,細菌感染會增多一些就行了。哈哈,大家知道這些,在孩子們出現感染性腹瀉時,基本就知道向哪些問題考慮了,如果再考慮上季節,那範圍又會縮小一些。有家長可能會問,那怎麼知道是不是感染性腹瀉呢?
  • 孩子生病,為何總是晚上愛發熱?
    ,作為兒科醫生,經常能在夜晚值班時遇到抱著孩子來看病的家長,許多家長還會不住地說「孩子白天還好好的,只是低燒,怎麼一到晚上體溫就上來了呢?」根據發熱的溫度,還分為低熱,中度發熱,高熱和超高熱(如下圖)。而引起兒童發熱的主要病因,兒科最常見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的感染,可以引發的呼吸道炎症或消化道炎症,是常見導致發熱的疾病,一些小嬰兒,尤其是生後第一次發熱,也可能存在幼兒急疹的情況。為何寶寶愛在晚上發燒?
  • 八個月半月寶寶會什麼
    也有的家長非常關注孩子每個階段應該會些什麼,生怕孩子比別人晚了,那麼八個月半月寶寶會什麼? 首先,八個月半月的寶寶可能還不會站立和說話,但是已經可以自己坐著了。在孩子自己坐著的時候也會玩耍,去擺弄一下自己的玩具,用手指捏東西等。另外也會翻身、爬等動作,通過爬行,孩子能夠學會提高自己的手腳協調能力。
  • 癌症為什麼會發熱?醫生總結:主要有2方面的原因
    「腫瘤熱」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簡單來說可以分成2種情況: 1.感染導致的發熱 感染導致的發熱可以從2方面來說:一是惡性腫瘤本身就會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讓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或喪失,這樣患者就容易發生感染;二是腫瘤患者因為放化療等腫瘤治療方法,
  • 「發熱內衣」真能發熱嗎?專家提醒不要被「高科技」噱頭迷惑
    那麼市場上的發熱內衣一般都由哪些材料編織而成呢?登錄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打開幾款發熱內衣的宣傳頁面發現,一些商品面料宣稱為「德絨磨毛面料」「發熱纖維」「東麗熱絨」等,面料材質成分包括聚酯纖維(滌綸)、粘膠纖維、棉、腈綸、莫代爾纖維等。根據專家介紹吸溼發熱內衣並不是什麼「高科技」,一般而言,纖維的吸溼發熱性能與纖維回潮率有很大關係。
  • 小兒普通發熱和白血病發熱的區別?
    臨床小孩感染通常都會有發熱,但醫生很少會和白血病的發熱聯繫在一起,這是因為白血病的臨床表現和小孩普通發熱差別實在太大。我們知道:小孩普通感染最常見的就是呼吸道疾病,雖然臨床發熱高高低低也可以反覆,但疾病的過程一定是良性的、短期內發熱都會緩解,而白血病則通常表現為高熱不退,病情迅速進展惡化。
  • 多吃骨髓能補鈣嗎 吃骨髓時 到底在吃什麼?
    大棒骨之所以這麼受歡迎,不只是因為骨頭上肥美的肉,還因為量少的骨髓。光是想到拿著吸管「滋溜溜」吸骨髓的畫面,心裡就美滋滋了。至於骨髓的營養和好處嘛,有家長說給小孩子吃能補鈣、長大個兒;也有人說,吃了能強身健骨,大補。細長的骨髓真有這麼大的「魔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咱們吃骨髓時,到底在吃什麼。
  • 晚期癌症病人多有發熱,腫瘤性發熱?發熱與分期有必然關係嗎?
    發熱,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癌症病人發熱的原因比較複雜,與疾病早晚或許有一些關係,但沒有必然關係,晚期發熱的情況可能多一些,早期也不是沒有發熱的問題。那麼,腫瘤病人常見的發熱原因有哪些?疾病分期又是根據哪些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