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地道的成都人,才會去的3家麵館,雜醬面最有特色!

2020-12-20 百家號

有沒有小夥伴和小編一樣,是絕對的麵食愛好者?其實別看成都屬於偏南方的地帶,喜歡吃麵的人絕對不在話下,很多人吃一家店的面,一吃就是10年20年,而成都人似乎對素椒雜醬面也特別情有獨鍾,雜醬面的臊子和紅油都必須很講究才會香,有的麵店,越不起眼,面的味道卻越好,小編就給你們介紹3家地道成都人喜歡去的麵店!

1、三聖面

這家店開了應該有20多年,很多人從小學就開始吃,到現在麵店生意也是相當不錯,滿滿的回憶啊。店面雖然不大,但是環境也還是可以的,素椒雜醬面和豇豆雜醬面是必點的,除了這兩樣雜醬,海味面和鱔魚面也是點擊率不錯的,除了麵條還有紅油抄手也不錯~麵條很勁道,是成都素椒麵標配的「棍棍面」,面比較粗。整體口感很油潤,油足夠把每根面都裹上,這樣吃拌麵才爽!

2、肖家河家常面

這家店的生意可謂一直都很火爆了,中午去玩了是肯定會排隊的。肖家河家常面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他的麵條比一般雜醬面的麵條要粗很多,但是粗卻仍然很入味!如果到店裡吃麵可以加一份蒸蛋,算是標配,蒸蛋很嫩。臊子是脆脆的口感,所以就算肥肉比例大也不覺得特別膩,手工粗面很有嚼勁,和紅油脆臊拌勻之後大口吃麵的感覺絕對滿足!

3、怪味面

也是一家開了已經10多年的老店了,招牌當然就是他的怪味面了。怪味面的澆頭和一般的素椒雜醬面不一樣,要說具體是個什麼滋味,可能的自己體驗一番了~有的人說吃多了會覺得有點油膩,但是很魔性的是你又控制不住想吃這種油油膩膩的面!

更多閱讀:

新疆天價「切糕」退出市場了?網友直呼:在家5塊錢就能做出來!

成都3家顏值、味道並存的自助餐廳,網友:為啥不早點告訴我?

這5款飲料很多已經買不到了,全部都喝過的,叫你一聲阿姨不過分

相關焦點

  • 2020成都麵館50強來了!這麼多家值得吃,你打卡了幾家?
    而一碗優秀的麵條,一般都會出現在那些看起不起眼,實則大有講就的街邊麵館。這些麵館出爐著一碗碗地道成都美味,公平的溫暖著每一位食客的心靈,也持續為這座城市渲染煙火氣和人情味。    12月29日,第二屆成都麵館50強頒獎典禮暨「照」面主題攝影展在成都博舍酒店舉行,2020年成都麵館50強榜單新鮮出爐,相比第一屆成都麵館50強榜單,今年新增22
  • 每一碗麵都值得珍藏 2019成都麵館50強攻略,拿走不謝
    說到成都的麵條,雖然比不上川菜、火鍋那樣名揚四海,但對於本地人來說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無論是清晨買菜路上的一口對付,還是深夜街頭酒後還魂的麵湯,成都人對於麵條依然會那麼「挑剔」。 這次,由封面新聞聯合豪吉食品主辦,華西都市報、成都範兒、騰訊·大成網、談資big榜、好好吃飯、成都美食、miniko探店等多家媒體支持的「 2019成都麵館50強」評選總歷時一個月,由十六位重量級專業評委盲選推薦,整個過程公開透明,主辦方採用現場唱票的形式在整個入圍的80多家麵館中挑選出了這50家各有特色的麵館。看看你打卡過多少家?
  • 一碗地道的老街雜醬面!成都的老字號麵館,味道真香
    憨厚老實的老闆每天都認真地做著每一碗雜醬面,寬敞明亮的新店雖說少了些煙火氣,變成了「芸芸眾生」的麵館模樣,但是也給人多了一份舒適感。沒錯,他們家的雜醬面生意依然很紅火,當年在老街時,就在附近小有名氣,不少「好吃嘴兒」都是慕名而來,吃完後都忍不住大加讚賞。地道的雜醬面,老成都的原汁原味!一碗雜醬面,麵條金黃呈白,翠綠的蔥花,看上去倒有幾分素雅,但當你充分攪拌均勻之後,又是另一番新滋味!
  • 在成都,吃麵就認那碗素椒雜醬面,本地人告訴你這4家最好吃!
    成都,作為一個南方城市,麵館卻遍地開花而在如此多麵館中都能找到的當然就是素椒雜醬面對,不是老北京的炸醬是我們老成都地道的「,更加提味,臊子偏瘦,吃起來不如一般的素椒雜醬面那麼油,不過拌起來吃還是有素椒雜醬面的精髓的青豇大碗面地址:過街樓街26-6號成都叫大碗面的店鋪其實還不少,但是這家的名頭倒是真的響。
  • 盤點內江牛肉麵館!內江人外地人必須珍藏!
    她家的油辣子越嚼越香,美味無法抵擋。民族路:寡婦面、李記滷肉面、志強牛肉麵、鴨腸面、郡肝面寡婦面寡婦面的店面擴大了,就餐環境有所改善,但牛肉麵的味道依然沒變,依然很地道。辣度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香菜是必須要加的,這樣才能把面的味道發揮到極致。
  • 《我有一家巧麵館》《真的好巧》新書在成都首發
    川渝雲貴的美食藏寶圖 98家美味麵館「一書襄盡」 《我有一家巧麵館》《真的好巧》新書在成都首發 6月15日下午,《我有一家巧麵館》《真的好巧》新書發布會在成都高升橋新華文軒成都購書中心舉行,雲貴川渝的98家地道美味麵館盡囊入書中,將開啟您的舌尖美味之旅。  地處西南的雲貴川渝,人們對小面情有獨鍾,只要聽說哪裡有好吃麵館,總是有人不遠千裡,也要去品嘗一番。當天新書發布會現場,就吸引了眾多好吃嘴關注。
  • 炸醬麵的「醬」很關鍵,製作方法學會了,再也不用排隊去麵館吃
    炸醬麵的「醬」很關鍵,製作方法學會了,再也不用排隊去麵館吃我是小C!用柴米油鹽烹飪菜餚,陪你走過三餐四季。每個地方都有別具特色的美食,就比如麵條,天南地北都有特色味。重慶小面,武漢熱乾麵,陝西油潑麵,成都擔擔麵,北京炸醬麵。說到炸醬麵,最開始我一直以為和我們這裡的雜醬面是一種,只是字不同。其實,做法和口感都是有差異的。
  • 廣州還能吃到地道的竹升面?這6家麵館仍堅持著竹升面傳統味道!
    但是呢,由於面身製作成本和工藝的高要求,現如今現如今廣州地道好吃的竹升麵館真的是越來越少了,也經常有朋友問毛哥哪裡還能吃到好吃的竹升面。這次為了讓大家方便參考,毛哥把自己目前為止吃過的麵館嚴格篩選之後,總結出下面這6家難得地道的竹升麵館!讓我們一家一家來!
  • 重慶小面在成都火了!
    「成都人愛吃蛋,老家的老鹹菜又很有特色,於是我想把兩者結合起來。」王勇說,老鹹菜煎蛋面對製作工藝非常講究,選用發酵兩年以上的墊江老鹹菜熬製一個多小時,然後炒出香味,雞蛋在油煎前也要充分打泡。兩樣東西準備好後再放在一起用豬油煮,加入老薑、大蒜、幹海椒等佐料,最後才放入麵條煮熟。這樣做出來的麵條香而不鹹,湯鮮蛋嫩,符合成都人相對清淡的吃麵口味。
  • 100元帶你吃到7,8種成都當地地道美味,每一樣都各有特色
    100元帶你吃到7,8種成都當地地道美味,每一樣都各有特色我是小C!用柴米油鹽烹飪菜餚,陪你走過三餐四季。生活在成都,這一座幸福感十足的城市。可以說,成都美食可以讓一個外地遊客吃上幾天幾夜也不完,更別說吃不夠。一說到成都,很多人都知道火鍋代表特色美食,還有擔擔麵,串串,缽缽雞等等。說不完的美食,品不完的人文特色。這次就給大家介紹100元,在成都你都可以吃到一些什麼美味。蛋烘糕,這種當地特色美味,一般在小巷子裡或者美食街才會有,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 舌尖上的成都-成都最好吃的麵食就在這6家館子裡
    麵食作為北方的主食,深受北方人的喜愛。在天府之國成都好吃的麵食也不少,擔擔麵、甜水麵、龍抄手都是成都人鍾愛的美食。誰說只有北方人才愛吃麵,成都吃麵的執著絲毫不遜於北方人,看看成都街頭的小吃店、蒼蠅館,十個有五六個都和麵條有關。
  • 成都地道的「大顆粒醬肉包」,每天人氣爆棚,味道巴適!
    其實在外面吃肉包子,最忌諱的只有一件事…… 一切把豬肉餡攪「蓉」了的,堅決不吃!懂的人一看便知其中「奧秘」。 相反,那些顆粒分明、肉質新鮮飽滿的,吃起來就放心許多!
  • 成都的麵館 真是叫人又愛又恨!
    如果你以為成都只有擔擔麵,那就大錯特錯了,成都的麵館勝在多姿多態、千變萬化:怪味面、香味面、奇味面,豆花面、蹄花面、腦花面,豌豆面、豇豆面、么雞面
  • 探訪成都老麵館,態度差、味道很一般
    成都開了20多年的老麵館,服務員大媽很傲嬌!這家麵館確實開了20多年,是一家地道的老館子。生意確實也很火。但是……暫且先不講它的味道如何,就看看顧客們對他們家的服務態度的評價吧:看到這些顧客們的真實評價,你還有興趣去「打卡」嗎?這家麵館的環境完全是蒼蠅館子,而且就挨著附近的公廁旁,幸虧這是在秋天,要是在炎熱的夏天,估計有點重口味吧?
  • 成都麵館50強之一!排骨麵便宜又好吃!
    始創於1989年,成都口口相傳的「眼鏡面」!便宜又好吃!這家在成都開了30多年的老麵館,早已成為不少老成都人心目中的麵館「標杆」。他們家在這裡賣了30多年的面,典型的成都蒼蠅館子模樣,桌子上都是油膩膩的,地上全是顧客丟的紙坨坨,不過這似乎毫不影響大家的食慾,眼睛只會盯著碗裡的麵條!作為一家老街坊心中的「資格」麵館,附近的居民都愛上他們家吃一碗麵,而最受歡迎的當屬他們家的排骨麵!
  • 杭州最瘋狂的12家麵館
    全國範圍內,北方人愛吃麵那是深入人心;即使只在江浙滬一帶,也有蘇州、上海專美於前。相較而言,杭州的面就顯得太過於低調,並不像杭幫菜那樣被人津津樂道。不過杭州人也並不care,因為本地人對它的愛已足夠深沉:杭州目前有9000多家麵館,這裡的大街小巷,沒有哪一條是沒有麵館的。
  • 讓人驚豔的素椒雜醬面!老成都的傳統美食!臊子酥脆、麵條油潤!
    成都地道的傳統雜醬面,味道很「驚豔」!其實在很早之前,我們就聽聞有一家「厲害」的雜醬面,號稱成都雜醬面界的「江湖第三」!當然排名這些並不重要,最主要還是要靠味道取勝!眾所周知的是,成都人對於素椒雜醬面情有獨鍾,眼前的這一家看似不起眼的蒼蠅館子,每天一到飯點高峰期,食客們就坐滿了店門口的位置。
  • 牛王廟,三十年來成都人的吃麵舊事
    但真正意義上的「牛王廟的面」有且只有四家:全欣面,怪味面,家常味,金宴麵店。2. 四家麵館開張的先後順序始終是個謎。全欣面有個官方說法:1983年的3月份,全欣面的創始人鄒代權在牛王廟上街34號的位置開了一家麵館。在這之前,鄒老闆兒是132廠的車間主任;在這之後,牛王廟這條街便有了第一家麵館。
  • 成都這家「不務正業」的麵館,兒時的味道
    ↓↓一家懷舊的特色麵館,老闆是個有情調的人!「門板戶」這個詞對於現在的00後估計有點陌生。老一輩的成都人都自帶幽默細胞,這家「門板兒面」的店名估計就是出自於此。在過去成都的大街小巷都有那種老嬢嬢賣面,都是家常的口味,卻深受食客們的喜愛,再後來慢慢地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今天這家麵館是新發現的「寶藏館子」!
  • 成都這家「不務正業」的麵館,兒時的味道!
    老一輩的成都人都自帶幽默細胞,這家「門板兒面」的店名估計就是出自於此。 在過去成都的大街小巷都有那種老嬢嬢賣面,都是家常的口味,卻深受食客們的喜愛,再後來慢慢地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 今天這家麵館是新發現的「寶藏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