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學習,孩子就將面臨人生中第一次「大考」——中考。初中的課程設置是綜合了基礎知識點、理解與應用的系統化知識結構,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遺漏與疏忽。所以在初中段,我們追蹤了學生出錯頻率較高的一些知識點與錯誤,希望對孩子們有所幫助。
閒話不多說,今天我們先放一波初中數學的乾貨!
我們在跟蹤了兩千多個初中學生的學習數據與考試成績後,得到了一份比較真實全面的學習數據,AI蛙答答通過後臺的數據匯總並進行自適應學情分析後,結合學生在平時的試卷、作業中經常出現的錯誤,總結出了下面的《初中數學出錯頻率最高的8個易錯點》。
書寫不規範
初一,有些孩子常犯書寫不規範的毛病。比如常會把有理數「-2+(-5)」寫成「-2+-5」。
建議:只需要注意一下即可,一般這種錯誤只會出現在,剛接觸有理數的時候。
出現低級錯誤
有的孩子在往答題卡上騰答案時、甚至是在解題時把上一行的內容抄到下一行時會犯抄錯這樣的低級錯誤。
建議:做題時要過腦子,不要慌張,眼睛一定要盯好!
跳躍式做題
有的孩子在計算的時候,經常有跳躍思維,總覺得個別步驟『沒用』,但往往會導致計算錯誤。
建議:計算要按照步驟循序漸進的做,不要急於求成。
法則掌握不牢固
解題時如果不清楚運算順序,很容易導致丟分。
運算順序:小括號>中括號>大括號>乘方>乘除>加減。
建議:牢記計算順序多練習。
去括號時,不注意括號前的係數和符號
解題時,在遇到需要去括號時,一定要注意括號前面的符號(加減乘除)和係數。
比如,「-(x-1)」,去括號後應變為「-x+1」,而不是「-x-1」。
建議:去括號時一定要再三檢查,先看係數,再看符號!
去分母時,漏乘沒分母的數字
在解答方程式和不等式時,經常會碰到分母不統一的題,這時候要同時把等號兩邊的所有數字,統一乘以最小公倍數,但遇到個別數字沒有分母時,經常會被漏乘,比如數字1、2。
建議:在去分母的時候,一定要統一乘一遍,不要遺漏!
搞錯不等號方向
當不等式兩邊同時乘、除某個正數時,不等號的方向是不變的。而當同時乘、除某個負數時,不等號是要發生改變的。
建議:只有遇到負數時,才會改變不等號方向!
二元一次方程
做題時,有兩個出錯率比較高的地方。第一,加減消元時係數加減出錯。第二,代入消元時,代入原變形方程,求解不出未知數。
建議:在求解二元一次方程時,關鍵是消元。有三種方法:係數為1時,可選擇代入消元法;未知數係數相等時,可選擇減法去消元;未知數係數互為反數,可選擇加法去消元。
以上就是AI蛙答答通過數據總結出的8個易錯點,也建議同學們可以使用AI蛙答答的錯題本功能,經常復盤自己的易錯點與遺漏點。學習雖然離不開刻苦努力,但是好的方法和學習輔助也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讓AI蛙答答和親愛的同學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