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有理數》是代數最基本的知識要點之一,在解題時時常會出現各種錯誤,王老師列舉了8個易錯點歸納如下:
易錯類型 一:對正數、負數和0的概念把握不準確
對於這類題,同學們要注意兩點:第一、不帶「一」號的數不一定都是正數,如0就不是正數;第二、常數a可以是正數、負數或0,但一個數不可能同時時正數和負數。
易錯類型 二:對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理解出現偏差
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理解「正」和「反」的相對性,在理解「增產10t 糧食與減產一10t糧食」這一先項時,難點就是連接「一」就是減產的意思。易錯類型三:因忽略「0」二導致錯誤
有理數中的「0」,它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在解題過程中同學們你也會忽略「0」的存在嗎?
易錯類型四:與距離有關的問題出現漏解
五在解決此類問題時,容易忽略已知點的左邊也有符合條件的點,二只得到3這個答案,在數軸上,到一個點的距離為a(a大於0)的點有兩個,而且它分別在這個點的左右兩側。易錯類型五:已知一個數的絕對值,求這個數時出現漏解
五在解決此類問題時,容易忽略已知點的左邊也有符合條件的點,二只得到3這個答案,在數軸上,到一個點的距離為a(a大於0)的點有兩個,而且它分別在這個點的左右兩側。易錯類型五:已知一個數的絕對值,求這個數時出現漏解
本題中我們要掌握:如果兩個數的絕對值相等,那麼這兩個數相等或成為相反數。
易錯類型六:計算是忘記先確定和的符號
解決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二不是把絕對值相加,因此,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一定要「一觀察、二定號、三求和(或差)」的步驟,同學們懂了嗎?
易錯類型七:因混淆乘法的符號法則出錯了
從本題看,學生易因為對乘法法則中「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的負「理解不透徹而出錯,三個有理數相乘,應根據負因數的個數確定符號,二不能只看是同號還是異號。易錯類型八:誤認為除法也有分配律
在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中,要牢記運算順序:先乘除,後加減,如果有括號,先算括號內的部分;同一級運算中,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在計算過程中能簡便的要簡便,從而導致了個別同學在有理數的除法運算中會出現運用分配律,在計算上題會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