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鄉:「蒜」盤打得好產業響噹噹

2020-12-20 光明網

  應用物聯網平臺的大蒜種植基地。

  產業園應用的世界首臺智能大蒜精量播種機。

  編者按: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在規模化種養基礎上,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對於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引領輻射帶動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金鄉縣是我國著名的大蒜之鄉,是全國大蒜種植、貯藏、加工、貿易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金鄉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首批認定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之一。近兩年,產業園立足大蒜主導產業,聚集現代生產要素,改進設施裝備,堅持綠色生產,推進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全國大蒜產業發展樹立了標杆。

  陳騰飛本報記者呂兵兵文/圖

  在素有「世界蒜都」美譽的金鄉縣,大蒜種植面積有70萬畝,佔到全縣總耕地面積的約四分之三。以樹立全國大蒜產業創新驅動發展新標杆為目標的金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總佔地面積4.8萬畝,其中大蒜標準化種植基地達3.6萬畝,近年來年總產值穩定在20億元以上,帶動金鄉及周邊地區種植大蒜200多萬畝。

  時下,正是大蒜春管的關鍵期。記者來到金鄉大蒜標準化種植基地,感受到這裡無處不在的現代農業新元素。

  新奇:精細裝備、實用技術迅速推廣

  在位於金鄉縣王丕街道的瑪麗亞大蒜種植示範園,記者看到,春雨過後,綠油油的蒜苗長勢喜人,且蒜苗株距行距均勻,看不到明顯缺苗的情況。山東省農機局副局長韓永平介紹,這片大蒜是機械化播種的試驗田,應用的是世界首臺智能大蒜精量播種機。

  「這一播種機,是由山東農業大學和瑪麗亞機械農機等企業歷時5年聯合研製的。通過田間播種效果看,基本上正芽率都在90%以上,非常符合我們山東對大蒜種植農藝的要求。」韓永平說,「使用智能大蒜精量播種機每天可播種大蒜50多畝,相當於200多個人的工作量,打破了傳統大蒜播種不能直立、種植效率低的局面,為大蒜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金鄉縣委副書記、縣長鄭士民在接受採訪時說,大蒜播種環節最是費工費力,每年的播種時節,金鄉及周邊200萬畝蒜田同時上陣,就會出現「搶工潮」,工人工資一度超過每天300元。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就是要瞄準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瓶頸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率先垂範,推進新裝備新技術迅速落地推廣,把產業園打造成為現代農業農村的先行區、試點區、示範區。

  採訪發現,機械化播種、水肥一體化、無人機統防統治、機械化收穫等新裝備新技術,已在金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大面積推廣應用。「來這裡看看,咱就知道以後大蒜怎麼種了。就拿這個噴灌式水肥一體化設備來說,一畝地一次性投入2600元,當年就能通過省工省肥省水節約下1200元,而且還能增產不少呢。」魚山街道尋樓村蒜農尋克喜高興地說。

  綠色:生態循環、精深加工實現提質增效

  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的楊洪謙,37歲那年毅然辭掉年薪10多萬元的穩定工作,回村辦起了養雞場。六七年的時間,他養出了吃大蒜的「蒜香雞」。眼下,他的「蒜香雞」雞肉和雞蛋,價格是普通雞肉和雞蛋的3至4倍,且市場供不應求。

  濟寧華源畜牧養殖有限公司的馬洪政,也是回鄉創業的一員。幾年前,馬洪政從建築行業轉行到畜牧業養鵝。「隔行如隔山,一場鵝腸道疾病,損失了二十多萬元。」現在,他用蒜皮代替抗生素餵鵝,不僅治好了鵝的腸道疾病,而且鵝肉的品質也大大改善。

  如今,金鄉已建成兩家大蒜秸稈加工企業,年處理能力超過10萬噸。以蒜皮、蒜秸等原材料為主的動物飼料,不僅在本地大受歡迎,還遠銷內蒙古、新疆等大型養殖基地,實現了蒜農、養殖戶、環境的多贏。

  「就這樣,原先無處安放的蒜皮、蒜秸等廢料,通過肥料化利用,變身畜禽天然抗生素。而飼養畜禽產生的糞便等,又可變身有機肥回到蒜田,實現了簡單的生態循環。」縣農業局局長周利軍說。

  除了讓「雞毛蒜皮」價值不菲,金鄉人更是對大蒜進行挖潛提質。在金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有一大片區域是大蒜精深加工區。記者在這裡看到,大蒜加工有速凍蒜米、脫水蒜片、大蒜精油、發酵黑蒜、硒蒜膠囊、大蒜多糖等一百多個產品,不僅讓大蒜附加值增長了幾倍,十幾倍,還為當地農民創造了就業的機會。

  「我們的目標是推動由簡單大蒜原料生產基地向加工中心轉變,由大蒜農業向大蒜工業轉變。」金鄉縣商務局副局長高小雨說。目前,金鄉已擁有規模以上大蒜加工企業128家,產品出口168個國家和地區。

  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平臺落地生根

  「我叫楊建強,是山東省金鄉縣的一位蒜農,也是一個大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這幾年,大蒜行情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看看國家是不是有這方面的政策,可以引導規範,保護蒜農的收益和大蒜產業健康發展?」這是前不久兩會期間,在央視《兩會有啥事我們幫你問》節目上播放的一段視頻中,蒜農提出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農業大學校長張憲省在節目連線中對這一問題回答說,大蒜產業健康發展要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指導農民種植,才能真正解決蒜農的問題。

  3月23日,一場以「海爾智慧農業定製健康生活」為主題的海爾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金鄉大蒜示範基地落成及成果分享會在金鄉舉行。金鄉大蒜將借力海爾COSMOPlat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方面的技術,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綠色、健康、安全、透明、可溯的高端農特產品供應鏈體系。

  「金鄉大蒜接駁物聯網平臺後,相當於給農田種植大蒜安裝了智慧晶片,既有效優化了蒜農種植管理過程,也讓用戶可以全程可視化追溯並監測大蒜的生產過程。」金鄉縣網絡經濟發展局局長吳媛媛介紹說。

  據了解,金鄉將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平臺,以智慧農業和物聯網為主導,創立海爾互聯農業工廠模式,建立優質大蒜種植基地及大蒜製品品牌認證體系。同時,通過海爾COSMOPlat金鄉智慧農業示範基地的樣板示範作用,引領整個大蒜產業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劉超]

相關焦點

  • 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分校區項目成功籤約落地金鄉
    金鄉縣委書記董冰,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常務副校長、濟寧(金鄉)分校區籌建領導小組組長孫彤宇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步德,金鄉縣政協副主席李峰出席籤約儀式。董冰在致辭中表示,感謝市教育局長期以來對金鄉縣社會事業尤其是教育各項事業發展給予的大力支持和牽線引入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在金鄉落地建設分校區項目。
  • 新蒜上市價格大跌,僅兩年間「蒜你狠」為何變為「蒜你慘」?
    周錦臣在市場做大蒜生意已經有21年了,他告訴記者,現在大蒜交易還沒有到高峰期,估計到六月初來自安徽、河南、江蘇、山東的大蒜會大面積上市。 周景臣 大蒜經銷商:2018年大蒜總體上不太樂觀,因為河南、江蘇和山東金鄉、山東聊城,這些主產區,2018年是大豐收。記者在交易區看到,交易大蒜的車輛有來自江蘇、河南、河北,幾位商戶告訴記者,去年的冷庫蒜都是賠錢銷售。
  • 山東金鄉大蒜機械化有了產業平臺
    從將信將疑,到完全認可機械種大蒜,金鄉縣蒜農王賀用了一年時間。2019年12月31日,旨在提升大蒜產業全程機械化水平,推動大蒜產業動能轉化的金鄉縣瑪麗亞村村通大蒜產業平臺在金鄉縣啟動。來自全縣的107位村村通大蒜產業平臺合作站點負責人參會,王丕街道康橋站點負責人王賀也在其中。王丕街道康橋村村民王賀家有8畝地,幾乎年年種大蒜。「種蒜幾十年,一直僱人。」王賀說。2019年播種季,在金鄉縣僱人種蒜,一畝得300多塊錢。即便人工費高,可王賀仍對於省時省力省錢的大蒜播種機瞧不上。「蒜瓣有頭有腚,機器咋能分清?蒜種歪了,這一年可就毀了。」
  • 金鄉大蒜產業快步走向「升級版」
    為進一步鞏固大蒜產業的龍頭地位,金鄉縣大力實施標準化種植、全產業鏈開發、品牌戰略、園區創建等,全力打造大蒜產業升級版。充分發揮金鄉大蒜生產標準為國家標準的優勢,制定了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嚴格實行環境質量、生產資料、關鍵技術、產品標準、監測方法、產品標識等種植管理「六統一」,建立全程技術標準體系,全面提高金鄉大蒜的品質。以全產業鏈開發實現大蒜多重增值。加速構建生產布局園區化、產品供給精深化、經營主體集團化發展格局,推動大蒜產業轉型升級。
  • 理學院舉辦「西安交大-山東金鄉」政產學研合作平臺揭牌儀式
    近日,「西安交大-山東金鄉」政產學研合作平臺揭牌儀式在理學院成功舉辦。金鄉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鄭士民,金鄉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程廣利、副部長肖玉欽,縣人社局局長王立良、副局長肖振,縣科技局局長程樹民、黨組成員王來立等金鄉縣領導和代表,山東億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矽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山東馳盛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合作企業單位的領導和代表及山東金鄉籍在西安工作學習人才代表等共計80餘人參會。
  • 開封蒜農希望大蒜價格回歸正常軌道:蒜了吧,別再炒作
    ,鮮蒜(新蒜)還沒大批下來呢,得再過一周,而且這個市場是收幹蒜的。去年一斤幹蒜兩元多,今年蒜的價格確實下滑了不少,一是種蒜面積比去年的大,二是去年冷庫囤的蒜也多,蒜販子囤積的蒜太多了,沒有處理完。現在鮮蒜還沒下來,得再過一周,估計鮮蒜才能下來。"
  • 產自山西沁縣、河北蔚縣、山東章丘和山東金鄉的中國四大名米
    山西沁縣的沁州黃,河北蔚縣的桃花米,山東章丘的龍山小米,山東金鄉的馬坡金穀米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米。當然,這四個地方產的小米之所以出名,一方面因為它們品質上乘,另一方面就是它們的貢米身份,得到過皇帝的讚賞。
  • "蒜你狠"變算得精 蒜農待價而沽 蒜商減少收購
    另一位銷售商張朝輝介紹,他銷售的蒜來自山東和河南的各一半,去年這時每天批發量大概在40袋(每袋40斤)左右,而目前一天才賣出十幾袋。作為銷售大戶的倪曉紅也抱怨,去年同期一天的批發量就在300~400件(每件40斤)之間,而如今三天了才銷售出100件。「這種狀況在我做生意20年中都是極其少見的,今年的狀況更是近三年罕見的。」倪曉紅說。
  • 劉章箭:讓"蒜都"人民得到更多實惠
    「金鄉縣將緊扣創新趕超『一個主題』,圍繞經濟提速和民生改善『兩條主線』,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大戰略』,把金鄉打造成為魯西南經濟強縣、現代生態蒜都水鄉、承古出新文化勝地、四省邊區宜居名城,讓群眾感到更新變化
  • 金鄉收蒜用上機械化,效率是人工60多倍
    一旁的金鄉縣農業機械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冬介紹,這是他們本土企業山東省瑪麗亞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研製的大蒜收穫機,每小時收穫大蒜3畝—5畝,不光效率是人工收穫大蒜的60多倍,損傷率還要比人工低得多。雖然今年剛剛開始推廣,但全縣機械收穫大蒜面積超過了2000畝。
  • 新蒜價格達三年新高,蒜商為何捨不得賣?他說一噸要賠一千塊
    而從九月底開始,蒜價又一路上揚。那麼,這個在飯桌上不能缺的調味品,為什麼會經歷這樣漲漲跌跌的行情呢?央視財經記者在北京、山東等地進行了調查。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 資料圖大蒜價格上漲 批發商出貨放緩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周末上午的大蒜交易區有些冷清,只有一些零零散散過來買蒜的人。
  • 山東60萬畝大蒜產區牽手村淘 白蒜頭變「黑富帥」助農民增收
    這兩天,山東金鄉60多萬畝大蒜,計劃通過農村淘寶進駐天貓,其中不僅有最常見的白蒜頭,更有經過發酵變身的「黑富帥」。12月26日,阿里巴巴與山東省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針對農村電商,山東將與阿里巴巴供應鏈品牌淘鄉甜合作,把更多的當地特產供給全國消費者,山東大蒜就是其中之一。
  • 近五年我國大蒜產業發展情況分析!
    中國農學會農業監測預警分會組織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對山東金鄉、蘭陵、萊蕪,河南杞縣,江蘇邳州等大蒜主產區進行了實地調研,對近5年我國大蒜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  從生產看,2014年至2017年,我國大蒜總產量呈穩步增長態勢,2018年總產量有所下降。從消費看,大蒜主要以鮮食和初加工為主,功能性產品需求呈上升趨勢。從市場運行看,大蒜價格頻繁大幅波動,市場穩定性差。
  • 山東成武:拉長產業鏈 做好「蒜」文章
    本報訊 (通訊員 於得水 於兆豐) 成武縣大田集鎮加快推進農副產品產業化,圍繞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做文章。該鎮規劃了以大蒜精深加工、商貿物流、生態宜居為核心的成武精緻蒜藝小鎮,拉長大蒜產業鏈條,提高大蒜附加值,著力打造助推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集群。
  • 北工大國家大學科技園金鄉落地,投產倆月創收超千萬元
    該項目為2020年省優選項目,由北京工業大學和山東億九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同建設,2019年7月開工建設,2020年10月一期建成投產。項目總投資27億元,一期投資15億元,規劃面積3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標準化智能工廠、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科技成果展示中心、企業綜合服務中心。
  • 惠民生、管長遠、築高地,金鄉解決「大班額」後又一批新校建成
    至此,山東金鄉解決「大班額」工作基本完成後,著眼長遠和發展,又一批新校、新項目落成,增加學位約1萬個。現在的金鄉教育資源更加充沛、優化,金鄉教育的硬環境、軟實力如期實現雙提升,「大班額」也將成為歷史名詞,消失在金鄉教育史上。
  •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都是什麼意思?探秘「瘋狂的蔬菜」背後導演
    所以在2015年6-7月份,山東產地大蔥價格漲至1.25元/斤,達到年內最高值,年內漲幅高達1150%。進入2016年,大蔥價格繼續上漲一倍以上,目前仍然處於高位。  「炒蒜人」捲土重來 不懼風險高價接貨  「鬱金香泡沫」是世界投資史上最早的投機狂熱。而小蒜頭,似乎正是在中國大宗商品投資中盛放的「鬱金香」。
  • 2014金鄉(濟寧)金鄉二中附近酒店高考房預定
    151-6(老汽車站北188米) 距金鄉二中大約0.5公裡 金鄉縣金星悅客快捷酒店(濟寧) 地址:金鄉(濟寧)金鄉縣金曼克大道南段(金鄉糧食局西側) 距金鄉二中大約0.7公裡 金鄉萬德商務賓館 地址:金鄉(濟寧)金鄉縣北大街蘇果超市對過 距金鄉二中大約0.9公裡 金鄉金熙商務賓館 地址:金鄉(濟寧)金鄉縣老汽車站南188
  • 寒流減產量 蒜價已觸頂
    上周在「菜籃子」領域,多家媒體報導「蒜你狠」捲土重來,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寒流影響畝產下降昨天,北京晨報記者在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河南山東菜場」看到,偌大的交易場中,蒜車幾乎佔據了一半,然而前來採購的顧客並不多,大都是商戶在忙前忙後。「賣不出去,價錢還是高。」一位來自河南的蒜商說,「現在好一點的蒜批發價在每斤7元左右,菜攤、飯店的批發量明顯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