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貼福字、寫春聯、掛燈籠、備年貨……北京這些街道話年味,迎新年
人們忙著貼福字、寫春聯、掛燈籠、備年貨,翹首以盼新春的到來。▲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西總布社區組織腰鼓隊、居民代表和小學生一起,喜氣洋洋走街串巷給居民院貼福字,將喜氣福氣送到每家每戶。▲安貞街道2020年「義寫春聯迎新春 翰墨納福進萬家」活動在安貞文化服務中心一樓活動室舉行,13位書法家都以不同筆法來手書春聯和福字。▲通州大運河秧歌隊在運河畔為市民展現傳統秧歌,為大家提前帶來一份春節的熱鬧。▲隨著節日的臨近,各大花卉市場裡,色彩豔麗的年宵花也成為了主角。
-
趕年集買年貨、貼春聯、放鞭炮、磕頭拜年、走姑家……記憶中的年味
人到中年,依然沒有了現在過年的年味,但是每到春節,兒時的年味回憶起來越來越濃!家鄉是沂蒙山區的一個小山村,自記事起至今家鄉一直是一個200多人的小山村。雖然小,但是家鄉的村民很淳樸、厚道,有著沂蒙山的樸實!
-
年味不在!繼不讓放鞭炮後,又禁止貼春聯?網友:乾脆禁止春節
2019年馬上要過去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在忙著買車票,趕著回家過春節。作為我國傳統節目,春節總是有著各種歡樂,除了家家戶戶忙著殺豬宰羊,備年貨貼春聯放鞭炮,來歡度一年一度春節。這一傳統節日,已延續上千,宋朝詩人王安石曾寫了這樣一首詩來描述春節熱鬧場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寓意是古人們每逢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熱熱鬧鬧迎新年,貼門神春聯是為了闢邪除災、辭舊迎新的象徵。家家戶戶掛起紅燈籠,讓這個特殊節日變得更加喜慶。然而,如今為何很多人覺得沒什麼年味了?
-
除塵、剪窗花、寫春聯、奘糕……上海鄉村的宅基上,「年味」越來越...
1月29日,是農曆臘月二十四,也是傳統民俗上的「掃塵日」、「迎春日」。 為了讓傳統年味回歸,感受濃濃鄉愁文化,上海金山區高樓村今天在村民宅基頭開展「回家過年——宅基上的年味」迎新活動,通過除塵、剪窗花、寫春聯、奘糕、包湯圓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村民與市民一起尋年味,品民俗,憶鄉愁,感受年文化
-
年年貼春聯,什麼樣的春聯狗年不要貼
狗年春節將至,年味越來越濃,大家都已經紛紛開始儲備年貨。我們在採購年貨的同時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樣。過年,千家萬戶喜氣洋洋,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一股濃濃的年味,貼對聯更是人們辭舊迎新時的必有之物。可以說,春節貼對聯已經是我國流傳至今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慶習俗。
-
布置寫春聯制花燈等「花式」寒假作業 家長有苦難言
寒假作業花樣迭出,難倒博士爸爸和大學教授寫春聯、制花燈、寫福字、編小報、做日曆、錄製拜年視頻……這些「花式」寒假作業,讓家長們叫苦不迭。閔行區四年級小學生家長沈女士說,製作年畫日曆和春節小報是學校給孩子布置的創意寒假作業。
-
今年過春節哪天貼春聯好,為什麼老人說今年臘月二十九不能貼?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小紅看彩虹今年過春節哪天貼春聯好,為什麼老人說今年臘月二十九不能貼?距離過年沒有幾天,這幾天大家都在忙著備年貨好過年。年貨中春聯是必不可少,前幾天去買商場給家人買衣服,商場還贈送了兩副春聯,將衣服和春聯拿回家以後,奶奶卻說今年不能在臘月二十九貼春聯,要麼就在臘月二十八貼,要麼就在臘月三十貼,這是為什麼呢?在我們這裡,貼春聯真沒有什麼固定的時間,可以在臘月二十九貼春聯,也可以在臘月三十貼春聯。因為在臘月三十要忙的事太多,所以很多人都是在臘月二十九便早早的將春聯貼上。
-
寫春聯,抹不去的一縷鄉村年味!
家家戶戶貼春聯,新天新地譜新篇,歡天喜地過大年!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要來臨,作為百節之首的「春節」在每個中國人心裡有著特殊的意義,煮餃子、團圓酒、拜新年、放鞭炮,每一道程序都承載著濃濃的鄉村年味氣息,而貼春聯更是拉開春節序幕的一個重要傳統民俗活動。
-
新春走基層|今年過年,有人來給我們送年貨,貼春聯
可是今年不一樣,從城裡來的渝北區經信委幫扶小隊,不僅送來了年貨,還親自幫他把家布置了一下。記者在榮召貴家裡看到,他家大門上早就貼上了喜慶的春聯和「福」,屋子裡還放著未開封的新年貨。「聽說這春聯還是書法家寫得呢,紅紅火火過新年。」榮召貴說。
-
貼春聯讓過年更加充滿儀式感,你理解中的春聯是這樣的嗎
文/南方醜石今天和家人一起置辦年貨,突然看到攤位上擺上了各式各樣的春聯。我突然想著,我家是買付對聯呢還是寫負對聯呢?是啊,春節來了,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這種習俗似乎沿襲了數千年。從東家到西家,從早到晚,都在忙著為鄰居們寫春聯。這位老先生就是這群人中的一位。不過,現在慢慢的淡化了。不是人們不貼春聯,而是有人嗅到了這裡面的商機,所以春聯隨處可買。而自己不會寫春聯的人家便為了省卻麻煩,乾脆買下幾副對聯貼上,這樣是省事了,但我總感覺缺乏了幾分儀式感。
-
「千奇百怪」寒假作業:撇開書本 洗腳拍合影齊上陣
編者按:2015年中國農曆新年比2014年遲到了19天,這帶給了許多學校的學生近30年來最長的一個寒假,堪稱「史上最長」。這份作業被貼到微博上,一些評論立刻跟了上來,「有沒有大學白考的感覺」「像小學生的作業」「走形式而已」……記者採訪了5名川師文學院不同年級的學生,他們均覺得洗腳作業「不合理」,但他們也從沒把真實想法和老師交流過。正如張晴所說,「大家都覺得是個形式,而且寫心得也不難,那就走個形式吧。」還有同學直言,「提了意見也沒用,還會讓老師覺得我們很麻煩。」
-
為了市容春節禁止貼春聯,市民:過個錘子年
大家採購這些「年貨」的時候,除了大魚大肉、燈籠、爆竹之外,最常見的則是春聯這種東西。其實大家要是毛筆字寫得好的話,可以自己買回來書寫春聯。還記得以前村裡隔壁的一個老爺爺,他就擔當著村裡很多家庭的春聯,那個毛筆字寫得是真的好看。
-
【薦讀】貼春聯
如今,大年三十貼春聯已成為一種風俗,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大紅的春聯,以此來辭舊迎新,增加喜慶氣氛,企盼來年有個好光景。我生長在偏僻的農村。記得小時候一進入臘月二十幾,人們都要花上幾毛錢,一張紙也就幾分錢,早早買上幾張大紅紙以備寫對聯,那時,農村的人叫寫對子,貼對子。
-
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關於春節貼春聯的來源介紹
馬上到新年了,人們會有一系列的準備活動,如祭灶、掃塵、置辦年貨以及掛燈籠、貼春聯、窗花等。貼上春聯和掛上燈籠就增添了幾絲過年的氣氛。那麼,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呢?一起來看看吧!春聯什麼時候貼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其和、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一起統稱為「年紅」。在春節期間,貼年紅也是很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一般來說,家家戶戶「貼年紅」是在農曆臘月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在門窗上貼上年紅,不僅可以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還表示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望。
-
廣東多校普及APP做寒假作業:學生每天「打卡」做任務
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上床睡覺、什麼時候體育鍛鍊……在順德這所學校裡,學子們的寒假作息安排自己說了算,符合條件的學生哥甚至還可以「不寫作業」!今年寒假,在碧桂園實驗學校裡,一項新的教育實驗正在開展。
-
小學生寒假指南,包括作息時間表及創意寒假作業清單
小學寒假作息時間表8:30 起床(自己穿衣、疊被子、洗漱)8:45—9:00 吃早飯9:00—10:00 寫寒假作業10:00—11:00 自由活動11:00—11:30 練字11:30—12:00 吃午飯12:00—13:00 休息13:00—14:00 預習新學期的知識
-
今年你家的春聯是買,還是自己寫?
每當年關臨近,就會聽到媽媽說著各種俗語,「臘八、祭灶,年下來到」、「過了十五,天天都是年」、「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烀豬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帖倒酉(意即貼春聯);三十夜,守一宿。」
-
保利堂悅年貨節濃情啟幕 品味經典年味
中新網重慶新聞1月21日電 老習俗、新年味。1月20日,保利堂悅堂院年貨節暨堂悅公園開園儀式盛大開幕,腊味、炒貨、糖果、乾貨、禮盒、家電等年貨給到場客戶帶來不一樣的年貨新體驗,大家不必東奔西跑就能一站購齊年貨。現場更有眾多精彩活動,透露出濃濃的年味。
-
「總把新桃換舊符」,貼上春聯就是滿滿的「年味」
春節將至,年味漸濃。 寫春聯、貼春聯是中國傳統習俗, 表達了人們對來年美好生活的嚮往。
-
手抄報 詩配畫 寒假作業「耳目一新」
「快樂千萬條,作業第一條,作業做不完,收假兩行淚」。上周,樂山中心城區的孩子們迎來了新學期。孩子們在回歸校園的同時,寒假作業也要上交。本期,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們那些形式各異、豐富有趣的寒假作業吧。樂山市外國語小學一年級B班學生胡純熙製作的手抄報以圖片為主,從掃塵、備年貨、貼春聯、守歲、拜新年、拍全家福等版塊,詳細記錄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過年生活。帶著這份幸福,她將在新學期裡快樂揚帆。「良好的家風是家庭建設的核心,照亮著每一名家庭成員的內心世界,好的家風潛移默化地滋潤著孩子們的言行。對此,我校積極開展了『家風家訓我傳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