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自然會

2020-08-28 南瓜咕嚕嚕

小傢伙會用筷子夾住食物了,不是輔助筷是我們成年人用的筷子。很是興奮的表揚一番,小傢伙的表情也很是得意。一旁的爺爺說,「不用教,大了自然會。」

吃飯可以喂,大了自然會。穿衣服不用學,大了自然會。刷牙洗臉洗手不用學,大了自然會。為什麼大了就自然會了?既然自然會了,為什麼還要「自找苦吃」呢?「靜待花開」不就得了?

首先來分析用筷子需要孩子具備哪些能力呢?

一是小手需要一定的力量,夾不同大小的菜使用不同的力量,感知輕重。

二是手指頭得靈活,手眼腦口有一定的協調性。

三是得會觀察比較,用粗頭還是細頭。

四是想辦法,粗細不一致的時候怎麼調整,不一般齊的時候怎麼辦?

五是要有耐心,沒有耐心在初期一著急生氣發脾氣,這事就幹不下去,所以在練習初期不要馬上用筷子夾菜,又餓又夾不起來很難受。可以夾些其他東西來玩,比較熟練後再夾菜。

六是抗挫能力,只要夾就有可能成功或失敗。失敗後帶給孩子的態度,以後就是她面對失敗的態度。在小小的失敗中學會面對失敗,總比第一次直面失敗就讓自己無法承受要好的多。

七是通過做這件事,讓自己對自己更認可,更信任,「我能行」根本就不是一句口號,自信也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

八是習慣的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聊一句,有沒有發現被餵的孩子吃飯時注意力不集中,為啥呢?因為除了張嘴巴,沒啥事幹。

然後我們來說,大了自然會的是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手的精細動作,協調能力,認知能力都會發展,所以這件事情就「自然會了」。

最後我們來說說,為什麼自然會的事情,在年齡小的時候也要反覆練習呢?

一、小孩子可塑性強,潛能大。相信孩子有潛能。協調性是可以訓練出來的。而手、眼、腦的協調活動是一切智能活動的物質基礎。

二、現代生物學,生理學和解剖學的研究指出,人類的發展在於手腦並用,手腦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促進。大腦皮質內代表手的特定區域,其面積佔整個大腦皮層的三分之一。在全息生物學中,把手看作是第二心臟。

三、在兒童早期心理發展中,雙手動作(或稱精細動作)的發展具有巨大影響。雙手動作的精細發展,不僅使對應的大腦兩半球得到協調發展,而且,兒童的雙手作為一種認識器官,在觸摸、抓握或擺弄物體的過程中,使兒童加深了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四、手動引起腦動,兩個半腦的協同發展往往是一個半腦5-10倍的效益。

綜上所述,從小就要注重培養兒童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另外在個性品質這個非認知因素塑造上,也要重視。因為它同各個認知過程一樣,也隨時參與並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長大自然會的觀念可以改改了。改成啥呢?長大雖然能自然會,但我們也要在他們長大的過程中創造各種有利因素,促進孩子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實踐活動,而且不斷取得成績。

相關焦點

  • 在探索自然中長大的孩子,自然與眾不同
    很多同事、閨蜜都會向我來尋求教育的經驗,給孩子度過哪些書,去過哪些培訓班......其實我從未要求過孩子,相對於電子屏幕上炫目的遊戲和動畫,我們家孩子更喜歡與自然交朋友。自然啟蒙師,更注重心智的培養五彩斑斕的自然世界是孩子最好的育兒師,在他還是嬰兒時期,我們邊帶他遊覽自然山水。大自然豐富的環境會給孩子的視覺和聽覺帶來多樣化的良好刺激。
  • 《孩子慢慢來》父母做對這三點,孩子自然長大
    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重拾笑顏,自然長大呢?答案就在龍應臺的這本書裡《孩子慢慢來》。在這本書裡,她用溫情引領孩子認識世界,鼓勵孩子自由地思考;用耐心、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慢慢長大。」這本書的作者龍應臺是現代作家,曾擔任「臺灣文化部部長」。
  • 15歲還偷東西:孩子長大自然就懂事,是中國育兒界最大的謊言
    ,又怎會懂事呢?她們還是個孩子,不懂事正常,長大後自然就懂事了。,難怪孩子行為會這麼熊。02、孩子長大自然就懂事,是中國育兒界最大的謊言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沒有為孩子立好規矩,做好教育工作,總覺得孩子還小,長大他自然就會懂事,懂得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可以做,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壞習慣不是一天就養成的,熊孩子也不是長大以後,就能自己變得乖巧懂事的。
  • 小孩得了癲癇,等長大了自然會好的?|健康闢謠日曆
    每日一則11十月星期天健康謠言 :小孩得了癲癇,等長大了自然會好的?十月十一日對於兒童癲癇,不能等長大了自然好轉,必須趁早診治!據統計,癲癇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為兒童青少年,因此提倡早發現、早治療、早治癒。如果診斷明確、用藥準確、時間足夠,兒童癲癇的治癒率可以達到50%-60%(即經過2-3年藥物控制後不犯病,而且撤藥後也不再犯病)。
  • 有優勢卵泡卻無法自然長大?還能懷孕嗎?
    接下來的七、八月份,雙雙繼續監測卵泡,但這兩個周期,卵泡依然未能長大,但都能正常排卵。經過這一番折騰,雙雙有點灰心,想著先養養身體,看看能不能讓卵泡自然長大。
  • 野保隊員當「臨時媽媽」,掉隊小黑鸛長大回歸自然
    通常,黑鸛父母會帶著小黑鸛學習飛翔,但如果當年孵化的小黑鸛比較多顧不過來,體弱的小黑鸛就面臨被棄之不顧、「自然淘汰」。隊員們趕緊上前,把小黑鸛抱起來,接到附近的黑豹野保站分站。把羽毛擦乾了曬乾了之後,仔細給它做身體檢查,發現它並沒有受傷。隊員們就把它帶回原處放飛了。
  • 兒童過敏性鼻炎長大真的會自愈嗎?
    兒童過敏性鼻炎長大真的會自愈嗎?時間:2015-10-25 14: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兒童過敏性鼻炎長大真的會自愈嗎? 看流言:兒童的過敏性鼻炎不用管,等孩子長大,抵抗力增強身體好了,自然會好轉。 其實這個說發是完全錯誤的!
  • 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會不會混淆?
    很多家長,都問過一個同樣的問題:同時學習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會不會混淆?混淆了怎麼辦?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哪些孩子會將兩者混淆呢?幾乎所有雙語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這個問題。英語(Phonics)和漢語拼音在孩子的學時過程中是一定會出現混淆的情況,而且無論孩子一年級、三年級還是長大了學習,或是先學拼音還是學英語(Phonics)孩子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混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區分開。英語中的自然拼音(Phonics)和漢語中的拼音為什麼會混呢?
  • 昆明試管嬰兒長大後會有什麼弊端嗎?
    試管嬰兒幫助許多不孕家庭懷孕,但許多家庭猶豫不決,網上許多人擔心試管嬰兒出生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缺點?試管嬰兒長大後會有什麼弊端嗎?   試管嬰兒是試管嬰兒-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是指通過人工的方使卵細胞和精子在試管嬰兒中,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
  • 寶寶胎記:寶寶長大會跟著長大嗎?
    關於寶寶有胎記,寶寶長大胎記會跟著長大嗎?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胎記的生成因素。  胎記一般分為色素型和血管型,其病因沒有百分百確定,但大部分專家一致認為,色素型胎記的病因與色素沉著有關。血管型的胎記與血管聚集或血管畸形有關。
  • 嬰兒如果不主動進行睡眠訓練,長大後會自然地學會自主入睡嗎?
    導讀:在照料寶寶的過程中,隨著寶寶不同年齡段的成長,媽媽們總是會對寶寶的餵養方式進行一定調整,比如從戒夜奶到全戒奶,開始讓寶寶學習自己睡覺等等,讓寶寶逐漸脫離嬰兒時期的生存狀態,不斷的調整成小孩模式。但這個過程中,往往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這是一個寶寶生活方式的訓練過程,在媽媽的不斷調教下,寶寶才會從依賴,漸漸變成能夠獨立做事。在寶寶的自主睡覺這件事情上,就會有人問:嬰兒如果沒有主動經過人為地戒掉奶睡、抱睡,在日常的成長過程中也不進行可以的睡眠訓練,到了長大以後會自然地學會自主入睡嗎?
  • 走出去 更金彩 | 在自然裡,陪孩子一起長大
    這一天,孩子們感受到了來自自然的驚喜,也收穫了無數讓家人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把植物悄悄塞進瓶子裡,它會不會痛?」......花木豐盛的世界滿足他們的一部分好奇心,同時,也讓他們有了更多探索的議題。公園裡的家和自然朝夕相處的孩子 更開心自然的博大,也給予孩子成長的力量,賦予他們更寬廣的自然力和創造力。
  • 自然離乳原來真的這麼自然,沒脹痛不哭鬧,娃只說了一句我長大了
    這就是長大吧。寶寶自然離乳了,是必然中的偶然,為什麼說是」必然中的偶然「呢?因為這一路的經歷、成長不是無跡可尋的,相反,沒有之前的良好基礎,可能不會有這麼自然的結果,偶然只是說孩子長大就在一瞬間,而媽媽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呢哈。
  • 小時候缺愛的孩子,長大會怎樣?
    從小缺愛的女孩內心極度不安全,父母不給她們愛,她們內心極其貧窮,內心沒有愛的她們,自然也不懂如何去愛與被愛。鄧萃雯02童年缺愛的男孩子長大後也許會變成愚孝的媽寶男。還有因為母親不喜歡,放棄了深愛的女朋友的;指責女友穿著太暴露,因為媽媽不喜歡的;拍拖事無巨細都向媽媽匯報,聽媽媽安排的;吃軟飯,不肯長大的……媽寶男的人生宗旨是媽媽,他們永遠撇不開媽媽,心理永遠是小孩,自然無法像個男人一樣去承擔,去經營愛情與婚姻。媽寶男的養成其實與童年缺愛有關。
  • 自閉症長大會怎麼樣?
    自閉症兒童長大後會怎樣,主要和這兩件事有關。要說自閉症家長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但這是一件很不確定的事兒。自閉症兒童長大後怎麼樣,主要與以下兩個因素有關。甚至其中一部分最終可能會看不出來是自閉症。而低功能的自閉症孩子可能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最終可能也無法獨立生活,甚至終身都需要別人的照顧和看護。當然這並非絕對。
  • 孩子小時候有這三種行為,長大後會啃老,大多都是被父母慣的
    導讀:孩子小時候有這三種行為,長大後會啃老,大多都是被父母慣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小時候有這三種行為,長大後會啃老,大多都是被父母慣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後自然就會好嗎?
    環境因素:很多物質都可能成為過敏性疾病的過敏原,常見的過敏原有塵蟎、動物的皮毛、黴菌、花粉等,城市汙染、壓力、感染等也會誘發過敏的發生。過敏兒童長大了過敏症狀自然就會好嗎?許多家長有誤解,以為孩子長大,過敏症亦會隨之消失,但事實上,過敏的表現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
  • 會「長大」的紅龜粿
    這是兩隻會「長大」的「紅龜」,村民「標龜」回家,明年元宵節,再回大庵「還龜」,屆時還的「紅龜」將「長成」388斤。當晚,兩隻「紅龜」分別被村民林旺華與林東輝「請」回家。    說起這兩隻「紅龜」,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十多年前,在元宵節那天,大房村寨內社一名男子到徑裡大庵玩,無意中坐在「尪桌」上,回家後肚子疼,於是他向「尪公」許願,等隔年元宵節獻兩隻「紅龜」答謝神恩。
  • 生活創新家|小時候趴張園牆根看蟲子 長大後讓更多人擁有自然小夥伴
    原標題:生活創新家| 小時候趴張園牆根看蟲子長大後讓更多人擁有自然小夥伴  沈斌從事的是眼下逐漸興起的「自然教育」工作,在業內,更多的人喜歡叫他「辣子老師」。  童年愛好「玩」成職業  在威海路上張家花園長大的沈斌,從小愛趴在牆根看螞蟻搬家、蟋蟀打架、鼻涕蟲慢慢爬。工作後,他有一次去大自然昆蟲館參觀,忽然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點還在眼前這些小精靈上。
  • 小時候會假哭,長大後會假笑
    聽著熟悉的旋律和歌詞不禁流下了眼淚,小時候在大人面前會假哭,現在卻慢慢學會了假笑,有些事情只能自己解決,有些情緒只能自己調節,人前總是笑嘻嘻的,朋友圈也是一片歲月靜好,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