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實驗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2020-12-11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1.如何測定引物的OD值?

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260nm波長測定溶液的吸光度來定量,請注意紫外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測定時溶液的吸光度最好稀釋到0.2-0.8之間(吸光度太高或太低會有較大的誤差)。DNA乾粉用一定體積的水充分振蕩溶解以後,取部分溶液稀釋到1ml並在1ml標準比色皿中測定其吸光度,即為所測體積的OD值,進而可以計算出母液的OD值。

舉例:您拿到一管幹粉的DNA,用1ml水溶解成母液,取該母液50μL稀釋成1ml並在1ml標準比色杯中測定的吸光度為0.25,說明該50μL中含有0.25OD的DNA,也即說明原來1ml母液中含有5OD的DNA。

2.怎樣溶解引物?

我們的的合成報告單給出了每OD引物稀釋為100μmoL/L(即100pmol/ul)濃度的加水量,您可以根椐您的實驗需要加入適量的無核酸酶的雙蒸水(PH>6.0)或TE緩衝液(PH 7.5-8.0),開啟瓶蓋溶解之前最好在3000-4000轉/分鐘的轉速下離心1分鐘,防止開蓋時引物散失。

3.合成的引物應如何保存?

沒有溶解的引物非常穩定,可以在-20℃下保存至少1年,溶解好的引物可以事先稀釋為100μmoL/L的儲存液,分裝數份保存於-20℃冰箱,可以保存至少半年以上(反覆多次凍融會降低使用壽命)。使用前,將濃溶液稀釋成工作液(10 pmol/ml或20 pmol/ml)後進行實驗。

4.如何檢測引物的純度?

實驗室方便的作法是用PAGE方法。使用加有7M尿素的一定濃度的聚丙烯醯胺凝膠進行電泳,<12個鹼基的引物用20%的膠,12-60個鹼基的引物用16%的膠,>60個鹼基的引物用12%的膠,取0.2OD左右的引物,用尿素飽和液溶解或引物溶液中加入尿素乾粉直到飽和,上樣前加熱變性(95oC,2mins)。加入尿素的目的一是變性,二是增加樣品比重,容易加樣。600V電壓進行電泳,一定時間後(約2-3小時),剝膠,用螢光TLC板在紫外燈下檢測帶型,在主帶之下沒有雜帶,說明純度是好的(有時由於變性不充分,主帶之上可能會有條帶,乃是引物二級結構條帶)。

5.一般的合成的引物在5和3末端有磷酸基團嗎?

沒有,5和3末端均為-OH基。如需要加磷酸基團,訂貨時請特別註明,此時需收取磷酸化的費用。

6.合成的引物進行PCR反應時無目的帶,怎麼辦?

PCR反應失敗的原因很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引物和模板是否配對,同源性有多大?

2) 引物本身是否有立體結構.

3) PCR反應用試劑是否能正常工作?

4) PCR儀是否工作正常?

5) PCR反應條件是否合適?

如果一切正常,還無法解決問題時,我們可以免費重新合成引物。

7.測定了引物的OD值後發現A260/A280<1.8,引物的純度合格嗎?

由於核酸在260nm附近有強吸收,而蛋白質在280nm附近有強吸收,從生物體內提取核酸時,常用A260/A280比值來評價核酸純度(比值在1.8~2.0之間),這一判斷是基於序列中A、G、C、T所佔比例大致相同時的結果。而合成的DNA/RNA則不同,序列很短 (通常在20~30個鹼基之間),其中A、G、C、T各種鹼基所佔比例很不相同,由於各種鹼基的摩爾消光係數不同,因此不同鹼基構成的引物的A260/A280比值也不同,例如當序列中C、T鹼基的含量高時,該比值會大大低於1.8。所以不能用A260/A280的比值來判斷引物的純度.

8.如何將兩條互補的單鏈退火形成雙鏈?

用退火緩衝液(10mMTris, pH 7.5 - 8.0, 50mM NaCl, 1mM 13.2OD的引物可以多少做次PCR反應? 一般來講,20個鹼基左右的2OD的引物最少可以做400次PCR反應。 15.引物在常溫下運輸,會降解嗎? 不會降解,乾燥的引物在常溫至少可以穩定存放二周以上。而一般的運輸時間通常都在1-3天,所以您收到的引物不會降解。 EDTA)溶解引物, 將要退火的引物等摩爾數混合,總體積不要超過500微升,加熱到95℃ 2mins,然後緩慢冷卻至室溫(低於30度)即可。退火的產物可以放在4度待用。

9.使用3%的Agarose凝膠電泳分析合成的引物,發現有很多條泳帶,為什麼?

對引物進行電泳一定要使用變性PAGE電泳。由於引物是單鏈DNA,容易形成複雜的立體結構,因此進行Agarose電泳時,容易出現多條泳帶,更無法用Agarose電泳進行定量了。

10.能否根據引物電泳後EB染色後條帶的亮度對合成的引物進行定量?

不能。因為EB是通過嵌入到核酸的雙螺旋間而使其著色的。合成的DNA分子為單鏈,只有通過自身回折形成局部髮夾環結構或鏈間形成部分雙螺旋結構,才能被EB染色。由於不同引物的序列不同,形成雙螺旋的能力不同,因此染色能力不盡相同,也就不能根據EB染色帶的亮度來對合成的DNA進行定量。

11.2OD的引物可以多少做次PCR反應?

一般來講,20個鹼基左右的2OD的引物最少可以做400次PCR反應。

12.引物在常溫下運輸,會降解嗎?

不會降解,乾燥的引物在常溫至少可以穩定存放二周以上。而一般的運輸時間通常都在1-3天,所以您收到的引物不會降解。

13: 合成的螢光標記探針應如何保存?

1.螢光探針必須避光保存。

2.幹品請於-20℃保存。

3.強烈建議用RNase-free的TE (pH8.0) buffer溶解探針,這樣得到的探針溶液更穩定,保存時間更長。通常,將探針配製成100 pmol/ul的儲備液,分裝成幾份 (避免反覆凍融),於-20℃保存。使用前,將配製好的儲備液稀釋成工作液 (10 pmol/ul或20 pmol/ul),剩餘部分於-20℃保存。

14: 進行PAGE電泳時,長度完全一樣的Oligo DNA為什麼泳帶不在同一位置?

1.A、G、C、T的組份不同,電泳速度不同;

2.DNA的立體結構不同,電泳速度不同。這種情況在Oligo DNA越短時越容易發生,長鏈Oligo DNA之間差別較小。

15: PCR產物經克隆後測序發現,引物處的鹼基有錯誤,為什麼?

如果測序後引物處出現了問題,不排除PCR錯配的可能,但更主要的原因應在合成引物本身。在引物合成過程中,除了人為將序列輸錯 (可核對合成報告單),化學合成方法本身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失敗序列,具體分析如下:

1.由於DNA合成是從3′→5′端一個鹼基一個鹼基地連接上去的,每連接上一個鹼基,都需要多步化學反應 (Detritylation、Coupling、Capping、Oxidation),我們稱之為一個循環。Coupling是上一個鹼基的5′OH 與下一個鹼基的3′活性部分發生偶聯反應,該反應的效率最高可達99%,即便如此,仍有1%的序列不能連接下一個鹼基,這些序列在經過Capping後脫離循環,成為缺鹼基的失敗序列;

2.Capping是將沒有連接上下一個鹼基的5′-OH乙醯化,阻止其進一步延伸。Capping的效率不可能達到100%,沒有被Cap的5′OH會進一步發生反應,造成中間缺鹼基的失敗序列;

3.Detritylation是將上一個鹼基5′OH上的保護基脫掉,準備連接下一個新鹼基,脫保護的效率也很難達到100%,沒有脫保護的5′OH會跳過該循環而直接進入下一個循環,造成中間缺鹼基的失敗序列;

4.在Coupling步驟中,新鹼基(活性狀態)在沒有與上一個鹼基發生偶聯反應前發生自身連接,造成多鹼基的失敗序列;

5.合成時鹼基G可能會轉化成烯醇式異構體,PCR擴增時被DNA聚合酶識別作A,發生 G到A的轉換。

上述各種原因產生的失敗序列可通過純化不同程度地得到去除。對40 mer以下的DNA製品,HPLC是最好的純化方法,其次是PAGE;而對40 mer以上的DNA製品PAGE純化要優於單純的HPLC純化。所以,如您要對PCR產物克隆後測序,一定要選擇PAGE純化或HPLC純化的引物。

16: PCR產物經克隆後測序發現,引物處的鹼基有錯誤,怎麼辦?

1.因為引物純度不可能是100%,因此,挑選克隆時,有可能挑選了雜質引物擴增出的PCR產物的克隆。此時,請重新挑選一個克隆測序,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2.如果挑選2 ~ 3個克隆測序情況還沒改觀,我們會免費重新合成引物。

17: 進行蛋白表達實驗數個月不成功,後經測序發現引物處有錯誤,怎麼辦?

1.表達實驗之前一定要對DNA序列進行驗證。

2.我們可以免費重新合成引物。

3.如進行索賠時,按國際行業慣例,索賠範圍限於製品價格範圍之內。

18: G到A的轉換。上述各種原因產生的失敗序列可通過純化不同程度地得到去除。對40 怎樣才能保證Oligo DNA的正確性?

1.合成Oligo DNA時,選用高純度級製品。

2.避免使用過長的Oligo DNA,最好選用小於35 mer的合成DNA製品。

3.進行克隆實驗時,每次克隆都須進行測序驗證,以保證序列的正確性,然後再進行進一步實驗。進行蛋白表達實驗時,尤其需要注意。

19: 平端的PCR產物難以克隆,為什麼?

由於一般的PCR用引物的5′末端都沒有磷酸基團,因此,擴增後的PCR產物的5′末端也沒有磷酸基團。當克隆於去磷酸化的末端平滑載體時,無法克隆進去;而當克隆於非去磷酸化的末端平滑載體時,背景會極高。此時請對PCR產物的5′端進行磷酸 (PO4修飾) 化處理。

20: 進行反義核酸實驗時,是否要對DNA鏈全部進行S代修飾,除了S代外,還有什麼辦法可增加核酸在生物體內的穩定性?

DNA經S代修飾後比較穩定,在細胞中不會被核酸酶降解。如果整條鏈全部S代,的確能增加DNA的穩定性,但會降低其Tm值,也即降低該反義DNA與靶序列的結合效率。因此,科研人員一般採用將DNA片段兩端插入數個(通常3個)S代磷酯鍵Phosphorothioated Bonds),這樣既能增加DNA的穩定性,又能增加反義DNA與靶序列的結合能力。不過如果要將反義DNA注入到活的動物體內,為增強穩定性,還是將整條鏈S代效果更好。

2』 O-Me (2』-OMe-RNA與RNA的親和力要比DNA與RNA的親和力大很多)。此外,5-Me-dC由於能增強DNA雙螺旋的穩定性,有時也被摻入到S代的反義核酸中。 RNA也阻抗核酸酶降解,可與S代DNA構成嵌合的反義核酸,這樣既能增強反義核酸的穩定性,又能增加其與靶序列的親和性 (2』-OMe-RNA與RNA的親和力要比DNA與RNA的親和力大很多)。

此外,5-Me-dC由於能增強DNA雙螺旋的穩定性,有時也被摻入到S代的反義核酸中。

21: FITC、6-FAM、5-FAM標記之間有何區別?

它們皆是螢光素標記 (Fluorescein),三者結構間的區別如下:

從結構圖可見,5-FAM與6-FAM互為異構體;而FITC則在與Oligo的連接方式上(硫脲鍵) 有別於前者(醯胺鍵),但它們的發色團均為螢光素,通常使用中沒有區別。

 

22: 淬滅基團為TAMRA、Eclipse或BHQ系列染料的雙標記螢光探針在使用上有什麼不同?

由淬滅基團TAMRA、Eclipse或BHQ系列染料組成的雙標記螢光探針常常被用作水解探針(Hydrolysis Probes),或稱"TaqMan"探針,用於Real Time PCR實驗。由於這些淬滅染料的光譜學性質不同(見下圖),作為淬滅基團使用時的特點也不同,現說明如下:

1.TAMRA為螢光染料,在淬滅報告基團的同時,自身會在更高波長處發射螢光,此發射螢光會對報告基團的檢測造成影響,探針螢光本底 (Background)相對較高。而Eclipse及BHQ系列為非螢光染料,淬滅報告基團,但自身不發射螢光,因此,探針螢光本底低,信噪比更大,檢測靈敏度更高。

2.淬滅基團對報告基團的淬滅有賴於二者的光譜迭蓋(Overlapping),也即報告基團的螢光光譜應與淬滅基團的吸收光譜相交搭。對比TAMRA、Eclipse及BHQ系列染料的吸收光譜,可見TAMRA的吸收光譜覆蓋範圍窄,可與之匹配的報告基團種類比較少;而Eclipse則具有更寬的吸收範圍(390 nm-625 nm),可淬滅的報告基團種類很多,如FAM、HEX、TAMRA、ROX等均可;組合使用的BHQ系列染料的吸收光譜覆蓋範圍則更廣,從430 nm一直到近紅外,可淬滅的報告基團種類更多 (象Cy3、Cy5等的淬滅效果都很好)。因此可由Eclipse或BHQ系列染料組成一套雙標記螢光探針用於多重PCR(Multiplexing PCR)。

23: TaqMan 探針設計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1.探針應位於兩引物之間;

2.探針中鹼基G、C的含量應在20%~80%之間;

3.避免同種鹼基成串出現,特別是鹼基「G」;

4.鹼基G不要出現在5』末端;

5.探針的Tm值要比引物的Tm值高8~10℃,應在68~70℃之間;

6.探針長度超過30個鹼基時,最好把淬滅基團放在中間,以防止螢光本底過高,這時探針的3』末端應加磷酸基封阻,以防探針在PCR反應過程中延伸。

24: 何謂分子信標 (Molecular Probes)?與普通的雙標記探針 (如TaqMan探針)相比,在使用上有什麼特殊性?

Molecular Probes是一類特殊的雙標記探針,通常狀態下,其兩末端互補配對,形成莖-環結構 (發卡環結構),發卡環結構迫使分別連在兩末端的報告基團與淬滅基團緊密鄰近 (此時檢測不到螢光),而一旦雜交到靶序列上,則報告基團與淬滅基團分開,Molecular Probes變得明亮起來,可檢測到螢光。由於發卡環結構的存在,探針對靶序列檢測的特異性增強,相對於普通的雙標記探針 (如TaqMan探針),Molecular Probes對SNP有更強的識別能力,能區分序列上僅相差一個鹼基的靶序列,因此Molecular Probes常用於SNP檢測。此外,Molecular Probes也應用於活體細胞內的mRNA雜交、RNA加工、及轉錄過程的時時監測研究等。

上海創賽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hanghaiCanspec Scientific Instruments Co., Ltd.),是一家致力於實驗室全套用品和設備(包括:生物、化學化工、實驗耗材、儀器設備等)的集約化供應商,竭誠為國內各行業提供實驗產品。

相關焦點

  • 《生化及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因此,生化及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已成為大學本科生物類、農學類、園林類、食品類等專業的必修專業基礎實驗課程。在學習該課程前,建議先修課程為:無機及分析化學、基礎化學實驗、有機化學、生化及分子生物學等課程;可開設的後續課程為:遺傳學、基因工程、育種學、發酵工程等專業課程。
  • 分子生物學實驗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答:用乙醇沉澱DNA時,通常要在溶液中加入單價的陽離子,如NaCl 或 NaAc,Na+中和DNA分子上的負電荷,減少DNA分子之間的同性電荷相斥力,而易於聚集沉澱。 4.在提取RNA時經常使用異硫氰酸胍,有什麼作用? 答:RNA是一種極易降解的核酸分子。高濃度強變性劑異硫氰酸胍使細胞結構迅速被破壞,使RNA從細胞中釋放出來。
  • 老司機帶你玩轉分子生物學 (初級)
    大家是不是,對於分子生物學實驗和實驗的所涉及的原理還沒有一個真真切切的認識。當老師講這門課的時候,你想的就是考試拿學分了,最後導致實驗不停地出問題卻不知道哪一步錯了。當然對於分子生物學的不理解也導致一些人國自然寫不出來,或者抄別人的標書都會抄錯。當然對於分子生物學的不理解,也導致一些人每天念念叨叨精準醫療卻看不懂一張基因檢測報告。
  • 《分子生物學實驗》複習資料
    24、引物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限制性內切酶是一類能夠識別雙鏈 DNA 分子中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並由 此切割 DNA 雙鏈結構的核酸內切酶,有三種類型,Ⅰ類,Ⅱ類,Ⅲ類,他們都 有甲基化修飾功能和限制酶功能,Ⅱ類常用於分子克隆27、常見的Ⅱ型限制性內切酶切割雙鏈DNA後會產生 末端或 末端。
  • AI解決生物學50年大挑戰,破解蛋白質分子摺疊問題
    11 月 30 日,一條重磅消息引發了科技界所有人的關注:谷歌旗下人工智慧技術公司 DeepMind 提出的深度學習算法「Alphafold」破解了出現五十年之久的蛋白質分子摺疊問題。最新一代算法 Alphafold 2,現在已經擁有了預測蛋白質 3D 摺疊形狀的能力,這一複雜的過程對於人們理解生命形成的機制至關重要。
  • 分子生物學實驗全攻略!
    二、原理在基因工程實驗和分子生物學實驗中,細菌是不可缺少的實驗材料。質粒的保存、增殖和轉化;基因文庫的建立等都離不開細菌。特別是常用的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是含有長約3000kb的環狀染色體的棒狀細胞。它能在僅含碳水化合物和提供氮、磷和微量元素的無機鹽的培養基上快速生長。
  • 分子生物學的世界,其實沒有那麼難懂
    確實,以1953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DNA雙螺旋結構為標誌,分子生物學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盡顯了風流與輝煌。現今分子生物學在學科領域的擴張讓人瞠目,科研工作者若沒有分子生物學相關的數據,貌似都沒法發表SCI了!對大多科研人員來說,它是神聖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甚至是令人敬畏的!
  • 安利 | 60節分子生物學視頻課程,幫你快速理解分子生物學
    是不是還有很多朋友,對於分子生物學實驗和實驗所涉及的原理,理解的還不夠透徹。感覺自己似懂非懂,很多科研人員由於對分子生物學的不理解,不僅導致國自然寫不出來,甚至連抄別人的標書都會抄錯。所以小喵給大家送來了60節的分子生物學視頻課程,幫你在短時間內快速理解分子生物學。
  • 朱玉賢現代分子生物學第四版全套!
    ,並且為從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結構和功能,揭示遺傳和變異的奧秘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結果只有注射s型菌DNA和R型活菌混合液的小鼠死亡(其他實驗組小鼠存活)。第二,酶降解實驗:分別用DNA酶(DNase)降解s型菌株的DNA成分、用RNA酶(RNase)降解S型菌株的RNA成分、蛋白酶降解S型菌株的蛋白質組分,然後與R型菌株混合培養。
  • 從分子生物學到系統生物學——記DNA雙螺旋結構發現50周年
    在美國,「冷泉港」被譽為生命科學的聖地,是分子生物學者們神往之處。 沃森和克裡克於1953年提出的DNA分子結構模型可以與達爾文的進化論、孟德爾的遺傳定律相媲美。這一重大發現為探討遺傳的化學基礎開闢了一個新紀元,引起了生物學的一場偉大革命。其結果是在此後不久就完全闡明了遺傳密碼問題。由於這一偉大科學成果,沃森和克裡克獲得了諾貝爾獎金。
  • 《雲南省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方案》印發
    日前,雲南省教育廳印發《雲南省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方案》,自2020年9月入學的七年級學生起施行。 雲南省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方案 為貫徹《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教基〔2019〕16號)精神,落實《雲南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雲教發〔2019〕113號)要求,規範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以下簡稱實驗操作考試
  • 分子生物學小助手!!
    分生真的是一門很魔幻的學科,大家開始學分生的時候應該都是學期的最後一個月,所以身陷考試複習,不好好聽課,不認真做實驗的事情確實是很常見的
  • 分子生物學技術你了解多少?
    從單個的生物體到器官到組織到細胞,再從細胞結構到核酸和蛋白的分子水平,人們意識到可以通過檢測分子水平的線性結構(如核酸序列),來橫向比較不同物種,同物種不同個體,同個體不同細胞或不同生理(病理)狀態的差異。這就為生物學和醫學的各個領域,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技術平臺。
  • 分子角度解決中藥領域關鍵問題
    從一篇論文中提及的概念,到擁有完備理論體系、學科隊伍、研究平臺、技術方法的新興學科,從1995年到2015年,分子生藥學走過了20年的發展路。分子生藥學的產生將生藥的研究層面向微觀推進到分子層面,極大地豐富了以往對生藥的認識,研究層面的改變導致了利用獨特視角建立解決思路、方法和理論,解決中藥資源和中藥鑑定領域中的關鍵問題。
  • 漲姿勢了:10個有用的免費分子生物學網站
    gibco-cell-culture-basics.html 5:Beckman Calculator用途:離心機和離心力之間的換算,Beckman不同轉子之間參數的互換 地址:http://www.lifetechnologies.com/us/en/home/references/gibco-cell-culture-basics.html 6:RUF用途:蛋白質凝膠電泳的常見問題分析
  • 沙發八大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實踐經驗中,各大檢測機構總結了沙發常見的幾個問題,有利於沙發品質的保障。常見問題1:沙發泡沫塑料理化性能的取樣方式是怎麼樣的?解決方案:經過與多家權威機構確認,結合行業中其他類似的標準,制定如下海綿取樣原則。a).
  • 新冠疫情下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建設與管理
    作者 | 張治旺 單位 | 德州市陵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為了有效防控新型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快速建設了一批符合二級生物安全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新實驗室的投入使用為各地最終戰勝新冠疫情提供了強有力實驗室技術保障
  • 注重生物科學史教學,提升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以新版《必修1 分子與細胞》為例
    既是在較好理解生物學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的「世界觀」,又是探究生命活動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論」。《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列出的重要生命觀念包含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穩態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等。
  •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原理解析
    四、基因晶片(又稱DNA 晶片、生物晶片)技術  基因晶片指將大量探針分子固定於支持物上後與標記的樣品分子進行雜交,通過檢測每個探針分子的雜交信號強度進而獲取樣品分子的數量和序列信息實驗步驟:1、RNA的提取;2、反轉錄合成cDNA;3、PCR擴增;4、產物的電泳和結果的測定。
  • 系統生物學中的物理問題
    生物調控網絡動力學研究的核心是通過對生物的網絡控制系統進行非線性動力學分析,從非線性物理及動力學角度對該系統在分子水平上進行系統的、定量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在研究中力圖發現支配生物調控網絡的基本動力學規律,並總結出一套適用於系統生物學研究的非線性動力學研究工具.這個方向的研究成果可能成為其他研究領域的理論基礎.例如,哺乳細胞的癌變機理一直是困擾癌症研究的問題.一種癌細胞的基因突變譜常常看起來毫不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