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百度、海底撈、D&G危機公關案例分析

2020-12-25 騰訊網

回復「聯繫我們」可以聯繫我們,獲取課程資源

從4月30日

以免費為旗號進入小區的豐巢

宣布執行超時收費

來源:網絡

就此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公關危機

時至今日,豐巢收費風波仍在持續

在遭到上海、杭州等多個小區的強烈抵制

隨著國家郵政局的介入

豐巢宣布將限時免費時間由12個小時

延長至18個小時

這顯然仍未能滿足部分消費者的要求

近一個月的時間裡

豐巢有無數次機會通過危機公關

扭轉負面輿論、平息公眾怒火

卻始終未能通過公關打出一場漂亮的口碑戰

最糟糕的是《上海中環花苑小區

致豐巢公司的公開信》

有理有據、有節有持、條理清晰的檄文

更是將豐巢公關按在地上摩擦

來源:網絡

多次錯失良機

與消費者硬剛的豐巢

公關水準真的差的一批……

多次錯失良機

豐巢公關怎麼了?

4月30日,豐巢科技對存放超過12小時的包裹進行收費的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發關注。

諸多新聞媒體對此事的微博報導評論中,出現了「飲鴆止渴」「吃相難看」等字眼,批評豐巢的行為;與此同時,菜鳥驛站以及京東快遞櫃進一步借勢傳播,紛紛表態將繼續免費。在競爭對手的襯託下,豐巢的口碑、風評大幅下滑。

5月5日,杭州東新園小區業委會率先向快遞櫃說「不」,宣布將停用豐巢快遞櫃。

此事迅速登頂微博熱搜,豐巢公關5月9日通過官微對外發聲:「《東新園業委會事件聲明》,表示將追索相關經濟和商譽損失。」

既杭州後,全國70多個小區紛紛響應,加入停用大軍。

自5月8日,江蘇、廣東多地的郵政管理部門稱,快遞員未徵得用戶同意就投放快遞櫃屬於違法行為,用戶可以進行投訴。此後,多地明確,快遞入櫃需經收件人同意。

面對消費者、監管部門的質疑,5月11日,豐巢CMO李文青表示,公司不會放棄這一戰略。「從行業的角度來講,我們更希望快遞行業從同質化、低價化的服務,轉為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

以硬剛的態度,表明收費是收定了!

三次回應均以與消費者硬剛、咄咄逼人的態勢進行,豐巢成為了被「瘋嘲」的對象。

在消費者本位、以消費者為上帝的業態下,持續與消費者起正面衝突,豐巢公關這到底是是怎麼了?

借用一位網友的評論,公關本應是與企業內外部門溝通,達到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的目的。一次次火上澆油式的回應,豐巢公關究竟是要鬧哪樣?

成也公關,敗也公關

每逢品牌遭遇危機公關,都必須在第一時間迅速了解情況給出回應,儘快的防止輿論進一步發酵和損害品牌形象,然後主動道歉承擔責任,表明決心和誠意,給足補償和懲罰,或者請到權威機構來背書,重新獲得大眾的信任,不斷與大眾保真誠溝通,一絲不苟地處理危機,平息大眾的不滿。

一般來說,成功的危機公關都擁有這些共同之處,比如危機公關中的5S原則責任原則、真誠溝通原則、速度第一原則、系統運行原則、權威證實原則。憑藉這幾條基本原則,再加上具體靈活的公關能力和發揮,目前已有的成功的危機公關案例已是數不勝數。

百度——你是在給AI潑冷水!

去年,在百度舉辦的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在演講現場遭人從頭上倒了一整瓶礦泉水,李彥宏用英語問鬧事者:「What's your problem?」。沒過多久,在觀眾的掌聲鼓勵後,他淡定地繼續演講說:「大家看到在AI前進的道路上,還是會有各種各樣想不到的困難會出現。」可以說很巧妙地化解了這一尷尬。

百度官方微博第一時間發布了回應——

當晚,百度又發布了更完整的聲明——

可以說,百度的公關團隊對這一件突發事件的處理,是比較成熟的。

首先,百度官方應對很及時。李彥宏還在講臺上時,官方微博就發布了第一條回應,及時回應避免了事件進一步的發酵,和輿論的不可控發展。畢竟大家難免會把百度前期很多負面報導聯想起來,但因為百度先發制人,將話語權把握在了自己手中。

其次,百度官方將事件定調為「有人給AI潑冷水」。儘管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但第一時間佔領了道德高地。後來的完整聲明中,「感到憤怒」、「強烈譴責」等都是比較準確得當的措辭,態度堅決。

整篇聲明讓我們感受到來自百度的「正能量」——「感謝所有給予關心和支持的開發者和合作夥伴!」「肇事者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帶走並調查。」「AI前進的道路上有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但我們前進的決心不會改變。」

東航——將錯就錯

成功的公關不僅能將品牌或者公司轉危為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再「吸」一波粉絲

2018年11月17日凌晨,有網友發現東航推出了0.4折機票,有的用戶花300塊就搶到了頭等艙的來回機票。

東航工作人員失誤導致的系統bug,將5%-10%的折扣價格輸成了票價的5%-10%,原本的9折和95折機票變成了1折和0.5折,東航官網和APP頓時驚現無數超低價機票,動輒數千元的頭等艙、商務艙機票竟被放出一百多元的「白菜價」。

東航的特價票很快上了熱搜,很多用戶也在擔心東航會將這批特價票收回,但東航並沒有選擇收回用戶手中的特價機票,而是承擔下了所有損失,保證用戶搶到的所有機票全部有效

面對這次票價的失誤事件,東航不推脫不卸責,坦率地承認問題,大氣地接納後果,以損失贏得了更多的支持和信任,展現了真正屬於大企業大品牌的品性與風範,讓消費者對東航的好感度直線上升。

海底撈——所有的鍋,我來背!

要說海底撈是餐飲界標杆應該不過分吧,但是你知道2017年8月,海底撈也因食品安全衛生問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嗎——問題門店的廚房內老鼠鑽食品櫃、火鍋漏勺掏下水道、員工將掃帚簸箕抹布與餐具一池清洗、洗碗機內部積累一層厚厚的油汙……

在海底撈被爆出食品安全問題三個小時後,這家知名餐飲企業給出了一個堪稱「危機公關範本」的聲明。簡要概括為:「鍋我背、錯我改、員工我養」,引發又一輪輿論高潮。

面對問題,海底撈沒有退縮或是等到事件發酵嚴重時才發聲明,也沒有將責任推卸到門店或者「第三方元、兼職員工」的身上,而是坦誠地承認錯誤、積極配合調查、主動研究整改,這讓大眾看到了一家企業管理層的擔當,好感度up。

公關也是一門學問,好的公關不僅能夠化解問題,還能無形之中將負面新聞轉變成企業正面的宣傳報導,可謂是一舉兩得。

然而,關於危機公關,有成功的經典案例,也同樣存在不少經典的反面案例

D&G辱華事件

2018年11月17日,服裝品牌D&G發布了為上海大秀特別拍攝的將中國傳統文化「筷子」與義大利飲食相結合的廣告片,然而,廣告片總模特的故作本笨拙的姿態以及旁白的語氣和充斥暗示意味的臺詞讓人感到十分不適。

來源:D&G廣告

起初不少人還會在D&G的微博下留言,說這樣的宣傳視頻很冒犯。官博不僅不及時刪除視頻道歉,反倒刪起留言,動用水軍蓋樓。直到事態失控,D&G中國區的公關團隊迫於壓力才把這條微博刪了,ins上視頻卻並未刪除

面對危機,D&G首席設計師卻堂而皇之在社交軟體上回懟網友,並公然發出辱華言論,截圖曝光後,又藉口「帳號被盜」矢口否認。

來源:微博

D&G邀約參加上海時裝秀的中國明星們立即表明罷演,其辱華言行也遭到了共青團中央的怒斥,D&G依然不知悔改,在聲明中表達了時裝秀取消的遺憾,卻仍然不見對這一事件的歉意,繼續「自尋死路」,引發了國內消費者的一致抵制。

來源:微博

其後D&G官方終於發布道歉視頻,但為時已晚。

本文轉自網絡,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繫。

市場營銷課程定製

相關焦點

  • 公關啟示錄5|豐巢:5毛錢引發的輿論戰
    4月底,豐巢扔出「快遞櫃超時收費」的重磅消息,此後的半個月裡,豐巢陷入輿論漩渦。回顧整場事件,本不改成為眾矢之的的豐巢,在不合時宜的公關操作下,儼然成為輿論拉鋸戰的中心。4月30日,豐巢對存放超過12小時的包裹進行收費。收費消息一出,立即在社交網絡上引發熱議。
  • 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上)
    難怪近期,美國普朗克中心在對公關人士的調查中發現,超過三成的公關人士在工作中感到緊張和壓力。小編選取近幾年頗有影響但最終成功化解的危機公關案例,來分析他們在整個危機公關中做對了什麼,而我們從中又能學到什麼。 1、2015年呷哺呷哺火鍋「鴨血門」事件(危機類型:產品質量類) 上榜理由:迅速反應、公開配合、及時反饋。
  • 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下)
    上回小編盤點了與產品質量有關的企業危機公關案例,但像上篇小編所說的,負面危機不止一類。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企業形象類的危機公關成功案例,以供參考。 應對分析: 淘寶此次的危機公關,全部體現在淘寶和董事長馬雲的公關回應中。即便是篇幅較大,小編還是將回應內容全部放出來,以方便解讀分析。縱觀全文,淘寶的態度激進,準備充分,對馬可波羅瓷磚的打假問題逐條回應,針鋒相對。小編整理如下: 1、駁斥馬可波羅瓷磚打假申訴未果。
  • 屈臣氏危機公關案例分析
    與此同時,屈臣氏也並未坐以待斃,第一時間在網上發表聲明,採取相應公關措施,配合有關權威機構將該事件完美平息,屈臣氏的公關處理團隊也因此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藉由此則危機公關處理案例不難看出 ,在處理此類公關事件的時候,我們應當熟練運用「危機公關策略的5s原則」,將事件的發展態勢及時的掌控在於企業自身有利的一邊。
  • 危機公關做得再好,海底撈這次也失了民心
    不一味護犢子,但也不往犢子身上甩鍋,而是扛下絕大部份,在過往中國企業的危機公關過程中,這樣的態度相當罕見。  學者認為:從某種方面講,社會大眾對組織責任的看法比危機事件的真相本身更重要,企業展現出的態度多數時候決定了輿論的走向。但站在企業本身的立場來講,這次海底撈的勝利也不全然是危機公關的勝利,更在於已經擁有的品牌形象形成的防禦力,這讓公關人有了更多可發揮的空間。
  • 2017年最值得關注的危機公關案例,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
    今天梅小花帶大家來復盤2017年最值得關注的危機公關案例,攜程、海底撈、美聯航等,他們處理危機的手段是何?效果如何?這幾個案例究竟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 案例點評: 10月6日,也曾有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一年100億?揭秘"攜程"坑人"陷阱"》,該文怒斥攜程種種問題。攜程於第二天發布了公關聲明,指出文章不屬實,"100億"純屬造謠誹謗,沒有任何事實依據。 在風雨中接連被曝光的攜程,面對著消費者的質疑,攜程的危機公關處理方法可以說只有一個:事件正在查實,耐心等待官方通知。
  • 關鍵點傳媒發布2017十大危機公關案例報告
    近日,在關鍵點傳媒聲譽管理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公關傳播研究所、華南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小組、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公共管理學系的共同努力下,基於對2017年企業類、政府機構類危機公關事件的梳理和分析,精選出2017年度十大公關案例(含企業類、政府機構類)研究報告。
  • 澤遠口碑營銷:企業品牌出現危機怎麼能夠轉危為機?海底撈案例分析
    當我們企業品牌出現危機公關的時候,怎麼能夠借危機轉為機會呢? 下面澤遠營銷給大家分析下海底撈的危機公關處理案例,希望今後在我們企業品牌出現危機之時能夠有所借鑑。
  • 萬字乾貨整理|PR茶話會002期:新危機時代下的品牌公關
    百名公關人濟濟一堂,共同探討了「新危機時代下的品牌公關」首席危機公關專家王麗麗在現場傾囊相授,講解了危機公關管理體系如何建立。Meltwater的中國區GM李建興更與參會嘉賓分享了媒體大數據視角下的公關賦能案例。會程過半,三位公關領域的大咖也加入了分享。
  • 2020年最佳典型公關案例事件
    檸檬公關 危機公關管理專家一:2020發生的最佳典型公關案例事件【天選之釘】釘釘被教育部選中作為給小學生上網課的平臺,一時間天選之釘成了被網課支配的孩子們的出氣筒。三:2020發生的最佳典型公關案例事件【知錯能改海底撈】伴隨著疫情的向好發展,網紅海底撈恢復營業後餐品漲價,血旺半份從16元漲到23元,8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元一位;米飯7元一碗;小酥肉
  • 公關危機?看看賈伯斯當年是如何神逆轉的
    3.15 晚會一曝光,「餓了麼」中槍,事後員工一句抖機靈的「忘給央 X 續費」非但沒有緩解危機,又製造出新的、更深的公關危機。說起失敗的危機公關,遠點你可能會想到柯林頓與萊溫斯基,近點可能會想到天價魚,數不勝數。但你很少聽說成功的危機公關案例,因為那些真正被成功公關的事件,根本不會為演變為人盡皆知的危機。
  • 「豐巢困局」揭露的商業真相
    文|手機那點事用戶反對、社區阻撓、快遞員訴苦,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的舉措最終陷入了一場待解的困局。某種程度上說,豐巢收費引發的輿論反撲儼然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恐怕豐巢的公關團隊也未能預料到圍剿的勢頭會如此猛烈。畢竟每個月5元的會員費,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不過是兩罐可樂的錢,有必要群情激憤?
  • 郵政局就快遞櫃問題約談豐巢科技
    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國快遞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智能快遞櫃的出現無疑是一種業態進步。而收費引起的動靜,實際上反映了一段時間以來困擾物流服務的「最後100米」問題。解決這個矛盾,需要進一步依靠契約精神和市場規律,推動共識形成。
  • 有哪些經典的危機公關失敗案例?
    文丨公關之家 作者:李姍引言:精彩的危機公關令人拍案叫絕,失敗的危機公關也同樣能夠帶來教訓與思考。危機公關案例每當企業遭遇危機公關時,都會在第一時間迅速了解情況給出回應,以儘快的防止輿論的進一步發酵和企業形象的損害,然後主動道歉承擔責任,表明決心和誠意,給足補償和懲罰,或是請到權威機構來背書
  • 2020上半年品牌公關事件回顧,我總結了五個關鍵詞
    所以很多品牌還是會遇到危機事件,登上微博熱搜,接受輿論的審判。也有一些品牌能夠主動出擊,通過借勢進行企業形象公關,為自己贏得正面的輿論支持。當然,還有一些品牌,因為公關失當,丟了人心。所以,整個2020年的上半年,品牌公關還是非常精彩的。
  • 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的法律分析
    以杭州、上海為首的小區業主們更是果斷採取了措施,杭州東新園小區直接暫停了豐巢快遞櫃的使用,而上海多個小區正試圖通過聯合談判的方式要求豐巢公司停止其收費行為。豐巢收費之所以引發眾小區的不滿,最直接的原因是小區與豐巢公司籤訂的合同中並沒有關於豐巢對用戶收取費用的相關條款。當初豐巢入場時,豐巢公司方面均表示不會向用戶收費。
  • 從七中和波音事件看:危機公關,攻的是哪門子的關?
    個人的臨場應變能力固然重要,而進入職場的我們,聽到更多的四個字叫——危機公關。企業的危機公關能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危機公關,到底攻的是哪門子的關?還有網友說:ZF的公關能力培訓,是時候提上日程了。3成就或毀滅一個企業有時只需要經歷一次危機公關說到公關能力,讓我想起了曾經發生的兩起危機公關,在這兩起事件中,你會發現,企業能否走得長遠,和他們的公關能力密不可分。一則是海底撈的危機公關。
  • 危機傳播中公關與法務的衝突:理論述評與實踐考察
    例如,公關鼓勵組織與公眾的對話而法務則常常建議組織一言不發。如何在危機傳播管理中處理好公關和法務的衝突、實現兩個專業職能的有效合作,一直受到學術研究和危機管理實踐的關注(Martinelli & Briggs,1998)。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近年來,不少國內危機傳播案例中法務人員角色活躍,在守住法律底線之外也越來越多地涉及到傳播決策與執行工作中。
  • 網絡危機公關經典案例分析之陝西榆林產婦墜樓事情
    網絡危機公關隨著網絡媒體的影響力擴大已經成為了公關界最大的市場份額所在,隨著微信,微博,抖音等高速傳播媒體的發展,危機事情一旦呈現源頭,媒體專題報導跟蹤之詳盡、網絡撒播速度之快速、網民重視傳達之廣泛,網絡也成為了各個陷入危機的企業進行公關戰爭的第主陣地之一,今天互航科技
  • 對話豐巢舉報律師金順海:豐巢本有機會免於50萬頂格處罰
    來源:雷達財經豐巢被罰後,雷達財經獨家聯繫到中聞律師事務所執委、競爭與貿易救濟部負責人金順海律師,其就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一案,以及涉VIE架構反壟斷審查,向雷達財經進行了獨家解碼。豐巢被罰後,雷達財經獨家聯繫到中聞律師事務所執委、競爭與貿易救濟部負責人金順海律師,其就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一案,以及涉VIE架構反壟斷審查,向雷達財經進行了獨家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