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6月18日 09:04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作者:石紅星 唐持真 祖祖 編輯:楊東
將消費維權進行到底
——柳州市工商局12315行動指揮中心成立十周年綜述
今年6月18日,適逢柳州市工商局12315行動指揮中心成立十周年。
接聽47萬多個電話,處理消費者申訴3.4萬起,調解成功3.2萬起,查處侵權案8857起,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625.3萬元。十年來,柳州市12315指揮中心用這一串串數字,鑄成了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利劍。
由兩部電話開始的指揮平臺
1998年6月18日,「柳州市工商局315行動指揮中心」經柳州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開通 「3150315」兩條消費投訴熱線,首開廣西消費者申訴舉報熱線受理的先河。
1999年6月1日,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要求,熱線號碼更名為全國統一號碼「12315」。以此為契機,柳州市工商局加大了12315規範化建設力度。實行由市局12315集中受理消費者的諮詢及申訴舉報,巡查大隊負責申訴、舉報案件的查處,並在城區7個工商分局,25個工商所相繼設立了消費投訴站。由此形成了12315「集中登記受理、統一指揮調度、分工協作辦理」的工作機制。
2005年6月,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正式啟用12315計算機指揮平臺和12315呼叫處理系統,告別了以兩部電話接聽、手錄申訴舉報內容的日子,實現了由傳統受理投訴方式向現代受理投訴方式的轉變。2006年7月,開通了「柳州消費維權網」和「廣西紅盾網」,標誌著12315網上諮詢申訴舉報系統啟動,消費者可隨時隨地進行網上諮詢、申訴和舉報。
2008年5月,新版12315申訴舉報網絡系統在柳州市工商局正式投入運行。至此,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實現了集來電、來信、來訪、網上舉報諮詢申訴為一體的全方位、全覆蓋的綜合性調度指揮平臺。
消費糾紛處理力爭「不出店門」
2004年以來,柳州市工商局對12315維權服務體系進行了調整,形成了行政執法、企業自律、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維權體系。
首先,構建工商系統的三級執法網絡,在市局成立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縣、分局成立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在各基層工商所成立12315消費者投訴接待站。這在工商系統內部建成了一個以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為網絡中心點,「一個中心,三級執法」的城鄉結合、快速反應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執法體系。
其次,推進12315維權進企業、進市場和進商場,引導經營者與消費者自行和解消費糾紛,力爭做到消費糾紛處理「不出店門、不出市場」。12315在全市已與工貿、五星、聯華、電信、移動、聯通、尚龍、夢之島等57家企業、商場、超市的經營者建立了消費維權聯絡的「綠色通道」,幫助他們設立專門的投訴電話,培訓專職調解人員。這些體制的建成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消費維權成本,消費糾紛也能得到及時快捷處理,形成了企業、消費者雙贏的局面。
再次,推進「一會兩站」建設,將消費維權監管觸角延伸到城鄉基層,擴大了消費維權的社會覆蓋面,做到消費糾紛處理「不出社區、不出村鎮」。目前,已在289個社區和農村行政村建立了消費者投訴站。
自成立之日起,12315將「有訴必接、有勤必出、有案必辦、有假必打」作為對社會的服務承諾。十年來,全市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網絡系統共接聽電話471887個,其中接聽申訴電話34213個,舉報電話8857個;處理消費者申訴34213件,調解成功32152件;為消費者挽回損失1625.3萬元。該中心先後被評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雙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廣西工商行政管理系統12315維權窗口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4年在柳州市文明城市熱線服務競賽中獲一等獎。
查處違法經營行為不手軟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並不局限於受理消費投訴,還從舉報中獲取線索,打擊各類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經營行為。10年來,12315查處各類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8857件。
2000年7月,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接到一位消費者的投訴,稱其在市場上購買的味精「沒有味精的味道」。該中心將線索交由巡查大隊進行調查,查到了一家冒充柳州市味精廠生產假冒元寶牌味精的地下窩點,繳獲3噸多的假冒味精。在此基礎上,巡查大隊又與廠家一起對柳州市東環、駕鶴、柳邕市場等地段的115家攤點門面進行了檢查,查扣了假冒「元寶」牌味精12件、「豪吉」雞精5件、「太太樂」雞精78件,有力打擊了制假售假的囂張氣焰。
2002年,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接到不少市民來電反映,部分醫院出售的藥比市面上藥店裡賣的藥貴多了,感覺其中有「貓膩」。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將這一情況及時上報,柳州市工商局會同監察局、衛生局,開展了查處製售偽劣藥品、查處藥品購銷中的商業賄賂行為的專項行動。
在此次行動中,共查處此類案件37件。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廣東惠州市某醫藥公司的多名業務員,採取商業賄賂的手段和給購藥醫院16.8%至30%不等的讓利回扣的方式,向柳州市內三家大醫院銷售價值300多萬元的藥品。該公司最終被處以沒收違法所得27.8萬元的處罰。柳州市工商局在查處藥品購銷中商業賄賂行為的成功經驗,被自治區工商局向全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