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三節內容中,我們主要探討了有理數加減法、乘除法、混合運算,以及簡便運算和科學計數法。通過前面的練習,主要是掌握有理數加減乘除乘方、混合運算的法則。有理數是學生進入初中後第一個接觸到的數,將小學數的運算擴展到了負數的層面。要充分理解和區分「運算符號」和「性質符號」,現在的「—」號可以表示為運算符號中的「減號」,也可以表示為性質符號中的「負號」。
學生解題時出現錯誤,往往是沒有認真讀題,沒有理清運算順序,沒有理解題意,就盲目入手解題。在解題過程中,喜歡隨意的跳步,省略步驟,遺漏運算符號,或者去括號時不知道變號、隨意變號。在解題的過程中,不會利用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或者濫用簡便運算,甚至為了簡便自己「創造」運算律。
通過分析和調查我們發現,在進行有理數混合運算時,常見的錯誤有六種,我們在本節內容中分三個課時,將幾種常見的錯誤再拎出來分別講解,希望通過本節的訓練,減少類似錯誤的發生。
第一課時:易錯題專項訓練(1)——概念不清篇
概念不清主要有兩種:①對乘方的概念不清楚不熟悉。比如23表示的是3個2相乘,而不是2×3,2×3表示的是3個2相加,是乘法的基本概念,不是乘方的意義。乘方指的是n個相同因數乘積的形式。②對負帶分數的概念不清楚不熟悉。
很多學生對這個比較迷惑,其實帶分數的理解方式和小學一樣,確實表示為整數和真分數的和的形式。但是,如果前面出現負號的話,我們就要將帶分數看作一個整體。
即可以簡單的認為:正的帶分數是正整數與正真分數的和;負的帶分數是負整數與負真分數的和。對帶分數的理解不透徹。
第二課時:易錯題專項訓練(2)——符號錯誤篇
符號錯誤主要也是兩種:①運算符號錯誤。在運算的過程中,性質符號和運算符號混淆或者漏看運算符號造成的錯誤。②去括號或添括號造成的錯誤。括號前面如果是負號,去括號時,每一項都要變號;括號前面如果是正號,可以直接去括號;添括號和去括號一樣,需要注意括號前面是正號還是負號。
第三課時:易錯題專項訓練(3)——簡便順序篇
簡便順序篇主要是兩種常見的錯誤:(1)亂用、錯用運算律。比如運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或者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時,符號要跟著搬家,帶著符號走。(2)運算順序出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後算加減,同級運算時,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不要覺得能夠簡便運算,就不顧運算法則。
第一部分有理數的運算告一段落,下一節即將準備代數式的運算。代數式運算中包括代數式求值、程序題、合併同類項、缺項、化簡求值題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