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需要注意兩個方面,其一,是等式,即有「=」的式子,不能是不等式,即不能有「≠」、「>」、「<」、「≥」、「≤」等不等符號;其二,是含有未知數。
使得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判斷一個數(或一組數)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只需看兩點:①它是方程中未知數的值;②將它代入方程的左邊和右邊,若左邊等於右邊,則它們是方程的解,否則不是。
例題1:下列各式不是方程的是( )
A.3x-4=0 B.m+2n=0 C.x=-3 D.4y>3
分析:A、B、C含有未知數且是等式,故本選項是方程,而D雖然有未知數,但不是等式,因此不是等式,是不等式。
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方程和等式的關係是從屬關係,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例題2:若x=2是關於x的方程2x+3m-1=0的解,則m的值為__________.
分析:使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是該方程的解.將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關於m的一元一次方程,從而可求出m的值.
解:根據題意得:4+3m-1=0,解得:m=-1.
檢驗一個數是否為方程的解,只要把這個值分別代入方程的左邊和右邊:若代入後使左邊和右邊的值相等,則這個數是方程的解;若代入後使方程左右兩邊的值不相等,則這個數不是方程的解。如果已知是方程的解,直接將已知的未知數的值代入方程中進行計算即可。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並且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元」是指未知數,「次」是指未知數的次數,一元一次方程滿足條件:①首先是一個方程;②其次是必須只含有一個未知數;③並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④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數,即方程為整式方程。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定義,一元一次方程屬於整式方程,即方程兩邊都是整式.一元指方程僅含有一個未知數,一次指未知數的次數為1,且未知數的係數不為0。
解:②分母中有字母,不是整式方程而是分式方程,因此不是一元一次方程;③沒有等號,不是方程,是代數式;④不是等式,是不等式;⑤出現了「二元」,有兩個未知數,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答案選B。
等式的性質1: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質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對等式進行變形,等式兩邊必須同時進行完全相同的變形; 等式性質1中,強調的是整式,如果在等式兩邊同加的不是整式,那麼變形後的等式不一定成立;等式的性質2中等式兩邊都除以同一個數時,這個除數不能為零。
例題3:下列各式中,變形正確的是( )
A.若a=b,則a+c=b+c B.若2x=a,則x=a﹣2
C.若6a=2b,則a=3b D.若a=b+2,則3a=3b+2
分析:A正確,B方程左右兩邊應該同時除以2,錯誤;C方程左右兩邊同時除以2,錯誤;D方程左右兩邊應該同時乘以3,錯誤。
初一上學期計算不過關怎麼辦?關注以下文章吧。
初一上學期,數學基礎薄弱怎麼辦,計算首先要過關
初一上學期,有理數混合運算易錯題專項複習,常見易錯點分析
初一上學期,計算天天練,助力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和解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