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的二戰義大利優秀戰鬥機 連德國人都稱讚不已

2020-12-17 桌面戰爭兵棋
G.55戰機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

之前棟哥已經給大家介紹過了二戰義大利戰機的巔峰系列——RE.2005和MC.205,但作為義大利5系三傑,怎麼能少了G.55這款曾備受德國人好評的戰機呢(2系、5系戰鬥機是二戰義大利空軍的代表作)。當然我們還是要先從G.55的前輩G.50戰機說起。

西班牙內戰中的G.50

G.50箭式戰鬥機由義大利菲亞特公司進行研製,於1937年首飛,是義大利空軍第一款全金屬單翼單座的戰鬥機。該機裝備一臺Fiat A.74 RC.38發動機,最大時速472km/h;武器為2挺貝雷塔12.7mm機槍。G.50剛列裝便跟隨義大利幹涉軍參與了西班牙內戰,一出場便是實戰考驗。

芬蘭空軍裝備的G.50

經過西班牙內戰的檢驗,G.50被認為是一款機動性極佳的戰鬥機,之後先後出口給克羅埃西亞和芬蘭。而在芬蘭G.50獲得了其戰鬥生涯的最高成就,在1941年的蘇芬延續戰爭中G.50以損失2架的代價獲得了52個戰果。不過隨著蘇聯人帶來了更新式的戰鬥機,老態龍鐘的G.50就開始顯得精疲力竭了。

G.55

既然G.50已經開始老態龍鍾了,那麼菲亞特自然就開始了新式戰鬥機的研究,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G.55。和其他義大利5系戰鬥機一樣,G.55使用的也是德國心臟DB605發動機。該機最大時速為623km/h,雖然慢於MC.205,但擁有更強的高空性能。(這點和德國BF-109與FW-190組成的高低搭配類似)

現存的G.55半人馬座

此時已經進入了戰爭後期,G.55也裝備了強大的火力(早期型為1門20mm機關炮+4挺12.7mm機槍;改進型為3門20mm機關炮+2挺12.7mm機槍)。在德國人的測試中,G.55讓德國人印象深刻得到了優秀的評價,甚至德國空軍元帥戈林一度考慮在德國生產G.55。(要知道MC.205在這一測試中僅僅得到了合格的評價)

G55S魚雷機

G.55還有一款海軍改進型G.55S魚雷機,該機可以攜帶一枚680kg的白頭魚雷進行對海攻擊,主要用於替代已經老舊的SM.79魚雷機。不過由於義大利過早的的投降,整個G.55系列產量很少,並沒有在戰爭取得過多的戰績。

敘利亞裝備的G.59

你以為G.55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too young too simple!由於性能足夠優異,在戰爭結束後菲亞特公司重新開始生產G.55,先後出售給了義大利空軍和阿根廷空軍。其後還向敘利亞出口了30架G.59(換裝梅林發動機),這批戰機一直在敘利亞軍隊中服役到了1965年。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名揚海外的義大利明星武器,義大利炮名列第八
    文/寂寞的紅酒義大利是二戰時期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是當時的世界第六大強國。雖然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表現很差,但義大利的武器裝備還是不錯的,有些裝備不僅裝備國內而且遠銷海外,連日本都是義大利武器的買家。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二戰時期名揚海外的義大利武器。
  • 零式之後,二戰日軍為何沒有優秀的艦載戰鬥機了?
    開戰之初的日本海軍,應該更操心如何生產更多的零式戰鬥機,而不是如何研發後續機型。 日本海軍航空兵艦載戰鬥機在設計上優秀,但生產環節卻無法做到西方國家的分工合作。零戰就是典型例子,由於機型設計和減重考慮,零戰的生產必須保持機體完整,導致生產進度偏慢。
  • 二戰時的義大利空軍:擁有世界一流的飛機,曾計劃轟炸美國本土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二戰時的義大利,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國家實力弱、軍隊戰鬥力差,是二戰中最廢柴的國家。作為世界級強國,義大利竟然誰都打不過,一直都在跑龍套,甚至在二戰中鬧出了不少的笑話。網上關於義大利的黑段子滿天飛。
  • 二戰中炫酷的戰鬥機,彩色、桌面級高清大圖,看的好過癮
    二戰時期,有不少優秀的戰鬥機,如格魯曼F-6F"地獄貓":在二戰中期開始,F6F憑著優秀性能逐漸取代了F4F成為了美軍的主力戰機。   不過,今天這裡所說的不是優秀不優秀的戰鬥機,而是其外觀看起來炫酷的戰鬥機。欣賞炫酷的戰鬥畫面時仿佛又在欣賞一件件藝術品。
  • 明明很會打仗的義大利,在二戰中為什麼卻成了法西斯的豬隊友
    英國為14人擁有一輛,德國則是47人擁有一輛,而可憐的義大利卻104人才有一輛。足見其工業基礎之落後了。資源匱乏、工業薄弱,直接帶來的就是武器質量的低劣。不說當時的西方列強,就是日本都實現了輕武器的標準化,而義大利居然連這個都未能做到。
  • 曾在抗日戰場血戰日本轟炸機 二戰最好的雙翼戰鬥機
    中國軍隊的CR32型戰機一戰的戰勝國大多在軍事思想上都變得保守刻板,英法主要體現在對陸軍坦克性能和使用上的古板,而義大利人則將這一保守思想帶到空軍上。很長一段時間內義大利設計師都認為雙翼飛機的轉彎性能比單翼機更適合格鬥使用,於是便誕生了中國軍迷相對熟悉的CR系列雙翼戰機。
  • 可算揚眉吐氣一回,又一「武器」引各國關注,俄專家都稱讚不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文字內容出現了問題,那麼就請大家給出自己的意見和指導,希望能夠在大家的幫助下獲得更多的成長!
  • 二戰中日本強悍的夜間戰鬥機,KI-45戰鬥機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最著名的戰鬥機,毋庸置疑首先浮現在觀眾們腦海中的一定是日本的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僅憑著一款戰鬥機,日本是不可能在二戰前期一直將太平洋戰場上的制空權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的,在零式戰鬥機之下,日本還是擁有著幾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的,就包括了兵哥今天要談到的KI-45
  • 二戰日本海陸軍矛盾引發的互坑!水準比之德國的豬隊友義大利還高
    二戰期間日軍海軍和陸軍之間的相互仇視獨立,幾乎可以單獨的開一條科技線,而且幾乎是完全沒有協同作戰過。接下來各位就權當看段子一樣,瀏覽一下二戰中日本陸軍海軍之間的梗。
  • 德軍在二戰時為何穿著單衣打蘇聯?義大利該來背這個「鍋」
    1941年6月,二戰也已經進行了3年左右,因為在英國的作戰並不是很順利,德國轉頭開始進攻蘇聯,根本沒在意之前和蘇聯籤訂的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在猝不及防之下也是節節潰敗損失慘重。但老天爺似乎也想幫一把蘇聯,讓蘇聯提前進入了冬天,衣著單薄的德軍每天都有人在被凍死。很多人在回顧這段歷史時不由得感到疑惑,二戰德軍打蘇聯為何傻乎乎穿著單衣?德國人表示:原因很無奈,就三個字。
  • 二戰義大利M37式75毫米野戰炮,意軍少有的可靠反坦克炮
    二戰時義大利反坦克武器比較緊缺,尤其是隨著意軍參與到歐洲東線戰場,在那個裝甲大比拼的戰場上很吃不消,原本裝備的如百祿47毫米炮在面對T-34這樣的坦克時收效甚微,不過好在義大利還有M37式75毫米野戰炮,它在很大程度上扛起了反坦克的重任。
  • 義大利人顯然就是德國人的豬隊友 在戰場上夢遊
    作者:錢先生 二戰時期歐洲國家的表現都比較差勁,一些國家不約而同的上演了快速投降的戰鬥,北歐的國家丹麥僅僅用了4個小時就舉手投降了。可見他們並不想捲入戰爭,而荷蘭也用了4天時間就投降,法國人雖然是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有著200萬,陸軍戰士只堅持了40天也投降了。
  • 二戰義大利爆笑史!「豬一樣的隊友」,二戰之中的義大利!
    二戰期間,同盟國歐洲各國的表現差強人意,一些國家不約而同上演了快速投降甚至不戰而降的一幕。這些段子基本上出於《二戰義大利爆笑史》這本書。各國之慫,並不是說軸心國有多厲害,比如軸心國之一的義大利往往出工不出力,甚至還時不時在戰場上夢遊。進擊法國、攻打希臘都以失敗而告終,打埃塞爾比亞也是艱難勝出,義大利人的表現完全讓人感受不到當年羅馬人的影子。義大利意軍隊如同頭子墨索裡尼一樣,野心大而實力弱,剛愎而少謀斷,張揚有餘而務實不足。
  • 在歐洲義大利軍隊現在什麼水平?不似二戰那樣狼狽,歐洲一線水平
    義大利軍隊現在的水平在歐洲是名列前茅的。在歐洲基本能和德法的常規軍事力量看其。但出於歷史原因,外界對義大利的軍隊已經習慣性的差評,義大利自己也仿佛自知理虧,對自己的部隊處於什麼水平保持一向的低調。一切的根源都是義大利軍隊在二戰時期的糟糕表現。
  • 劍指美國:二戰時軸心三國德意日分別想出了怎樣的北美攻擊方案?
    對於一支連遠程空襲都需要購買外國轟炸機來完成的軍隊,直接威脅美國本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大規模艦隊出動也無法逃過盟軍偵查部隊的眼睛。於是,能隱蔽在水下的潛艇就成了唯一選擇。 特別是在航空工業方面,義大利人在二戰前就推出了大量德日所無法自主研發的機型。遠程轟炸機更是其中翹楚。
  • 德國二戰時的「國民戰機」,HE-162火蜥蜴式戰鬥機
    在二戰末期,德國有經驗的飛行員已經非常短缺。而當時投入戰場的噴氣式戰鬥機Me-262戰鬥機讓德國高層看到了噴氣式戰鬥機的巨大潛力,但是又因為飛行員緊缺,因此要求新的噴氣戰機,必須容易駕駛,並且把這個新型的單發輕型噴氣式戰鬥機稱作「國民戰機」計劃。
  • 隆美爾為什麼總懷疑義大利出賣了他?冤枉了!德國人被自己出賣了
    糟糕的後勤補給,讓他「壯志未酬」,而始終不在狀態的義大利人,讓他既鄙視,又痛恨。隆美爾很多次在公眾場合,對散漫的義大利人進行抨擊。在他看來,非洲軍團的補給運不上,以及每次進攻都不順,很有可能是他們向英軍提供了情報。殊不知,出賣情報的恰恰是一名德國人,隆美爾冤枉了義大利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 看看二戰時美蘇英的軍火產量,就知道德意日為何打不贏
    二戰爆發後,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蘇聯、美國等世界強國紛紛捲入其中,戰火席捲全球。在戰爭中,美蘇英中為首的同盟國用了數年的時間終於擊敗了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集團。儘管很多德意日的粉絲並不服氣,但實際上同盟國擊敗軸心國是毫無懸念地,因為同盟國具有壓倒性優勢。其實看看二戰時美蘇英的軍火產量,就知道德意日為何會輸。
  • 末日掙扎:二戰日本噴氣式戰機研發始末(上)
    噴氣式戰鬥機的出現具有劃時代意義不過,二戰中不少國家都展開了噴氣式戰機的研發。日本海航二戰後期的主力戰機仍是零戰,改進型零戰52的發動機功率僅為1100馬力,甚至連其他大國戰爭初期的水平都比不上。日本陸航通過引進德國技術為三式戰鬥機「飛燕」裝備了1500馬力發動機,但因為低劣的製作工藝可靠性極低。
  • 二戰日本的「大炮鳥」:B-29忌憚的對手,Ki-102/108重型戰鬥機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航空軍事力量中,最出名的應當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也只是在二戰早期美軍還未研究出對策方法時佔了優勢,到了二戰中後期,美軍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在攔截B-29這種轟炸機時,零式艦戰便顯得十分吃力,此時的日軍才開始大規模應用雙引擎重型戰鬥機,而本文的主角KI-102重型戰鬥機便是其中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