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裡,關於華為的各種消息總是能迅速登上熱搜榜首位,華為事件正吸引著全世界人民的關注,畢竟,華為的這一戰不僅事關華為的存亡問題,還關係到長久以來中美貿易之間的摩擦。
即使華為面臨著如此嚴峻的挑戰,任正非在接受《面對面》的採訪時卻仍然表現的雲淡風輕,甚至在談到女兒孟晚舟時更是淡然:「我女兒比我還樂觀,她最近忙著呢,說要讀個「獄中博士」出來。」
40分鐘的訪談裡,任正非談的最多的是教育,是國家,是人類,這麼好的一個利用央視給華為打廣告的機會,他卻顧左右而言他,也更從側面反映出華為的底氣與自信。任正非豁達的態度,宏偉的格局觀也讓他在這一次訪談中圈粉無數。
1、任正非: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在任正非看來,從華為遭遇美國禁令到近期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摩擦,實質上是科技實力的較量,根本問題還是教育水平。「我認為要從最基礎抓起,要尊師重教,能真正這樣子將來這個國家二三十年、三五十年有希望,這個二三十年人類一定爆發一場巨大的革命,這個革命的恐怖性人人都看到了,特別是美國看得最清楚,他們才能打你這個出頭鳥」。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不光是硬體,更多的要靠軟實力。教育水平就是一個國家最好的軟實力。任正非從目前的現狀中,看到問題的本質核心,也看清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國家的未來就是教育。」
而後記者問他「為什麼要操一份也許在別人看來是閒心的心?」時,任正非回應到:「愛國,愛這個國家,希望這個國家繁榮富強,不要再讓人欺負了。」
2、任正非:我們的社會最終是要走向人工智慧
任正非在訪談中始終強調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如果不重視教育,我們的國家是會重返貧窮的,因為我們的社會最終是要走向人工智慧。
」你可以參觀一下我們的生產線,20秒鐘一部手機從無到有,基本上沒有什麼人。未來我們幾百條上千條的生產線完全是自動化的。所以我們的人的文化素質不夠,至少你沒受過大專或者大學以上的教育,你的英文也不好,計算機也不好,做工人的機會都不存在。」
他從華為公司的縮影看到國家的未來,認為國家最終必定也要走向這一步,否則國家將失去競爭力。
3、任安娜為什麼選擇計算機專業?
值得一提的是,任正非的小女兒姚安娜選擇的專業正是計算機專業。
今年5月到8月,她主動申請進入微軟的AI人工智慧團隊實習,主要研究方向是機器學習和圖像識別。
要進這樣一個技術前沿的部門,要具備3個要求:
一 專業必須要STEAM或計算機對口
必須取得CS,CSE、EE等專業的相關學位(大多要求博士)或參加過STEAM領域的相關課程。
必須具有1-3年的相關領域研究經驗,擁有相關研究記錄與學術證明,例如出版物,開發的軟體等等。
二 注重人才軟實力
必須能夠與其他研究人員和產品開發團隊進行有效協作。
必須擁有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夠與不同民族、種群的人展開跨群體和跨文化合作。
必須能夠進行創新性思考並獲得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三 會多種程式語言
對申請崗位的相關領域所提出的更多硬性要求。以研發工程師為例,研發工程師除了需要滿足以上要求之外,還要滿足會運用C++,Java等多種語言。
從任正非小女兒姚安娜的專業選擇和任正非本人對於計算機專業未來前景的看好,我們能看出,科技在未來的重要性,而編程是基礎中的一項。
任正非接受央視記者董倩專訪
孩子的培養應該面向未來,許多科技大佬也都在極力的宣傳編程的重要性,對於他們來說,學習編程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成為碼農,而是讓他們了解如何運用技術。
正如美國前副總統艾爾·高爾(Al Gore)說:「在這個時代想成功,具有程序設計的能力是很關鍵的。」他的意思不是要大家變成下一個 Facebook 的創造者,或是要拿編程能力找工作,而是對正在發生事物背後的原因,要有著基本的理解。
4、科技和產業創新源自思想創新
「一切新產品和新工藝都不是突如其來、自我發育和自我生長起來的。它們皆源自新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概念。新科學原理和科學概念則必須來自最純粹科學領域持續不懈的艱難探索。如果一個國家最基礎的前沿科學知識依賴他人,其產業進步必然異常緩慢,其產業和世界貿易競爭力必然極其孱弱。」
任正非的遠見卓識再一次昭示了一個最基本的規律,那就是劃時代的科技和產業創新必定源自劃時代的思想創新。
未來俠,專注3~18歲青少年在人工智慧領域特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