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智能,是指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能。通常人工智慧是指通過普通電腦程式來呈現人類智能的技術。根據從這些數據中學習,並利用這些知識通過靈活適應實現特定目標和任務的能力」。人工智慧的研究是高度技術性和專業的,各分支領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範圍極廣。
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
華為任正非 6G與5G的開發是並行的
對話人工智慧專家:對新技術不用忐忑不安;6G與5G的開發是並行的,但6G規模化使用還很遠
近日,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與公司戰略部總裁張文林一起,與兩位全球頂級AI專家——傑裡·卡普蘭和彼得·柯克倫進行了一場「咖啡對談」。在這場主題為「創新 規則 信任」的高端對話中,任正非指出,人工智慧會給社會創造更大財富,提供更高效率,他呼籲全球產業進行合作,共同為社會提供服務。
談到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任正非認為,人工智慧將給社會提供更多的效率,國家會因為人工智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改變,國家自身的發展會取決於這個國家的能力,取決於行業成熟性和算法、算力、基礎設施的提供,比如超級計算機、超大規模的系統等一系列的支撐。這個時代到來後,人類會更加繁榮。
任正非還表示,5G是小兒科的事情,未來最大的產業是人工智慧。希望在人工智慧領域不要出現第二個實體清單。不要再出現衝突,要共同給新社會提供服務。
9月9日,任正非在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託馬斯·弗裡德曼的採訪時表示,華為要研究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是人工智慧,華為將建設支撐人工智慧的平臺。「Google、英偉達都能做同樣的事情,只是我們目前做得更好。」
談規則
隱私數據要進行科學管理,每個國家有不同標準
談到人工智慧時代的隱私保護問題,任正非表示,他始終支持歐洲GDPR。任正非指出,這兩年中國逐步加強隱私保護,讓大家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這是人民渴望的幸福。任正非表示,中國也出現了隱私倒賣的情況,中國要加強隱私保護,對侵犯隱私的行為進行嚴懲。
GDPR是英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的縮寫,通常翻譯為「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它由歐盟推出,目的在於遏制個人信息被濫用,保護個人隱私。
談5G
華為5G可以許可給一家美國公司
9月10日,任正非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表示,華為願意將5G的技術和工藝向國外企業進行許可,而且是一次性買斷,並非每年繳納年度許可費。在此次對談中,任正非強調,華為5G不是授權給所有的西方公司,而應該是給一家美國公司。
「讓一家公司來獲得我們的許可,這樣它才有規模化的市場給它支撐。我們覺得這一家公司應該是美國公司,因為歐洲有自己的5G,韓國和日本也有自己的東西,它應該在改進和發展過程中去調整。美國現在缺了這個東西,我們應該獨家許可給美國公司獲得這個東西,而且它可以在全世界跟我們競爭。」任正非表示。
針對是否擔心把5G技術賣給西方公司會導致華為喪失5G的領先地位的問題,任正非表示,「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跟全世界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繼續起跑,我相信第二輪起跑可能我們也會勝利。」
任正非表示,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在全球製造分裂,「我相信世界是平的,但有的是冰川。不管怎麼樣,世界的道路都是通的。」任正非還指出,華為脫離美國供應也能生存,但還是可使用美國的零部件來做,他直言「希望西方恢復零部件的供應」。
任正非還提到,華為已與西方公司合作近30年,「人還是有感情的,不能僅我們掙錢,讓朋友不掙錢,我們不可能這麼做」。任正非表示,「歐洲現在給了華為很多機會,全世界也給了,我覺得已經很寬容了,已經很滿足了,短時間內我不能要求人人理解我們。」
任正非在對談中還提到了6G,他表示,6G的技術與5G的開發是並行的,6G我們早就接觸了,但6G的規模化使用還很遠。
6G,也是5G之後的延伸,即第六代移動通信標準,也被稱為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主要促進的就是物聯網的發展。6G基站可同時接入數百個甚至數千個無線連接,其容量可達5G基站的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