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九曲河畔,稻穀飄香。金秋時節,花都赤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10月6日,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藍田村九曲畫廊400多畝金燦燦的水稻田間,以「賀國慶·慶豐收」為主題的群眾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攝影愛好者、周邊群眾前來感受豐收的喜悅。
藍田村位於巴江河九曲河風景段。九曲河沿途曲流、護堤、農田、水塘相映成趣,風光旖旎,宛如畫廊,是赤坭鎮有名的觀光休閒旅遊綠色長廊。豐收節現場,不少攝影愛好者、周邊群眾聞訊前來,不少人在田間學著樣子忙活著割稻、打禾,有小朋友坐上機械化收割機,有女士手捧稻穗在田間拍照。來自炭步鎮的湯女士告訴記者,此行是來感受秋天的豐收和田間的勞作。收穫的隆隆機聲和勞動者的歡聲笑語,猶如悅動的音符,迴蕩在晴空。
「民無糧不活,地無物不富」。記者了解到,今年這片有機水稻畝產達1200多斤,將直接給農民帶來60多萬元收入。藍田村常務村長陳沛明告訴記者,此次秋收之前,這裡種的是油菜、花生,秋收後要開始準備油菜的種植,一年下來,土地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他介紹,村民以每畝1200元的價格將農田出租,再種上油菜、花生、水稻等經濟作物,可以實現每畝增收1500元左右。
在赤坭,有3萬畝農田、3萬畝林地,農業用地佔比80%。赤坭鎮作為花都區的農業大鎮、鄉村振興示範鎮,近年來,依託九曲河畔良田,把種植名特優水稻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特色項目來抓。赤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邱崇達介紹,今年五月,隨著九曲河特色小鎮油菜花觀賞基地花期的結束,往年閒置一夏的400多畝良田怎樣盤活的問題,擺上了赤坭鎮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最後確定以「春耕節」「豐收節」為主要載體,籌建農業博物園,提供農耕體驗,打造鄉創基地,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通過土地流轉以及閒置土地的盤活,農民切實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好處。」邱崇達說。據悉,赤坭鎮將依託好有機名特優水稻示範項目,擴大種植面積,採用「一業帶多業」的模式,將有機蔬菜、生態魚、瓜果採摘,做大做強「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除了農作物的產銷帶來的經濟利益,邱崇達介紹,未來,還將整合九曲畫廊沿途,把綠色騎行、農家樂、民宿、智慧農場、瑞嶺盆景、紫荊花海等結合起來,一起打造九曲畫廊景區,發展綠色觀光業。
陳沛明說,如今村裡一半外出的年輕人回來了,他們紛紛投入到種植、農莊經營中,村裡沒年輕人、地沒人種的情況得到大大改善。
文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多 通訊員赤坭宣、古能文
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莫偉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