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裡說豐年,花都赤坭迎來大豐收

2020-12-18 大洋網

大洋網訊 九曲河畔,稻穀飄香。金秋時節,花都赤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10月6日,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藍田村九曲畫廊400多畝金燦燦的水稻田間,以「賀國慶·慶豐收」為主題的群眾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攝影愛好者、周邊群眾前來感受豐收的喜悅。

藍田村位於巴江河九曲河風景段。九曲河沿途曲流、護堤、農田、水塘相映成趣,風光旖旎,宛如畫廊,是赤坭鎮有名的觀光休閒旅遊綠色長廊。豐收節現場,不少攝影愛好者、周邊群眾聞訊前來,不少人在田間學著樣子忙活著割稻、打禾,有小朋友坐上機械化收割機,有女士手捧稻穗在田間拍照。來自炭步鎮的湯女士告訴記者,此行是來感受秋天的豐收和田間的勞作。收穫的隆隆機聲和勞動者的歡聲笑語,猶如悅動的音符,迴蕩在晴空。

「民無糧不活,地無物不富」。記者了解到,今年這片有機水稻畝產達1200多斤,將直接給農民帶來60多萬元收入。藍田村常務村長陳沛明告訴記者,此次秋收之前,這裡種的是油菜、花生,秋收後要開始準備油菜的種植,一年下來,土地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他介紹,村民以每畝1200元的價格將農田出租,再種上油菜、花生、水稻等經濟作物,可以實現每畝增收1500元左右。

在赤坭,有3萬畝農田、3萬畝林地,農業用地佔比80%。赤坭鎮作為花都區的農業大鎮、鄉村振興示範鎮,近年來,依託九曲河畔良田,把種植名特優水稻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特色項目來抓。赤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邱崇達介紹,今年五月,隨著九曲河特色小鎮油菜花觀賞基地花期的結束,往年閒置一夏的400多畝良田怎樣盤活的問題,擺上了赤坭鎮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最後確定以「春耕節」「豐收節」為主要載體,籌建農業博物園,提供農耕體驗,打造鄉創基地,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通過土地流轉以及閒置土地的盤活,農民切實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好處。」邱崇達說。據悉,赤坭鎮將依託好有機名特優水稻示範項目,擴大種植面積,採用「一業帶多業」的模式,將有機蔬菜、生態魚、瓜果採摘,做大做強「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除了農作物的產銷帶來的經濟利益,邱崇達介紹,未來,還將整合九曲畫廊沿途,把綠色騎行、農家樂、民宿、智慧農場、瑞嶺盆景、紫荊花海等結合起來,一起打造九曲畫廊景區,發展綠色觀光業。 

陳沛明說,如今村裡一半外出的年輕人回來了,他們紛紛投入到種植、農莊經營中,村裡沒年輕人、地沒人種的情況得到大大改善。

文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多 通訊員赤坭宣、古能文

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莫偉濃

相關焦點

  •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詩詞賞鑑·大好河山)
    原標題: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詩詞賞鑑·大好河山)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詞賞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6月02日 第 07 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稻花香裡說豐年 永春岵山話變遷
    中國網訊   金秋時節,錦繡大地,豐收的喜悅在農民的臉龐上蕩漾;春種秋收,天道酬勤,豐收的幸福在家家戶戶分享。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農民對「豐收」也寄予了更多的期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豐收,不再僅僅代表五穀豐登,還包括優美的居住環境、高質量的教育醫療、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永春縣岵山鎮要做的,就是盡心盡力、竭盡全力,讓農民群眾手裡的「飯碗」越端越牢靠,鄉村生活越來越好。稻花香裡說豐年,美麗鄉村永春岵山話變遷。以前,交通不便住所簡陋是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
  •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的蛙聲實際指的是什麼?
    最近玩森林驛站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今天的問題是「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的蛙聲實際指的是什麼?該問題給了雄蛙的叫聲、雌蛙的叫聲、雌雄一起的叫聲三個選項,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020年森林驛站6月4日森林小課堂答案。
  • 豐收節裡「話豐收」,豐收的另一層含義
    秋分時節也是每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在這個經歷了疫情遭遇了超長梅雨季的不平凡年頭裡上海的農業生產卻實現提質增效的新突破步入金山、奉賢、松江、嘉定……豐收的喜悅正在田間地頭裡快速蔓延稻花香裡說豐年。今年上海滬郊農民「說豐年」的舞臺又多了一個,9月22日——24日,一場禮讚豐收碩果的「上海慶豐收大展示活動」在上海農業展覽館亮相。上海9個涉農區帶著各自的豐收果實「進城趕集」。
  • 稻花香裡說豐年 濱州高新區1500畝水稻喜獲豐收
    雖已立冬,濱州高新區友稻農業的水稻田裡依舊一片金黃,隨著嗡嗡的機器聲響起,1500畝水稻喜獲豐收在友稻生態農業示範園裡,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田在陽光下格外耀眼,轟隆隆的收割機正忙著收割低垂的稻穗,盛滿穀粒的運輸車在田間地頭來往穿梭,田園裡呈現出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山東友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馬學偉說:「今年我們這個水稻,截止到今天,已經收割了十天的時間,今年這個水稻的產量,較往年有很大的提高,根據品種的不同,產量也不同,像今年我們的生態大米,平均畝產都在1100斤左右。」
  • 花都赤坭建設鄉村振興示範鎮,打造嶺南盆景小鎮
    2020年上半年,赤坭鎮農業總產值7.787億元,增幅達到7.10%,規模和增速均居花都各街鎮第一。赤坭鎮黨委書記馬鋒表示,一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組織者、推動者、實施者,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示範作用是關鍵,赤坭鎮在鄉村振興連片打造示範區——嶺南盆景小鎮建立「大黨委」,就是要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 盧龍:稻花香裡說豐年
    時值深秋,收穫季也漸入尾聲,但在盧龍縣盧龍鎮雷店子村千畝水稻種植基地,金燦燦的稻穗低垂著頭,收割機往來穿行、轟鳴作業,一車車稻穀被運送出去,一幅繁忙美妙的豐收圖景。國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國飛介紹說。國飛水稻基地還探索出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稻田養蟹,在稻田裡大量養殖河蟹,河蟹和水稻相得益彰,稻田裡的水溫、水質都很適合蟹的生長,水裡有眾多的浮遊生物,如螺、蚌、蠕蟲、蚯蚓、昆蟲等等,都是河蟹的天然美餐。河蟹的存在也能促進水稻生長,河蟹吃掉了很多害蟲,排洩物又是有機肥料,免去了農藥和化肥的施用,十分有利於水稻增產提質。
  • 繁峙縣舉辦首屆「滹源稻花香」農民豐收藝術節
    10月13日上午,繁峙縣繁城鎮作頭村勇和生態農場裡彩旗飄飄,人頭攢動,一派熱鬧景象。繁峙縣首屆「滹源稻花香」農民豐收藝術節在這裡隆重舉行。旨在營造強農富農的濃厚氛圍,凝聚愛農支農的強大力量,進而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農民群眾的榮譽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從而匯聚起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實施鄉村振興的巨大力量,持續推動繁峙農業農村大發展,帶動農民實現大豐收,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繁峙新篇章!
  • 打麻餈,做年糕,稻花香裡說豐年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 通訊員 高曉玲一望無垠的田野,綠油油的稻穗,散發陣陣稻花香,水田裡的蝌蚪、小魚快活遊躥。(圖:孩子們用老底子木製糕板製作拋梁饅頭)(圖:用農家米做的手工圓子,有南瓜、艾草、原味三種口味)翻開手機相片,雙橋村小夥季達跟錢報記者說:「你看,我結婚時,親戚做了許多飯圓送過來;搬新家,大家又做了好多討彩的拋梁饅頭,這些饅頭要從樓上拋出去,是用來搶的。
  • 濱州大地,感受豐收時刻!
    金秋時節,是豐收的時節。 豐收的氛圍浸染濱州大地。 豐收是什麼? 濱州高新區水稻即將迎來收穫。
  • 河北盧龍:稻花香裡說豐年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丁景東 通訊員趙興家 陳建)時值深秋,收穫季也漸入尾聲,但在盧龍縣盧龍鎮雷店子村千畝水稻種植基地,金燦燦的稻穗低垂著頭,收割機往來穿行、轟鳴作業,一車車稻穀被運送出去,一幅繁忙美妙的豐收圖景。
  • 稻花香裡說豐年 吃漁米!
    稻花香裡說豐年 吃漁米!安徽巢湖市昊天家庭農場安徽滁州市全椒縣春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浙江桐廬市佳昊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安徽合肥市福之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宣城市宣州區強農家庭農場安徽合肥市靜雅龍蝦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田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安徽合肥市潤枝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安徽六安市霍邱縣富民米業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大美清水龍蝦生態養殖場
  • 蘭考「小江南」:稻花香裡說豐年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龔硯慶 通訊員 馬建  10月25日,蘭考縣三義寨鄉南馬莊村「慶豐收 迎小康——第二屆稻米開倉節暨稻花鯽認購活動」在鄉生態農產品稻田基地舉行,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共同慶祝豐收、共享喜悅。
  • 詩詞裡的豐收│久違了,豐收節!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歷史悠久,豐年樂歲,鄉民滿懷喜悅地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並舉行頗具鄉村特色的慶祝活動,早已相沿成俗。由於秋收基本在秋分前結束,所以慶祝活動往往放在秋分前後。秋分後的三五日,就是秋社,社日裡,人們載歌載舞地祭祀娛神和飲社酒、分社肉的活動,最能表達豐收的喜悅。當然,這歡慶並不僅僅限於秋社。其實,秋收後的慶祝活動源遠流長,早在西周時期就已有之。
  • 簡陽打卡地,稻花香裡生態農莊開業啦
    良田稻花香,龍蝦穗中躍。9月20日,在龍騰獅舞鑼鼓聲中,「稻花香裡」生態農莊正式開業啦!「稻花香裡」生態農莊坐落在簡陽市青龍鎮聯合村,距簡陽城區直線距離約12.5公裡,距渝蓉高速3.2公裡,區位優越、交通便,從簡陽出發只需20分鐘車程。
  • 稻花香裡說豐年 杭州蘭裡景區開園(組圖)
    漫賞蘭裡 多條遊線由您選其一:景區內設有一條風景宜人的電瓶車環線,長達10公裡,串聯各個景點,帶您感受那一方綠水、一片豐收、炊煙嫋嫋的鄉愁時光。長達12公裡的騎行遊步道,沿線片片花海,香氣淡雅,兩旁多彩的稻田、果園、花田、菜園以及清澈的河流,遊客置身於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裡,感受安靜祥和的鄉村度假氛圍。
  • 湖南寧鄉上演稻花香裡親子嘉年華 親子農耕遊戲嗨翻天
    圖為稻花香裡親子嘉年華·鄉村音樂節啟動儀式現場。記者 龍騰 攝 華聲在線11月12日訊(記者 龍騰)滾鐵環、跳房子、玩獨輪車、打穀子、挑豆子……今日,稻花香裡親子嘉年華•鄉村音樂節在長沙市寧鄉縣雙江口鎮稻花香裡農耕文化園歡樂上演,引來數百名遊客攜家人體驗親子農耕遊戲,感受農耕文化,玩得不亦樂乎。
  • 巴渝大地慶豐收 稻花香裡賀豐年
    重慶日報訊 (記者 湯豔娟 實習生 毛雙)巴渝大地慶豐收,稻花香裡說豐年。9月23日,在位於梁平區安勝鎮的「雙桂田園·萬石耕春」景區田野裡,重慶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慶祝活動在這裡盛大開啟。5萬多名市民一起齊聚安勝鎮,感受重慶豐富的農耕文化,分享豐收喜悅。
  • 百度百家號欄目《豐年中國》走進山東,這裡有你想聽的豐收故事
    勤勞的山東人,用自己的辛勞汗水,澆灌出一個又一個豐收之年! 隨著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打造,山東的糧食種植,從小麥、玉米等傳統糧食作物,逐漸向附加值更高的作物拓展。同時,不斷推出的土地流轉、人才引進等政策,使得傳統農民的種植方式也向科技含量更高的「新農人」種植方式轉變。傳統的農業大省,在新時代的號角聲中,也煥發出勃勃生機!
  • 信陽農林學院王景晨:耄耋之年初心彌堅,稻花香裡笑說豐年
    說到研究方向的轉變,王景晨覺得做科研就要從實際出發,從農民的需求出發,要真正的把科研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完成科研成果的轉化,這才是做科研的意義。從研究水稻育種到現在,王景晨共搜集培育保存了3500多份育種材料,滿滿當當裝了5個大冰箱,他寶貝一樣供著。對外人而言這一個個育種材料像一串冷冰冰的數字,但對於育種家來說卻是多年的心血,更是一輩子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