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6月17日訊 我國首部語言服務行業規範《本地化業務基本術語》(Locolization-Basic Terms and Concepts)在京發布。這是中國翻譯協會為促進行約行規建設、加快行業規範發布而做出的新嘗試、新努力,也標誌著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的行約行規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來自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外文局、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考試辦公室、華為公司、甲骨文(中國)有限公司和冠群電腦(中國)有限公司以及本地化服務、翻譯服務、翻譯技術企業和翻譯院校代表共40餘人出席了在中國外文局舉行的發布會。會議由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姜永剛主持。
中國翻譯協會發布首部語言服務行業規範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本地化業務基本術語》是在中國翻譯協會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指導下,由中國譯協本地化服務委員會組織大型跨國企業和語言服務供應方等經歷一年多的時間共同制定的,這一行業規範系統定義和總結了與本地化服務行業相關的關鍵術語,如「全球化」、「國際化」,「本地化」等基本概念和本地化過程中的服務角色、服務流程、服務要素、相關技術術語,共計125條。該規範的出臺對於廓清長期以來的模糊概念具有提綱挈領的指導作用,對於規範整個語言服務行業的生產流程、服務標準和進一步提升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的競爭能力和國際形象亦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譯協常務副會長趙常謙講話
中國譯協常務副會長趙常謙在講話中指出,行業規範是由行業協會根據行業需求制定的指導行業健康發展的規範性文件,是行約行規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有益補充。目前,中國翻譯協會翻譯服務委員會和本地化服務委員會下面都設立了標準規範工作組,根據行業發展和市場的需求討論制定相關標準和規範。今後在翻譯技術與人才培訓方面,也要制定相關規範,以減少系統不兼容、重複建設等問題。
他特別強調了行約行規工作的國際化問題,提出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與規範的制定,同時,要繼續根據我國的國情和市場需要,制定我們自己的行規行約。
作為中國語言服務領域的行業組織,中國翻譯協會始終致力於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自2003年起,中國譯協翻譯服務委員會陸續推動制定了三部翻譯服務國家標準,分別為《翻譯服務規範 第1部分:筆譯》、《翻譯服務譯文質量要求》和《翻譯服務規範 第2部分:口譯》,均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實施。這些國家標準的出臺填補翻譯領域國家標準的空白,開啟了中國翻譯服務標準化的進程。
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姜永剛主持會議
另據了解,在即將於今年7月26舉辦的全國翻譯專業教育與翻譯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譯協將與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聯合發布兩個有關人才教育與培養方面的行業規範,即《全國翻譯專業研究生教育實習基地(企業)認證規範》和《全國翻譯專業研究生教育兼職教師認證規範》,以規範和促進翻譯領域產學交流與合作。(圖/文 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