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說話怎麼辦?一位自閉症語言遲緩媽媽總結出來的6條經驗

2020-12-20 星悟說

文|星悟說原創,歡迎分享轉發。

「孩子不會說話。」

自閉症、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醫生和特教總會建議:「多和孩子說說話。」

相信大家和珍媽都明白,這是一個正確的建議,但是:

相信大家也都嘗試過了,從早到晚不放過每一個和孩子說話的機會,說的口乾舌燥、口腔肌肉都僵硬了,孩子一點回應都沒有,很多家長也就慢慢放棄了。

珍珍身邊也有好幾位這樣的小朋友。

到底該和孩子說什麼?怎麼說

這一年來,珍媽不斷嘗試,總算有所「回報」,從之前只會叫「爸爸」、「媽媽」,甚至還會弄錯對象,到現在人稱基本沒問題了,日常用語,比如:

「餓了」;

「渴了」

「要出去玩」等等。

最多能達到6~7個字的句子。

珍媽將自己琢磨出來的經驗,分享給身邊其他自閉症及語言遲緩的父母嘗試,大多都起到不錯的效果,即使效果不理想的,孩子也很少牴觸

珍媽總結出來引導和訓練孩子說話的經驗,大概有以下6條:

1、從興趣點著手

每個人都有喜歡和不喜歡,孩子也一樣,即便是再嚴重的問題,她也有喜歡的一些事物。

她雖然不會表達,但會有情緒表露,對於不喜歡的事物她會選擇不聽或發脾氣。

如果家長以自己喜好去判斷、去施加在孩子身上,自然是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要從興趣的角度出發,首先,她們不會排斥你,不會發脾氣,其次,她們會有選擇的去聽,去配合你度過初期的訓練階段。

2、訓練是一個動態且持續的過程

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進行相應的訓練。如:

在大街上聽到一段熟悉的音樂;

路邊看到一朵野花;

遇見鄰居或其他小朋友等等。

只要找到一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善誘孩子去說,你會發現短短一二分鐘,孩子能講出很多內容且心情愉悅。再比如:

她喜歡動畫片,可以就動畫片裡的人物、劇情去和她討論,如:

「這是誰呀?」

「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呀?」

「你為什麼喜歡這部動畫片?」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來訓練孩子觀察力及表達能力,一般堅持幾周,就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3、訓練是雙向互動的過程

訓練不是嬰兒期的「磨耳朵」,需要引導她們去疑問、好奇、主動學習、說話等。用示範和模仿來進行訓練就是不錯的方式,如:

看動物卡片時,家長可以模仿動物的「叫聲」;玩小汽車可以示範「嘟嘟嘟」的汽車聲音等。

孩子如果跟著模仿,還可以利用角色扮演進行對話,以此來激發孩子的主動性語言。

家長從孩子興趣點出發,孩子也就有興趣去學習,但要注意孩子注意力可保持的時間,同一遊戲不宜時間過長。

珍媽提示:不要把表達方式局限在口頭上,要充分利用如手勢、表情、圖片等輔助方式。

4、切合孩子當前語言及情緒水平

自閉症及語言遲緩的孩子,除了字詞認識太少,句子不完整之外,常常還會出現如:

構音問題;

發音問題;

口吃;

情緒暴躁等。

需要對孩子目前詞彙量、字數、可接受時間、情緒等心理狀況做一個詳細、全面的分析,再制定適合她的訓練計劃。

5、訓練計劃可分為橫向拓展和縱向提升:

什麼是橫向拓展?

訓練初期,主要以學習名詞為主,孩子日常接觸較多,並且感興趣的具體詞彙,如「狗」、「貓」等;

什麼是縱向提升?

孩子能夠清晰說出生活中的名詞時,她熟悉的這些名詞就可以進行逐漸延伸,如加一些形容詞,如:

「狗-大狗、小狗」;

「貓-白貓、黑貓」等

這樣詞彙分化就是縱向提升。

6、及時鼓勵和引導很重要

家長的鼓勵和引導,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使用強化物,如孩子喜歡的零食、玩具等作為表揚獎勵。但要注意強化物要及時給予。

另外,在語言訓練的過程種,難免會出現說錯、說一些聽不懂的話等,這個時候不要去強調她發音、語法錯誤,直接示範正確的就好。

珍媽提示:自閉症及語言遲緩孩子語言的訓練與父母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訓練初期由於父母知識欠缺以及很多父母一時間難以承受訓練過程中的困難,可以先送機構,但後期父母一定要:

多開發孩子興趣點、勤溝通、多交流、多訓練。把家庭訓練和專業訓練結合起來,二者相輔相成,孩子的語言能力提升也就更快速!

更多相關文章#自閉症#

自閉症「過來人」教你:不說話、鸚鵡娃、不答不問等7大問題教程

從不說話到簡單溝通,星媽用2年幫自閉症女兒開啟「說話」開關

自閉症兒童家長指南:表現和症狀、測試和診斷、治療……

自閉症孩子不說話,強迫他與人交流一定有用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他是兒科醫生也是自閉症女兒父親,從診斷治療到上學,父母應深思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
    主要原因在於大腦受到損傷或者大腦發育不良,導致兒童在正常的發育時間內無法正常使用語言進行交流,主要表現為無法說話或者只能夠使用簡單的單詞交流,少數患兒還有多動、煩躁等表現。語言發育遲緩亦會影響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以及身心健康。語言發展遲緩是自閉症嗎?語言遲緩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在解答上述疑問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家長早發現,避免孩子陷入「自閉症」
    小林的孩子今年快三歲了,眼看別人家的孩子都能流利地與父母對話了,但自家孩子說話總是磕磕絆絆的,的時候連最基本的人稱都會說錯,這可急壞了小林,孩子萬一是得了自閉症可怎麼辦。但是好在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之後發現只是語言發育比較緩慢而已。
  • 5歲男孩不會說話,屬於語言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
    語言發育遲緩與自閉症的區別: 語言發育遲緩大都發生在5歲以下的孩子身上,即學齡前,他們在正常能夠說話的年齡,仍舊不能正常表達自己的思想,則屬於語言發育遲緩。而自閉則大部分發生在學齡孩子身上。
  • 孩子說話晚就有自閉症嗎?自閉症和語言發育遲緩如何區分?
    有些家長通過上網、看書等方式查詢後,可能會驚恐地認為孩子得了自閉症。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乖巧聰明,就是語言遲一點,沒什麼大問題。其實這都是我們常見的偏見,不說話、說話晚在自閉症孩子中很常見,但普通孩子也有可能出現語遲的現象。孩子說話晚,到底是自閉症還是語言發育遲緩?你知道兩者應該如何區分嗎?
  • 孩子不說話是自閉症嗎?語言遲緩與自閉症的區別,你都了解嗎?
    最近有收到私信說:「我家孩子3歲了,還是不怎麼說話!」「除了可以偶爾會,叫一聲『爸爸』『媽媽』外,連一句整句的話都不會說。孩子不會是患有自閉症了吧?」 隨著各種育兒理念的興起,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如果孩子有了以上症狀,家長們就會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閉症?,會非常心急,甚至還會有病亂投醫。
  • 孩子說話晚就是有自閉症嗎?語言發育遲緩和自閉症怎麼區分呢?
    而還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乖巧聰明,就是語言遲一點,沒什麼大問題,不去管他長大了也會慢慢好。其實這都是我們常見的一些誤解與偏見,不說話、說話晚在自閉症孩子中很常見,但普通孩子也有可能出現「語遲」的現象。孩子說話晚,到底是自閉症還是語言發育遲緩?你知道兩者該如何區分嗎?
  • 孩子不愛說話是自閉症嗎?一文區分兒童自閉症與語言發育遲緩
    自閉症患兒在臨床上存在有三個核心症狀,首先就是孩子的語言發育存在有障礙,其次就是行為古板,社會交往障礙。自閉症患兒而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會存在有一定的區別,首先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能夠聽懂別人的指令,並且快速作出反應。而自閉症患兒則沒有社會交往意識。如何判斷兒童自閉症?
  • 孩子遲遲不開口是自閉症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很多家長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和擔憂:「我家寶寶都3歲了,為啥還不會說話?」「別人家同歲的孩子已經流利對話了,我家寶寶現在卻只會叫爸爸媽媽,這是為啥呢?」「寶寶不愛和我們說話,差不多都是用肢體語言,這正常嗎?」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會擔心,甚至懷疑寶寶是否得了自閉症?而有的甚至病急亂投醫,不僅耽誤了孩子的治療,對成長更是造成不利影響。
  • 說話晚≠語言發育遲緩!5歲孩子語言遲緩該怎麼辦?
    而到了8個月左右的時候,孩子對於語言的敏感度已經有了相當明顯的變化,他們開始在父母的引導下模糊的喊 「爸爸媽媽」,雖然不太準確,但這已經是一種很大的進步。而到了一歲多的時候,這句「爸爸媽媽」終於變清楚了起來。
  • 孩子不願意和人說話,是性格內向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就拿語言發育遲緩來說,不同的病因帶來不同的症狀,不同的症狀也能與其他疾病和問題混淆。這不,前幾天就有一位家長打進電話,諮詢孩子的語言問題。這位媽媽說孩子4歲3個月了,從22月齡張口說話開始,就不怎麼愛搭理人。平時我們也會一字一句地教她,她也重複得很好,可一出門碰到陌生人,馬上就蔫兒了,怎麼催也不說。
  • 孩子兩歲還不會說話?專家: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孩子嬌聲嬌氣的一聲「媽媽」,總能驅散寶媽一天的疲憊。但有些孩子在同齡兒已經開始「咿呀學語」時仍金口難開,讓爸爸媽媽心急如焚!語言發育遲緩是指語言發育期的兒童,因各種原因所致在預期的時期內,不能夠與正常兒童同樣用語言進行語言理解與表達,與他人的日常生活語言交流也不能正常進行。
  • 家長們,別再把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當成自閉症 它們區別很大
    我家寶寶都3歲了,還是遲遲不開口說話!到底是什麼情況啊?我孩子都4歲多了,還是只會叫「爸爸」「媽媽」,是哪裡出了問題呢?孩子和我們缺乏語言交流,幾乎都是肢體動作,怎麼辦啊?那麼,語言發育遲緩和自閉症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區別和聯繫呢?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是每一個人自然習得的技能。然而,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孩子,從小就比同齡人說話費勁,有的孩子3、4歲了甚至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全,情況嚴重的孩子直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言不發,這些絕不是「貴人語遲」,而是「語言發育遲緩」。
  •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不是自閉症!
    有些父母會出現這樣的困惑:「我的孩子都3歲了,還是不會說話。」、「孩子偶爾會叫爸爸媽媽,但是不願意說其它東西。」
  • 如何讓語言遲緩/疑似自閉症/自閉症孩子開口說話?「逼」孩子說話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金口玉牙,不愛說話或只說簡單的話。還有一些自閉症或疑似自閉症的孩子也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那麼怎麼讓孩子正確開口說話呢?當孩子出現語言發育遲緩情況,首先父母帶孩子檢查舌系帶和聽力。如果這兩項都沒有問題,那麼接下來就要訓練孩子語言。要訓練孩子說話,首先要想清楚,孩子為什麼要說?比如成人,我為什麼要吃飯?為什麼要上班?也就是動機問題,有了動機,就有了動力,有了動力才能完成任務。比如大人早晨上班不想起床,想到上班可以賺錢,於是就有了動力,賺錢的動力使起床很容易做到。同樣,訓練自閉症或語遲孩子的語言也要發掘孩子的動力。
  • 孩子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
    ,有的小寶寶很聰明,一歲不到就已經懂得叫爸爸媽媽了,但有的孩子卻非常遲鈍,很大個了也不會完整的說話。於是,父母們就難免會擔心,如果自家的孩子說話晚,是意味著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嗎?每個孩子說話時間早晚不同,說話晚並不一定就是語言發育遲緩,而語言發育遲緩是表現在孩子說話表達能力以及語言理解能力上都有明顯落後於同齡人的跡象。孩子不僅僅是不懂得用說話來表達自己,並且對於周圍的事物以及他人說話的內容也會出現理解不清的症狀。
  • 孩子說話晚,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家長該怎麼幹預?
    我朋友看別人家孩子快三歲了,也要上幼兒園了,人家的孩子什麼都會說了,而自己家的孩子還不怎麼會說話,很是著急,帶孩子去做了測評,說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不同寶寶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寶寶語言發育早或晚3個月以內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寶寶的語言發育落後超過6個月,家長則需要重視。孩子說話晚怎麼辦?
  • 寶寶說話晚?語言障礙?聽力障礙?自閉症?家長初判的3種依據
    家裡親戚朋友都跟我說別著急,有句老話說的好——人貴語遲,雖然他們很多都是過來人,有帶娃經驗,但我覺得不放心,我要不要帶他去醫院做一下檢查呀?」面對這樣的問題,首先我是特別理解家長這種交集的心理,畢竟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健康成長;其次,家長要正確理解寶寶會說話的時間問題,它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這與孩子的先天發育和後天的生活環境都有關係。
  • 寶寶3歲了還不會說話,僅僅是因為語言發育遲緩嗎?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肯定第一時間猜想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誠然,語言發育遲緩作為最常見的兒童發育性疾病之一,不會說話和說話晚是最顯著的兩個特點,也是讓父母最為頭疼的問題。
  • 孩子不會說,說話晚,警惕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2、兒童自閉症:自閉症的兒童對語言交流對象的存在及語言刺激本身的關心不夠,使其語言發育受到影響。並且在語言症狀的方面,有反響語(模仿語言)及與場合不符的自言自語,人稱代詞的混亂使用,沒有抑揚頓挫的單調講話方式等。
  •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是自閉症嗎?自閉症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差別有哪些
    兒童在不同年齡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表現出不願意和人溝通甚至簡單的對話,是不願意說還是說不出來呢?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和自閉症的區別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和自閉症有什麼區別和關聯呢?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兒童在適當年齡出現的語言溝通上的遲緩,孩子有說話和表達的欲望,但是由於其語言系統出現發育異常、造成兒童不能夠正常使用言語進行表達和溝通但一種表現自閉症兒童:自閉症兒童是具備語言表達能力,雖然在表達能力程度上存在一定差異,但並不影響其進行表達,只是有與心理和情緒上但因素,使他們不願意與人進行交流